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神官」盲盒。
文|徐興鏵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已經4000多歲「高齡」,應該怎樣活出自己的精彩?
鴨子河畔,三星伴月,「長江文明之源」一醒驚天下,古蜀文化遺址綻放大華彩。特別是近年來,在「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社交媒體高度發達,年輕世代走上前臺,三星堆也主動融入時代潮流,清快活潑的新媒體平臺吸粉無數,一系列文創產品層出不窮,動畫連續劇廣受好評。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縱目面具、黃金權杖……諸多古蜀文化元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出現在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中,「三星堆」頻頻成為網絡熱詞,「三星堆IP」隱然成型。
4000多歲的「網紅」是怎樣煉成的?探索這個答案的過程,其實也是探索如何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如何讓厚重歷史積澱重煥生機的過程。不一定輕鬆,但一定很有故事……
從「1.0」起步的博物館文創
文化創意(Cultural and creative),簡稱文創,是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關學科、利用不同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而「文創產業」的概念,最早由英國人提出,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
在國內,「博物館文創」是一個舶來概念,歷史並不長,早期銷售、開發的產品更接近於旅遊紀念品,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文創產品。自然而然地,粗製濫造、雷同度高、價格混亂等現象也難以避免。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這個發展階段,也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文創1.0」階段。
三星堆博物館。
2007年,剛剛從四川音樂學院美術分院研究生畢業的劉睿(化名),帶著幾十名大一新生來三星堆參觀,臨走時想買件紀念品,一個長20多釐米、高約10釐米的青銅面具標價200多元,這讓剛當上代理班主任的劉睿有些肉疼,最終沒捨得下手。回成都後不久,劉睿陪外省同學逛送仙橋古玩市場,意外地發現了幾乎一模一樣的青銅面具工藝品,攤主要價80元,買了兩個,以150元成交。
「文博機構做文創,起初都是在試水,成功的很少。為什麼?因為那時候大家的認知都還比較淺,包括博物館自身和消費者。後來隨著時代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也有了更高的審美要求。這個變化是雙向的。」三星堆博物館黨組書記、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回憶道。
「不正經」背後的正經事
朱家可所說的「那時候」,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重要的節點是2016年,這一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若干意見》的通知,國家文物局隨後擬定實施方案,並召開了全國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推進會。「有了明確的政策,我們便開始梳理市場需求,規劃正確的方向去做文創。」他說。
也是在這一年,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在故宮舉行,8個國家的歷史博物館館長在太和殿前發表了著名的《太和宣言》。「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說得好,博物館的生命在於傳承和傳播,我們既要保護它,也要梳理中國傳統文化,並嘗試結合時代條件、用新的方式加以展示和利用,把它傳播出去。」
水杯。
「事實上,我們的嘗試早就開始了,也一直在堅持。」三星堆博物館文化產業部部長林維告訴記者。秉持開拓創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博物館的官方微博素以輕鬆、搞怪、「不正經」而著稱,被網友戲稱為「最不靠譜的官博」「館博裡的一股清流」。無論是2016年修復「文物界的泥石流」呆萌馬頭,還是在《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時「吵吵嚷嚷」要去看電影,亦或是2020年「出道即頂流」的網紅陶豬熱潮,「堆堆」(三星堆官微暱稱)總能在網上整出大動靜來。吸粉還是其次,用朱家可的話來說,不「繃著臉」、不「端架子」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有態度、有情懷、有技巧,「逗人愛」的三星堆也開始發力文創產品。太陽神鳥翅膀鎖骨鏈、青銅手環、青銅小鈴鐺、蓋碗茶杯、太陽形多孔插座等一批周邊相繼上線,反響熱烈。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也相繼舉行,如三星堆祭祀、cool跑、面具狂歡夜、世界超模總決賽、三星堆主題燈會全球巡展等。
2018年,三星堆博物館官微粉絲突破385萬。
2019年,三星堆博物館文創官微正式開通。
「三九大」:新起點上新起步
萬事開頭難。很多時候,「開張」也不容易。
2019年中秋節,註定會留下濃重的一筆。彼時,三星堆已經先後開發出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等七大類、308種文創產品。同年4月,四川文旅新版宣傳口號已經確定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三星堆排在九寨溝、大熊貓前面。
三星堆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侯俊至今還記得,在這個新起點上的第一筆文創「生意」——三星堆主題月餅,是怎樣誕生的。「自己設計、自己打樣,參考網友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然後跟合作的烘焙生產企業一樣一樣對接、一點一點修改。大家都很關注,期待值很高,不做出點樣子來怎麼行?」
