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女人!蘇菲·瑪索:我是一朵帶刺的玫瑰!

2021-02-21 五味印象

兼具西方精緻東方清秀的臉
極具實力大膽狂放的演技
在全世界影迷的心中
蘇菲·瑪索
是女神一樣的存在
她是法國女人的代言人
法國男人稱她「永遠的摯愛」
「像香奈兒5號的那縷香氣
這位世界著名美女走了過來!」
這位「法蘭西玫瑰」出場時
英國《獨立報》如此描繪

蘇菲·瑪索,
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巴黎市郊,
父親是卡車司機,母親在家開雜貨店。
她9歲時,父母離婚,多年後又復婚。
在這種不安定的環境裡成長,
小蘇菲養成了極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1980年,蘇菲·瑪索14歲了,

一雙靈秀的大眼顧盼生輝,
一張迷人的臉蛋360度無死角。
此刻的她,似乎已經知道,
自己的人生道路往哪個方向走,
她參加了電影《初吻》女主角「海選」,
並從700多個候選者中脫穎而出,
成為片中女主薇卡的扮演者。
電影一經上演,頓時顛倒眾生
小蘇菲·瑪索的銀幕初吻,
被稱為「法蘭西之吻」。

接著,她繼續主演《初吻》續集,

這部《青春的疑惑》繼續大獲成功。
蘇菲藉此片獲得法國影壇最高獎項——
愷撒獎最佳新人獎和法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隨後,她加盟著名的高蒙電影公司,
接連主演電影《女大學生》、《薩卡納要塞》,
飾演的都是天真甜美的角色,
蘇菲·瑪索,成為法國的「小甜心」。

如果按照甜蜜清新的路子走下去,

蘇菲·瑪索的星路將一片坦途,
然而,她偏偏不遵循常規。
4年後的1984年秋,
波蘭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籌拍《狂野的愛》,
邀請蘇菲·瑪索出演女主角。


這是一部表現狂熱愛情的電影,
片中有許多大膽激情的場景。
高蒙公司不願搖錢樹改變形象,
試圖阻止她參加這部電影的拍攝。
並放出狠話:想違約,交百萬違約金!

誰也沒料到,面對強勢的公司,

18歲、尚且稚嫩的蘇菲堅決說「不」。
她四處借錢,甚至跟公司鬧上了法庭,
最終籌集了100 萬法郎,
中止了與高蒙電影公司的合約。


《狂野的愛》終結了一代玉女的形象,
成就了法國人心中的性感女神。
《芳芳》、《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
蘇菲轉戰法國和好萊塢,用實力徵服世界,
出演了多部經典影片,
奠定了自己在國際影壇一線明星的地位。

現實生活中的蘇菲·瑪索,

獨立、自我,異常討厭被人控制。
她曾說,演員的生活沒有自主權。
剛出道時,她每天坐在沙發上等電話,
沒有電話,她焦慮;電話多了,她也焦慮,
「生活仿佛就是被電話線操縱的!」她說。

蘇菲不甘心做一名任人擺布的演員,

1995年,她自編自導了短片《黎明之顛倒》,
2002年,她自編自導了電影《當愛變成習慣》,
獲得了第26屆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7年,她又自導自演了電影《魅影追擊》。


蘇菲說,作為一名演員,更多的時候,
你在等待別人為你設計角色。
作為導演,你是在講述熟悉的故事。
蘇菲·瑪索有一個獨特的習慣,
從不觀看自己的電影!
她不喜歡總沉浸在所謂美妙的回憶中,
她更喜歡走進新鮮的、未知的領域。
她常思考的是:下一步怎麼做?我的未來是什麼?
「與過去相比,我對將要發生的事更感興趣。
我渴望前進和變化,對我來說,明天更重要!」

除了演員和導演的身份,蘇菲還是一個作家。

1996年她出版了半自傳體小說《說謊的女人》。
接受媒體採訪時她這樣解釋書名的來歷:
從某方面看,我,對一切的一切,不斷撒謊,
所以選了這個書名,但冒了很大風險,
因為書中說的是個叫蘇菲·瑪索的女人,
大家讀後很可能歸到我身上來,
當作真有其事,但有些其實子虛烏有。


這本書並不是她的自傳,
卻代表了她極其個人化的特點。
「寫作時我給自己這樣的權利:
把我自己的生活、別人的生活,
以及我想像的部分集合在一起。
重要的並不是它寫的是不是我,
寫這部小說,對我而言,
只是探索藝術的一種形式而已,
最重要的是,它的情感能否打動人。」

