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難怪它能火600年

2021-01-08 場庫

這 是 場 庫 的 第2666 部 每 日 一 片

要說在中國,誰才是粉絲最多,火的最久,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上熱搜的網紅?

毫無疑問,是故宮。

2017年,《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刷屏,讓幾經時代變革的「老網紅」故宮,再次走進了年輕人的視野。

這部講述故宮文物修復工作者的紀錄片,也帶火了文物修復師這個有些「神秘」的職業。

紀錄片播出後當年,就有1.5萬人報名要到故宮博物院去修文物。

2020年,伴隨著人們生活的動蕩不安,

故宮迎來了自己的600歲生日。

借著故宮600歲,又有一部和」修「故宮有關的紀錄片,這兩天悄悄上線了——

《我在故宮600年》

和《我在故宮修文物》一樣,這部紀錄片一共3集,都是通過文物修復師的工作,來回溯故宮歷史的傳承和文化。

但和《我在故宮修文物》不同是,《我在故宮600年》裡的匠人們,修復的不光光是文物,更是整個故宮的建築。

因為建築本身,就是故宮最重要的館藏文物。

所以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看點,便是了解經歷過無數風雲變幻,卻依然是存世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群的600歲故宮,到底如何保持「青春永駐」。

紀錄片從一場名為「丹宸永固」的展講起。

為了迎接故宮的600歲,故宮博物院在2020年舉辦了一場為時3個月的大展——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展覽中的453件展品,順著600年的時間線,帶人們穿越時光,講述著這座巍峨的皇家宮殿的建成史。

這次大展由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負責。

古建部從1958年設立之初,就一直承擔著負責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既然是展現故宮的修建過程,那麼了解600年前的工匠如何為皇家宮殿打地基,必然是展覽的重點之一。

畢竟堅實牢固的地基,是讓故宮600年來屹立不倒的基礎。

可是想在故宮裡「挖土」,進行大規模的地下考古,那肯定不行。

為了尋找「丹宸永固」的秘密,古建部的工作人員來到了安徽鳳陽,朱元璋的家鄉,明中都遺址。

當年朱元璋登基後,決定在家鄉鳳陽建造第一座都城。

營建過程極盡奢華,卻在第六年被朱元璋突然叫停。雖然至今關於明中都建造被廢棄的原因,歷史仍沒有定論。

但在明中都遺址中,依然保存著明初宮殿土作工藝的最高標準。

根據古建部工作人員的介紹,我們看到紫禁城太和殿的前身,這座明中都遺址中最核心的宮殿裸露在泥土中。

雖然並不完整,卻也能感受到當時建造的規模氣派。

這座建築的臺基為層層碎石、夯土交替夯築而成。

臺基僅挖掘出來的部分,就各有18層之多。

其中還有用來來鞏固碎石層的木樁。

這些木樁深深插入地下,深不見底。

可見當時的建造工序繁複又充滿前人的智慧。

有了明中都的建造經驗,故宮的營建顯然會比明中都規格更高,技藝也更精湛。

如此厚重堅實的地下結構,不僅確保了建築之上的宮殿歷經600年巋然不動,也寓意著王朝能夠永遠延續。

而藉助聚焦【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大修工程,這部紀錄片也為我們徐徐展現著故宮古建部、工程管理處、修繕技藝部、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部門中,那些為故宮歲修保養的專家和匠人的工作和生活。

