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餓了麼的鐵桿粉絲,你一定知道ele.me這個創意十足的網址。但你可能不知道,餓了麼其實是最早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擁有「.me」這個域名的網際網路公司。不止餓了麼,像Google、Facebook、微軟、阿里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也對「.me」情有獨鍾,甚至不惜通過高價收購來獲得。上個月,域名註冊局宣布「.me」註冊量已經突破百萬,但在全球範圍來看,ele.me依舊是最具前瞻性和知名度的「.me」域名。
餓了麼最初並不叫餓了麼,「ele.me」來自一次的頭腦風暴2008年,餓了麼創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那時的餓了麼還不叫「餓了麼」,而叫「飯急送」。創立之後,餓了麼團隊開始計劃籌建網站,註冊一個既響亮、又讓人印象深刻的域名很快被提上日程。據張旭豪回憶,當時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出了一批新域名——「.me」,團隊的成員都覺得挺有趣的,就想著怎麼在這個基礎上起一個新奇點的,來作為網站域名。「大家一起商量了一晚上,看了很多『.me』結尾的域名,頭腦風暴下來,最後選了『ele.me』作為我們網站的域名。」張旭豪說。
▲餓了麼創始團隊
餓了麼以前叫「飯急送」,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域名,這個創業團隊才將名字改叫成了餓了麼。改名之後,創始團隊的成員都覺得挺好挺貼切的,在2008年7月17日註冊了ele.me的域名。2009年4月,餓了麼網站ele.me正式上線。
這個域名當時在上海的各大高校論壇都引起過熱議,有不少網友點評說這個網址讀起來簡單親切。但令張旭豪沒想到的是,網站上線後,這個個性十足的域名還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這個域名太非主流了,所以給餓了麼的推廣工作增加了一些困難。」張旭豪說,「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以『www. 』開頭和以『.cn』或者『.com』結尾的域名,要讓大家一眼就看出這是個網址比較難。」
▲2009年,幾位交大BBS的網友對ele.me如此評價
為了解決這個麻煩,創始團隊在設計印刷海報的時候,就想盡了辦法如何才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個網址,如果你是餓了麼的早期用戶,你可能會記得在2009年的宣傳海報中,這個域名旁邊有一個指向箭頭,或者下面有行下劃線,還真是頗費周折。
線下宣傳遇到了麻煩,線上的傳播也一度令張旭豪感到頭痛。「那個時候很多瀏覽器識別不了我們這個非主流域名,經常都會被攔截,導致用戶打不開,我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還給很多搜尋引擎公司寫郵件溝通,也費了很多勁。」張旭豪說。
▲如今,人們一看到ele.me的網址就知道是餓了麼
當然,現在這些事情不會發生了,如今的餓了麼已經借ele.me這個域名和便捷優質的服務,將自身品牌完整地展現和傳達給了廣大用戶,今天,張旭豪再看這個域名依舊覺得挺好的:「起碼很特別。」
Google和Facebook對「.me」情有獨鍾,拿下和ele.me同一天註冊的兩域名「.me」域名是前南斯拉夫地球西南部國家黑山共國的國家域名,於2008年7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註冊,餓了麼團隊在第二天就註冊了它,可以說餓了麼是最早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擁有這個域名的網際網路公司。
▲餓了麼團隊在2008年7月17日就註冊了ele.me
其實在當天,還有兩個叫做Android.me和Sling.me的域名被註冊了,而現在它們的主人竟是Google和Facebook!
