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存不存在削鐵如泥的刀

2021-02-10 生存狂

據說,一把日本武士刀能將M2重型機槍射出的彈頭瞬間擊成碎片,從此就有了削鐵如泥的美譽,削鐵如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那青缸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

無論是明代抗倭還是近代的抗日戰爭,中國人對於日本武士刀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日本刀的形狀和製造技術都具有獨到的一面,但是追本溯源,實際上它的祖先同樣是中國的唐代的唐大刀。目前西方人認為日本武士刀排名世界第三(第一、第二分別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可當這把源于于唐大刀的日本好刀遇到中國刀時,鹿死誰手待見分曉。

2010年一個日本人曾帶著一把日本刀不遠萬裡來到香格裡拉,為與中國卡卓刀之間的比拼而來。據當事人中國卡卓刀傳人卡卓 七林旺堆 回憶說,該日本人帶著一把武士刀想要與中國的卡卓刀進行比刀,而比刀是刀具收藏愛好者的一種比賽形式,目的為持刀者的榮譽而戰,本文內容源自CCTV紀錄片。

經中日雙方協商決定,該比刀環節將分為三輪,分別是用刀砍鋼釘、盤條和空心鋼管。

日本客人用卡卓的刀連砍三次鋼釘,終於在最後一刀砍斷了鋼釘

被砍的物體是根據雙方賽前協商決定,按照難度從低到高排列的原則,可北京測試結果表明硬度最高不是鋼管而是鐵釘(其中鋼釘HV225,盤條HV140,鋼管HV110),所以第一輪下來日本武士刀便沒有再戰。

在面對硬度最高的鋼釘時,普通刀的表現如何我們也可以看看

▲卡卓刀

第一把刀,連砍數刀後釘子仍舊沒被砍斷

第二把刀很輕易將釘子砍斷,但刀也卷了刃

第三把刀不但沒砍斷釘子,還將刀砍出好幾個大崩口

既然這樣,應該怎麼評判一把刀的好壞,具備怎樣的品質才能算好刀?

對於這個問題,研究鋼鐵材料多年的鋼鐵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董瀚(目前為鋼鐵研究總院結構材料研究所所長)給出了權威的解釋,並且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的人員也用科學的方法解開了藏家刀的神秘之處。

「它在砍的過程中既有鋒利的一面又有柔韌的一面,既不會崩刃也不會卷刃,表現出來良好的斬切性能」,董瀚曾這樣剖析卡卓刀。

那下面將從原材料和熱處理工藝等方面揭開卡卓刀既鋒利又柔韌的秘密?

卡卓刀的原材料

選用分析儀對卡卓刀的成分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卡卓刀的成分和常用的彈簧鋼60Si2Mn成分一致,既為普通的彈簧鋼材料。

 

60Si2Mn化學成分:

碳 C :0.56~0.6,矽 Si:1.50~2.00,錳 Mn:0.60~0.90,硫 S :≤0.035,磷 P :≤0.035,鉻 Cr:≤0.35,鎳 Ni:≤0.35,銅 Cu:≤0.25


「彈簧鋼按照通常的熱處理鏨火回火後HV(維氏硬度)在400-500之間,卡卓刀刀刃硬度已經到了HV700」,董瀚分析道。

突破彈簧鋼硬度所在何處?

卡卓刀要在不同藥水中先後鏨鋼十一次,再打磨,並且每種藥水使用溫度不一。

根據化學分析各藥水含的元素都不同,酸鹼度也不一樣。

十一種藥水含有共同的微量元素,而這與香格裡拉生活用水有關,而藥水中某些含量超高的鉀鈣鎂等元素主要人為添加,董瀚提到,「藥水中含有的鉀 鈣 鎂等這些元素在水溶液中以鹽的形式存在,它是(用來)提高鏨火速度的」

 

一塊廢鋼將經過選鋼回爐 提鋼 泡鋼 打造 鏨鋼等十道工序最終製成一把能斬釘截鐵的刀葉。但卡卓刀究竟是怎樣斷而不捲刃的呢?