有人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給故宮裡上萬塊磚上的字做拓印。

只為記錄好每一塊磚的出處。

有人臨摹繪製著房梁頂上難以看到的彩畫小樣。

將每一幅小樣悉心保存,只為給下一代彩畫修復者提供完整的參考。

有人年紀輕輕剛入「宮」,就被派去鳳陽的明中都遺址「挖土」多年,考古故宮建造時的工序。

有人已經退休又回到故宮,從一捧沙,一桶泥開始,向新一代匠人傳授故宮歲修的技藝。

片中,彩畫師在臨摹完難得一見的彩畫後開心得像個孩子。

在他看來,文物都是活的,臨摹彩畫就是和古人對話。

他用這種方式學習古時畫師的繪畫手法,然後將臨摹的畫作當做信息,留給下一代修復師。

你也能看到有人研究了市面上所有粘合劑,找出最適合粘合剝落的文物的粘合劑。

粘合的時間不快也不慢,並且可逆。

這才能未來再修復文物的匠人,留下了重修的餘地。

他們修復的不光是現在的故宮,也是未來故宮。

這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責任。

看完這部記錄片,你不得不佩服這些故宮修繕專家與匠人們精巧絕倫的手藝和敬業的精神。

無論是一磚、一瓦、一簷、一殿,無論是崩塌、朽壞還是褪色、殘損,故宮的匠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精心地用自己的技藝呵護著這座皇家城池。

而他們很多人都是年紀輕輕就來到故宮。

一待,就是一輩子。

片中有個細節。

在籌備大展時,策展人員找到了一張新中國成立以後故宮第一座較樓修繕者們的合影。

照片中建築學家與營繕匠人們站在一起,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已經離世,其中一些建築學家尚可憑藉記錄認清面貌。

但更多修繕故宮的工匠們,卻已在歷史中遺忘了姓名。

沒有城池能離開人的存在。

600年前,紫禁城作為明王朝的都城拔地而起嗎,從此開始了它的歷史徵程。

600年裡,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傳承,才能讓故宮以一種永恆的視角,凝視著萬代更迭。

