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竹笛演奏家李大同笛藝賞析會將於2016年7月30日在北京舉行

2021-02-19 dizi

著名竹笛演奏家李大同笛藝賞析會將於2016年7月30日(周六)14:00-16:00在北京國海小劇場(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C座19層)舉行。

 

個人簡歷:本人手稿


☆☆李大同,笛子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協會員,新疆管樂學會名譽會長,代表作品《帕米爾的春天》《慶豐收》等,曾獲1975年全國音調1977年全軍調演優秀獎。1944年生,北京市人,回族,1960年入中國建築部歌舞團,後調新疆軍區文工團工作,2004年退休。


講座內容:本人手稿


1、笛子傳統技法繼承和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交流和發展

2、《帕米爾的春天》樂曲要求及特點

3、笛子的基礎訓練

4、現場示範

5、與同行的交流和互動


春天走進帕米爾——訪軍旅竹笛演奏家李大同

文/孟建軍

多年前,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在屋裡面練習吹笛子,他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吹長音,而是偷偷吹起了曲子。老師推門進來訓斥他:「你又瞎吹!」男孩放下笛子,委屈地哭起來。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哭鼻子的男孩已經年過七旬,他就是著名軍旅竹笛演奏家李大同。 

如今,李大同回憶起與老師學笛子的情形仍記憶猶新:「我的老師比我大5歲,他是建築歌舞團的樂隊演奏員,會拉小提琴、吹笛子,藝術修養極高。」 

後來,李大同漸漸悟出了老師教學的高明之處,認為他教的吹長音的方法是為練習者走上演奏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李大同說:「當初組織上讓他培養我的意思,就是想讓我今後取代老師,因為老師17歲時就戴上了右派的帽子。老師明明知道一旦把我教出來,對他是極大的不幸,帶著那麼重的政治壓力,他還是這麼認真地教。」雖然老師只教了李大同不到半年的時間,但卻令李大同一生難忘。李大同說:「當時我學音樂的時候有五個老師分別教我們視唱練耳、樂理、打擊樂、音樂欣賞、政治。」半年多的集中學習,讓李大同從此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音樂之路。 

之後,李大同穿上了軍裝離開了北京,來到新疆軍區,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文藝兵。 

一口氣寫下《帕米爾的春天》 

提起笛子獨奏曲《帕米爾的春天》,大家耳熟能詳。這首作品就出自李大同之手。 

在新疆工作、生活期間,李大同汲取著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的養料,不斷充實和豐富著自己。「一次我聽維族朋友在樂隊裡吹笛子,吹出來的聲音跟金子一樣。可是我湊到他跟前聽,聽到的卻是『刺刺剌剌』的聲音,似乎一點也不好聽。然而他在樂隊裡起到的作用非常充分,他的音樂素質和樂隊渾然一體,可以說他是大師了。聽他在樂隊裡吹笛子,聲音竟是那麼清亮,那麼動聽。」 

自從看了維族大師吹笛子用半孔後, 李大同也採用半孔指法,演奏效果極佳。他覺得採用半孔指法這條路一定要走下去。 

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從他們熱情奔放的演唱中,李大同獲得了很多靈感與啟迪。「我覺得我的靈魂裡面有與他們呼應的東西。所有少數民族的東西,我不用學就會。他們一唱,我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我吹的維族風格的東西都很純,我寫的( 維族風格的) 東西也都很純,好像有一種應和,生命裡有一種應和。」 

生活在少數民族佔大多數的地區,那一方水土養育、薰陶著李大同的感情,似乎在李大同的血脈裡,也充盈著少數民族熱情奔放的基因, 流淌著帕米爾春天裡裹夾在風中的芳香醉人的氣息。於是,一首首旋律流暢的作品堆積在李大同的心頭又凝聚在他的筆端,一旦找到突破口便會自然而然噴湧而出。 