2011年8月,Google獲得了Android.me域名所有權,但目前尚未投入使用。Google對「.me」域名十分來電,google.me、 gmail.me、 adwords.me 以及 youtube.me 都是Google的域名,而且Google還曾高價收購 G.me 域名,真不知為何他們漏掉了 Android.me。
▲Android.me這個域名和ele.me在同一天註冊
和ele.me在同一天註冊Sling.me也讓另一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在2014年6月花費近6萬元收購,該域名現已被啟用作為其產品SlingShot——一款閱後即焚的App——的官網。別看Facebook的此次收購行為發生在2014年,其實fb.me這個域名早在2009年就被Facebook註冊了,當然這也比餓了麼要晚了一年。
▲和ele.me同一天註冊的Sling.me在2014年6月以6萬元被Facebook收購
兩位網際網路巨頭為了獲得「.me」這個域名付出了許多,現在回頭想想,餓了麼團隊的創意之舉很有前瞻性。
雅虎、微軟、阿里、騰訊……很多巨頭公司也都用「.me」「.me」後綴含義的特殊性當下被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所使用。據「.me」註冊局統計,大部分的「.me」都被中國和美國註冊了,小餓現在就來盤點下使用這個域名的巨頭公司。
▲「.me」註冊局統計,大部分的「.me」都被中國和美國註冊了,比例分別是30%和36%
雅虎 me.me
雅虎是美國著名的網際網路門戶網站,2014年4月,雅虎購買了獨立域名Me.me,作為其微博YahooMeme的域名。在Meme上,用戶可以發布微博,包括簡短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同時,通過一個控制界面,用戶也可以關注其他Meme用戶,並追蹤他們的微博消息。Me.me最初於一年前以葡萄牙語推出,去年秋天才推出英語和西班牙語的版本。
微軟 windows.me
微軟,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科技公司,是世界個人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先導,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辦於1975年,以研發、製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體服務業務為主。在中國登陸windows.me會直接跳轉到www.microsoft.com/zh-cn/windows,在網站中可以購買微軟的相關服務。
視頻社交Tango tango.me
於 2009年上線的Tango 以視頻通話為核心業務,同時支持語音和文字通訊;不過整體產品形態已經越來越像中國用戶所熟悉的微信了,人們可以在這裡發表情、消費音樂、發現應用、打遊戲並跟好友進行分享等等。2014年,阿里領投2.15億美元,Tango完成D輪2.8億美金融資。
連我 line.me
日本即時通訊應用Line(連我),亞洲移動社交領域三巨頭之一,另外兩家分別是微信及Kakao。Line由韓國網際網路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於2011年推出,全球註冊用戶已超過4億。
國內也有許多網際網路巨頭採用了「.me」域名:2012年騰訊微信啟用wechat.me域名進行海外推廣;阿里巴巴旗下phpwind事業部秘密開發的手機IM軟體「群群」,啟用域名qunqun.me進行內測;新浪旗下的微盤也啟用了vdisk.me域名。
45%的「.me」域名公司設計選用藍色,官方評選獨角獸公司餓了麼上榜「.me」是一個獨具個性的域名,非常符合時代的潮流和現代人的個性特徵。me英文是「我」的意思,對於企業而言引申義就是以人為本,對於個人而言當然就更能突出是「我」了。從中文角度來看,me可以翻譯為「麼」,用它註冊出來的域名都是個性十足,這也是「.me」域名被國內外各大巨頭公司看中的原因。
▲每年「.me」域名的註冊量都在穩步增長
「.me」不但縷縷被國內外各大巨頭公司看中,在域名的拍賣中也總能有個好價錢。幾年前,約會網站Meet.me域名被賣出45萬美元高於「.me」域名榜首,第二的buy.me以14萬美元成交,第三的interest.me則是8萬美元……除此之外,像Unlock.me以2萬美元賣出和need.me的2.5萬美元結拍價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關於「.me」還有許多有趣的冷知識,比如「.me」註冊局統計顯示,排名前100的「.me」域名中有45%選用藍色;27%選用綠色、23%域名選用紅色、15%選用橘色。
▲「.me」註冊局統計顯示,排名前100的「.me」域名中有45%選用藍色.藍色代表平和、正直、智慧和靈性
官方統計,通常「.me」域名長度為6-10個字符,「.me」域名100強裡有35%域名採用的是個性化或行動號召類,還有四分之一的域名被特別用作電子郵件地址。
▲「.me」註冊局統計顯示,通常「.me」域名長度為6-10個字符
「.me」註冊局官方還評選了3家擁有此域名並且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餓了麼榜上有名!
▲「.me」註冊局評選了3家擁有此域名的獨角獸公司,餓了麼、連我和tango上榜
2016年3月,域名「.me」註冊局宣布,「.me」註冊量已經突破百萬,達到1014867個,相較於去年同期有了28.36%的增長。據悉,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正迎來獨立十周年,舉國歡慶。國家域名「.me」在這個時間點突破百萬,可以說對於這個地中海小國來說意義非凡。如果你也要創辦一個網站,是否會像餓了麼團隊一樣,用「.me」域名來傳達你的無限創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