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戰場狼煙四起:瑞幸咖啡衝擊美股IPO 新零售咖啡行得通麼?

2021-01-15 柒財經

衝擊IPO對於出生就一路狂飆的瑞幸咖啡,早已顯出磨拳擦手,躍躍欲試之態。

4月22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遞交IPO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擬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LK」。其中,瑞士信貸、摩根史坦利為承銷商。

不過,瑞幸咖啡並未披露融資規模。有消息稱,瑞幸咖啡最快第二季度在美國進行3億美元IPO。另有消息稱,瑞幸咖啡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掛牌上市。不過,這一消息並未的到瑞幸咖啡方面確認。

一路燒錢補貼 一心市場規模

瑞幸咖啡在招股書中表示,自2017年6月成立以來,其已產生重大淨虧損,未來可能持續虧損。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從開始日期到2017年末,2018年及2019年前三個月,淨虧損分別為5640萬元,16.19億元及5.52億元。

相較於瑞幸咖啡,星巴克4月25日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星巴克第二季度總營收63.1億美元,同比增長4.5%,淨利潤6.6億美元,同比下降12.9%。其中,中國/亞太地區的營收為12.9億美元,同比增長8.7%,財報顯示,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998家新店開業、12%的門店增長率以及可比性增長2%的商店銷售。

營業費用方面,瑞幸咖啡從開始日期到2017年末,2018年及2019年前三個月總營業費用分別為5645.7萬元,24.39億元及10.06億元。

其中,2019年前三個月,瑞幸咖啡商店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佔比59%,材料成本佔比57.6%,一般和行政費用佔比36.1%,銷售和營銷費用佔比35.1%,折舊費用佔比17.6%,商店開業前和其他費用佔比4.7%。

事實上,瑞幸咖啡成立以來的融資也一直沒有停下腳步。今年4月2日,瑞幸咖啡將其動產抵押物包括咖啡機、奶箱、等在內的抵押給了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融資金額在千萬級別。

截至2019年4月18日,據企查查顯示,瑞幸咖啡先後獲得A輪2億美元融資,B輪2億美元融資,B+輪1.5億美元的新投資,此次新投資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瑞幸咖啡投後估值29億美元。此外,貝萊德還是星巴克的主要投資人,是後者早期排名前三的股東。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CMO楊飛表示,「用適度的補貼獲取這一年的市場規模和速度是非常值得的。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會持續補貼。」對於盈利時間表,他表示「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3-5年之後再說。」

同樣在咖啡市場佔據一定份額的連咖啡也在不斷融資,2019年4月24日,連咖啡宣布完成2.06億元B3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連咖啡創始人王江和張曉高、啟明創投、高榕資本聯合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啟明創投和高榕資本同時也是連咖啡B+輪融資的主要投資方。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中國28個城市擁有超過1680萬交易客戶並經營2370家門店,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銷售總量約為1630萬。而瑞幸咖啡年初曾公布2019年的目標是新建門店超過2500家,總門店數超過4500家。

相對而言,星巴克最新財報顯示,其在全球門店總數30184家,其中中國門店3789家,同比增長17%。此外,星巴克同店增長主要得益於客單價的提升,其中亞太地區同比上升2%,而交易量方面,星巴克中國區的交易量下降1%。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月,瑞幸咖啡曾給星巴克寫過一封公開信,信中表示,其一,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訂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其二,星巴克對瑞幸咖啡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甚至起訴星巴克中國涉嫌壟斷並在相關城市人民法院立案,進入司法程序。

新零售咖啡模式?

