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見微知著,觀華為IoT戰略布局

2020-12-22 且聽Phone吟

4G時代,智慧型手機取代了筆記本電腦,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最大的入口端。然而,這樣的形式還能持續多久?美團王興和搜狗王小川曾在2015年一次對話活動中提到:智慧型手機成為人們最主要的設備,這樣的情勢也就能維持5-6年。時間來到2020年,恰好是這段對話發生的五年後;也是國內5G開啟的第二年。

眾所周知:5G網絡擁有低延時、高速率和廣連接的特性。因此,5G也成為IoT(物聯網)的催化劑。而在5G時代中,移動網際網路的接入端,將會由原來的大入口(智慧型手機)被分散成多個小通道(IoT設備)。因此你會發現:2020年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在發布會宣講的時候都會提到「智慧型手機+AI+IoT」的概念。

說起IoT,華為和小米可以說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兩大廠商。後者通過聯合生態鏈企業快速定製,成功成為了目前IoT設備種類數、銷售數量最多的廠商,也因此有"小米雜貨鋪"的稱呼;而華為,則是提供標準化規則、以及核心零部件,來培養孵化生態企業。

在這裡,小編就以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華為生態鏈產品,非華為公司)為例,和各位探討下華為布局IoT領域的基本思路、以及華為一直大力推行的「1+8+N」全場景戰略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華為IoT戰略,以及對家用攝像頭的選購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01Part One:家用攝像頭的優質體驗

近幾年,家用攝像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本次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款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便是其中不錯的產品。上手這款產品,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它的處理器——搭載了華為海思首顆28nm家用AI晶片。

或許大家沒聽說過華為海思,但你肯定知道麒麟處理器。沒錯,華為海思便是華為旗下研發製造晶片的公司:深圳部分(大海思)負責華為內銷晶片(比如:麒麟手機處理器等);上海部分(小海思)負責華為外銷晶片業務(比如:各種安防攝像頭載荷晶片的銷售等)。

小編此前做過系統工程師,載荷部分選用的海康威視,正用的華為海思圖像處理器(2B)。因此,對於2C領域產品能搭載海思晶片,還是很期待的。於是,小編趕緊打開包裝,試用了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用了幾天下來,感覺確實還不錯!下面,和各位分享一下這款產品實際使用中的真實感受。

首先,家用攝像頭最核心的功能點是視頻錄製功能,"畫質清晰+顏色準確"是基本要求。硬體方面,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採用F2.0大光圈以及超感光圖像傳感器,配合華為海思這顆28nm晶片,配置不錯。

具體到實際拍攝中:在光線充足的白天,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能夠提供1080P視頻錄製,畫面清晰度也不錯。畫面清晰,日常生活格外實用。比如說:小孩/寵物喜歡玩弄小物件,甚至會誤食,遠在別處的我們也能通過手機端及時看到,避免意外的發生。

日間錄製清晰,那麼夕陽弱光或夜晚暗光的環境下,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表現如何呢?得益於海思圖像晶片和超強感光圖像傳感器,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可自動切換夜視增強模式,關燈午睡的時候,也能看到小朋友的可愛睡顏。

咱們來看下暗光拍攝下的樣張:不難看出大環境昏暗,局部還有點光源發出高光,整體光線相當複雜。即便如此,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依然將海報中藍色部分準確記錄,帶來相對不錯的色彩還原;在高光處自動優化,能夠將光源處的系列準確還原,逆光也清晰。

此前,小編也用過其他品牌的攝像頭,經常是一遇暗光畫面瞬間黑白,而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保持穩定高質量的視頻錄製水平,無論光線充足的白天、亦或者弱光、逆光、夜晚時,都有著不錯的畫面呈現,充分守護家庭安全。

(GIF動圖)

當然,視頻錄製能力僅僅是基礎素質。作為一款智能產品,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帶來了更多智能化的體驗,比如:AI人形偵測。家裡小朋友總愛亂跑,時不時就從畫面消失,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通過先進人工智慧算法,精確感知人形,能夠自動追蹤人物移動軌跡。如果有異常情況,即時錄製小視頻推送預警,告知主人。而且,配合強大AI性能支持,避免了一點風吹草動就報警,造成"狼來了"效應。

