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百萬創業大賽」的十年深耕:硬科技像蒲公英一樣散播

2020-12-24 Alter

阿里、京東、美團、拼多多……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擼起袖子做起了賣菜的生意。

隨後發生的一幕卻超出了不少人的料想,輿論的注意力並沒有停留在怎麼薅巨頭的羊毛,而是圍繞在社區團購的一連串爭議。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諸如此類的聲音,無疑奠定了屬於這個時代的創新基調:相比於商業模式的推陳出新,我們更需要從0到1的硬科技。

就在創新的焦點再次轉向硬科技的時候,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以下簡稱「百創大賽」)剛剛結束了第十屆全國總決賽,十位來自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物聯網等領域的硬科技創業者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當我們重新意識到硬科技的價值,香港科大百創大賽長達十年的深耕,為我們留下了哪些啟示?

01 從李約瑟之問說起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耗時近50年時間編纂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之問」: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作出很多貢獻,但為什麼近代科學和工業革命沒在中國發生?

如果要追尋問題的答案,可能要翻閱上百萬字的典籍,然後找到一些儘可能合理的解釋。但對於現階段而言,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只是李約瑟想要的答案是什麼,還要思考應該如何避免「李約瑟之問」再次發生。

至少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已經出現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信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納斯達克指數被腰斬,但等來的不是新一輪的科技泡沫,而是長達10年的最長牛市,納斯達克指數從1200點上漲到了8100點。

幾乎在同一時間節點上,科技圈開始流行起「硬科技」的概念,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八大領域的高精尖科技被納入硬科技的範疇。與網際網路創新最大的不同,硬科技是需要長期的研發投入和持續積累才能形成原創技術,周期動輒需要5—10年的時間。

於是有人對十年牛市出現的原因,給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一是美國重振製造業的計劃,二是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進步。後者形成了新的生產力,前者又恰好為新生產力提供了驗證的空間。

同時期在中國流行的卻是另一種主旋律,中國網際網路迎來了水大魚大的十年,巨頭和獨角獸以近乎瘋狂的速度批量生產。不過被資本推向風口的,常常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諸如共享經濟、O2O、社交電商等長時間佔據了人們的視線。

然而硬科技卻很少成為資本注意的對象,哪怕是選擇技術路線的科技巨頭,也屢屢成為輿論場上被掉隊的玩家。至於其中的緣由,硬科技的創新周期普遍比較久,技術攻堅的難度相對比較大,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只需要幾個月就能驗證,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自然明白應該把錢撒向哪裡。

還好一切並沒有太晚。

當產業升級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邏輯,當新基建被正式寫進國家戰略,資本市場終於意識到硬科技的價值,甚至突然進入到白熱化的投資競爭階段,一批批蒙塵的硬科技創業者也開始站在舞臺中央。

02 十年的深耕與收穫

只是在硬科技投資「火爆」的背後,也出現了讓人看不懂的一面:越來越多人試圖在硬科技領域複製網際網路的運作經驗,爭先布局一些高資本運用效率、高創新模式的項目,儼然背離了硬科技的本質。

在硬科技行業上演一幕幕生死競速的時候,對硬科技保持著理性認知的香港科大,不失為外界學習的對象。從2011年開始舉辦的香港科大百創大賽,至今已經進行到了第十個年頭,並且也已成為硬科技行業的標杆性賽事。

相較於普通的創業比賽,深耕硬科技領域十年的香港科大百創大賽有著兩個特殊的「標籤」。

首先是賽制方面,不同於許多追求「眾樂樂」的賽事,香港科大百創大賽有著嚴格的賽制,特別是2020年度的全國總決賽只設立了一個冠軍獎項,冠軍團隊獨享100萬元獎金,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百萬創業大賽。