關於新零售,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新零售研究報告》將新零售定義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新零售模式重構了「人、貨、場」的關係,將固定的消費場景,轉化為圍繞消費者展開的「無處不在的場」。

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是神州租車、神州優車兩家上市公司的創始元老,並先後擔任兩家公司的營運長職務。

錢治亞表示,目前,咖啡行業消費價格高、購買不便的痛點一直存在。相較於傳統咖啡品牌的「社交空間」,瑞幸咖啡更強調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滿足客戶各種場景的需求。通過線下門店布局、線上支付和快捷的物流配送,實現自提、外送相結合。

瑞幸咖啡發布的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95.6%的訂單是通過Luckin行動應用程式進行的,另由瑞幸咖啡微信迷你程序和其他第三方平臺進一步補充。此外,瑞幸咖啡經營三種類型的商店,即小型商店,休閒商店和送貨廚房,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有2163家接送店,109家放鬆商店和98個送貨廚房。

其中,接送店佔商店總數的91.3%。接送店通常位於辦公樓,商業區和大學校園,並以較低的租金和裝修成本迅速擴展,客戶回購2018年的比率超過54%。

咖啡戰「狼煙四起」

咖啡戰場上不止聚焦於新晉的瑞幸咖啡,近期,做碳酸飲料的可口可樂公司也在忙著做咖啡生意,並且曾宣布計劃今年年底前在25個市場推出可口可樂咖啡。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可口可樂公司曾以51億美元收購了咖啡連鎖品牌Costa。資料顯示,2019年一季度,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完成對Costa的收購,預計今年二季度推出Costa即飲產品。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已有一款可口可樂喬雅咖啡在售。

電商平臺拼多多也同樣有著自己的咖啡計劃。2019年3月末,拼多多曾聯合雲潞咖啡、比頓咖啡、景蘭咖啡等6家平臺商家,以40.76萬元的價格,溢價收購了建檔立卡貧困戶42.53噸咖啡豆等原料。4月22日,拼多多宣布計劃推出1000個「多多農園」項目,而首站雲南省保山市的主營是當地的咖啡種植。

星巴克日前在部分門店推出了冰淇淋咖啡融合、啤酒咖啡融合等最新調製的飲品。此外,星巴克也在生產周邊產品,比如備受追捧的「貓爪杯」曾達到線上發售3000個,0.07秒告罄,補貨1000個也在1分鐘內售罄的效果。

而2018年8月2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宣布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業務,包括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將與星巴克全面對接,為其提供線上入口和外賣服務。此外,星巴克官方線上訂餐平臺專星送也已經開啟。

關於中國咖啡市場的突破點,瑞幸咖啡錢治亞曾表示相比國外,中國咖啡消費差距較大的痛點主要有兩個。第一,比較貴;第二,購買不方便。從價格和購買方便程度兩個痛店,則會讓人聯想到7-11便利店、羅森便利店、全家便利店的咖啡零售。

此外,2019年3月,百勝中國在投資者會議上著重提及咖啡業務,目前,百勝中國主營兩種咖啡產品,其一是2018年,肯德基賣出9000萬杯的K咖啡,銷售額累計10億元,其二是2018年6月宣布開始做辦公室咖啡業務的 COFFii & JOY,已和WeWork達成合作。

近年來,麥當勞也陸續升級門店,設立麥咖啡專區,2018年10月,麥咖啡用獨立的店面入駐外賣平臺,28分鐘內送咖啡上門,當然,外送品類也不局限於咖啡,此外,另一營銷策略還有早餐期間咖啡可續杯的操作。