從影38年,忙忙碌碌,

蘇菲缺失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過早成熟,讓她的性格稜角分明。
她曾說,「如果生活在戰爭年代,
我願意成為一位超級女英雄
會端起槍,站起來,拯救身邊的人!」

蘇菲曾對媒體說:我沒有你們想像的脆弱。

她個性坦蕩剛烈,從不掩飾自己的愛憎。
臺灣藝人吳宗憲訪問她時,戴墨鏡嚼口香糖,
不問關於電影的問題,只問隱私八卦,
蘇菲·瑪索當場翻臉,斷然離開。
當時在場的人說,蘇菲獨自在後臺哭,
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尊重。


難得有哪位男明星入得了蘇菲「法眼」,
對梅爾·吉普森的評價是「乏味」;
說約翰·馬爾科維奇:
「總是自以為自己很聰明」;
布魯斯·威利斯?「那又怎麼樣?」
得知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期望跟她合作,
她不屑地問:「他才多大?13歲?
還是11歲?我都可以演他奶奶了!」
和梅爾·吉普森合作的《勇敢的心》
讓她打入國際市場,她依然清高地說:
「電影裡每個鏡頭都是梅爾!梅爾!梅爾!」

外表柔弱的蘇菲是個典型的女漢子。

她喜歡照顧別人,享受有人依靠的感覺,
「我需要感覺到掌控,我非常值得信賴。
被別人控制,比蹲監獄還痛苦!」


蘇菲從來不憚為藝術獻身。
在電影《雲上的日子》中,
她在鏡頭前展示了完美的胸部。
影片中,她靜靜地站立在窗前,
緩緩舒展著自己赤裸的胴體,
她左乳下那顆痣,被稱為「終極之美」。
「生活本就充滿了『愛』與『神秘』,
我只是將人生片段帶入電影,不在乎裸露。」

從之前《心火》到後來的《母女情深》,

蘇菲飾演的母親形象深入人心,
蘇菲有一雙兒女,作為巨星,她如何照顧他們呢?


為了工作,蘇菲經常很久見不到孩子們,
所以,工作以外的時間她儘量用來陪他們。
她「把時間切碎了過」,
每天早起晚睡,早上把他們送到學校,
然後才開始自己的工作。
晚上和周末,她儘量和孩子們共度;
「和他們相處的有限時光裡,
我希望能培養高質量的感情。」

「我認為結婚是對生活和愛情充滿信心,

而不能對結婚儀式耿耿於懷。」
蘇菲從未走進圍城。她的第一個戀人,
是大她26歲的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


電影《狂野的愛》拍攝期間,
18歲的蘇菲與祖拉斯基走到了一起,
從小甜心變成了成熟、性感的女人。
他們在華沙的樹林邊有一座房子,
不工作的時候,蘇菲就去住一陣子。
他們相守16年,合作了4 部電影,
並生下了愛情結晶文森特。

蘇菲·瑪索日漸走紅,

祖拉斯基開始有怨言了:
和大明星一起的生活太難。
除了民族和文化的差異外,
「她還是個急脾氣的人。」
他們之間依然有激情。
但他們從來沒有停止過爭吵,
因為他們都有著強烈的個性,
兩人在一起,針尖對麥芒,
將對方刺得遍體鱗傷。


2003年,蘇菲導演了處女作《當愛變成習慣》。
就在這一年,她的第一段愛情走到了盡頭。
這部電影就是這段感情的真實寫照:
一對老夫少妻從冷戰到離婚,
離婚後互相思念,但最終不再相見。
該片獲得第26 屆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祖拉斯基算得上蘇菲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在他的教導下,蘇菲開始寫作、當導演。
然而,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他們的決裂,
安德烈·祖勞斯基這樣評價蘇菲·瑪索:
「她是一個獨立的女性!」


蘇菲想要做自己的主人:
「難道我是個木偶?他給了我很大影響,
這並不意味著我一直都順從他,
我也拍了很多他沒有參與的電影。
年輕時,我不夠自信,但是現在,
我可以做主了,我不想被別人推動。
如果被控制,我會覺得像被囚禁在監獄。
甚至呆在監獄,也比被人控制更自由。」

