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亮之上到塵埃之下丨訪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

2021-02-19 廣州大劇院

第一次聽周曉琳唱歌劇,早在2007年10月的《詩人李白》。竟已是在十一年前!十一年來,又聽過、寫過周曉琳多少戲?前不久讀了她寫的一篇文章《馬可·波羅:〈一個實踐者的心得體會〉》,終於下決心採寫這個人物。因為她這一代「80後」的歌唱家,能用文字能清晰而準確表達自己思想觀點、藝術理想的還不多見。那晚,在東二環邊一間清幽卻不安謐的室,第一次和周曉琳相約訪談。

她讓純真少女心馳神往

「我是很小就開始學唱歌了」。簡直不帶拐彎,她已直奔主題。


小學一年級小女生進了大連市少年宮,學唱歌、學鋼琴。「靳曉娟老師教我們,她的先生是作曲家,所以,她上課也捎帶著教我們樂理」。大班上課,一周兩次,一次兩個半小時。「因為都是孩子,也不分唱法,看個人喜愛」。還有一位徐桂珠老師,演唱《東北搖籃曲》《俺是公社飼養員》《江河水》聞名遐邇。「所以,最初我應該是學民族唱法出身的」。

2013年演出《大漢蘇武》


周曉琳的媽媽特別支持女兒的興趣愛好。她14歲考入遼寧省藝術學校97』歌劇班,中專學歷學制四年。「在藝校期間,我們什麼都要學,聲樂、話劇、國標、芭蕾、戲曲……」那時每天都有早課,冬三九夏三伏練聲喊嗓,形體把杆站位手位腳位、踢腿下腰毯子功,一樣都不少,在這裡接受全面系統的培養訓練。2000年周曉琳和她的同學一起參加了《蒼原》姊妹篇《蒼海》演出,在劇中擔任舞蹈與合唱。在群體中且歌且舞的周曉琳,恐怕還來不及去想,有一天自己也會唱主角擔綱中外歌劇的女一號。

從藝校畢業後的周曉琳直接考進了中央音樂學院,她以2001年聲歌系女生第一名的成績,跟隨楊曉萍老師學習。楊老師對這個安靜而用心的女孩子青睞有加,「在我學習聲樂、走向舞臺的成長過程中,楊曉萍教授和我一直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在周曉琳遇到困難狀態不佳時,楊老師每天都會儘可能地抽空給她上課,通過練習解決問題。「她特別無私地希望學生都不要掉隊都能夠成才……」周曉琳內心對楊曉萍教授始終深懷感激,「她的聲樂教學理念對我的啟發和影響,可以說終身受益。」楊老師特別強調歌唱中音色的重要性,「她鼓勵我們用自己的聲音,儘可能多地演唱不同風格類型的作品,抒情的、花腔的甚至是偏戲劇性的作品,她都會讓我去涉獵去嘗試。」一個聲樂演員,在學習階段打下的基礎越紮實越深厚,走向舞臺才能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

世界各國有相當數量的青年學子,通過小澤徵爾音樂塾在藝術獲得了走向世界的機會,大師兩次將周曉琳帶到日本,開闊眼界深造學習。「在音樂塾,我們可以從頭到尾觀摩學習一部歌劇。從排練到演出的全過程,所有的環節、所有的細節,這些都不是在學校能夠得到的東西」。第一次,參加2002年慶祝中日建交30周年的歌劇《蝴蝶夫人》,在東京和北京演出;第二次,2003年,參演《波西米亞人》。

2019年演出《茶花女》,後臺與楊曉萍老師合影

本科四年級時,周曉琳曾赴德國參加「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獲得第7名和「最具親和力獎」。同她初次合作的指揮家古斯塔夫 庫恩,欣賞她天資慧敏,主動提出為其提供在歐洲學習深造的機會,並幫她拿到演出合同。命運永遠充滿著選擇,周曉琳卻走了另一條發展的路。2006年本科畢業之際,正巧總政歌舞團招收一批新兵入伍。她果斷放棄留學機會而選擇穿上軍裝,很快在賽場和舞臺競相爭得榮譽,2007年和2008年連續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美聲唱法金獎、文化部聲樂比賽文華聲樂節目表演二等獎;2010年在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得美聲唱法銀獎。「這些成績離不開部隊的有力保障和前輩、老師的悉心教導,使我在專業上有了質的飛躍」。

