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ST雲網業績巨虧再謀轉型:團餐不好做、看好機器人
為了從餐飲業轉型為大數據科技公司,湘鄂情2014年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改名為中科雲網(ST雲網,002306.SZ)。但轉型路艱,不但未能成功,如今業績巨虧,多年徘徊於退市邊緣。
3月23日晚間,ST雲網「不出意外」地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
2019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574.15萬元,同比下降545.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後淨利潤」)-1918.73萬元,同比下降14.36%,扣非後淨利潤已是連虧7年。
業績巨虧,但轉型之心仍在。公司同時拋出了一份併購預案,宣布計劃收購上海庫茂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庫茂機器人」)。
截至3月24收盤,ST雲網大漲5.05%,收報2.91元/股。
財報疑點引問詢
ST雲網表示,業績虧損主要因拓展了團膳新項目,同時,根據訴訟案件計提預計負債1653.55萬元。而2018年盈利則是因為轉讓債權和核銷預收會員卡增加收益3045.15萬元。
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餐飲團膳的毛利率、期間費用、開展情況等因素結合說明扣非淨利潤下滑、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的具體原因。
ST雲網2009年登錄A股,主營業務為餐飲團膳,經營模式主要是為項目發包方(如:企事業單位、學校、部隊等)人員提供集體餐飲管理、集體餐飲服務獲得業務收入。
報告期內,公司兩大業務——餐飲團膳、租賃分別佔比總營收76.55%、23.45%
自2013開始,ST雲網的主業便呈現疲軟的態勢,常年徘徊於「戴帽」和「保殼」之間。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別巨虧5.64億元、6.84億元後,公司於2015年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剝離了食品加工、酒樓、快餐,保留餐飲團膳業務,該年錄得非經常性收益2.8億元。
但此舉並未止住業績下滑的頹勢。2013年~2019年,公司連續7年扣非淨利潤為負。數據顯示,該7年間,ST雲網累計歸母淨利潤虧損12.8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累計虧損14.74億元。換言之,公司這7年的餐飲業務都沒賺到錢。而租賃業務的高成本投入也不足以產生可觀的業績。
連年虧損下,ST雲網的淨資產已不足千萬。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的淨資產為931.13萬元,同比下降60.90%,距離資不資產僅一步之遙。而2012年,ST雲網的淨資產達12.42億元,7年蒸發了99%。
除了盈利能力存疑以外,問詢函還一併要求ST雲網說明公司第一大客戶發生較大變動的原因,及對業績穩定性的影響;商譽減值被審計師識別為關鍵事項,但並未計提商譽減值的原因等等。
尋找第二主業
ST雲網年報稱,公司管理層將借再融資政策的大幅調整,充分利用好上市公司融資平臺,並不排除通過產業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主業,以及在條件具備時,穩健推進第二主營業務的拓展。
年報披露次日,公司便宣稱「跨界」進軍機器人行業,計劃收購上海庫茂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庫茂機器人」)。
公告顯示,ST雲網擬向羅渤信息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庫茂機器人100%股權,預計交易對價1.9億元。同時,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以ST雲網的現有業務難以實現短期業務扭虧,公司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也無可厚非,但卻偏偏選擇了一個重研發、耗時費錢的科技領域,不禁讓業內質疑其併購的真實意圖。
天眼查顯示,庫茂機器人成立於2015年,業務包括產業網際網路B2B平臺「機器人在線」、機器人系統集成與應用、民辦學校「上海庫茂培訓學校」三大業務板塊。
2018年和2019年,庫茂機器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02億元;淨利潤分別僅為408.01萬元和24.54萬元,盈利的穩定性仍有待檢驗。
ST雲網則認為,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的主營業務將增加工業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教育培訓、網絡平臺等相關業務,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將得到大幅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ST雲網還面臨著投資者的訴訟賠償。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有195名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案由,要求賠償投資損失,合計金額為2342.57萬元。
(責任編輯: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