2001年,蘇菲與祖拉斯基分手,

隨即與美國製片人吉姆·萊姆利墜入愛河。
因為工作原因,兩人不能整日廝守。
2002年,她有了萊姆利的孩子。
懷孕4個月後的一個晚上,
蘇菲在回家途中被歹徒跟蹤,
快到家時,歹徒威脅她交出車鑰匙。
「我不想讓他們認出我是誰,
所以,我用頭髮遮蓋住我的臉,
說,請不要傷害我,我是一個孕婦。」
蘇菲想盡辦法讓歹徒安靜下來,
告訴他們怎樣將自己的高級轎車開走。
接下來的半年,蘇菲一直在做噩夢。


正在遠方工作的吉姆從報導中獲悉此事,
立馬趕到巴黎陪伴安慰蘇菲。
第二年,他們的女兒朱麗葉特降生。
遺憾的是,這段戀情維持了不到4年,
因為4年以後,蘇菲認識了克里斯多福……

2007年,蘇菲自導自演電影《魅影追擊》,

男主角的扮演者是克里斯多福·蘭伯特,
他因主演呂克·貝松的影片《地鐵》,
獲得第十一屆愷撒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兩人在片中假戲真做,成為戀人。


克里斯多福很愛蘇菲,
陪伴蘇菲來中國時,有人告訴他,
蘇菲是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
克裡斯多夫自豪地說:
「但是現在,她是我的女人!
我真是個幸運的傢伙!」

克裡斯多弗比蘇菲·瑪索大9歲。

在這之前,他們都不認識對方。
隨後,這對情侶合作了電影《枕邊的男人》
被第二屆昂古萊姆法語電影節作為開幕片。


克里斯多福結過兩次婚,
當人問起他是否還相信婚姻時,
他說:「現在,我們呆在一起,很幸福,
為什麼還要有婚姻?我曾經問過蘇菲,
她說,她不要結婚。結婚是給別人看的,
對於我們來說,開心是最重要的。」

這段情感,維繫了7年,

2014年7月11日,蘇菲宣布,
與克里斯多福·蘭伯特「和平分手」。


2016年1月,蘇菲經歷了第四段戀情,
這個叫Cyril Lignac的男人比蘇菲小11歲,
電視臺曾為他量身定做了一檔節目,
他被譽為法國最帥的主廚,
沙灘上、遊艇上,他們高調秀恩愛。
當10個月後,50歲的蘇菲宣布:
結束這段短命的戀愛關係。
Cyril Lignac試圖挽回女神的心,
但蘇菲·瑪索說:「我是比較決絕的。
對於有些事有些人,該結束的遲早會結束。
已逝去的令人沮喪,我能做的是接受未來。」

蘇菲是世人公認的最美麗的女人,
她自己卻不以為然:這個評價太沉重了!
這樣的人不存在。我覺得美來自生活,
如果我們生活得很幸福,
從幸福中我們可以得到美麗。」

青春扛不過歲月,蘇菲卻不怕老去。

「我會照顧好自己,
不讓自己顯得不堪。
我喜歡年齡的增長,
要是有人說,哦,她現在真的老了,
我不會為此感到失望。
人人都會老去。
我喜歡人類的各種經驗,
我希望自己更成熟,
對於人生和各種事情都能應變得更智慧。
所以,不必太在意自己的年紀,
以及別人的年紀,現在就是我最好的年紀。」


51歲的蘇菲,依然有美麗的笑容,
儘管眼角布滿了魚尾紋,
但生命之花,是由內而外綻放的,
那種因歲月和經歷雕琢出來的美,
讓她成為唯一,且不可複製。


自信堅強獨立,是人生保鮮的秘鑰。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蘇菲·瑪索!



