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能徵善戰的將軍非常多,因為他們戰功卓越,後世人常常會冠以特殊的頭銜以示崇敬,比如兵祖、兵仙、軍神、霸王、飛將等等。其中能夠被稱之為「戰神」的,一定是個中佼佼者,萬裡挑一出類拔萃。這些人理論上應該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人才對。
然而,在國人普遍認可的古代四大戰神中,有一個卻是例外,明明是戰神,卻極容易被忽略,存在感極低,很多人或許聽過他,但是很難想到他。這個人是誰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與之並列的其他三位戰神。第一位,殺神白起,有人屠之稱的白起最擅長殲滅戰,所過之處人畜不留。長平之戰坑殺趙國降卒二十餘萬,血腥暴力少有人能及。縱橫沙場鮮有敗績。
第二位,兵仙韓信,堪稱草根大將軍,原為項羽帳下執戟郎中,後轉投劉邦,一生徵戰,戰功赫赫,成為興漢三傑之一。戰法獨特,讓殺伐血腥的戰場充滿藝術色彩。韓信領兵,多多益善。
第三位,精忠嶽飛,盡忠職守,誓復山河。率軍北伐金兀朮,一度捷報頻傳,若不是庸主佞臣暗害,洗刷靖康之恥未嘗不可。兼一首《滿江紅》更是彰顯其文韜武略,智勇兼備,志氣恢宏。本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卻奈何造化弄人,忠貞反遭殺身。
相比於以上三位,衛國公李靖則顯得「低調」許多,不注意歷史或軍事的人很難會想起他,或者會把他和封神演義中託塔天王李靖混淆。
李靖是唐朝開國元勳之一,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李衛公兵法》、《李靖六軍鏡》、《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等數種兵書,可惜多數亡佚。李靖以其卓越的軍事思想與理論。譜寫了壯麗的戎馬生涯,是當之無愧的戰神。
之所以存在感偏低,或許只是因為少了一本口口相傳的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