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儘管距離電視劇《陳情令》首播已過去一年的時間,但圍繞該劇推出的衍生品及番外作品仍具有較強的吸金力。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不僅《陳情令》兩部番外網絡電影在近一周內獲得分帳票房超百萬元,官方旗艦店的一周年限定紀念周邊也實現少則數百件,多則上千件的月銷量,這也讓業內看到影視劇所蘊含的商業價值以及可持續開拓的發展空間。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近一周內,兩部《陳情令》番外網絡電影多次位居騰訊視頻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單日榜的前列,甚至還曾一度位列該榜單的前三位。其中,名為《陳情令之生魂》的番外網絡電影在一周左右共獲得累計分帳票房80.5萬元,另一部《陳情令之亂魄》則在該期間內實現33.5萬元的分帳票房,兩部網絡電影累計獲得114萬元的周票房。
在兩部番外電影吸引觀眾視線的同時,《陳情令》天貓官方旗艦店也推出一周年限定紀念周邊,涵蓋文件夾、滑鼠墊、便籤紙、塑料拼圖等產品。截至7月6日19時,滑鼠墊的月銷量已達到1532件,文件夾也實現987件的月銷量,此外其他產品的月銷量也均在300件以上,可見以上衍生品對粉絲的吸引力。
《陳情令》的周邊產品以及番外電影之所以能正劇開播一年後仍令粉絲產生較強的消費欲望,首先離不開作品本身改編自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的IP背景以及出演演員所帶來的明星效應。
在影評人劉賀看來,IP的改編與運營,便將原屬於不同垂直領域的粉絲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一有新的風聲,便會引起集體的關注與追捧,即使部分產品無法得到所有粉絲的滿意,但其他部分粉絲的認可也能使其獲得更高的市場影響力。此外,明星流量的帶動作用也不可小覷,部分粉絲或許對作品本身沒有太大感情,但因明星的影響,也會對相關作品產生興趣,從而願意為此消費。
現階段,如何讓電視劇拓寬收入一直是影視公司關注的領域,尤其是在今年的市場情形下,影視公司的部分項目進程受到客觀環境的因素而有所延緩,或無法按照原計劃推出作品,這也將影響到相關公司收回前期投入成本的進程,再加上近兩年影視行業本身存在的發展問題,此時如何挖掘出每部作品更大的商業價值便顯得更為重要。
「拓展衍生收入,已經成為挖掘影視作品商業價值的公認方式之一,美國等海外市場的案例也證明了該方式的可操作性以及較大的收益空間,只不過在國內市場,當下真正能玩轉衍生收入的仍是少數。」劉賀認為,這背後實際是影視公司在規劃衍生業務及實施過程中,對市場及粉絲的把握仍有所不足,前期市場判斷力仍有待加強,同時若想獲得衍生收入,也需保證相關作品及產品的質量,才能讓觀眾及粉絲願意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