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奧斯卡熱門影片《極速車王》背後,福特VS法拉利的真實故事

2020-12-23 CarBuyer

歷史洪流中充滿了對決,百年汽車行業同樣如此。他們大部分是為了掌握權力,或是因自尊受辱而戰,更有甚至是兩者兼備。雙方地位越高,權力越大,就越能碰撞出經典對決。像是1963 年時,綽號「漢克大魔王」的亨利·福特二世試圖買下法拉利,結果跟義大利造車大佬,堅韌又固執的恩佐·法拉利展開了一段多年的恩怨糾葛。

而2020年奧斯卡的熱門影片《極速車王》,便是根據這個真實故事改編,聚焦於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他旗下的英國車手肯·邁爾斯,為福特打造全新的賽車,最終在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中成功擊敗法拉利奪冠,而後又被福特「擺了一道」的故事。

這部電影分別由兩度陪跑奧斯卡影帝的「苦命兄弟」——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的首次搭檔出演。兩人在電影中的造型,輪廓分明,粗糲寫在臉上,體現出美國60年代男子氣概的化身。電影的原型故事,也正始於上個世紀60年代,屬於美國汽車製造業的黃金時期。

當時財大氣粗的福特汽車,雖然在美國本土擁有很高的銷量,但保守的設計和營銷,一直無法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便趁機搶攻市佔率,這令福特高層很是苦惱。而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的長孫亨利·福特二世急切的想力挽狂瀾,福特汽車的高層們則告訴他,能讓年輕人為之瘋狂的性能跑車是拯救公司的唯一解藥。

這個想法很好,只有一個問題,福特當時並沒有生產跑車的部門,也不知道要怎麼製作跑車。而當下如雷貫耳的的經典跑車福特野馬還要等到數年後才會問世。那麼,該怎麼才能用最短時間推出超級跑車,以拯救業績逐漸下滑的公司呢?

於是福特高層決定劍走偏鋒,將目光瞄到了在歐洲賽場上連戰連勝的法拉利。當時孤傲清高的法拉利,由於連年徵戰賽場,龐大的赤字已經讓其瀕臨破產。福特方面立刻做出決策,派遣豪華的律師團隊遠赴義大利,決心用1800萬美元收購法拉利。

福特的目的在於,通過吞併法拉利的賽車車隊,在各大賽場一騎絕塵後,間接來提升福特品牌的知名度。這個做法放到今天,可以理解為各大車企樂此不疲刷新紐北圈速,領克03徵戰WTCR的原因所在。

福特的小算盤雖打得啪啪響,但法拉利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也不是什麼善茬。身為前賽車手、熱愛賽車事業的恩佐不願放棄他的車隊控制權,他跟福特公司的代表人說,他永遠不能接受福特想要掌控車隊的條款,也不會把他的事業心血賣給「一間在破舊工廠生產醜陋汽車的破爛公司」。

有傳言指出,恩佐·法拉利甚至還侮辱亨利·福特二世,稱他和他值得尊敬的父親相比,簡直差得太遠。而恩佐·法拉利的強硬態度,導致福特為此耗時9個多月,各項支出花費近百萬美元的,最後還以羞辱的結果告終。

不僅如此,精明的恩佐利用和福特的接觸,提升了品牌價值,為後來與菲亞特的收購談判,攢足了籌碼。事已至此可以說是相當嚴重了,連商戰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福特二世則是氣瘋了,火冒三丈命令下屬不惜一切代價,造一臺賽車!一臺比法拉利還要快的車!一臺能在法國勒芒奪冠的車!而這便是「福特VS法拉利」傳奇故事的開始。

為了在短暫的時間內能夠幹掉法拉利,福特不惜代價開發出了經典的GT40。4.2升V8發動機,低於1米的車身高度,子彈般流線的車身,可輕鬆突破320km/h的極速。

然而臨陣磨槍的GT40,卻在比賽上慘不忍睹。帶到法國勒芒的3輛車,起火的起火拋錨的拋錨,沒有一輛全屍帶回來。對手法拉利,則輕輕鬆鬆包攬前三名,再次羞辱了福特一把。

接下來,就是電影預告片裡「90天擊敗法拉利」的神開頭。1964年,法國勒芒賽場上的福特GT40的一次失利,讓美國傳奇賽車手謝爾比拿到了談判的籌碼。不僅說服了福特二世繼續砸錢,還拿到了車隊掌控權,他的黃金搭檔肯·邁爾斯也成為了福特車隊的王牌賽車手。

「哥倆」迅速分析了上次失利的原因,對福特GT40做出了大量的改造,可以說最終的成品車,除了外形與之前差不多以外,「內臟」基本上都換了。而車隊最核心的車手位置,當仁不讓的也交給了當時參與車輛調校的邁爾斯。隨後,福特車隊一舉拿下幾大賽事的冠軍,而在1966年的法國勒芒,「福特VS法拉利」的終極大戰,也即將開始。