她令胡同大妞神氣活現

周曉琳和田浩江,相識於2004年小澤徵爾音樂塾的《波西米亞人》。前輩的藝術造詣讓後輩年輕人心悅誠服。「田老師一直都很關心我,他給了我很多鼓勵和幫助」。《波西米亞人》在東京、名古屋、橫濱等城市巡演後,再次應日本主辦方的邀請,周曉琳在東京、大阪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5貝爾岡齊聲樂大師班上,周曉琳表現出色嶄露頭角。隨後,她參加了美國中央城市歌劇院委約郭文景歌劇《詩人李白》的演出面試。大學剛剛畢業的周曉琳,入選女主角「月」的學習組。「2007年春天,我在美國跟著劇組『泡』了三個月」。

2014年演出《遊吟詩人》

《詩人李白》2007年7月7日世界首演,國外媒體一片喝彩。第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第一時間將該劇引進國內首演,10月9日亮相北京保利劇院。我們沒能如願聽到黃英的「月」,卻意外見識到一個國內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的原創歌劇首秀。那是周曉琳的第一部歌劇,她第一次在歌劇裡擔任女一號。「那時的我就是個『白丁』,真的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一切從零開始」。周曉琳一直感覺自己特別幸運,開始就遇到大導、大角一起帶著她往前走。「這點太關鍵了,在歌劇藝術上路稍一走偏,真的沒法兒再回頭」。

林兆華,人稱大導的歌劇導演處女作是郭文景《夜宴》《狂人日記》。「大導說,你不是不會演嗎?你就老老實實演你的『不會演』。千萬別作假,別假裝你會演」。大導這句話讓周曉琳領悟到表演的本質與真諦,那就是藝術的「真實」。你心裡沒有身上也不會有,如果偽裝假的有,自己不相信,觀眾怎麼可能相信?既然一時半會兒練不成雲中浮水上漂蓮花輕移的圓場臺步,那就站在那唱吧,用歌聲為「月」造像塑型。2008年《詩人李白》遠赴義大利參加「中國年」開幕式,周曉琳的「月」照亮了羅馬的大舞臺,她第一次收穫了義大利觀眾的鮮花與喝彩。

再演郭文景歌劇,已是2014年國家大劇院委約原創的《駱駝祥子》。周曉琳在劇中飾演女一號虎妞。「開始最大的爭議在於我是否能夠演好虎妞這個人物」。幹上這行做歌劇演員,周曉琳可能會比較吃虧。因為她的性格相對比較內向且容易害羞,「前輩們至今還說,曉琳啊,在舞臺上你還是不要太像你自己,再稍微放開一些好」。

在此之前,周曉琳大多飾演溫良仁厚、純潔嫻雅的少女角色。虎妞,那是老舍神筆寫活了的胡同大妞,一個暴烈潑辣的「男人婆」。她,行嗎?「這個戲在表演風格、聲音技術上對我都是極大的挑戰」。周曉琳一向擅長高音區的弱聲控制、長呼吸、長線條的歌唱。但到了虎妞這兒,某些熟稔的技巧使不上勁兒。帶有北京民謠說唱風格的唱段,需要更多用到真聲、胸聲。高音區切換高位置的頭聲,需要調整肌能才夠順暢。這個戲三組演員,曉琳每天跟不同的男高音搭檔對戲排練。越界跨組的混搭合作,好處是彼此合作相互熟悉,演起來戲也更機巧活泛。「我已第二次演郭文景老師的歌劇,感覺他把人物的表情、語氣全寫進了音樂」。《駱駝祥子》演過好幾輪,「我每次看他的譜子,總會發現新的東西,很有意思,特別高級」。

2014年演出《駱駝祥子》祥子王衝扮演

從《詩人李白》開始,周曉琳先後做過黃英、迪裡拜爾、和慧、張立萍等大牌女高音歌唱家的Cover或B角。但她從未被耀眼的「星光」遮蔽掩蓋,她獨特的的資質、漂亮的音色,很早便已得到業界的公認。相當一段時期,周曉琳幾乎包攬了中外歌劇中可愛少女的角色。「正是從《駱駝祥子》開始,真的把我『小村姑』『大甜妞』的形象徹底扭轉徹底消除」。周曉琳飾演的虎妞神氣活現別具風採,終於贏得觀眾和行家的認可與讚賞。