 

通過對卡卓刀進行硬度測試,結果表明卡卓刀:刀刃HV700,刀脊HV300

 

針對這個硬度數據,董瀚分析說,「具有高硬度和一定韌性的作用導致它在砍的過程中能承受衝擊力的作用」。

 

卡卓 七林旺堆曾花了多年的時間去探索如何打造一把好刀,怎麼加工才能讓刀刃既不繃又不捲,「這個靈感來源於挑水的扁擔,扁擔的原理是硬和韌的結合,能削鐵的刀應既有硬度又要有韌性來保證刀刃不斷,藏刀由血槽分為兩部分,血槽以上弄成軟鋼,以下弄成硬鋼。」

 

董瀚解釋道,「將血槽以下的刀刃放在鹽水浸泡,然後將刀背放在V型油槽鏨火,循環熱處理工藝,水的鏨火冷卻速度比較快,油的冷卻速度比較慢,這就適應了刀的不同部位不同化學成分對鏨火速度的不同的要求。」

淬火介質冷速對比:油<水<鹽水

精彩視頻: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對中國的工匠精神肅然起敬,無論卡卓刀是否真的能削鐵如泥,這種古法打刀的工藝都應該得到後人的尊重和保護,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古老文化和工藝應該代代相傳,永世留存!

聯繫合作或者加入我們的交流群一起探討生存

請加掃描二維碼添加我們「狂妹」的微信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生存狂

*好消息:我們近期也會推出會員福利活動,會有很多好玩的、實用的裝備、配件送給大家哦!敬請關注!

BE PREPARE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時刻準備著!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