1970年的一天,26歲的李大同在部隊參加會議。臺上領導正在講著什麼,李大同坐在後面,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腦海中湧出的旋律記錄下來。他悄悄掏出小本子,用筆畫出五條線作為五線譜,在上面寫譜子,之後再畫五條線,又寫一行譜子。兩個多小時過去了, 他完全沉浸在創作中。《帕米爾的春天》就在會場中創作完成。李大同說,後面的變奏也是一次寫完的,中間改了幾個和弦的功能。李大同回憶,作品出來後,當時文工團一位領導在審查《帕米爾的春天》時,說:「這個作品不錯,中間要把《東方紅》加上。」李大同並沒有聽領導的話,如果聽了領導的話,不知道這首曲子會是怎樣的效果。 

後來李大同又相繼創作了《慶豐收》《牧區風光》等作品。1 9 7 2 年, 李大同在新疆文藝匯演時演奏了《帕米爾的春天》,反響熱烈,尤其受到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喜愛。1975年,李大同帶著這首曲子參加全國的獨唱、獨奏演出, 再次獲獎,這首曲子還被灌制唱片,由此傳遍大江南北。「這個曲子的特點是發揮了竹笛的技巧,渾然天成,應和了那個時代的需求,也是對文革中的文化專制、假大空、高大全的一種反襯。」李大同說,我的功夫到了那個層次,因此從來沒有覺得這個作品有多難。4 0 年來, 這首作品常演不衰,以它濃鬱的地域風格備受人們青睞。 

發現人才 推薦人才 

有一年,在上海參加展覽會的李大同看見一個年輕人在吹《帕米爾的春天》,他駐足聽了一會兒,感覺他吹得不錯。交談後李大同得知年輕人正在上海讀研究生。年輕人向李大同請教《慶豐收》《帕米爾的春天》如何能夠吹奏得更好?李大同認為這是個有才的年輕人,他便對西安的笛子演奏家馬迪說: 「 這個孩子吹得真好, 我們得幫他啊。」後來馬迪向西安音樂學院推薦,這個學生最終在西安當了專業教師。「咱們沒有任何功利性,只是前輩人對後輩人的一種疼愛吧。」李大同說道。 

李大同為人耿直, 仗義執言,對文藝界很多不良現象看不慣, 尤其是對比賽中的「 黑哨兒」很有看法。針對一些專業教師在很多方面抱殘守缺、不求進取、對利益和名譽看得非常重、爭名奪利的現象,李大同覺得這樣一來,絕對不利於竹笛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教師是一個光榮的職業

李大同認為國內竹笛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如指法不規範、不正確,音不準;教材不規範,沒有初級中級高級的系統的教材;技術落後,抱殘守缺。「竹笛可以吹14個大小調,可以吹自然小調、旋律小調、和聲小調,還可以吹自然大調、和聲大調、旋律大調。可惜許多教師不學這些東西,他們現在頂多吹四個調。」提到著名笛子演奏家簡廣易的離世,李大同不無惋惜:「簡廣易跟我在技術方面沒有高下之分,你能吹我也能吹,我們彼此很尊重。簡廣易有他的特點,我有我的特點, 可是就…… 」 說到這裡,李大同很是傷感。 

談到物慾橫流的當下,很多教師也被利慾薰心,李大同很是不平: 「 有些老師上一節課要2000塊錢,老百姓掙2000塊錢容易嗎?您吧嗒吧嗒嘴,又不教什麼東西。」李大同認為,教與學是雙向的。「我給孩子上課的時候,孩子的眼睛是很純淨的,它會淨化我的靈魂。我要教他,領著他走,我必須得練啊,必須得有真本事。如果我沒有能力給孩子當老師,那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李大同認為,教學本身是一個很高尚的事情,做老師是非常光榮的。因為老師當年教李大同的時候,從未收過學費,李大同也像老師那樣教學,學費只是每堂課象徵性收30塊錢,以免給學生一些壓力。「我活得愉快充實且勤奮,我不敢停下來。我每天必須好好的練功,每天吹兩個來小時,餘下時間看書、教學生。我教過的學生不下幾百個,現在教著六七十個學生。我的學生獲獎很多,考上專業院校的也很多。」說起這些,李大同興奮起來。 

笛子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李大同也會參加一些國內的樂器展覽會,尋找一些音準音色俱佳的竹笛。然而他常常發現,很多竹笛製作廠家對物理知識、笛子的發音原理了解欠缺,因此所制笛子存在很多問題。「沒有音樂基礎,只是想通過製作笛子賣錢脫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讓笛子登大雅之堂,拿到樂隊來使用,這裡面有一個規則,這個規則就是你的笛子要合乎音頻振動的指標,要準。製作者不去研究為什麼不準,一些專業的老師也不研究, 更不屑研究。不準也不管,以訛傳訛,貽害無窮,這是我覺得特別痛苦、迷惘的事情。」 