她教優雅名媛易容變臉

中外女高音歌唱家大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角色與年齡的差異。一般情況只要過了三十五六歲,很少有人會請你再去飾演吉爾達、薇奧麗塔這類角色。「要適應更多的劇目、要嘗試更多的角色,怎麼可能不改變?」

周曉琳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拓展戲路,有心的觀眾一路聽來也會感覺到周曉琳的變化,最初「月」的清靈纖秀綿薄,已漸漸代之以柔潤寬厚綿密。2014年國家大劇院製作威爾第歌劇《遊吟詩人》,和慧領銜女伯爵萊奧諾拉國際組,周曉琳排在中國組。「我就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能力去表演」。在舞臺上,周曉琳將優雅名媛內心情感深邃豐富而糾結掙扎的形象,塑造得十分感人。著名戲劇導演陳薪伊特意到後臺去向她表示祝賀,「他們說女一號是曉琳,我都沒認出來!」陳導一句話對她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勵。

陳導在2009年國家大劇院第一部現實題材原創歌劇《山村女教師》擔任總導演。「女主角楊彩虹老師26歲,我正好也26歲,我倆年齡相當」。楊彩虹和月畢竟不一樣,「開始我的手都不知道該怎麼放……」陳導就讓她手裡捏著一條紗巾,既符合人物心境,又化解演員困窘。陳導是演員出身,她會現場示範怎麼坐、怎麼站,什麼角度給觀眾,漂亮,還教她用呼吸帶表情和動作。陳導經常給演員寫小紙條,「我願保存陳導的小紙條,偶爾翻出來看看特別有意思,這些小紙條記錄著我一步一步的成長」。

2009年演出《山村女教師》

曾經與周曉琳合作過的中外指揮家很多。「呂嘉先生和湯沐海先生的藝術風格完全不一樣」。呂指很會讓人安心,他總是說「天塌下來有我頂著。你只要看著我就好,一切有我呢」。他告誡演員,在舞臺上一定要靜下來才可以聽到音樂裡的很多東西;湯指則讓人不安,他會說「你緊張嗎?我也緊張!上了臺,誰救誰、誰幫誰都不好說」。

周曉琳在歌劇表演上質的飛躍,始於2013年湯沐海指揮《藍鬍子公爵的城堡》。「這個戲從頭到尾沒有詠嘆調,男女主人公在不停地對話。巴託克音樂太難了!音程、節奏都找不著,非常迷惘。還遇到一個『見死不救』的湯大師,簡直不可思議」。原非輕鬆愉快的題材,他還給她出難題:「你給我打一個,每分鐘168拍,速度是多少?」打完他說她沒對,這哪是譜子上標的168!同湯大師合作過的演員樂手都有所領教,他有時衝口說出的話相當犀利。但一切都為了藝術,總是說得有理有據。「湯指說,我只要聽五分鐘就知道你的段位。再聽三個小時,我要聽出你的不同!我希望你能給到我,你的不同。哪怕給我一個特別刺激的聲音!」順從湯大師導引,周曉琳沉靜下來,感知無聲的話語、內心的反應。「在打開『城堡』第六扇門時,看到一片淚湖,毫無生命力的白色的湖面……某個瞬間你會發現,感覺一下都對了」。

2013年演出《藍鬍子公爵的城堡》

湯沐海要求周曉琳,音色應有變化,這個角色要讓觀眾看到她真實的存在。「他不滿意我的是,我不願意犧牲音色去表現人物」。周曉琳越來越悟出了這個道理,音色表達的是情緒,表達情緒有千萬種方式,語氣也可以有千萬種方式,「應該儘可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清楚自己到底是要表現一個什麼人物?」這就是她後來在文章裡談及:「可以犧牲音色的『美』,來刻畫人物的『真』。」因為所有的演唱技術都是為情感、為人物而服務的,「如果脫離了這些,再華麗的聲音又算什麼呢?」

她的根脈深扎這片土地

在歌劇舞臺上,實踐、磨礪,她的最大收穫是,「原來只知道自己該唱什麼,不知道別人要唱什麼;現在還沒出場,腦子裡已經有了大致的調度、舞臺的畫面。我知道他在幹什麼、要說什麼。所有和我角色相關的都知道」。單純的周曉琳思想卻不膚淺,很多問題深思熟慮越來越清醒。「我經常思考,演員和角色之間,兩者的經歷、生活、性格、興趣等等,究竟差距有多遠?兩者要附體或合體,究竟有多大的跨度、多難的問題?」在扮演一個又一個角色的過程中,周曉琳努力讓自己貼近或融入另一個軀體、另一個靈魂中。「這也蠻有意思,有時會在角色裡看到我自己,有時卻好像完全沒有了自我……」

