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萬曉茜
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2020年國慶檔調查結果顯示,國慶檔滿意度85.5分,居近四年國慶檔滿意度第二位、歷史調查35個檔期第三位。
檔期內春節檔原預備軍《奪冠》《姜子牙》《急先鋒》,與為今年國慶檔量身定製的《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齊上陣,五部影片涵蓋喜劇、劇情、動畫、動作等不同類型,聚焦鄉村扶貧脫貧、體育競技、經典國漫等不同題材,交出了三部影片觀眾滿意度超85分、兩部影片票房超10億元的亮眼成績,助推中國電影加速發展,市場企穩。
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負責,從2015年春節檔至2020年國慶檔已完成了35個檔期調查。
調查採用影院現場抽樣調查、一線從業者和專家在線調查、大數據抓取分析等方法,以觀賞性、思想性和傳播度三大指數對國產電影進行綜合評價,並引入新鮮度指標評價影片創新性。
調查樣本分為普通觀眾、專業觀眾兩個群體,覆蓋全國一二三四線城市。
檔期影片思想性亮眼
《家鄉》《奪冠》領銜單片滿意度
國慶檔影片綜合質量過硬,五部影片滿意度均超81分,為觀眾帶來了優質的觀影體驗。
從滿意度三大指數來看,2020年國慶檔思想性指數得分86.9分,為三大指數中最高,表現亮眼;其次是觀賞性得分85.8分,傳播度得分82.6分。
具體到影片上看,《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和《一點就到家》各居檔期三大指數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位,且三部影片均是思想性得分最高。
《我和我的家鄉》通過講述不同區域的家鄉故事,來展現在擺脫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農村的變化,讓觀眾從喜劇中拾取溫暖和感動。
《奪冠》結合人物成長路徑及激烈的比賽場景,細膩展現了中國女排40年來的荊棘與榮光,傳揚了女排精神。
國慶檔後半程開畫的《一點就到家》以輕巧喜劇形式展現青年創業助推鄉村脫貧主題,整體節奏活潑靈動,帶給觀眾清新愉快的觀影感受。
從單片滿意度來看,2020年國慶檔主調查的五部影片滿意度均超81分,其中三部滿意度超85分,一部滿意度超83分。與2019年國慶檔「三足鼎力」、今年暑期檔《八佰》「一枝獨秀」的市場表現不同,檔期影片滿意度分布較為均衡。
其中,《我和我的家鄉》觀眾滿意度87.5分,居今年調查第1位、歷史調查第5位,僅次於《我和我的祖國》居歷年國慶檔滿意度第2位。《奪冠》和《一點就到家》滿意度分別為86.4分、85.5分,居歷年國慶檔單片滿意度的第四、第五位。
普通觀眾更青睞《家鄉》
專業觀眾略偏愛《奪冠》
從不同層次觀眾對影片的評價來看,國慶檔普通觀眾、專業觀眾對於影片整體評價排序趨同,但也有細微差異,如,普通觀眾評價居第一位的是《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則居專業觀眾評價第一位。
具體到影片細分評價指標上,《我和我的家鄉》全喜劇、全明星陣容契合疫情後觀眾輕鬆愉悅的情緒需求和觀影口味,成為國慶檔的「笑點擔當「,影片在普通觀眾11項評價指標中獲得了除」視覺效果「以外的10項指標最高分;其中」主要演員的表演「(90.3分)、「正能量」(89.8分)和「思想的深刻性」(88.6分)三項指標得分最高。
《奪冠》展現了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鞏俐細膩傳神的演技得到了高度認可。影片在專業觀眾13項評價指標中獲得了9項指標最高分,其中「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念」(88.7分)、「主要演員的表演」(84.9分)和「情緒情感感染力」(84.5分)得分要明顯高於影片觀賞性和思想性的其他指標。
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同系列動畫的《姜子牙》再次通過出色的畫面細節展現了精湛的國漫製作技術,其「視覺效果」在普通觀眾和專業觀眾評價中均居檔期第一位(87.6分、83.8分),配樂均居檔期第三位。