「我是老百姓養大的 」

「 我總覺得國家給予我的多,而我貢獻的少。我現在是文職技術四級,有人稱我們是文職將軍, 胡說八道! 你又沒帶過兵。」 李大同說, 「 在待遇面前,我始終戰戰兢兢的。沒有為共和國斷過胳膊腿,沒有為共和國流過血。你不就是吹笛子的嗎?人民這麼養你,那你把笛子吹好!所以我活得特別簡單。」 

李大同年過七旬, 已經退休,可他依舊活躍在舞臺和教學一線,時常被邀請去一些專業藝術院校講課。他說: 「 通過教課,把我的想法跟學生們交流一下,同時現場演奏,讓孩子們知道竹笛應當這樣去吹,這對他們的演奏技術會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通過與李大同老師的一番交談,他的坦誠直率、嫉惡如仇,他的謙恭善良、與世無爭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一句話久久在我耳畔迴響:「我是部隊養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老百姓養著部隊,我們都是百姓養大的。我們的工資比老百姓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永遠虧欠國家、虧欠人民的,沒什麼值得驕傲、值得趾高氣昂的。」


將開通網絡國樂獨家代理平臺—華夏國樂商城

中國笛子網公眾號: dizi 歡迎添加關注並指導

常年投稿、合作、邀約郵箱:36954413@qq.com 微信號:diziwenwen

接受中國竹笛名家名曲音樂會系列DVD郵件預訂

中國笛子網網址 www.BambooFlute.cn

相關焦點

  • 笛壇前輩:張國柱(1957年—2018年12月31日)
    他先後師從於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簡廣易先生,北派笛藝大師劉管樂先生及劉森派笛子創始人劉森先生的嫡傳弟子黃尚元先生和笛子演奏家戴金生先生等。  1975年至1987年之間,張國柱向簡廣易先生系統地學習了他的笛子藝術,細緻掌握了簡先生的演奏特,較準確的把握了簡廣易先生的演奏風格,並能掌握演奏簡先生的諸多作品。
  • 寫在吹竹笛20年後的「自與大」
    出於對於竹笛流派「新派」的極大的學習熱情,在黃尚元先生過世後,2007年、2008年我邀請了李增光、張延武兩位竹笛演奏家到寧波講座,極大提高了我演奏能力、開拓了我的教學視野。隨後2010年自行前往西安追隨張延武老師、馬迪老師繼續學習。2012年在團結了一批竹笛同行的前提下,發起了「每年一場的竹笛學習活動」。
  • 中國著名的十大竹笛樂器演奏家
    趙松庭俞遜發,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樂團一級演奏員。生前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理事,上海市政協委員,於2006年1月21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1歲。世人皆贊「古有俞伯牙,今有俞遜發。」俞遜發先生的笛樂造詣高超。
  • 唐俊喬這場笛藝大師班,玩出了學笛子的新「姿勢」
    為此,我們和頂尖的笛子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唐俊喬教授合作,開設了這次高峰笛藝大師班!唐俊喬老師有著多年教學經驗,所培養的學生先後獲得全國權威民族器樂專業比賽29次金獎和第一名。這一次她將傾囊相授! 以上在笛子學習中遇到的情況,將會在3天的課程中一併幫你解決!
  • 陳冉竹笛與民族管弦樂團獨奏音樂會在四川音樂學院完滿落幕
    2014年5月20日晚7:30分,由四川音樂學院主辦、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協辦、四川竹笛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四川音樂學院竹笛藝術周
  • 記一位優秀的竹笛演奏家——常州市竹笛學會會長顧建新
    常州市竹笛學會會長 顧建新 顧建新,1964年6月出生於江蘇泰州靖江市,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考官
  • 武建全淺談竹笛長音