從2007年到2018年,周曉琳領銜主演的西方經典和中國原創的歌劇計有《詩人李白》《悲愴的黎明》《山村女教師》《趙氏孤兒》《大漢蘇武》《白鹿原》《鄭和》《駱駝祥子》《一江春水》《冰山上的來客》《馬可 波羅》,《波西米亞人》《茶花女》《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卡門》《霍夫曼的故事》《費加羅的婚禮》《遊吟詩人》《西蒙 波卡涅拉》《水仙女》《圖蘭朵》等。如不細數也沒想到,周曉琳可能是她這一代80後女高音歌唱家群體中的歌劇女一號之最。

2015演出《冰山上的來客》

在歌劇舞臺挑梁擔綱的周曉琳,經常參加國家大型文藝晚會和外事活動,演唱過很多優秀的創作歌曲。她把自己的藝術追求與職責擔當緊密聯繫在一起,用歌聲傳播中國的優秀文化和時代精神。

周曉琳對自己從不滿足,雖然走出校園多年,但她仍舊保持著謙虛好學的習慣,滿懷感恩之心向前輩名師名家請教。在刻苦自學的過程中與同行切磋共同提高。「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總是有人在幫助我、提點我。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師長前輩給我的關心、愛護和鼓勵、支持」。周曉琳始終認為,從軍十年,是她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階段,因為在部隊積累了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西沙群島下部隊的經歷讓她十分難忘。那一次,總政歌舞團演出隊乘坐補給船去慰問守島官兵,同船的軍屬裡,有個4歲左右小孩大聲喊著「爸爸、爸爸!」海岸上整齊站立的士兵,保持著敬軍禮的姿勢,在海風中巋然不動。「同行的戰友眼睛都溼潤了,我們被父親、被軍人的奉獻所感動,這也是國家尊嚴、民族自信的力量」。周曉琳和戰友們走邊關,進哨所,下海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慰問演出,最多的一年有五六十場。軍旅生活風雨十載,軍人的品質給予她勇攀藝術高峰的力量和勇氣。「因為走過千山萬水邊防線,親眼所見祖國山河的壯麗如畫,所以我對《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有了越來越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013年在發卡山慰問邊關哨所

2015年周曉琳轉業到國家大劇院,依然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一次排練、每一場演出,她都容不得半絲懈怠。無論上歌劇大舞臺,還是下基層小廠房、校園小講臺,她都會把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觀眾,全心全意為觀眾而歌唱。她更加自覺地身體力行為基層觀眾普及歌劇藝術,要讓藝術紮根於生活,服務於百姓。2019年新春伊始,周曉琳堅定地表示「要不忘初心,滿懷對藝術、對角色,對前輩、對同行的敬畏,繼續努力踏實砥礪前行。唱好中國歌,演好中國戲」。

