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經典詠流傳》57首歌曲全,趕緊為孩子收藏起來!

2021-01-10 山東現代學院

央視詩詞原創節目《經典詠流傳》自開播起就廣受好評,多首熱門詩詞歌曲為同學們所喜愛。在節目的年度盛典晚會上,《梁祝》《木蘭詩》《山居秋暝》《將進酒》《青玉案·元夕》《聲律啟蒙》《三字經》《墨梅》《明日歌》《別君嘆》《上下求索》《登鸛雀樓》等被評為「年度經典作品」,各位經典傳唱人也走上舞臺為觀眾們再度唱響經典之作。

第一期(6首)

(每幅圖可左右滑動看更多,點擊可看高清大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第二期(5首)

(每幅圖可左右滑動看更多,點擊可看高清大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第三期(5首)

(每幅圖可左右滑動看更多,點擊可看高清大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第四期(6首)

(每幅圖可左右滑動看更多,點擊可看高清大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第五期(6首)

(每幅圖可左右滑動看更多,點擊可看高清大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第六期(5首)

第八期(6首)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2018年大年初一至初三,由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連續三天在綜合頻道播出。這檔「和詩以歌」節目,開播次日以9.3的豆瓣評分創文化節目新高為央視迎來了戊戌年的「開門紅」,並在今年兩會上引發關注。擔任《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之一的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將《經典詠流傳》式的美育教育推廣到基層和全民」的提案。
  • 「央視boys」《經典詠流傳》再合體致敬偶像
    1月2日回歸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立足「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創新打造「3D沉浸式」音樂體驗,帶領人們在歷史長河中追尋英雄足跡,給人以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精神激蕩。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首期節目收視率1.418%,收視份額達5.337%,同時段排名第一。
  • 央視又出精品,《經典詠流傳》的海報文案值得收藏
    作者 | 黃毅來源 | 公關界007(ID:PRCN007)流行的不一定會成為經典,但經典的一定要流行
  • 經典詠流傳歌曲:胡德夫登央視《經典詠流傳》 彈唱《牛背上的小孩·回鄉偶書》
    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在前兩季均獲得超過8分高口碑的情況下,第三季節目一開播就衝到了9.2的高分,成為開年首檔9分國產綜藝。 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戰「疫」詠志激活「經典」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戰「疫」詠志激活「經典」讓這檔節目成為開年首部超9分綜藝文以載道,歌以詠志。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央視一套《經典詠流傳》為甘肅文旅打call
    央視截屏7月25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期在央視一套播出。在《經典詠流傳》舞臺上,她用一首原創歌曲《蒼黃》將古典與現代融合,以更宏觀的視角勾勒千年敦煌的魅力,帶領眾人穿越歷史雲煙了解和走近敦煌。「敦,大也;煌,盛也。讓我們一同沿著萬裡敦煌道,穿越千年時光,映照荒漠中的文化之光,尋找心靈歸處,從容走向未來。」
  • 肖戰,登時尚娛樂周刊,和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上傳唱的歌曲有關
    本文主題:肖戰,登時尚娛樂周刊,和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上傳唱的歌曲有關近期,肖戰登上了一本時尚娛樂周刊,主要是和他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上傳唱的一首歌曲相關。這個消息被有心的人兒發現之後,便開始奔走相告,讓更多人了解到這個好消息,一起開心,消息一經傳出也引起了廣大的討論和關注,再次為肖戰開心。肖戰這次登上的時尚娛樂周刊是《東方文化周刊》,同時也是最新的一期,2020年10月的(第20期)。其實說起《東方娛樂周刊》,可能還有著很多人兒感到很陌生,那麼就一起來簡略了解一下吧。
  •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或是傳承經典最合適方式
    其實,除了《經典詠流傳》(配圖為海報)外,還有不少歌曲的歌詞源於古詩詞,不少觀眾認為,在歌唱中學詩詞、背詩詞,或是經典最合適的傳承方式之一。   知多D   記者獲悉,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已經錄製完成,即將跟觀眾見面。   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火爆全國,據統計,首輪播出,央視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兩套節目收看人數累計11.63億人次。