然而這場比賽真正的敵人,不是法拉利卻是自己人。當賽程過半時,苦苦追趕法拉利的福特帶去的8輛車已報廢4輛。畏首畏尾的福特高層,為了防止出現上一屆所有賽車因故障全部退賽的窘境,反覆幹涉車隊的戰術計劃。只有邁爾斯無視禁令,將賽車的潛力發揮極致,大幅縮小了與法拉利的差距,最後在他的帶領下,福特重新佔據了領先的位置。

在此之後,當勝利迫在眉睫之時,福特高層卻好大喜功的提出了讓遙遙領先的邁爾斯減速,與之後的兩輛福特並駕齊驅。齊頭並進通過終點的景象,無疑會帶來極高的知名度,而車隊對高層的命令非常反感,特別是謝爾比和邁爾斯。但當寶貴的個人榮譽記錄,與被綁架的所謂的團隊榮譽相衝突的時候,邁爾斯只能被迫選擇後者。

於是,賽車界最惡名昭著的醜聞發生了——1966年,三輛GT40同時衝線看似堅決的掛擋減速一同抵達終點。但邁爾斯卻因為起跑線靠前,和高層的愚蠢決定錯失冠軍。邁爾斯沒有因此憤怒,反而大方的恭喜奪冠者,這位被外界認為的大公無私者,為車隊貢獻了自己人生中最華彩的一刻。更加令人唏噓的是,導演沒有讓故事在這裡結束,而是選擇繼續講述邁爾斯在兩個月後的某次賽車試驗中喪生。只想感嘆一聲,為何屬於男人的浪漫故事,總是燃燒殆盡後隕滅的結局。

儘管《極速車王》並不是簡單的勵志片,重演歷史燃到極點的飆車戲佔據了電影的大部分時間,能夠讓觀眾情緒此起彼伏的抵達高潮,但從高潮的跌落卻更讓人心疼。而在商業利益與理想主義的衝撞後,後者看似輸了,但這也是電影最巧妙的地方,它將一場失利演繹成了一首英雄主義的讚歌。

說到最後,也許你對賽車無感,但我們仍希望這部奧斯卡熱門影片能讓更多人知道肯·邁爾斯和謝爾比的貢獻。他們深遠的影響了賽車屆乃至整個汽車行業,以至於法拉利在福特碾壓式奪冠後被逼把更多精力投向F1,從而造就了法拉利在F1屆傳奇,可以說是蝴蝶效應。

而作為一個汽車愛好者,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這部電影名字顯然更適合叫《謝爾比和邁爾斯傳》。只不過這名字說出去沒人認識,賽車界畢竟小眾,為了電影賣錢,所以只能以福特VS法拉利為噱頭。但縱觀整個電影劇情,大家也別小看或是唾棄好大喜功的亨利·福特二世,這其實也是電影效果,別過於主觀。當年若不是他的決策,發明T型車流水線,也不會有如今的福特和如此完善的汽車工業,以及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家用車。