故宮的修繕,是一份看似平凡卻偉大的工作,修復的工作不停止,是匠人精神的傳承,才能讓如今的故宮依然生機勃勃,依然在二十一世紀中「丹宸永固」。

想看的朋友,B站上有。

對於故宮,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3,2020年有50000人撕了它!
    去年,湛廬聯合大英圖書館推出了首款聯名日曆,豆瓣評分達 9.3 分。高顏值有內涵,如果你曾入手這本《湛廬珍藏曆》,也絕對不會「容忍」它只是一本日曆,於是有人撕下內頁來辦小型藝術展覽、做明信片、做手帳…… 內頁變手帳
  • 《天龍八部》到底多火?即將迎來第9次翻拍,難怪能上高中教材
    曾經的《天龍八部》到底多火?這也是一部能上高中教材的作品。 011977年 這部電視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8.9分,是《天龍八部》所有翻拍版中評分最高的一部,也是很多人認為精彩的一部。 不管是陳浩民飾演的段譽,還是黃日華飾演的喬峰,以及李若彤飾演的王語嫣等都深入人心。 072003年
  • 13萬人打出9.3的高分!這部主演顏值4分的劇,憑什麼能火11年?
    諜戰劇《潛伏》已經開播11年了。在豆瓣,有超過13萬人為它打出9.3的高分,至今仍有人對它念念不忘。可它不過是一部男女主演平均顏值4分、以特工抗日這種老掉牙情節為主題的諜戰劇,有什麼值得反覆觀看的?另外它的網絡播放量也不低,彈幕顯示,2020年7月份還有人在觀看它的大結局。
  • 3年才長9釐米,被人誤認為是小雜魚,記清它的外貌,目前600一斤
    相信那大家平日裡都沒少吃魚吧,尤其是淡水魚,最常見也最常吃,大家也都知道魚肉的營養價值特別高,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礦物質等,而且其脂肪含量也特別少,與其他的肉品相比較的話,魚肉更容易被我們消化吸收掉,小孩子多吃魚的話,對長智力有著很好的幫助哦,老人多吃魚也是具有很強的滋補功效的
  • 播了3季火了3季,這檔綜藝憑什麼能成為央視「王牌」?
    ,播了3季就火了3季。節目在微-博上的話題閱讀量高達53.4億,前兩季的豆瓣評分都高達9.1,而且評價人數加起來超10萬。豆瓣上第三季雖未開分,但B站上已經有不少網友為它打分,9.9!!只差0.1分就滿分。
  • 豆瓣9.3,小戲骨版《紅樓夢》火了...
    能走到今天,全虧了一個人,小戲骨系列的導演潘禮平。翻看潘導的豆瓣網頁,最熱門、口碑最好的,全部都是小戲骨。翻拍《紅樓夢》,影視圈的人恐怕都得搖頭說NO。因為之前的那些翻拍版本,除了口水,啥都沒有留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87版的實在是太太太太……(回聲無數次)經典了。
  • 2020年全球票房排行榜,漫威3部上榜,豆瓣打分人數超600萬(上)
    月30日為止,全球電影票房前10名的影片,在豆瓣上已經有超過600萬的用戶參與評價。10部電影的總票房,加在一起達到了驚人的193億美元,什麼概念,相當於每天中500萬的話,要連續中3.7年……讓我們看一下究竟是哪些驚為天人的作品!!!No1.
  • 2020年全球票房排行榜,漫威3部上榜,豆瓣打分人數超600萬(下)
    上次我們說到,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全球票房排行前5的作品分別是哪些逆天的內容。這次我們來看看全球票房排行榜第6-10名是哪些佼佼者吧。No6.在2015年上映後,便獲得空前的收穫,票房達到令人咋舌的16.7億美元。《侏羅紀世界》是《侏羅紀公園》系列中的第4部。豆瓣有33萬多人對其進行打分,目前評分在7.7分。有意思的是,影片的故事是發生在第1部結尾的22年後,現實中上映的日期也和第1部相差22年。
  • 豆瓣9.3,它連片名都違禁,卻好看到極致
    它來了它來了!它終於帶著喪氣滿滿的神仙愛情回來了!!!但就是這部不起眼的小東西,一路開了掛似的突飛猛進,成了當年最火的英美劇集。:9.3逆天的口碑,更是讓它拿下了當年豆瓣最佳英美劇集榜單第一名連《心靈獵人》、《使女的故事》、《大小謊言》這樣的神劇,都沒能打得過短小精悍的它。
  • 豆瓣9.2,又一部國產神片!
    多少古早影視劇、冷門紀錄片、寶藏綜藝在這個平臺翻紅爆火。 2016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鮮明的一例。 1月初它在央視播出時鮮有人問津,2月份在B站播出後迅速躥紅,引發全民追看的狂潮。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火除了平臺助力,跟它本身的高質量也密不可分。
  • 豆瓣9.3,《生活大爆炸》完結後就看它了
    12年相伴,謝耳朵不僅有「天才也性感」的無敵特質,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理工男的多面性。雖然謝耳朵是一個天才,他身上卻有著很多怪癖和與常人不同的地方,沒有太多親切感,旁人也不敢隨隨便便靠近他。這樣的謝耳朵看上去好像有點不幸,但好在他擁有一群真誠、仗義的朋友。這些朋友表面上嫌棄他,內心呢又非常關心他、容納他,給予了他很多愛護。
  • 2020年全球票房排行榜,漫威3部上榜,豆瓣打分人數超600萬(上)