或許有人會擔心:拍得這麼清楚,如果像其他家用攝像頭一樣被破譯,豈不是成了別人電腦裡的現場直播?出於安全問題的考量,華為雲端服務採用AES128位加密,保證攝像頭錄製及視頻傳輸過程中都足夠安全。用戶還可以通過智慧生活APP,隨時了解帳號登錄狀態,並遠程開關機,帶來多種安全保障,讓用戶放心使用。

02Part Two:萬物互聯,華為生態鏈正在打通

新一代通信技術革命已然到來,5G憑藉低延時、高速率和廣連接,成為IoT物聯網的催化劑。正如文章開頭所言:未來移動終端入口將被拆分為N個小入口——這也是華為1+8+N全場景戰略提出的行業背景。作為華為生態鏈的產品,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自然加入了華為HiLink全屋互聯繫統,能與其他華為設備互聯互通。

(GIF動圖)

最基礎的,是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與手機進行連通。連接華為智慧生活APP後,通過手機即可對攝像頭進行操控。比如:用戶想看看家中是否保持整潔,就可以在手機上操控攝像頭角度;或者想看畫面中某一位置,長按即可使攝像頭調整至最佳位置。

有別於傳統攝像頭: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能夠連通家中其他設備,給予用戶真正的暢聯享受。比如:將720空氣淨化器和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連接同一網絡之後,當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檢測到主人進屋後,能夠自動調動720空氣淨化器,使其開機運行,無需主人手動操控。當華為生態鏈設備不斷增加後,這樣的智能操作將會更加方便。換言之,過去概念視頻中"人一進屋,各種設備自行運轉"的畫面,即將在華為HiLink全屋智能互聯繫統成為現實。

在這背後,是華為對於未來IoT物聯網的戰略支撐。去年,華為便提出以手機為核心,連通手機與PC、平板、穿戴等八大品類,覆蓋移動辦公、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智能出行五大板塊。這也就是「1+8+N」戰略中的1和8;而N,則是指像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這樣的華為生態鏈產品。

03總結

對於華為來說,被普通消費者廣為認知的依然還是手機這1品類。當然,圍繞手機擴散的8大品類,也是華為親自操刀。對於生態鏈的N多產品,華為則是願意給出行業領先的元器件和技術進行扶持。

就像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華為直接提供小海思的圖像晶片進行定點扶持,幫助下遊生態鏈企業做得更好。相信憑藉著華為的技術積澱和應用轉化能力,會有越來越多的生態鏈企業享受到技術先發的產品紅利。

而這,正是華為IoT布局的高明之處。在小編看來,華為更像是科技界中的阿里,提供核心技術和標準,任由小廠商發揮,幫助其孵化和成長。而不是像某家廠商那樣,在企業做出產品後壓定價降利潤,只為了手機用戶的流量紅利,這樣做無異於揠苗助長。不過,IoT戰略成效初顯,小編判斷並非準確;5G時代已來,哪條路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不妨靜待廠商們的爭奇鬥豔。

