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們在塑造完一個角色後,常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戲劇中走出來。
這完全可以理解。
但影sir作為一個看客,也常常如此。
真是傷心又傷神。
今天,影sir就要為大家推薦這部讓人慾罷不能的韓國歷史大劇——
《六龍飛天》
육룡이 나르샤
這部劇在豆瓣上的關注人數並不多,看過的人僅有幾千人。
但有近65%的人打了滿分,豆瓣評分高達9.0分。
為什麼一部韓國歷史劇在一群中國觀眾的打分下有如此高的評分?
如果你認真看完整部劇集,也許就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該劇主要講述了以李芳遠、李成桂、鄭道傳為中心,一群人為對抗腐朽的高麗(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展開的朝鮮建國故事。
這群人物並非虛構。
在歷史上,李成桂是朝鮮的開國者,其第五子李芳遠是朝鮮的第三代君王,鄭道傳更是這場建立新朝鮮運動的總策劃師。
故事由此展開。
核心人物李芳遠從小就是一個目標十分明確的人。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能果斷地捨棄那些無用的。
在成均館(朝鮮半島歷代王朝最高學府)裡的師兄們遭受侮辱悲憤自殺後,
同樣也遭受了侮辱的李芳遠清醒地知道:
只有活著, 才能去完成一些事情。
因此,他沒有自殺,而是親手殺了那些混蛋。
長大後的李芳遠仍然顯露出與常人不一樣的特質。
他十分聰慧,果敢堅毅,面對腐朽的高麗,強權下被壓迫的百姓,他年輕的野心慢慢顯露出來。
他要同父親李成桂、師父鄭道傳一起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但推翻舊政,建立新權,
這條漫漫長路並不好走。
在幫助父親李成桂成王的進程中他有幾次險些被殺,盡心盡力付出全部心血。
但成王后的李成桂卻偏偏立了毫無功勞可言的李芳碩為世子(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太子)。
李芳遠一方面希望推翻腐朽的高麗,讓百姓安居樂業,另一方面他對又對權力極其渴望。
他希望在李成桂後,由自己來治理這個國家。
但事與願違,李芳遠十分不滿。
他準備發動政變!
父親不能殺,那就先殺師父鄭道傳。
因為鄭道傳也不支持李芳遠治理這個國家。
發動政變的那一晚,李芳遠得到消息鄭道傳正在成均館內。
但他卻不急於衝進館中殺死對方。
而是在門外命令手下大聲地喊師父的名字。
鄭道傳出來後提出兩個人一起走走。
李芳遠問鄭道傳為何不逃走,已經喊得那麼大聲了。
鄭道傳說:你要和我建立的國家本來就無二致。只是我的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隨後,李芳遠親手殺死了師父鄭道傳。
他一個人走向黑暗中,也開始了他孤獨的帝王之路。
而後他又親手殺死了還未成年的弟弟世子李芳碩,逼李成桂讓位,最終奪取了政權。
李芳遠即位後改善土地制度、加強中央王權。銳意改革,政績卓著。
儘管他的雙手沾滿了鮮血,但政治上的突出成就,讓人無法給他扣上殘酷的君主的帽子。
這部劇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評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很豐滿立體。
李芳遠一方面為百姓著想,一方面又殘忍地弒師父殺手足。
劇中沒有一味地誇大正派們的善與正義,同時也沒有把所謂的反派們表現地罪大惡極。
在大反派吉太味被殺的時候,就有好多劇迷哭哭啼啼嚷著送別吉太味。
因為這個依傍權貴心狠手辣的人,在幼年時卻是一個十分溫潤純良的小男孩。
在成人之後,吉太味像女子一樣十分喜歡化妝。
雖然是反派,但這一設定顯然為這個人物增加了很多趣味。
正派反派人物都很立體,雙方交鋒的戲十分精彩。
李芳遠的扮演者劉亞仁曾說自己在完成這部劇後,很久都沒有從劇中的人物走出來。
影sir也在看完劇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跳戲。
設想自己如果處於李芳遠的位置,能不能抬起殺死師父和弟弟的劍。
能否為了信仰走上一條孤獨決絕的帝王之路。
在周圍皆是嗜血的權貴們的環境下,能不能也會像吉太味一樣隨波逐流。
這就是這部劇的魅力,讓人慾罷不能。
人性分善惡兩面,我們無法僅憑一面去判定一個人是否是好人還是壞人。
在好人和壞人之間還有無數的灰色地帶。
一部劇集如果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這一灰色地帶,那麼它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