相關焦點

  • 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同時,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進一步密布網點、貼近客戶。記者了解到,「瑞即購」採用瑞士Schaerer咖啡機、WBC大師精心拼配的IIAC金獎咖啡豆和其他優質原料,產品品質和口味達到與瑞幸咖啡門店相同標準,實現「大師咖啡,更近一步」。「瑞划算」的最大特點是「線下買到電商價」。
  • 瑞幸咖啡今日納斯達克停牌 瑞幸咖啡正式退市
    6月29日,瑞幸咖啡(NASDAQ:LK)正式在納斯達克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  此前6月26日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將撤銷之前的聽證會申請,並且不再試圖推翻納斯達克對瑞幸的退市決定。目前其已收到納斯達克法律總顧問辦公室通知,股票將在6月29日開盤時停牌,納斯達克將在所有上訴期限屆滿後提交退市通知。
  • 瑞幸咖啡門店爆單是怎麼回事 瑞幸咖啡優惠券怎麼用?
    4 月 3 日,瑞幸咖啡生意興隆。此前一天,這家在美上市的企業股價暴跌。北京時間 4 月 2 日晚間,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該企業虛增了 22 億元人民幣交易額。
  • 瑞幸咖啡(LKNCY.US)股價漲13.5% 瑞幸咖啡任命新董事長
    據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英屬維京群島法院已於7月9日宣判清算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陸正耀將失去對瑞幸咖啡的控制權,畢馬威將成為瑞幸咖啡最大股東。  此外,瑞幸咖啡對外發布公告公布董事會人員變動及任命新董事,任命郭謹一為新任 CEO 和董事長。陸正耀、劉二海、黎輝、Sean Shao 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2020 年 11 月瑞幸近 4000 家門店中已有六成實現盈利,前三季度瑞幸咖啡單季營收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瑞幸預計 2020 財年的營收將在 38 億元至 42 億元之間,2023 年的營收可實現翻倍。瑞幸曾經是一家造假的公司,但瑞幸模式所代表的——平價的外賣咖啡、極力拉高坪效開小店、社群化運營拉新等模式,依然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 上市8個月後 瑞幸咖啡涉足無人零售
    賣周邊、賣零食、賣餐食……以小藍杯咖啡起家的瑞幸咖啡似乎已不滿足於賣咖啡,踏入了無人零售領域。1月8日,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未來將在寫字樓、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類場所覆蓋。  目前,「瑞即購」無人咖啡機已經在一些寫字樓裡完成投放。
  • 從瑞幸咖啡看資本圈錢收割的幾個套路
    來源:雪球4月2日,美股上市了快一年的瑞幸咖啡突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承認了過去一年間有偽造交易行為,憑空編造了大約22億元的進帳,神器的自爆了,這讓不少業內人士紛紛鼓掌,但是也讓我們這些草民驚掉了下巴,天天發1.8折優惠券的公司還用得著搞財務造假?
  • 瑞幸入駐拼多多,九塊九包郵咖啡將至?
    文|Muyiyan8月24日,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宣布,瑞幸正式入駐拼多多。從瑞幸拼多多店上架商品可以看出,當前網店主要銷售掛耳咖啡、咖啡杯等零售產品。其實這並非瑞幸踏足電商的第一步,早在今年三月份,瑞幸APP上線「櫻花購物節」,並上架了蘋果耳機、機械鍵盤、電動牙刷、便當盒,甚至帆布包和洗手液等與其咖啡業務不相干產品,打出了「滿 999 即減100」、「爆品直降」、「限量秒殺」等電商專屬的用語。其APP發展到現在,已經將產品覆蓋到數碼、美妝、家居、文創以及電器等業務。不少網友表示,當前的瑞幸APP更像是一個雜貨鋪。
  • 從瑞幸咖啡「崩盤」事件探究咖啡消費人群特徵差異
    前幾日,關於瑞幸咖啡開、閉店的數據才剛經過一輪討論,有消息稱瑞幸咖啡今年Q2 在中國的開店速度平均仍達每天10家,現門店總數已達到6912家;另有媒體報導「瑞幸 北京將在今年關閉80家門店,佔北京區域門店總數近1/5」。而「摘牌」事件後,事態發 展又將走向何方?1、主流咖啡品牌用戶畫像洞察 ——誰動了誰的奶酪?
  • 搖搖瓶,中國咖啡新風口?
    筆者作為一個資深社畜,每天靠咖啡因促使腦袋裡的血管順利流動,因此時常關注著咖啡界的一舉一動。自從資本市場的瑞幸·安徒生被爆數據作假後,綺麗的中國咖啡藍海瞬間被踩成了乾涸的溪流。最近一篇熱議的報導《虛構的萬億咖啡市場》同樣在用各種維度的數據試圖證明,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並不適合賣咖啡。