    600萬的用戶參與評價。10部電影的總票房,加在一起達到了驚人的193億美元,什麼概念,相當於每天中500萬的話,要連續中3.7年……讓我們看一下究竟是哪些驚為天人的作品!!!No1.誰又能想到,在2009年的時候,《阿凡達》就敢花2.37億的經費用來進行製作。結果來說,回報豐厚。在當年,票房達到驚人的27.88億美元,輕而易舉地刷新了全球票房紀錄,霸佔全球票房冠軍近十年,直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出現。No3.
  • 首播收視破紀錄,豆瓣9.3!等了3年,這部「歷代級」韓劇終於回歸
    《秘密森林》是TVN在2017年播出的爆款韓劇,一經播出就收穫好評無數,不僅韓國網友稱其為「歷代級」的神作,國內網友也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目前為止,豆瓣上有超10萬網友給出評價,評分高達9.2分。在第54屆百想藝術大賞,《秘密森林》拿了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3項大獎。3年後,萬眾期待的《秘密森林2》終於如約而至,還是難得的原班人馬回歸。
  • 首播收視破紀錄,豆瓣9.3!等了3年,這部「歷代級」韓劇終於回歸
    等了3年,終於等來了這部「歷代級」的神作的續集。《秘密森林》是TVN在2017年播出的爆款韓劇,一經播出就收穫好評無數,不僅韓國網友稱其為「歷代級」的神作,國內網友也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目前為止,豆瓣上有超10萬網友給出評價,評分高達9.2分。
  • 豆瓣9.3評分,在日本卻人氣很低
    《迪迦奧特曼》是平成系裡的第1作,同時也是我國正式引進又火了起來的1作《奧特曼》。2004年,全國的50個電視臺齊刷刷都播出了這個特攝劇,結果一不留神就火了起來。記得就在那會兒,基本上學生放學後就會回家守在電視機旁等待收看《迪迦奧特曼》。而那個時候,它真的在國內十分流行,而且非常受歡迎。
  •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飯片的鼻祖
    你的時間辣麼寶貴,怎麼能被爛片浪費,關注「豆瓣電影」,每天邂逅好電影。和豆瓣電影一起發現好電影,分享電影的樂趣。比電影還好看的,是「豆瓣電影」公眾號。 豆瓣評分9.0,口碑頗佳。 與大多數美食片不同的是,《人類以何為食》沒有香味撲鼻看著讓人垂涎欲滴的各式菜色。 拋開華麗的辭藻和不實的濾鏡,這部影片的畫質和拍攝手法有著濃濃的年代感,是一部「返璞歸真」的美食紀錄片。
  • 豆瓣9.3,「十元」老婆新劇很能打了!
    豆瓣評分也是很能打,一路從8.8上升到9.3。劇情拉開在一所名為「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簡稱「UDI」)裡,它接收全日本死狀異常或因遇害而亡的遺體。自從《失戀巧克力職人》開始,十元的一舉一動都成為時尚圈的熱點,影視劇也是演一部火一部。臨床檢查技師是東海林夕子,(市川實日子飾演)。
  • 豆瓣9.3分,這才是中國孩子必讀的寶藏之書!
    它,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3,不僅文化性槓槓的,更能讓孩子足不出戶「去遠方」;它的內容,是關於一個正過600歲生日的寶藏之地,亦是熊覺得每個人有機會都應該去逛一逛的地方。當然,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被故宮「刷屏」:一部講述故宮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評分高達9.4,成為紀錄片「網紅」;2019年2月,故宮首次舉辦夜間參觀活動,因為預約人數爆滿,故宮票務網站一度癱瘓。就連故宮裡的貓,也安享國人寵溺,從各地"進貢「的貓糧多到吃不完,網上甚至還流傳著一份故宮擼貓打卡路線。
  • 2019年沒有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國產劇?其實10年也就9部
    2019年已經進入倒計時了。想想這一年來的電視劇,好像還真不少,年初的《知否》、年中的《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長安十二時辰》,年末的《鶴唳華亭》、《慶餘年》,引起較高熱度的國產劇還挺不少的,但是豆瓣評分到9分的,卻沒有。不過大家也不用覺得遺憾,因為從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的時間,其實也就9部評分在9以上的電視劇而已。
  • 豆瓣9.7,零差評的「冰與火之歌」,才出兩集就封神!
    BBC出品的紀錄片幾乎橫掃了豆瓣的高分榜。特別是「Earth系列」,簡直可以被稱為神級紀錄片。2016年,推出的《地球脈動2》,讓我們領略地球上各種動植物精彩的生命瞬間。豆瓣評分9.9。2017年,推出的《藍色星球2》,將我們帶進海洋世界,享受與陸地截然不同的風光。豆瓣評分仍舊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