本文原載於《人民音樂》雜誌2019年3月期

作者:陳志音  原《音樂周報》副總編

相關焦點

  • 從月亮之上到塵埃之下——訪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
    世界各國有相當數量的青年學子,通過小澤徵爾音樂塾在藝術獲得了走向世界的機會,大師兩次將周曉琳帶到日本,開闊眼界深造學習。「在音樂塾,我們可以從頭到尾觀摩學習一部歌劇。從排練到演出的全過程,所有的環節、所有的細節,這些都不是在學校能夠得到的東西」。第一次,參加2002年慶祝中日建交30周年的歌劇《蝴蝶夫人》,在東京和北京演出;第二次,2003年,參演《波西米亞人》。
  • 跨界演繹《Rolling in the deep》演唱柯綠娃、周曉琳
    跨界演唱在最近幾年是非常流行的演唱方式,不但是演員跨界到歌手,在歌唱演員內部也是一樣的流行,這不,我國著名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柯綠娃與周曉琳,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
  • 專訪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以歡欣與勇氣,迎來新的希望與曙光 || 藝咖
    著名歌唱家周曉琳與張英席,攜手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合唱團、交響樂團全體演職人員帶來西方經典詠嘆調與中國經典歌曲新年音樂會,以歡欣與勇氣,迎來新的希望與曙光。本次音樂會亮點頻頻,除了有經典的西方作品,本次演出特別增加了中國優秀作品,藝術家們希望唱到觀眾心裡去,用歌聲致敬抗疫英雄,歌頌祖國大好河山。
  • 周曉琳攜手中國歌劇舞劇院,以磅礴樂章伴你雅韻迎新!
    不管歌劇熱愛者們對其中的每一句多麼熟稔於心,周曉琳的演唱依然讓這段詠嘆調煥發出新的美,高音的弱唱在充分控制中具有細膩的表情。  《紅色娘子軍》組曲  吳祖強、杜鳴心、王燕樵、施萬春、戴宏威/曲  1. 序曲  2. 快樂的女戰士  3. 娘子軍操練舞  4.
  • 傳奇 周曉琳:十年打磨歌劇人生
    2009年,出演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山村女教師》女主人公楊彩虹為周曉琳打開歌劇舞臺的大門,之後她先後飾演了《藝術家生涯》女主人公咪咪、《卡門》中的女二號米開拉、《霍夫曼的故事》女一號安東尼婭、《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女一號尤迪特、《駱駝祥子》中的虎妞、《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大漢蘇武》中的索仁娜……二十餘部中外歌劇的歷練,讓周曉琳從一個經驗尚淺的獨唱演員,成長為積累了豐富經驗的青年歌劇演員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方穎《我親愛的爸爸》
    《我親愛的爸爸》可以說是一首傳唱度相當高的一首女高音詠嘆調了,作品雖然不長,但是情感細膩豐富,旋律優美。從聲樂角度來講它可以極好的訓練演唱者的高低音轉換,並且能培養歌手的音樂表現能力。在音樂會上這也是一首很經典並且相當出彩的作品,是眾多女高音歌唱家的常備曲目。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由斯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方穎所演唱的版本,請大家欣賞!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思思《胭脂淚》
    這就是由老牌發燒唱片公司錄製的《胭脂淚》CD中第一首樂曲《梅花淚》的聽感,其中共收錄12首經典中國古典歌曲和江南小調,擔綱演唱的圈內傑出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思思,以她高度的藝術修養、精湛的演唱技巧與極致細膩的處理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冰冰的旅意人生
    網易娛樂12月23日報導 作為活躍在歐洲歌劇舞臺上的的旅意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國中央電視臺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德國Sennhaiser Media 公司第一位籤約女高音歌唱家,碩士畢業於義大利米蘭''Giuseppe Verdi Conservatorio di Milano''威爾第國立音樂學院歌劇表演專業
  • 韓國青年女高音樸慧尚演唱《活在世上的智慧》(附曲譜)
    韓國青年女高音樸慧尚(Hye-sang Park)是近幾年韓國乃至亞洲人氣最高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 林童丨歸於平凡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林童鐘聲音樂 藝術家專訪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林童© Zhongsheng Music鐘聲音樂林童——一個雲南音樂界中閃耀的名字。這位有著豐富國際演藝經歷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不僅在其3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獲獎無數,還自從教以來潛心教研,讓「童門」學生成長為了雲南歌壇上的中堅力量,獲各類比賽獎項達數百項之多,碩果纍纍。現在,請隨我們走進林童的音樂殿堂,傾聽她真實而純粹的藝術人生。
  • 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賀筠筠
    賀筠筠樸實的外表卻有一顆大愛的心,被譽為「用心靈歌唱」的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歡迎。 她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表演專業。以前三名總成績畢業並成功舉辦畢業獨唱音樂會。 她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音樂學院全國教師聯盟會員、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會員、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理事等。