《一點就到家》延續導演許宏宇的「浪漫奇幻」畫風,影片基調輕鬆卻不失重量,大多數指標得分排在第三位。但影片創新性得到了觀眾較高的認可,普通觀眾對其「新鮮感」、專業觀眾對其「創意新穎度」評價均居檔期第二位;「精彩對白」和網絡口碑指數也共同獲得了普通觀眾和專業觀眾第二排位。
創作成果得到多維度認可
中國電影市場加速回暖
觀眾對於國慶檔影片的總體較高滿意度和不同影片在不同維度上帶給觀眾的滿足感帶動了市場回暖。
適合長假合家觀影模式的動畫影片《姜子牙》率先引發家庭觀眾回流影院,在影院上座率控制在75%的情況下,10月1-2日,超過1600萬的觀眾觀賞了這部視效佳作,以連續兩日單日票房破3億元的亮眼成績引領了節日初期的觀影熱潮。
隨後,全明星陣容的輕喜劇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後來居上,長假期間共吸引了超4700萬觀眾落座大銀幕前同歡笑。而9月25日先期上映的《奪冠》形成第二輪觀影潮,節日期間也吸引近900萬熱愛中國女排的觀眾走進影院。
而8天長假期間,共有超過9950萬觀眾走進影院,並形成了39.5億元票房。檔期5部影片票房均過億元,(《奪冠》10月1-8日票房為3.6億元),其中有兩部影片票房過13億元。《一點就到家》受節日後期整體觀影氛圍回落影響,影片票房體量未能有所突破,但到10月8日票房也順利破億,特別是影片的清新風格和鄉土氣息帶動了觀眾情緒,使之成為10月7日唯一一部票房上揚的影片,後市仍有較為理想的追漲空間。
綜合來看,在優質創作水準保障下,國慶檔觀眾與影片產生良性互動,觀眾熱情提升,分享傳播意願增長。
調查顯示出的傳播度指數曲線印證了這一變化,國慶檔傳播指數為82.6分,比暑期檔的79.7分增長了2.9分,中國電影市場正處於良性回暖中。
當然,結合影片歷史排名來看,普通觀眾對檔期大多數影片綜合評價較好,但專業觀眾評分則明顯較為謹慎,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疫情後大眾對於影片評價較為溫暖和寬容,而專業觀眾則對影片創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我和我的家鄉》(普通觀眾評分87.9分、專業觀眾評分81.2分)居歷史調查影片普通觀眾滿意度第4位(與《我不是藥神》持平)、專業觀眾第21位,而前作《我和我的祖國》(普通觀眾評分91.2分、專業觀眾評分87.7分)則分居第1、第3位。
可以看出,雖然對這部延續「聯合執導+單元短片」創作模式的主旋律喜劇影片綜合評價普通觀眾總體較高,但分值較前作還是下降了3.3分,專業觀眾對其創作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評價更為明顯。《奪冠》專業觀眾滿意度雖居檔期第1,但在歷史調查中排至第13位,也表明專業觀眾認為該片創作仍有提升空間。
今年春節前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在電影業遭受重創的情況下,廣大電影工作者一邊堅持疫情防控,一邊與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目標同行,堅持打造精品,無論是集結了中國喜劇創作「夢之隊」的《我和我的家鄉》,還是青春朝氣的《一點就到家》,都凝聚了電影從業者的熱血和堅持。
截止到10月8日,連同《奪冠》節前6天觀影人次,共有1.06億人次的觀眾觀看了國慶檔五部影片,在疫情之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檔期、電影院上座率上限為75%的情況下如此觀影規模舉世矚目。檔期內不同類型和題材的影片綜合質量過硬,觀眾反饋以暖心評價,二者形成良性互動。在優質的國產電影作品和穩健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支撐下,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暑期檔的重啟和國慶檔的大考,從業者信心重振,市場回暖企穩。
(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進行,是一套獨立於票房之外的電影綜合評價體系。)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