相關焦點

  • 「削鐵如泥,吹毛即斷」的刀真的存在嗎?
    大家一定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削鐵如泥,吹毛即斷,古代的刀具非常鋒利,只是製造技術已經失傳,我們再也做不出這麼厲害的刀了。」古代名刀製造技術真有這麼牛,現代技術都無法複製嗎?古代名刀製造技術無法複製?但仍有不少現代工匠和學者固執地認為如今生產的大馬士革刀與其古代同類是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確,任何一種古代工藝的復興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即便在性能上已經有了接近乃至超越,但畢竟時過境遷,很多當年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百分之百的復原有相當大的難度。今天的工匠和科學工作者執著於復原這些古代工藝的努力仍然值得欽佩,只是復原程度到底達到多少才算成功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 削鐵如泥的刀原來是存在的,這套香港廚神也愛用的菜刀,可以傳家
    以前我以為,削鐵如泥是誇張的修辭手法,看了這個實驗,我才知道真有這樣的刀:淬火時,淬刃不淬背,這是中國自古傳承的刀具鍛造工藝。刀刃淬火,可以提升硬度;刀背不淬火,保持韌性不容易斷裂,剛柔並濟。說它是把可以傳家的好刀也不為過!文刀:輕薄鋒利,吃軟不吃硬,專切菜切肉(不帶骨的肉)。武刀:沉而有力,吃硬不吃軟,專斬筋剁骨。
  • 古代寶劍真能削鐵如泥?專家:你看古人到底削的啥,菜刀也能做到
    基於此,古往今來的寶劍一直不在少數。譬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龍泉寶劍,曾助後來的劉邦在在芒碭山斬蛇起義。 不知各位發現沒有,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在形容這些寶劍時,總喜歡用到「削鐵如泥」這個成語。不管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還是施耐庵的《水滸傳》裡,都喜歡用削鐵如泥來形容寶劍。
  • 削鐵如泥的刀原來是存在的,這套香港廚神也愛用的菜刀,可以傳家!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兩把刀,我爸一上手,就知道有,是好刀。這鋒利程度絕不是一般的刀能有的。因為每一把刀都是匠人經千錘百鍊、刀刃淬火、細細打磨,手工鍛造而成。以前我以為,削鐵如泥是誇張的修辭手法,看了這個實驗,我才知道真有這樣的刀:
  • 菜刀真能削鐵如泥?
    菜刀作為常見廚具之一,樣式繁多,材質各異,鋒利度、硬度更是各不相同。近日,本報熱心讀者江先生致電「求真『物』實」欄目,稱他研發出一種新型材料,將這種材料用於菜刀,便可以做到削鐵如泥,並希望我們對此進行實驗。乍一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菜刀還能削鐵如泥?
  • 美國大片裡削鐵如泥,無堅不摧的冷兵器,真帥!
    1、日本刀有多可怕鋒利,是日本刀最可怕的地方之一。中國古代對刀劍的最高評價是十三個字:「吹毛立斷,削鐵如泥,殺人不見血。」《水滸》中有楊志賣刀一章,在潑皮牛二的糾纏下,楊志不厭其煩的演示了吹毛立斷和削鐵如泥的功能,只不過楊志剁的是比鐵軟很多的銅錢,你如果有興趣,回家找把工藝好、分量重的菜刀,也能剁斷銅錢。
  • 「吹毛短髮,削鐵如泥」?一分鐘帶你了解,刀劍的真實性能!
    吹毛斷髮、削鐵如泥」歷來都是頗具爭議的話題,這種說法經小說家們的渲染,很具有感染力,所以不脛而走。 而古代常用「吹毛斷髮」和「削鐵如泥」來形容刀劍的性能,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語言修飾,但其實不同形制的刀劍,性能通常也是不一樣。
  • 龍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上存在與龍相似的生物
    那到底有沒有龍呢,這個真的是完全沒有辦法證明的,而在如今不少人也在質疑龍的存在了。龍會不會在深海裡,所以現在還沒人發現?對於這個說法,其實深海區域很多地帶都是人類未勘察過的,俗話說「大海深不見底」,我們人類並非所有的區域都可以勘察到,包括世界上最深的海溝,至今我們也沒有完全搞明白,並且每次下降一個深度之後,幾乎都出現了一些超乎人類想像的事件,那就是深處依然有海洋生物的存。一般情況而言,在我們的科學理論之上,深海越深,水壓越高,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但是確實具有新生物的意外發現。
  • 中國真實存在過的10大名刀:鳴鴻刀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刀是一種古代常見的劈砍類武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寶刀名器的傳說,今天就一起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10款名刀。 第二名:鴻鳴刀 為漢武帝生前佩刀,漢武帝擊敗匈奴,開拓西域,功績卓著,後民間有人採集首山之銅礦獻於皇帝,因此皇帝命人將銅與精鋼合煉出這把削鐵如泥的寶刀
  • 《月老》柯震東:我很怕死,鬼到底存不存在?
    但是鬼到底存不存在呢?如果鬼只是一種唬爛那就沒意義啦!有些人號稱他們有陰陽眼,可以看到鬼,那我就放心了,多了一些感覺很科學的證據。這個理論最大的缺點就是,啊你有陰陽眼但我沒有啊,我沒有辦法親眼看到鬼,總是對這個理論保存戒心,感覺可能是某些特別喜歡炫耀的人集體說的謊。但你問我,想不想有陰陽眼,靠杯我是百分之百絕對不想要。我真的會被嚇死。
  • DNF:與眾不同巨劍武器外觀,劍刃掛滿倒刺,電鋸刀削鐵如泥
    巨劍武器是物理傷害最高的存在,更加適用於面板物攻職業,比如說劍魂、劍豪、劍宗,巨劍唯一的缺點就是攻速施放比較慢,DNF公測12年期間誕生了非常多的巨劍武器,今天我們就來說幾把與眾不同的巨劍外觀,幻化這些武器絕對能讓你鶴立雞群,刷新你對巨劍的認識。