相關焦點

  • 華為海思AI晶片、1080P超清、微光全彩夜視,小豚當家AI攝像頭用...
    最終在小米米家攝像頭雲臺版和華為智選小豚當家AI全彩智能攝像頭之間選擇,最終選擇了後者,理由是第一用的華為海思首顆28nm家庭AI晶片,還有價格上還更優惠。而且目前華為智選生態的產品線已經非常的豐富,生態產品間能實現智能聯動,打造遠程、多入口操控攝像頭的智慧體驗。好了,閒話少敘,進入正題,小豚當家AI全彩攝像頭真實表現如何呢?下面開箱體驗。
  • 小豚當家智能攝像機看家護院 還原每一幀精「彩」畫面
    而之所以能實現這樣令人驚豔的畫面效果,主要得益於HUAWEI HiLink小豚當家智能微光全彩攝像機採用的是F2.0大光圈加超強感光鏡頭,配合華為海思家用IPC AI晶片和智能圖像處理技術,讓畫質更清晰,色彩更豐富,圖像流暢有質感,幫助用戶遠程隨時隨地清晰掌握家中情況。
  • 華為的"中場戰事": 升級智能家居 重構IoT賽道?
    其一是華為智能家居戰略及全屋智能解決方案,顧名思義,是提升家居生活智能化的軟硬體體系;其二是華為智慧屏S系列,搭載了鴻蒙OS最新版本,該系列是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產品定位中低端市場,擁有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6款機型;其三是車載智慧屏,這款產品此前已經公布,如今正式露面,是華為車機產品線中的第一款硬體,也是HUAWEI HiCar支持的首款後裝車載產品。
  • 家庭新成員華為海雀AI全景攝像頭開箱
    ,後來各種的安全原因一直沒買,經過各廠商的努力安全有了改變,最近綜合對比了一下,入手了華為海雀AI全景攝像頭,今天交個開箱作業。先來看外觀,華為海雀AI全景攝像頭,外包裝簡潔,直接整機的效果實景圖,攝像頭整體是白色的,機身是圓柱,攝像頭在頂部,是一個黑球的形狀,用我姑娘的話說,白白胖胖的很可愛,加上搭配的小耳朵,孩子非常喜歡。
  • 華為以智慧屏為入口的IoT生態構建加速
    同時更特別的點在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這是一款「十年不過時」的電視,並將「常用常新」理念作為主基調貫穿整場發布會始終。 自去年9月,華為正式推出首款搭載鴻蒙OS的智慧屏以來,一直有條不紊地推進電視產業布局,在相繼完善X、V系列智慧屏的同時,還聯合業界各機構和企業發布《2020智慧屏白皮書》,加速電視產業3.0時代的發展。
  • 2000萬像素攝像頭 華為榮耀7影像評測
    華為榮耀在今年的6月底發布了年度旗艦手機——榮耀7,這也是華為榮耀在華為P8發布經歷了一段噤聲期之後發出的最強的音了。
  • 華為新手機專利圖曝光:屏下攝像頭+背部十字型四攝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據悉,最近華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提交了一款手機設計專利被曝光,手機的造型看起來還是相當有創新,比如採用了前置屏下攝像頭。華為新手機專利圖曝光:屏下攝像頭+背部十字型四攝這組專利圖是華為2019年10月提交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並於2020年9月18日獲得公示。
  • 京東IoT的戰略迂迴
    正是在此之後,京東在消費物聯網的布局有了完整的編隊體系,也有了自己的IoT生態品牌。無論是說「面向C端、布局入口級產品」,還是說「自研數字家庭中有交互能力的產品」,「京魚座」已經是京東定位比較清晰的一個IoT品牌。在這一品牌體系下,有小京魚AIoT生態,也有京東在過去幾年裡推出的智能音箱、智能耳機、包含各類傳感器的家裝套件等自研產品。
  • 華為新專利曝光,後置菱形五攝+屏下攝像頭手機新方向?
    而且隨著全面屏概念的提出,手機廠商也給出了不同的解題思路,前不久中興發布了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吸引了廣泛的關注,也讓全面屏這個概念變成了現實。近日,華為的一項新專利曝光,據悉華為於去年10月向CNIPA(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該項專利。專利由24個產品草圖構成,於2020年9月11日發布。
  • 焦點分析 | 華為「扶正」IoT業務,近攻小米遠交蘋果
    而且,這並非一個偶然的個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告訴36氪,未來這種專門發布IoT設備的發布會將成為一種慣例。可見,華為對IoT設備的重視程度逐漸與手機趨於相似水平。 按照餘承東的描述,華為消費者業務全場景戰略概括為「1+8+N」,1是作為主入口的手機,8是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鏡、手錶、耳機、車機等八種輔助入口級設備,N是智慧出行、影音娛樂等其他設備。