  • 「央視boys」《經典詠流傳》再合體致敬偶像 廖昌永父女唱響周恩來...
    除此之外,全新演繹的經典作品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收穫肯定和好評,譚詠麟一首粵語版《定風波》更是被網友盛讚為「十年來華語歌壇第一佳作」,而圍繞新一季「致敬英雄」主題所展現的音樂和故事,也讓不少網友表示:「真正感受到了英雄讚歌穿透時空的心靈力量。」本周六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八點檔,節目第二期將繼續用歌聲傳頌英雄精神風骨。
  • 經典詠流傳歌曲:《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十一期詩詞、歌曲及意境海報合集,果斷收藏!
    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 《經典詠流傳3》鳳凰傳奇再登臺,陳柯宇則演繹百家姓版的生僻字
    《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開始,收視口碑都是雙豐收,這次帶三季也播出了四期,依舊是好評如潮,在這期節目中,鳳凰傳奇將再次為經典發唱,可以說他們已經是《經典詠流傳》的常客了,加上這次已經有四首歌曲了,不過記憶深刻的還是鳳凰傳奇的《將進酒》,當這首歌曲一唱出來後,就備受歡迎。
  • 經典詠流傳歌曲:《經典詠流傳》9首好聽情歌,總有一首適合你,果斷收藏!
    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 《經典詠流傳》28首歌曲詩詞合集,為孩子收藏啦!
    來源 | CCTV經典詠流傳(ID:cctvmxhct)近日,央視的大型文化節目CCTV《經典詠流傳》廣獲好評。把文化瑰寶古詩詞配上琅琅上口的旋律,文以載道,歌以詠志,共享盛世文化的沐浴!《明日歌》明·錢福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藝術經緯】文化綜藝《經典詠流傳》用流行音符展示文化自信
    因為《經典詠流傳》,本真質樸的歌曲《苔》刷爆了朋友圈——這段視頻全網播放突破4000萬,成為春節期間最熱門的一首歌曲,可以與王菲、那英在春晚演唱的《歲月》比肩。《苔》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這首「孤獨了300年」的詩作,被鄉村教師梁俊和來自貴州山裡的孩子們用天籟之聲動情演繹一夜爆紅,「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詩詞對生命的禮讚也讓網友感動。
  • 《經典詠流傳》:媽媽和孩子通過唱古詩來詮釋親情和愛,值得學習
    2020年2月29日晚8點,第五期《經典詠流傳》在央視一套播出,這檔文化類節目已經連續播出了三季,也受到了眾多詩詞愛好者的喜歡。在之前的《經典詠流傳》舞臺上,讓我們記住了一大批動聽的詩詞歌曲,這些歌曲朗朗上口,易於傳唱,如之前趙照演唱的《聲律啟蒙》,還有來自大山深處的鄉村教師帶領同學們演唱的《苔》,這些歌曲在一夜之間便流傳甚廣,且非常適合小朋友吟唱,讓孩子們在歌聲的浸潤中也記住了古詩詞。
  • 漢家經典詠流傳 屠洪剛央視唱響《大風歌》
    元月2日晚,由張逸馬、王虎作曲,屠洪剛演唱的歌曲《大風歌》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播出,豪邁雄壯的歌曲配以氣勢恢宏的屏幕背景,感染了屏幕內外的觀眾。《經典詠流傳》是中央電視臺於2018年開創的名牌欄目,憑藉精緻有創造力的「央視氣質」展示了國家平臺的高水準和創新實力,讓經典作品具有穿透性。節目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對《大風歌》進行了精彩點評。
  • 「央視boys」《經典詠流傳》再合體致敬偶像 ,廖昌永父女唱響周恩來心中盛世
    1月2日回歸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創新打造
  •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傳遞戰疫精神
    她說,當聽到《經典詠流傳》裡的這首歌曲,覺得很符合彼時的心境。 嘗遍酸甜苦辣,只為春暖花開,山河無恙。儘管密布的陰霾已經散去,那段歲月依然讓我們心潮澎湃。每一次回想起來,都令人肅然起敬。
  •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3D沉浸式唱響「2021年第一聲」
    1月2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正式首播,節目延續第三季的熱忱之心,以「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為主題,用音符刻印時光,用歌聲傳頌精神。    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在這一大主題下守正創新,積極嘗試用新角度、新模式、新技術來講述中國故事。節目總策劃、央視綜合頻道負責人許文廣表示:「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中華民族數千年從未斷流的文脈當中,英雄主義的浩然正氣從來就是我們最昂揚的底色。2021年,正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經典詠流傳》第四季回望百年崢嶸歲月,傳唱千年經典篇章,為時代畫像,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