註:第十屆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全國總冠軍思坦科技

畢竟硬科技創業本就是一場屬於理想主義者的長徵,屬於致力於核心技術的寂寞玩家。香港科大百創大賽是為了選拔出有含金量、有落地價值、有市場空間的硬科技創業項目。今年的參賽隊伍中不少團隊背後有資深教授參與,甚至是首席科學家親身上陣。

其次是影響力方面,香港科大百創大賽與參賽者的連接並沒有局限於賽事本身,目的是為了打造幫助創業者持續成長的平臺,比如資深專家的深入指導,或者是為創業者對接對硬科技創業有深度理解的資本機構。

以2020年度的全國總決賽為例,不僅聚集了李澤湘、鄭光廷、李世瑋、高民等十位知名教授組成的學術評委團,還吸引了君聯資本、洪泰資本、賽富投資、金沙江聯合資本、復星創富、老鷹基金等十大知名投資機構的合伙人,可以說是為硬科技創業者量身打造的平臺。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硬科技的創新周期普遍在5—10年左右,深耕十年的香港科大百創大賽也漸漸迎來了「收穫期」:第一屆賽事中脫穎而出的大疆無人機、雲洲無人船已經是各自行業中的翹楚;若比鄰機器人、易柔光伏等曾經在賽事中嶄露頭角的項目,正在啃所在領域中最難啃的骨頭……

03 像蒲公英一樣散播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曾經這樣比喻矽谷的崛起:「仙童半導體公司就像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

與矽谷一同崛起的仙童半導體,在某種程度上點燃了美國科技創新的星星之火,而在國內硬科技賽道上扮演同樣角色的,大抵就是香港科大百創大賽等聚焦於硬科技領域的創業賽事。

從2016年走出香港科大的校園開始,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就在不斷打破邊界,2020年的賽事已經覆蓋北京、深圳、廣州、長三角、中山、佛山、香港、澳門八大賽區,吸引了1826個硬科技創業項目報名參賽。從校園到校外,從香港到全國,香港科大百創大賽正在以一種中國特有的「大學服務於社會」的理念,在更大的範圍內挖掘新項目。

同時作為大賽十周年的特別活動,主辦方還從歷屆參與大賽的創業項目和香港科大師生創業項目中,通過對這些硬科技企業的深入走訪,評推出了香港科大2020十大準獨角獸企業,涵蓋晶科電子、雲深互聯、雲洲智能、普渡科技、極目生物、華科創智、李群自動化、慧·科技、AutoX以及開思時代。

註:香港科大2020十大準獨角獸

正是在香港科大百創大賽等同行者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硬科技創業者從「冷板凳」走到了鎂光燈下,伴隨著這些硬科技創業公司被發現、被聚焦,越來越多的大疆和雲洲正走在崛起的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科大百創大賽等硬科技布道者的號召下,中國的硬科技創業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

比如被稱作「中國納斯達克」的科創板已經向硬科技企業拋出了「橄欖枝」,從以往過度強調一個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逐漸變成關注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特別是紅籌架構的回歸,在降低IPO門檻的同時,也讓那些專注於技術的創始人即便在股權被稀釋後,依舊可以通過超級投票權控制公司。

再比如一群有情懷、有個性、有創造力的工程師,正逐步跳出網際網路的舒適圈,將硬科技作為自己的新賽道。諸如啟明創投、DCM、CMC資本、元璟資本等新基金也紛紛順應潮水的方向,將硬科技列為主投方向。

十年前,香港科大百創大賽還是硬科技布道的少數派;十年後,硬科技創業正在像蒲公英一樣在全國範圍內飄散生根。

04 寫在最後

硬科技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技術、市場、供應鏈等水到渠成的結果,硬科技項目越來越受追捧,同樣是屬於這個時代的趨勢。

所不同的是,諸如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已經給我們上了一堂示範課:硬科技賽道終究不同於網際網路,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投入和關注,需要給硬科技創業者們足夠的耐心,需要有一顆「寬容失敗」的同理心......當越來越多人將目光瞄向硬科技,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場星火燎原的創新盛宴。