最後的最後,向肯·邁爾斯,卡羅爾·謝爾比,亨利·福特二世,恩佐·法拉利等一眾元老致敬。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熱映|【極速車王】,福特vs法拉利,誰才是車中之王?
    《極速車王》由《金剛狼3:殊死一戰》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打造,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
  • 大片 |《極速車王》上線,看福特大戰法拉利
    由詹姆斯·曼高德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馬特·達蒙主演的傳記片《極速車王》已正式上線四川廣電互動平臺。該片改編自A·J·貝米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講述了幾個夥伴一起經營福特公司,最終成為第一支勒芒耐力賽冠軍車隊的故事。
  • 【極速車王】8月7日上映,福特vs法拉利,誰才是車中之王?
    《極速車王》由《金剛狼3:殊死一戰》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打造,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
  • 電影《極速車王》背後的故事 福特如何打敗法拉利?
    它的英文名為《FORD v FERRARI》,國內譯作《極速車王》或《極速車神》。從片名看,FORD v FERRARI,福特vs法拉利,似乎是一個商戰電影,實際上它講訴的是1966年福特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打敗法拉利的故事,一個專注於造消費者買得起的車的企業如何用90天時間打造出一臺賽車,並打敗勒芒賽場上的常勝將軍?在剛剛過去的92屆奧斯卡,本片獲得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獎項。
  • 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8月7日,全擎啟動
    ,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極速車王》由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掌舵,此次挑戰全新的競速加傳記題材,最大程度還原緊張刺激的賽車場面。隨著銀幕上賽車呼嘯而過,觀眾仿佛可以感受到車身的顛簸起伏,聞到車胎的橡膠摩擦,聽到引擎的震耳轟鳴。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8.7上映 精彩看點揭秘
    1905電影網訊 7月31日,由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正式開啟預售,同時揭秘本片精彩看點。奧斯卡獲獎電影《極速車王》以極致視聽效果,熱血還原福特逆襲勒芒大賽、擊敗賽事霸主法拉利的真實傳奇故事,將於8月7日在全國範圍內上映。
  • 已開啟預售 || 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8月7日,全擎啟動
    ,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極速車王》由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掌舵,此次挑戰全新的競速加傳記題材,最大程度還原緊張刺激的賽車場面。隨著銀幕上賽車呼嘯而過,觀眾仿佛可以感受到車身的顛簸起伏,聞到車胎的橡膠摩擦,聽到引擎的震耳轟鳴。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新片上線|《極速車王》2020年奧斯卡雙料大獎 傳奇傳記電影來襲!
    奧斯卡雙料大獎年度佳作 《極速車王》 重磅上線福建廣電網絡高清互動雲電視-電影 精彩演繹世界賽車史上 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
  • 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熱血來襲!
    《極速車王》宣布定檔,將於8月7日國內上映。《極速車王》由《金剛狼3:殊死一戰》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打造,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極速車王》這部電影去年11月在美國上映,但因為口碑太好瞬間就燃爆了全球,豆瓣上六萬人想看。爛番茄、IMDB、metasore等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 真實版「速激」!《極速車王》曝預告定檔8.7
    這部斬獲兩項奧斯卡獎的年度佳作,由超豪華陣容全情打造,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帶領觀眾馳騁勒芒賽道。《極速車王》講述了賽車史上最傳奇的故事之一。
  • 《極速車王》:論黑福特,這部電影是認真的
    2020年2月,《極速車王》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獎。在豆瓣上,它的評分高達8.5。當然,為了故事更加戲劇化,《極速車王》並沒有嚴格按照當年的真實事件來拍攝,一些特別的處理和細微的改編,讓該片看起來並不枯燥
  • 明日影訊 | 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正在熱映中
    》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打造,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它改編自美國作家A.J.Baime創作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講述了60年代福特與法拉利兩大汽車公司不惜一切代價Battle世界第一,而決定誰取勝的關鍵角色,就是電影的主人公,車王肯·邁爾斯。
  • 電影 | 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8月7日全國院線上映 全擎啟動再現熱血逆襲傳奇
    由中影/華夏發行、美國迪士尼影業全球呈現、二十世紀福斯榮譽出品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8月7日鳴槍起跑。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克裡斯蒂安·貝爾強強聯手,上演雙雄會,演繹勒芒賽道上最熱血的逆傳奇。
  • 《極速車王》,今年你最值得看的一部傳記片
    》、《1917》、《好萊塢往事》,同是頒獎季影片的《極速車王》卻實則是一部被低估的佳作。未料,在談判最後一刻,法拉利拒絕甚至羞辱了福特,這讓當時福特總裁亨利•福特二世大為惱怒,決意要在勒芒賽道上擊敗不可一世的法拉利車隊。而能否擊敗法利拉,取決於兩大因素:超越法拉利的賽車,以及駕駛它的人。
  • 【今日上映】《極速車王》直男的浪漫,是每分鐘七千轉!
    這部斬獲兩項奧斯卡獎的年度佳作,由超豪華陣容全情打造,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帶領觀眾馳騁勒芒賽道。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8月7日丨真實版「速激」!《極速車王》兩大男神同臺飆戲
    這部斬獲兩項奧斯卡獎的年度佳作,由超豪華陣容全情打造,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帶領觀眾馳騁勒芒賽道。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極速車王》上映,福特的逆襲不是重點,賽車精神才值得銘記
    因為,《極速車王》不僅僅是幾乎還原了福特與法拉利之間的恩怨史,詹姆斯·曼高德導演更是將各種情感與賽車精神融入到了影片當中,而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這兩個老戲骨的加入,更是憑藉著出色的演技將觀眾帶入了上世紀60年代。
  • 《極速車王》曝角色海報 達蒙貝爾聯手衝擊奧斯卡
    本片改編自A·J·貝米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講述了美國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比(達蒙 飾)和英國賽車手肯·邁爾斯等人一起對抗企業幹預、打破物理定律,同時面對他們各自的心魔,最後為福特汽車打造出一輛革命性新款賽車,更在1966年於法國舉辦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一舉擊敗當時的賽車界霸主法拉利
  • 《極速車王》8月7日揭秘一段賽車史上的傳奇故事!
    奧斯卡獲獎視聽效果 還原熱血競速場面       《極速車王》由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
  • 【Var-新片定檔】《極速車王》真實版「速激」!兩大男神同臺飆戲,8月7日上映
    這部斬獲兩項奧斯卡獎的年度佳作,由超豪華陣容全情打造,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演繹世界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帶領觀眾馳騁勒芒賽道。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