  • 華為屏下相機專利曝光 前置屏下攝像頭後置十字形四攝
    【手機中國新聞】2019年10月,華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申請了一份專利,該專利介紹了一款帶有屏下攝像頭的手機。專利文件包含24個產品圖片,於2020年9月18日發布。
  • 華為新手機專利圖曝光:前置屏下攝像頭後置十字形四攝
    對於華為來說,最近他們向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提交了一款手機設計專利被曝光,手機的造型看起來還是相當有創新,比如採用了前置屏下攝像頭。 據悉,這組專利圖是華為2019年10月提交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並於2020年9月18日獲得公示。該專利中供包含 24 張設計草圖。
  • 華為P30 Pro上手拍照實測:堪比望遠鏡、夜視儀!
    ,等效焦距為27mm,最大光圈f/1.6;2、2000萬像素等效焦距16mm超廣角鏡頭、潛望式長焦鏡頭、華為ToF攝像頭;3、最高感光度達到ISO 409600,比標準RGB感光元件高出40%,擁有當前所有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中最出色的弱光環境表現。
  • 華為新款手機專利公示:十字造型四攝方案 前置屏下攝像頭
    Mate 40/40 Pro 是華為即將推出的兩款高端機型,必然在相機方面會有新的突破。在該系列旗艦發布之前,華為已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提交了一款手機設計專利,機身背面有四個攝像頭,並採用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
  • 華為新手機專利:升級前後攝像頭
    來源:新浪VR 在手機拍照功能上,華為目前走在了行業的前端,另外,在設計上,華為也獨樹一幟。 近日,華為的又一項手機設計專利曝光,在前後攝像頭方面都有明顯的改動。
  • 華為Mate40 Pro+攝像頭評測發布:號稱「攝像頭之王」
    打開APP 華為Mate40 Pro+攝像頭評測發布:號稱「攝像頭之王」 騎士 發表於 2020-12-21 15:34:28
  • 5G賽道下,國產手機大廠的焦慮和華為高通等上遊廠家的布局
    所以,在第一天的報導中,屏下隱形攝像頭和此前的120W快充就成了這次MWC開幕前和進行中,關於手機廠家的「技術創新」的唯二熱點。但OPPO放棄明星戰略,以及走技術型概念的「宣傳」背後,卻依然難掩全球化大潮中對產業鏈話語權的失守。據五矩研究社從三星的技術人員那邊了解:屏下攝像頭是個創新,但這個技術並不難實現,只是為了追求屏幕的成像素質,三星一直未曾採用。
  • 華為舉辦線上發布會:摺疊機更新 HMS戰略出海
    新浪數碼訊 2月24日晚間消息,華為終端今日舉行線上發布會,推出其年度旗艦手機新品華為MateXs及一系列新品,另外,這次發布會也正式宣布華為HMS移動服務出海,正式向海外用戶宣告自己的生態戰略。  這是一次特殊發布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緣故,33年來巴塞隆納MWC大會首次取消。但華為依舊像之前所宣布的那樣,在線上舉辦了這次發布會,推出了多款新品。
  • ...投資半導體公司IPO戰略配售④戰略退出液晶面板行業 華東科技...
    近日,市場傳聞稱美加劇對華為的制裁,要求其供應鏈停止發貨,華為晶振供應商晶技也遭受波及的消息甚囂塵上,引發業界關注。晶技還表示,目前未收到來自華為方面的停止發貨需求。據悉,對於公司與華為的業務往來狀況,在2019年華為的營收比重約8%,公司原預華今年佔晶技營收比重將突破10%。在今年上半年華為營收約5億元,但7月華為的確通知下修下半年需求預估,不過拉貨動作迄今沒有停歇。
  • 華為品牌的全球化戰略
    雖然對華為提出的問題只有 24 個,但對華為的質量控制系統和認可。2013年,華為在日本的銷售從2011年的不到5億美元增長到20億美元。要真正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品牌,企業的組織結構必須是國際化的。華為經過20多年的布局,形成全球多個運營中心和資源中心,包括行政中心、財務中心、研發中心、供應鏈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