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希冀:在我們的班級裡,每一名孩子都能在溫暖的班級中追求真知,奉獻愛心,實現自我,感受成功!對於班主任工作,我們有著樸實的情懷,班主任工作繁瑣而勞累,有時還會有些無奈、受些委屈,但每當看到孩子熱情的笑臉,聽到孩子們親切的問候,工作得到家長的認可,我們就覺得一切都值了。怎麼管理好一個班,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優秀教師把帶班工作概括為四個字:
一、嚴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必須要有明確的班規,主要是紀律的規定,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那麼,在學校的校規上,讓孩子們自己對照校規,梳理自己有哪些不足,讓孩子自己認識自己需要規範的地方,集中討論,修改,在全班參與討論的基礎上,最終制定出我們的班規,而且是大家都能達成共識和接受的班規。
班規制定好以後,要利用「榮譽感」這樣的東西來做激勵機制。多與學生談心,走進學生心靈,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榮譽感,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及時提醒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做得好,及時評議獎勵,學生違反紀律,及時教育,嚴重的要受到一定的懲戒。但是,什麼樣的懲戒,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也讓學生能接受呢?讓學生自己制定自己能接受的小懲戒,比如,靜心思考過錯……。
二、愛
教育要從愛出發,懂得寬容。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損壞的機器。」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面對一些突發性事件,面對學生的過失,切忌簡單、粗暴、衝動的「熱處理」,而應持克制、忍讓、寬容的態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
學生在老師的眼中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批評方法。對於自尊心強的孩子,只要明確指出他的缺點,他很快就能接受並改正。俗話說:「響鼓不用重錘。」對於經常犯事的「老大難」,我們一方面要指出缺點,另一方面要給他提出具體要求,幫他樹立榜樣,長期的監督和鼓勵。對於比較火爆,經常和老師「頂牛的」,我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我們老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們。
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