  • 《陳情令》大結局,魏無羨聽到藍忘機的聲音,到底存不存在?
    《陳情令》的大結局,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一直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因為電視劇並沒有交代之後忘羨到底怎麼樣了,而是戛然而止,沒有了後續。最後一個畫面是魏無羨聽見藍忘機在叫魏嬰,可是一回頭便沒有了下一幕,那麼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這一聲魏嬰,是魏無羨的幻聽,還是真實的存在?要知道,這兩種可能意味著兩種不同的結局。有人說魏無羨註定是一人去闖蕩江湖,不管過去的一切多麼難忘,留下的只能夠是回憶。
  • 都敏俊所在星球到底存不存在?
    看到有彗星造訪地球的報導後,都教授還打定主意,要坐彗星「回家」,這些看似科幻,卻和現實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問題,更是激發了人們對浩渺星空的種種好奇心。 「KMT184.05」真的存在嗎?不符合任何一種國際標準的星球編號        電視劇裡,說都敏俊來自編號為KMT184.05的星球,還稱「這是一顆氣候、環境與地球差不多的行星」,螢屏上觀眾還看到了這顆閃閃發光的星星所在位置。都教授到底來自哪個星球?是銀河系或銀河系以外真實存在的星球嗎?
  • 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鬼?為何有人會見到鬼?其實答案非常簡單!
    文/仗劍走天涯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鬼?為何有人會見到鬼?其實答案很簡單!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鬼?這是非常古老而又現實的問題,甚至至今也有一些人都會認為,鬼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鬼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呢?這是一個長期的迷信的色彩觀念。如果不能用科學的實驗去證明他是真的存在的,或者它存在是具有虛構性的。那麼一切的否定,或者是肯定,是沒有可信度的。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在生活當中會見到鬼呢?如果沒有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他們是存在的,或者是不存在的。這些鬼又算什麼呢?
  • 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究竟什麼樣的刀,才能稱為好刀?
    對於刀的評價標準,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一般來說,分別以鋒利程度,硬度,保持度,手感,實用性,等標準進行衡量。 刀的鋒利度是由它的開鋒角度和開刃方式決定的,鋼材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跟刀的牌子更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刀的用途有很多種,有的要求鋒利有的甚至沒有開鋒,同樣的鋼材刃越薄越容易切割物體,但是刃的保持性肯定沒有開鈍一點來得好。這也是同樣一款刀,粗開刃可以砍鐵絲等硬物,細開刃用來削紙或砍竹子。一般說來大多數的折刀要比直刀鋒利很大程度上是折刀比直刀刀刃、開鋒要薄一點而已。
  • 刀劍真能削鐵如泥?
    古代形容刀劍的鋒利,一般都會說:削鐵如泥,吹毛斷刃。不過這種刀劍,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也沒有製造出來。是現在的製造工藝不行嗎?還是原有的技術已經失傳了?《水滸傳》裡面,楊志賣刀的時候,牛二逼他試驗刀的鋒利,楊志在地上擺放了一摞銅錢,一刀下去劈開了。
  • 動漫中的十大名刀
    《犬夜叉》天生牙——殺生丸不為殺戮而生的刀,技能是可以把瀕死之人從鬼門關拉回來。使用者殺生丸一出場就是一個冷酷無情沒有感情的妖怪,嫌棄天生牙沒有殺傷力,想要搶奪父親遺留給犬夜叉的另一把更具殺傷力的刀「鐵碎牙」。被犬夜叉重創垂危之際,遇到了善良的鈴救助了殺生丸。從此,殺生丸的性格開始轉變,逐漸接受了天生牙,還開發出了更具殺傷力的打法。
  • 「寶刀屠龍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倚天劍是否真實存在?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裡,對於刀劍有著這樣的描述,「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 拉孜藏刀中的王者,一刀難求,除了削鐵如泥,還有什麼特點?
    男人愛刀,這是天性,不論孩時,還是成年,都會夢想擁有一把屬於自己的刀。兒時玩刀不問貴賤,別把鉛筆刀也覺得威風。長大了,渴求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那是心中的夢想。這次能來西藏的拉孜縣,就是想看看傳說中的拉孜藏刀,這可是中國三大名刀之一呀!能馬上見到夢寐以求的寶刀還是滿興奮的。
  • 大家期待的熊出沒之怪獸計劃還沒有播放,網友說,到底存不存在
    探險日記的播出很受歡迎,隨後也推出了探險日記第二季,還召回了很多的老朋友回歸,這是收到一直的好評,然而據傳探險日記第三季也要上映,可很多熊迷們都等不急了。這個探險日記第三季,都說改名怪獸計劃,在小編看來,探險日記3可能是存在的,但還沒有製作好完全不可能,不然到現在還沒有播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