  • 瑞幸咖啡2019年報時間延遲 瑞幸咖啡年報為何延遲
    瑞幸咖啡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監管備案文件稱,該公司將推遲提交2019年度的年報。瑞幸咖啡在文件中表示:「正如此前披露的那樣,公司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來監督內部調查。
  • 神州系瘋狂之謎:陸正耀收購寶沃斷送瑞幸咖啡
    2020年1月31日,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長達89頁的第三方做空報告,指出瑞幸上市後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並質疑瑞幸商業模式。 2月3日開盤前,瑞幸咖啡公開回應,逐條否認渾水報告的所有指控並稱「匿名報告有意誤導和虛假指控」。
  • 第二集 瑞幸咖啡:如果你是瑞幸咖啡CEO,你怎麼做?
    瑞幸咖啡離不開兩個幕前能打的猛將:錢治亞和楊飛。錢治亞是瑞幸咖啡的創始人&CEO,原神州租車、神州優車兩家上市公司的COO。楊飛是瑞幸咖啡的聯合創始人&CMO,原神舟優車CMO,著有《流量池》一書,在網際網路營銷圈頗有名氣。他策划過神州買買車,以全天訂單金額破8億成績,奪得天貓雙11汽車銷售冠軍。
  • 瑞幸咖啡布局無人零售,反觀新零售的核心本質
    截至美東時間1月9日瑞幸咖啡(LK.US)收盤價為44.37美元,過去兩天的股價漲幅已超30%,較8個月前17美元的發行價漲幅達到了161%,市值也因此首次衝破百億美元。而資本市場的興奮劑來自咖啡,但又可能不止咖啡。在1月8日戰略會上,瑞幸同時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宣布進軍無人零售。更早一批做無人售賣機和無人便利店的創業者均倒在了無人零售的風口之下,瑞幸會給資本帶來什麼驚喜,又能給用戶帶來什麼價值?
  • 黃粱一夢今終醒 瑞幸咖啡被勒令退市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2018年7月就融資2億美元,投後估值10億美元;2018年12月瑞幸又獲得了2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就一下子躍升到22億美元。2018年後,雖然瑞幸咖啡只是業界的新起之秀,卻一路開掛。
  • 當咖啡遇上藝術 WBC冠軍品鑑瑞幸精品掛耳咖啡系列
    當咖啡遇上藝術 WBC冠軍品鑑瑞幸精品掛耳咖啡系列 2020-06-29 15:10:58來源:北國網
  • 挺進「無人區」 咖啡市場新年第一戰
    新戰略發布時,它的股價是35美元,正好翻了一倍。有投資人評價:「趁熱打鐵,把潮水趕起來,不愧是資本市場的骨灰級玩家。」過去兩年時間,瑞幸咖啡耗資近十億美元,以火箭般的速度開店。如今,它又將槍眼瞄準了無人零售的市場,要推無人咖啡機和無人販賣機,賣起了堅果、果汁、酸奶、零食。只不過,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新客免單,買2贈1,以及看起來燒不完的錢。
  • 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對於現磨咖啡來說,傳統咖啡的商業模式大體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更多的是對咖啡廳的線下體驗,以及社交需求。雖有線上外賣配送,但未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存在著購買不方便、排隊時間長、價格較貴,人力   原標題;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對於現磨咖啡來說,傳統咖啡的商業模式大體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更多的是對咖啡廳的線下體驗,以及社交需求。
  • 瑞幸咖啡的狂傲
    瑞幸咖啡以「燒錢」的玩法補貼用戶,前期主要靠低價以及「病毒式」營銷手段搶佔國內大眾咖啡市場,對於一家所謂的網際網路基因的所謂的新零售咖啡這樣的玩法暫且苟同。錯在咖啡是產品,而非平臺:京東上市很多年,依然是虧損,美團、餓了麼,滴滴依然也是通過燒錢成為獨角獸。但這不等同於瑞幸咖啡也能通過燒錢燒出獨角獸。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瑞幸四月初財務造假爆雷的事情似乎已被遺忘的差不多。在之後的七個多月內,瑞幸並沒有如外界預料的那樣資金鍊斷裂,倉促離場。   據一位店長透露,瑞幸咖啡飲品在扣除房租水電人工之後,單杯綜合成本在9到10元之間。出事之後,瑞幸大額折扣券已經沒有了,一杯瑞幸最少需要13、14元。因此,門店在不計裝修等成本攤銷情況下,是可以實現盈虧平衡的。   除了以上從瑞幸高層/門店店長未經證實說辭之外,消費者體感可見的就是瑞幸折扣券減少和經營重點從瘋狂擴店拉新轉向存量私域流量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