  • 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朔
    絲絲清流潤心田——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朔    □ 本報記者 羅 兵    時而如高山飛瀑撞擊心扉,時而似涓涓細流沁入心田。   5月9日晚,北京音樂廳座無虛席。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朔碩士研究生畢業獨唱音樂會在此舉行。她的演唱既大氣,又充滿了靈氣。那圓潤純正的音色、渾厚甜美的音質和富有靈動感的藝術感染力,贏得了現場專家及觀眾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長沙出好水,也孕育了李朔那如溪流般清澈的歌喉。1982年,李朔出生在湖南長沙。伴隨著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辛勤努力,還有自己的天賦靈犀,李朔在藝術道路上一路走來,似潺潺清流,一路歡歌。
  • 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萬丹 | 長沙獨唱音樂會(2017年10月15)
    萬 丹: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青年歌唱家學會副會長。2016年12月,應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何塞·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之邀,作為唯一合作嘉賓參演卡雷拉斯西安新年音樂會;2017年1月,應英國愛丁堡市政府邀請,參演愛丁堡新春音樂會。
  • 哈爾濱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高梓歌推出公益歌曲《不負韶華》,為戰疫...
    《不負韶華》由旅英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高梓歌作詞、作曲並演唱,表達了海內外華人對醫護天使和所有做出貢獻的華夏兒女的感激,以及對祖國的深深的感恩與祝願。高梓歌,哈爾濱人,深圳歌劇舞劇院籤約歌唱家、哈爾濱交響樂團特約歌唱家、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民建會員。
  • 草原夜鶯: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李鳳華
    音樂會上,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副教授李鳳華老師,用紮實的功底和她那聰慧的天賦,用義大利語演唱了喬瓦尼・帕伊西埃洛的歌劇《磨坊女》選段《我心裡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燒》、約翰·施特勞斯的歌劇《蝙蝠》中阿德勒的詠嘆調《阿德勒笑之歌——侯爵請聽》、亞歷山大・阿里亞比耶夫作曲的俄國藝術歌曲《夜鶯》,以及胡廷江根據哈薩克族民歌改編的中國歌曲《瑪依拉變奏曲》等聲樂技巧和音樂表演均具高難度的作品。
  • 伊泓遠入選央視「中國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圖)
    「光榮綻放——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們也在直通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首次亮相,演唱的《You Raise Me Up》歌曲細膩婉轉,繞梁三日。對於此次入選央視「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伊泓遠表示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有這樣的機會更多更全面的展示自己多年學習的成果,通過音樂頻道這樣高品質的舞臺能夠讓自己盡情綻放。
  • 湘女多情,多位湘籍女高音歌唱家大合集(珍藏版)
    小編友友整理了這篇湖南籍女高音歌唱家大合集,希望你們能喜歡,以下湘籍歌唱家你喜歡哪一位?李谷一,湖南長沙人,1961年,李谷一被選入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成為演員,從此開始了她的舞臺生涯。1964年,主演花鼓戲電影《補鍋》。1974年,李谷一調入中央樂團成為獨唱演員。
  • 王世霞(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應邀參加2021星光嘉年華春節特別節目
    曾多次錄製星光大道的人氣歌手、嘉賓評委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王世霞應邀再一次參加《星光嘉年華》的錄製,並同歌唱家周璇,魏伽妮,張海軍一同登臺,一首《好運來》歌聲甜美,百聽不厭,獻給觀眾。央視星光嘉年華春晚,當晚群星璀璨著名表演藝術家影視演員,斯琴高娃,陸樹銘,黃國倫,夏利奧,歌唱家:閻維文,韓磊,劉和剛,莫華倫,於文華,汪正正,劉媛媛,央視星光大道主持人:朱迅,尼格買提,星光冠軍:阿寶,鳳凰傳奇,李玉剛,洛琦,劉大成,王二妮,春天,蘇文,郭濤,楊光,王旭等眾多好友同臺。星光大道春節特別節目,素來有著央視第二春晚之稱。
  • 一代歌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顏寶玲:「鼓浪嶼夜鶯」歌聲今猶在
    資料圖  ●顏寶玲(1924-1966)  高中畢業於鼓浪嶼毓德女中,之後到上海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聲樂系進修三年。1954年5月,曾兩次被選拔參加音樂學院在上海藝術劇院(現上海的「蘭心大戲院」)舉辦的音樂會,擔任花腔女高音獨唱。1955年,顏寶玲為了孩子,忍痛放棄學業,回到故鄉。1956年當選第四任廈門市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1958年,顏寶玲參與發起組織鼓浪嶼合唱團。1966年,年僅42歲的顏寶玲受迫害含冤自殺,後平反昭雪。著名詩人舒婷曾撰文紀念,譽之為「鼓浪嶼夜鶯」。
  • ​旅美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馬曉美(Queeny)
    旅美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馬曉美(Queeny)畢業於美國杜肯音樂學院(Duquesn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