品五味 做有思想的閱讀者

相關焦點

  • 聞香識「女人」識的是什麼:電影《聞香識女人》
    電影《聞香識女人》講述了一個退役的軍官想不開,想在縱情之後自殺,但被查理,一個兼職照顧他的學生,打動了,並卻有了活下去的勇氣。雖然名字叫聞香識女人,但其實整部都沒有出現很多女人,所以,到底「識」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靠「聞」?
  • 電影《聞香識女人》
    經典電影《聞香識女人》在線觀看▼看名字很多人以為是愛情片
  • 《聞香識女人》從此以後不再是一個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我們
    《聞香識女人》從此以後不再是一個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我們故事線很簡單直接,但是張弛有度中衛的人生,和查理面臨的選擇,如果他們沒有遇到對方該會有多遺憾,細節和臺詞可圈可點,被中衛演講式的表演震撼到。其實外表越是堅硬帶刺的人,內心越是柔軟溫暖只不過讓人很難靠近,在那樣的壓力面前不是所有人,都有查理那樣的勇氣,但結果往往是越是鑽營越是得不償失,是失明失意的退役中校,也是能靠香味辨人,在黑暗世界中跳華麗探戈,開著法拉利秀車技,富有同情心為平凡少年義正嚴辭演講的弗蘭克。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個人服從集體,這個觀點似乎根深蒂固,真的沒有問題嗎?
  • 聞香識女人,一部經典巨作
    《聞香識女人》是由馬丁·布萊斯特執導,阿爾·帕西諾、克裡斯·奧唐納、加布裡埃爾·安瓦爾等主演的劇情片。它在豆瓣有著高達9.1的評分,並且一直保持,這就能證明這部電影是有多麼的經典與好看。
  • 聞香識女人 世界十大香水品牌
    聞香識女人,是人們對香水味道最真切的追求,同時香水也是保持魅力的必備之選,如何挑選一款合適的香水,則成了踏入時尚世界的第一步,香水不在於多,在世界十大香水品牌中,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就夠了。10:巴寶莉巴寶莉香水以典雅大方高貴自然而聞名,從外觀到香味都散發著適合成熟女人的優雅氣息。巴寶莉香水推出之後,在香水市場一直都屹立不搖,在國外有許多明星指名推薦。
  • 《聞香識女人》:「聞香」的背後是對人性的解讀和成長的追求
    《聞香識女人》上映於1992年,由阿爾·帕西諾、克裡斯·奧唐納等主演,美國導演馬丁·布萊斯特執導,改編自1974年義大利導演迪諾·萊希的著名電影《女人香》,可以說是美國電影上的一大經典。 這部電影也獲得過第6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及最佳改編四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 周五水上電影 《聞香識女人》
    這次,我們將一起討論的電影《聞香識女人》,曾榮獲第6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以及最佳影片、改編劇本等3個獎項提名。
  • 《聞香識女人》:聞的是氣息,識的是人性
    過去的幾天裡,我們一起讀完了喬瓦尼·阿爾皮諾的《聞香識女人》,隨故事的主人公經歷了從毀滅到重生的整個過程。奧斯卡·王爾德曾在他的作品中表示:我們除了用自己的手毀滅自己之外,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夠毀滅我們。
  • 《聞香識女人》:記憶最深的是那曲探戈
    看過的所有電影中,印象最深的舞只有兩場——《低俗小說》中烏瑪·瑟曼與文森特的扭扭舞,這場舞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片斷,第二場舞就在《聞香識女人》裡,阿爾·帕西諾飾演的上校與陌生女子唐娜的那曲探戈。如果我們去回想這兩場舞,《低俗小說》裡我只記得烏瑪·瑟曼,清純與妖豔並存,魅惑與挑逗齊飛,關於對舞的文森特,好像只是這個女人的陪襯,《聞香識女人》裡,我只記得眼盲的上校,自信得閃亮,孤傲得帥氣,至於對舞的那個女人,只能算是驚鴻一瞥。記得此而忘了彼,是我的原因嗎?當然不是。只因為導演想讓我們記住這一個。另一個,是為了襯託這一個的存在。
  • 平價香水品牌排行榜 聞香識女人,少女香水大分享!
    香水:聞香識女人,今天分享7款平價少女香水,喜歡香水的小仙女們趕快收藏吧!伊莉莎白雅頓的綠茶1999年推出的伊莉莎白雅頓綠茶香水,包括我本人在內,真的是「許多女孩的第一瓶香水」。個人非常喜歡這款香水,而且價格真心白菜!接受程度非常高!
  • 經典《聞香識女人》一起跳生命的探戈!