    第一章、何以三論我的「竹笛淺談之四」是原計劃中的且已經脫稿。可是竹笛淺談之三《低音笛子對氣指的提升作用》發表後(見2016年10月21日《天下笛簫》公眾號微刊),其中第二部分《如何練習低音、貝低音笛子》第二節《長音是必修課》,還是引起了關注和討論。有的認為我量化的長音練習上線達35-60秒沒必要,甚至不可能;有的則提出為什麼長音練習非要達35-60秒?
  • 北大清華上半年演出48場(4月30日-7月21日)
    時間:5月7日(周六)19:00地點:北大百年講堂多功能廳票價:20、40元 英國TNT劇院《暴風雨》主辦:北京雲漢文化交流公司協辦:北京大學會議中心演出:英國TNT劇院時間:2016年5月7日(周六)19:00地點:北大百年講堂觀眾廳票價:80、
  • 笛藝大師趙松庭六十春秋寫傳奇
    笛聲響起,臺下的人們都驚呆了,這次他們真正領略到了「毛遂自薦」的含義。趙松庭每吹一句,臺下就鼓一次掌。省群藝館把趙松庭借調到杭州,讓他隨團到浙江各地巡迴演出。  1956年在北京舉行了規模宏大的首屆全國音樂周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千名音樂工作者雲集北京。趙松庭作為浙江代表團成員參加了調演。他表演的還是拿手的《早晨》。臺下的觀眾一個個聽得如醉如痴。
  • 2017第三屆銅嶺竹音中國竹笛藝術展演暨首屆「銅音杯」全國邀請賽將於2017年8月2日-5日在杭州舉辦
    2017第三屆銅嶺竹音中國竹笛藝術展演暨首屆「銅音杯」全國邀請賽將於2017年8月2日-8月5日在杭州舉辦。
  • 「曲笛神韻」著名笛簫演奏家王建平崑曲曲牌專輯之 長生殿·彈詞·五轉
    2010年2月25日至3月22日擔任第62屆香港學生音樂節民族管樂評判。2010年擔任大連西崗杯竹笛邀請賽評委;2006年至今持續擔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考級委員會考官及評委;2010年10月擔任首屆北京竹笛邀請賽專業組評委及組委會副主任;2010年10月貴州玉屏簫笛邀請賽專業組評委;2011年擔任香港民樂考級評委組長;成立了北京王建平崑曲工作室;2011年至2015年擔任宋慶齡基金會與文化部少兒司主辦的「蒲公英」杯評委;2012年第二屆中國北京竹笛邀請賽組委會副主任;2012
  • 7月7日:瑞典吉他演奏家尼爾斯音樂會
    2018年7月7日,中國.北京.總部基地 意楓墅咖啡餐廳18:00-19:30 自助晚宴19:
  • 來自臺灣的聲音——郭虹希竹笛洞簫專場音樂會將舉辦
    「來自臺灣的聲音——郭虹希竹笛洞簫專場音樂會」將於2018年4月21日19:30在竹音堂文化會館舉辦。
  • 燃爆笛簫的新秀笛簫演奏家孟曉潔,她打趣地說:「做中國第一位竹笛女博士很酷.」
    孟曉潔幼年就是接觸音樂,表現出很好的音樂天賦,七歲便接觸竹笛,從此竹笛成了自己的真愛。小學時候得到著名笛簫演奏家俞遜發老師的指導,逐步走上了專業的道路,後來成了竹笛女博士,她打趣說:做中國第一位竹笛專業女博士,是件很酷的事。熟悉孟曉潔的笛簫愛好者,應該都是到孟曉潔還是B站很有名的UP主。粉絲數量,在民樂圈子中算得上是天文數字了。
  • 中國竹笛樂團原創音樂會《五行》之三「薪火相傳」在京成功上演!
    2021年1月8日晚7點30分,由梶本(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竹笛樂團原創音樂會《五行》系列音樂會之三《薪火相傳》中國竹笛樂團原創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精彩上演。▲本場音樂會由著名笛簫演奏家、作曲家、博士生導師張維良教授擔任藝術總監。
  • 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4月16日開幕莫妮卡貝魯奇將亮相紅毯
    3月23日,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電影節相關籌備情況。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 李拓)4月16日,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在京開幕,屆時,莫妮卡·貝魯奇、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張艾嘉等一眾著名導演、演員將亮相開幕式紅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