三星堆月餅。
沒日沒夜地幹了一個多月,發貨期臨近,快遞又出了狀況,月餅和禮盒沒能同期送到博物館。侯俊帶領幾名工作人員連夜加班分裝,到最後累得「連話都不想說了」。一盒月餅有搭配文創紀念品的、也有不搭配的,售價分別是168元、128元,中秋節期間一炮打響,好評如潮,還上了央視二套的新聞節目。侯俊和同事們互相加油鼓勁:「值了!」
挎包。
同年,被稱作「小西博」的第三屆西博會進出口展暨國際投資大會在成都開幕,三星堆博物館一口氣帶去了60多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神系」文創產品。除了圖書、文具、冰箱貼、杯墊、絲巾、抱枕、擺件, 還有與長虹合作的復古電視機潮TV,以及3D-VR超高清光影沉浸式展覽。朱家可在現場忙得不可開交,接受採訪時,眼神中卻滿是希望的光彩:
「我們覺得,三星堆的跨界合作是沒有邊界的!」
「跨界風」:讓文物「活」起來
2020年5月,三星堆文創淘寶企業店正式開業;
2020年8月,三星堆與吉比特合作推出的網遊《最強蝸牛》上線;
2020年11月,三星堆與工商銀行德陽分行合作推出的特色文化借記卡發行;
……
三星堆特色文化借記卡。
任韌,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發行儀式上,他把首套三星堆特色文化借記卡交到了2019年四川省十大優秀志願者宋楊手中。「銀行卡很小,但古蜀文化的內涵很大。又或者說,我們每一次跨界合作的口子開得很『小』,但讓三星堆文化由此走進千家萬戶、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前景,很『大』。」
是的,跨界。「三星堆」當然是一個巨大的IP寶藏,但由於年代久遠,缺乏文字和史料記載,難以像兵馬俑、故宮一樣順利實現價值轉化,必須通過現代流行的表達方式進行解讀和詮釋,推動三星堆文化更加廣泛、深入地傳播。文創、特別是積極主動的跨界文創,無疑是三星堆文化價值傳播與轉化最佳途徑之一,也是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方式。
潮TV。
截至目前,通過自主開發、授權聯營、品牌授權等多種模式,三星堆先後與騰訊、阿里、四川文化傳播、中國郵政、北京那摩、深圳瑞東等30多家企業合作,設計開發三星堆元素文創產品330多種,年銷售額1500萬元。授權開發的產品屢獲中國旅遊商品大賽等文旅產品設計大獎,「祈福神官」系列盲盒經臺灣《聯合報》等媒體報導,甚至火到了海峽對岸。
大立人探月T恤。
2020年9月的一個周末,劉睿一家再次來到三星堆,這次主要是帶孩子來玩。「這個盲盒挺好的,有創意,還有未知的神秘感和驚喜,女兒很喜歡。」在300平方米的沉浸式文創展示銷售體驗館裡,一套6個盲盒花了400多元,他覺得挺值:「有意義、還有趣,關鍵是原創的,別的地方沒有。」
大IP:無處不在的「三星堆」
劉睿的「大方」還有一個原因。去年8月起,兩個女兒就守著卡酷少兒頻道看完了《三星堆·榮耀覺醒》,裡面呈現的神秘古蜀王國讓姐妹倆很是著迷,只不過大女兒更喜歡帥氣的男主人公雲昊,小女兒則覺得青銅機器人蓋奇「太酷了」。當天來三星堆玩,是兩個小妮子的一致意見,這在平時是極為罕見的。
這部由德陽文旅大健康集團控股的三星堆文化傳媒公司出品、三星堆博物館合作的52集3D動畫片,開播以來熱度不減,上線包括央視在內的上百家電視臺和優酷、騰訊、愛奇藝、芒果TV、華數TV等主流新媒體平臺,4次登陸央視少兒頻道黃金檔,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2019年度優秀動畫片。
《三星堆·榮耀覺醒》動畫片。
動漫、電影、小說、網遊……從文創產品到各種文化載體,三星堆「出圈」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大。小說《蜀帝傳奇》、《蜀山雲無月》已經出版,「古蜀萌娃」狂飆四川話的表情包已經活躍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裡;動畫電影《金色面具》、《三星堆傳奇·勾雲之星》預計今年上映,以三星堆形象為角色的騰訊AR遊戲《一起來捉妖》、網易《我的世界》也即將與玩家見面。年輕群體喜聞樂見的渠道和平臺,幾乎都有三星堆的身影。
三星堆的身影還活躍在很多地方。近兩年來,《極限挑戰》等熱播真人秀節目走進三星堆攝製,央視《開講了》《如果國寶會說話》《國寶·發現》以及英國BBC《藝術中國》等節目專題介紹三星堆;今年1月,央視重頭文化欄目《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和一號青銅神樹也將與觀眾見面。
不出意外,三星堆的「網紅」之路還有很長,而且還會更紅。
守望人:「網紅」還要紅下去
2020年12月27日,星期天,位於廣漢市區武昌路的三星堆主題郵局內,不少外地遊客正在挑選明信片,蓋上郵戳後寄給親朋好友。「(廣漢)市區銀座還有我們的文創快閃店。今年,天府機場四川文旅形象店、成都寬窄巷子喜茶·三星堆主題店也會陸續建成開放。」
「按照很多業內人士的觀點,所謂的『文創1.0』階段是做紀念品,『2.0』階段已經有文創產品在線上商店、小程序、公眾號銷售,但利用的主要還是自身的資源和平臺;到了『3.0』階段,則是要走出文博機構,聯合各種力量輸出公共文化資源。」如今,圍繞「三九大」品牌戰略,三星堆已經構建起文創開發、品牌營銷、IP授權等核心產業鏈,形成了「一個超級品牌、二大銷售平臺、三種開發模式、四個發展方向、五大產品系列」的文創產業發展模式。
三星堆文創館。
「文創3.0」,至少已經有了清晰的脈絡和成功的雛形。
但在朱家可看來還不夠。他表示,下一步,圍繞「一體(博物館)兩翼(遺址區、產業園區)」的格局,三星堆還要建設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示範區,構建以三星堆古蜀文化為代表的優秀文化傳習傳承傳播體系,打造「更古老、更現代、更未來的三星堆世界」,推動三星堆古蜀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世界的三星堆,三星堆的世界』。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化、長江文明乃至中國青銅時代藝術與科技的最高成就,它應該是無處不在的、生機勃勃的、可持續發展的。當好『遺產守望人』和『解說員』,用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並且綻放出更燦爛的光芒,就是我們的責任。」
4000多歲的「網紅」,加油!
編輯/劉 倩 廖克益
責編/徐興鏵
監製/劉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