    而從1972年《教父》起多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的艾爾帕西諾,跟後來的小李子一樣同病相憐,在度過一段漫長的陪榜歲月後,終於憑著本片如願以償地摘得了奧斯卡影帝桂冠,所以《聞香識女人》也是喜歡艾爾帕西諾這位演員的影迷們不容錯過的作品。
  • 【原創影評】聞香識女人
    作者:寶寶知道 一知半解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就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因為他媽的太苦了!——弗蘭克中校問題不是哪條路是對的,問題是,你敢不敢走?人即使身殘,也因保持靈魂的完整,因為靈魂沒有義肢。
  • 《聞香識女人》影評
    《聞香識女人》講的是退役的軍官史法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想要在縱情慾望後自殺,查理在照顧史法蘭的過程中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他 ,為他注入繼續生活下午的信念和勇氣。《聞香識女人》中的史法蘭上校在一次意外中炸傷了自己的眼睛,憑藉他對女人的了解,可以通過嗅覺聞出來女人的膚色性格和特徵。
  • 《聞香識女人》,聞得不是胭脂味,識得是生的意義
    《聞香識女人》無關苦難,無關同情,卻神奇地換來奇蹟,兩顆靈魂惺惺相惜,互相鼓舞,在黑暗中嗅到一絲芬芳後,便毫無畏懼地奔赴光明。可能因為電影名的原因,下意識覺得這是個關於愛情的電影,已經過了耳聽浪漫,感動在別人愛情的年紀,對這個電影實在是提不起什麼興趣的,幸而偶然間看完《聞香識女人》,才驚覺自己差點錯過了經典。弗蘭克中尉曾是巴頓將軍的副官,卻因為一次意外事故雙目失明,從天堂意外跌進地獄後的他,只能生活在黑暗裡,他暴躁乖戾詛咒時常讓人恨得牙痒痒。
  • 《聞香識女人》:很多男人都應該看的經典
    《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是個很有戲的人,輕易吸引注意力的人。他身上那種硬氣的氣場,堅硬的東西。看他的電影不多。教父一,再就是這個。對於古板,古怪又刻薄的人,我總是覺得他們有戲,覺得如此古怪定會有原因,想要看他拒人千裡外的態度下究竟藏著一顆怎樣的心。
  • 《聞香識女人》:黑暗的盡頭是蜜糖
    《Scent of A Woman》前言《聞香識女人》一場香豔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飆車,一段載入史冊的演講,一次生命倒計時的縱情狂歡,我想這便是故事的全部。黑暗的盡頭是什麼?不,也可能是《聞香識女人》般的蜜糖。片名:《聞香識女人》上映時間:1992年(美國)主演:阿爾·帕西諾、克裡斯·奧唐納/01/奇妙的遇見 黑暗的序幕挺拔的身姿,講究的服飾和聲如洪鐘的嗓音, 一個失意的退伍軍官,一個因為失明而從人生的輝煌頂點跌落到谷底的蓋世英雄。他是跋扈、暴虐、自大、固執的弗蘭克中校。
  • 沉香說:聞香識女人
    塗香,精緻人生 香是女人的標識,沉香的輕悠氣韻帶著恬淡 的氣質,多變的香味彰顯著內涵豐富,在甜 美中散發著優雅,從容中透著自信。沉香歷來是王宮貴胄的專寵,又有著不一般 的宗教地位,與那些胭脂俗粉之香不同,沉 香是高貴身份的代表,而這一觀念影響至 今。
  • 十年後再看,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
    大學期間,因為朋友的推薦,我有幸觀看了經典電影《聞香識女人》,這部上映於1992年的電影,終於讓好萊塢著名的「無冕之王」阿爾帕西諾捧起了那座早該屬於他的小金人,這是奧斯卡對阿爾帕西諾最佳的讚賞,也是對一直喜歡阿爾帕西諾的影迷最好的慰籍。
  • 《聞香識女人》探戈式浪漫!
    在電影「聞香識女人」中,劇本的改編弱化了弗蘭克史雷德中校的缺點、壓抑和陰暗的一面,他雖然險些敗給生活,卻仍舊是一個勇敢的鬥士。他對女人的喜愛與對氣味超越常人的判斷力讓他更像個魔術師,創造奇蹟的人。他對世界的仇視與熱愛同在。而他的原型,義大利作家喬瓦尼阿爾皮諾筆下的上尉法烏斯託,更加真實、平凡。他沒有對氣味的敏銳,整天躲在一副厚重的墨鏡下,最大的興趣是用惡毒的方式讓自己高興。
  • 聞香識女人——生命教育的課堂
    《死亡詩社》和《聞香識女人》是電影史上兩部偉大的電影,有異曲同工之處,類似姐妹篇,缺一不可,在今天教師節,六星推薦。關乎生命的把握,關乎原則,關乎你對世界的解讀與人生底稿的勾畫,關乎靈魂的高潔,關乎理想與浪漫主義的踐行等,值得成為你的影像必修課,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可以說非看不可。如果讓我選擇世界電影十佳,那這兩部經典作品不可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