或許多年之後再來回顧過往,那些曾經出現在參賽名單中的硬科技企業,已經是比肩BAT的科技之光。

相關焦點

  • 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十周年!華科創智榮獲「十大準獨角獸」
    12月20日,由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主辦、廣州越秀集團冠名的「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暨香港科大百萬創業大賽十周年「香港科大2020十大準獨角獸」頒獎活動在廣州完美謝幕。「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是按照港科大20年的創業體系打磨的專業賽事,已經在全國各地舉辦了10屆,共計有5803個項目參賽,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創業公司及創業家,其中,大疆無人機、雲洲無人船均為第一屆參賽項目。
  • 推動硬科技創新,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打穿」創業者需求
    這與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密切關係,有數據顯示,前100家上市企業總市值中科技企業總市值佔比,從2010的33%增長至2020年的53%,未來十年,硬科技創業成為一個潛力領域。持續10年的創業大賽還在進化,香港科大「打穿」硬科技創業如果以硬科技發展內在的獨特需求來審視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就會發現後者一直在通過不斷改進賽制和模式,不斷契合著硬科技創業者最迫切的需求,在第十個年頭,這種契合表現為三個方面:1、資源支持:以全方位資源投入進行整體發展扶持
  • 第十屆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圓滿落幕,思坦科技奪得年度總冠軍...
    圖:第十屆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全國總冠軍思坦科技此外,正值百創大賽十周年,大賽特別舉辦了「科創未來•頒獎晚宴」,回顧十年間為創業創新所做出的努力及獲得的成果,晶科電子、雲洲智能等作為從香港科大走出來的硬科技企業,
  • 「共創十載,友伴未來」香港科大準獨角獸頒獎慶典之夜——暢享硬...
    創新是突破自己的一種能量,也是社會所需要的力量,在硬科技領域為社會不斷輸送人才的香港科技大學於2020年12月20日晚舉辦了「共創十載,友伴未來」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準獨角獸頒獎慶典之夜。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自開辦以來這是走過的第十個春秋,在這個科技影響商業的時代,歷屆創業者加速了「智造」引領個各行各業的發展進程,從提高製造企業的生產效率,到保障金融機構的信息安全,再到助力生物醫療行業的數字轉型,也正是這一波波「智造」的創業者在新興科技技術中掀起了一場現象級的商業應用革命。
  • 硬科技創業如何穿越「死亡谷」?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左手給錢,右手賦能
    聚焦智慧製造領域的思坦科技,憑藉研發出解決「燒屏、耗電、笨重」等屏幕痛點問題的Micro-LED半導體科技,從北京、深圳、香港等八大賽區,一千八百餘個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第十屆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以下簡稱「百創大賽」)的「全國總冠軍」,獨享100萬元大獎。這一結果,對思坦科技董事長劉召軍博士而言,無疑是為魔幻2020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香港科大2020年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 這家...
    香港科大2020年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 這家深圳公司獲百萬大獎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20日,由香港科大及香港科大(廣州)主辦、廣州越秀集團作為首席合作夥伴的「香港科大-越秀集團」2020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
  • 第十屆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南沙成功舉辦
    第十屆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南沙成功舉辦 2020-12-24 16:11 來源: 南方網
  • 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在穗閉幕 冠軍可獲百萬元
    廣州市南沙區政府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21日電(王堅 譚尚琨)由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主辦,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內地辦事處與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20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20日晚在廣州閉幕。
  • 香港科大搭建創業者持續成長平臺,助「偏科」的硬科技創業者成為...
