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3日訊 6月12日,是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發放畢業證書的日子,受疫情影響,很多同學無法正常返校參加畢業典禮,這也成了同學們心中的一個小遺憾。為了彌補大家的遺憾,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卓物班的班長李國群和團支書王浩楠一大早就在學院的辦公室內忙碌著,為無法到場的同學們策劃了一場「線上畢業典禮」,並邀請輔導員和老師一同參加,想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將大家再一次「聚」在一起。
在班長和團支書的忙活下,不到半個小時,這場特殊的班會課開了起來。在班會上,班長提出,要在一年後的今天與大家重聚,補一張畢業照。在這場「畢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表達著自己的不舍與祝福。
「萬人中央,卓物是光。我們畢業了」!「雲典禮」的最後,同學們齊聲喊出了班級的口號,每一張青春的臉龐上都洋溢著對未來的期待與熱情。
全班44人39人讀研 這個班級有啥「秘訣」?
說起這個卓物班,那可真是不簡單。這個班在2020年的研究生考試中,全班44人有39人獲得了研究生錄取資格,其中保研11人,2人保送北京大學,其餘同學均保送985高校。班級保研率高達25%,升研率近90%。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輔導員周勇介紹,卓越物理班的同學們在四年間發表了Sci論文將近十餘篇,並獲得了很多國家級競賽獎項。
關於成功的秘訣,受訪的同學們給出了幾個關鍵詞:「堅持」、「定位」、「佛系」。
提到考研的經驗,考取了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研究生的王琳同學說,他認為認真準備、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對自己清晰的認知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到什麼,才能給自己樹立一個清晰的定位,更好地為之付出努力。
通過保研進入東南大學物理學院的李國群告訴記者,在保研前的一段時期,成績上的不理想和科研方面的困難讓他一度陷入了迷茫,但他即刻調整心態,「佛系」面對挫折,及時轉變負面情緒,「現在的我只需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好,不管以後怎樣,我現在就是平常客觀對待」。最終他成功獲得了研究生的保送名額。
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老師們在班級培養方面也投入了很多,周勇告訴記者,每一到兩個同學都有自己專業上的導師。同時,學院、學校在本科科研訓練計劃、競賽創新、就業指導方面也花費了大量精力。
另闢蹊徑 體制創新提供保研機會
除了學生們自己的努力之外,班級能獲得極高升研率,與學校的創新體制也是分不開的。記者了解到,山東師範大學鼓勵本科生參加科研項目,在項目中獲得突出成果的同學還可以爭取到保研名額。
劉旗同學告訴我們,他就是學校科研保研的受益者,「我們導員找我談過,如果按成績要保研,有一定的困難。他就鼓勵我在項目上多上上心,多出一些好的成果」。日常成績只是班級中上遊的劉旗在保研候選人中並沒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在本科期間,他積極參加科研項目,並成功發表了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最終,這段優秀的科研經歷也讓他爭取到了保研名額,並為他斬獲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專業的研究生名額。
同時,學校也為有著教育理想的同學們設置了支教保研的項目,考取支教保研項目的同學前往支教地區進行一年的教學實踐後,便可回到山東師範大學繼續碩士學習。
「學霸不僅僅只會學習」
不同於傳統理解上的「學霸班」,2016級卓越物理班在學習氛圍濃厚的同時,也有著良好的班級氛圍和豐富的課外活動。「我們一起出去玩過。有一次我們去看了油菜花。一起在食堂包的餃子,一起包完餃子一起吃。女生節的時候還給我們班的女同學買了蛋糕,準備卡片,備早餐……」班長李國群笑著告訴記者。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杜偉也表示,學校追求的不但是學生成績的提高,而是各個方面綜合均衡發展。由班級同學組成的「禹愛同行」支教助學隊伍被評為全國「大學生三百強最具影響好項目」,除此之外,他們還參加了很多例如濟南西站送溫暖、陽光病房送愛心等志願活動。
閃電新聞記者 陳一釗 實習記者 唐潔瑩 趙睿童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