    香港科大百創大賽舉辦十年來,吸引了5000多個團隊參賽,硬體科技創業者們紛至沓來,比起高額獎金,他們更看重的是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帶來的平臺效應。香港科大以科技立校,其商學院也蜚聲海內外,由香港科大和凱洛格商學院合辦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EMBA) 課程在最新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課程排名中再度位列榜首,十度榮膺全球第一EMBA課程,成績冠絕全球。
  • 雲暉資本作為硬科技賦能者 再次投資壁仞科技
    2020年8月18日,雲暉資本已投公司壁仞科技宣布完成由高瓴創投領投的Pre-B輪融資,雲九資本、高榕資本、金浦科技基金、基石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跟投,而雲暉資本作為老股東持續加注,已成為第二大外部機構股東。今年6月中旬,壁仞科技剛剛完成11億元A輪融資,創下近年來行業最大規模紀錄,雲暉資本參與投資了其A輪融資。
  • ...市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四屆「馬上創業」大賽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11月21日-22日,第九屆馬鞍山市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四屆「馬上創業」大賽在馬鞍山市海外海皇冠酒店舉行。馬鞍山市政府副市長鄭琇煦、團省委副書記胡靖、南京團市委副書記石磊、團市委書記、雨山區委副書記馬鑫,大賽各主辦單位相關負責同志,杭州、嘉興、南京部分團組織負責同志,縣區(園區)團委負責同志,馬鋼及駐馬央企團委負責同志,市孵化基地、眾創空間以及創業青年代表等100餘人參加院士分享及頒獎儀式。
  • 像流星一樣划過天際的網際網路公司|十年·科技印記
    十年·科技印記 文 | 動點科技作者 | 陳曉有人說,創業公司如果十年沒有上市,那就離人去樓空不遠了。實際情況告訴我們,很多公司就算僥倖活過了十年,榮登達斯達克,還是可能在創業的浪潮中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 做個像蒲公英一樣的人,即使無人欣賞,也要驕傲綻放
    做個像蒲公英一樣的人,即使無人欣賞,也要驕傲綻放文/大耳朵讀書會哈嘍,大家好啊,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是不是大家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這麼好呢?做一個像蒲公英一樣的作家,即使無人欣賞,也要驕傲地綻放。讀完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孤獨小說家》,腦子裡反覆湧現著這句話。這是一本勵志治癒型的小說,文字簡簡單單,情節平平淡淡,若非耐著性子,中途甚至還有可能棄讀。然而,當你靜下心來,開始深入閱讀後,你就會發覺它的獨特魅力。書中用大量筆墨營造了一個小說家的孤獨世界。
  • 「海棠杯」天大華北區校友創新創業大賽在天津高新區舉辦
    中化新網訊:(記者曲照貴)8月29日,以「疫動硬科技,遇見新未來」為主題的「海棠杯」第二屆天津大學華北區校友創新創業大賽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天津科技金融中心成功舉辦。本次大賽由天津大學校友總會、天津大學北洋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由天津大學北京校友會、天津大學天津校友會、北京信創科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北洋海棠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科技金融中心等5家單位承辦,近30家單位和社會組織為本次大賽提供宣傳等各類支持。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該校在最近四年的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均取得過一等獎的佳績。  長沙航院創業孵化基地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元元告訴筆者,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大家響應積極,不僅激發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效與雙創教育成果,還能幫助大學生搭建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投資、社會需求的對接平臺。
  • 第三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兩地青年同臺競技
    &nbsp&nbsp&nbsp&nbsp11月20日,京港洽談會「攜手並進 共創未來」中關村專場暨第三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辦,比賽項目涉及5G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生物醫藥等眾多領域。
  • 深耕生物醫藥創新研發 重慶這家企業獲中國科技創新貢獻獎
    日前,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科技創業貢獻獎」評審結果。重慶高聖生物醫藥榮獲年度「科技創新貢獻獎」,成為重慶僅有的兩家上榜企業之一,這也是對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在創新與發展上所取得成績的肯定。
  • 前沿硬科技中關村上演「巔峰對決」
    性能指標全球領先的眼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可見光通信技術項目、能實現高精度晶片檢測的國內首臺納米級電子束檢測裝備……2020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23日舉行,從全球範圍徵集的上千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的前沿科技項目會師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