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終幻想》(以下簡稱FF)帶有序號的正統續作,FF16的公布可以說是讓人驚喜之外又感到無比擔憂——拋開網遊屬性的FF14不談,FF12劇情與系統的變革引起的口碑兩極分化、FF13「一本道」以及後續兩部壓榨IP價值的續作所引發的抱怨、FF15的漫長延期和虎頭蛇尾的結構讓粉絲們大感失望……從表現上來看,似乎想要重振FF系列的榮光還是只能靠FF7remake這樣的「冷飯熱炒」才能多少看得出效果。
所以FF16從建立起推特開始,就收到了無數網友們的關注:這一作會由誰來負責?什麼時候能推出?世界觀又是怎樣的?FF16所展露出的每一條信息,都關乎著這個王道IP在即將迎來次時代遊戲洗禮的玩家心目中的形象。
在FF16於前日放出長達4分鐘的預告片之後,我也是反覆觀看了數遍。對於這個先導預告而言,個人還是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感想,希望接下來的這些文字能夠給玩家們帶來一些新的期待。
解析將以日版預告片為主,英文版做補充。文章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歡迎留言討論。
關於預告片所表現出的內容
首先要寫在前面的是,我認為不應該僅憑藉這樣一個預告片就對FF16抱有過高的期待和過度的失望——根據吉田直樹在去年愚人節時候發布的相關招聘來看,遊戲的開發程度目前應該還處於「大規模開發階段」的初期,所以目前所能夠呈現出來的也只是一部分原始素材而已。(個人感覺更像是索尼逼著SE說「你趕緊弄點新東西出來保駕護航吧」的感覺)
從這個長達4分鐘的短片來看,從光源、貼圖、人物建模等畫面上的表現來看,這次的FF16並沒有給人一種「特別驚豔」的感覺,誇張點說,甚至有些令人失望——但如果考慮到遊戲依舊處於開發的前期,那麼畫面上依舊還是可以擁有上升的空間的。
順帶一提,在本次的預告片中並沒有出現任何一個CG鏡頭,全部為即時演算。
應該是主人公的黑髮少年
在影片中,出現了黑髮並且擁有面紋的少年,同時還展示了其青、狀年時期的形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就應該是玩家所能夠操控的主人公了。所展示的兩個形象,也說明了在本作中應該會出現一個較大的時間跨度——其中,少年時代的主人公面部並沒有黑色印記,青年以及片尾最後的壯年則在左臉頰部分有一個黑色的印記。
在預告片的開始部分,成年版本的主人公接到了一個暗殺名為「多米南特」的女性的任務,而分配任務的隊長表示,因為臉上的黑色印記,這個任務是無法拒絕的。以此來推斷:擁有印記的人或是某個特殊的行動小組,專門進行一些暗殺等恐怖行動;又或者是因為犯下了某種罪責,而被施以了此種印記。
從黑色的印記構成來看,似乎是由兩把武器組成。
在隨後召喚獸的爭鬥中,主人公所在的小隊一位成員命喪巨石之下,這一橋段也可以基本斷定主人公所身處的小隊,算得上是一個存活率非常低的危險部門。
順帶一提:在少年時期,主人公所擁有的的是一隻白色的陸行鳥。眾所周知,陸行鳥的標準顏色是黃色,在FF12的設定中,其實只是因為黃色陸行鳥是最常見的陸行鳥類,也是最適合騎行的種類。其他顏色的的陸行鳥性格較為兇暴。
不過在FF14和FF15中,通過培育,陸行鳥的顏色就沒有此種的限制了,所以在FF16中,也很有可能存在與陸行鳥相關的培育系統。
另外日版的黑髮主人公,聲音聽起來非常像內田雄馬(FF14中水晶公的CV),因為官方沒有公開CV列表,所以此處僅為猜測。
主人公的對立面:金髮少年 - 約修亞
在隨後的鏡頭中,與主人公同時出現的除了一位銀髮少女外,還有金色頭髮的、名為約修亞的少年。從服飾打扮以及來迎他的女性所說的「該去見陛下了」的語言來看,約修亞是該國的「王子」。(在英語版中,這裡的「陛下」則直接翻譯成了「Your Father」)
來迎接約修亞的人應該為其母親,從其對約修亞責備「又從家裡跑出來了,真讓人不省心」的話語能略知一二,而再加上其全程捂鼻的動作來看,應該是對黑髮主人公和銀髮少女這些平民階層有著較大的成見。兩人對其行禮也反向印證了其貴族的身份。
約修亞被帶走回頭看向兩人,加之黑髮主人公所說的「既然是約修亞的騎士,那麼就不得不保護他了」,可以推斷出彼時主人公與約修亞是守護與被守護的關係,而實際上兩個人私下非常要好,可以說是兒時的玩伴。
而對於約修亞使用其身上所封印的類似火系的治癒能力治療男主的行為,在後面會進行解說。實際上,約修亞身上所封印的力量在之後應該對主人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核心矛盾也應該集中在二人的身上。
水晶與戰爭的關聯性
在預告片的開頭部分,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句旁白:「圍繞著母水晶,戰爭又開始了。」
在預告片中,戰爭部分的著墨也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在戰爭鏡頭中,我們看到有數個體型各異的士兵在戰鬥,可以推測這應該是一個席捲世界的全面戰爭。其所使用的武器與圍巾裝束,也多半似乎與居住沙漠上的民族有關。可以推斷在FF16的世界中,應該包含大量的生態各異的部族與環境。
隨後畫面中出現的白髮指揮官模樣的人指責桌子對面的神秘女性說「拒絕提供援軍?跟原來說的不一樣,這到底算什麼同盟!」神秘女性則以「妨礙了之前的戰爭進攻」而回絕了其要求。
在日語版中,「之前的戰爭」用的是「大陸戦爭」,而英文版用的是「Battle of the Twin Realms」,在表意上稍微有一些區別。從英文的表意來看,指的是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或許就是指代王子的國家以及神秘人所在的敵國。
隨後,有一個聲音低沉的神秘男人說到:「人如果失去了水晶的加護,則無法生存」,在英文版中則是「如果沒有水晶加護,我們就無法抵禦王國的衰滅」。
預告片中所表現出的水晶的定義,似乎與前幾作的水晶定義有一點不同:在歷代的FF系列中,水晶一般都有著「高位能量」、「啟示者」、「鍊金素材」這樣的屬性,而在本作中似乎暗示了水晶的保護機製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不過,這句話也可能只暗指水晶力量的強大而已——只要擁有了水晶的力量,就能夠統治一切。
接下來的預告片中展示了黑髮男主與身穿白色鎧甲的「龍騎士」的戰鬥,在擊敗了龍騎士後,聽上去看似男主上司的人說到「竟然都把龍騎士送過來了啊,贊布雷克的那些傢伙……戰爭開始了嗎……」
從這幾句話可以斷定原本男主人公所身處的王國,以名為「贊布雷克」的王國使用「龍騎士」入侵而陷入戰火,雖然入侵的動機尚不能完全確定,但聯想到水晶、以及約修亞身上所封印的能力來看,或許「贊布雷克」王國入侵的目的就是想要搶奪這種水晶之力。
而在本作中,在預告片的最後,宣傳語為「クリスタルの加護を斷ち切るための物語」。直譯過來就是「為了斬斷水晶守護的故事」。如果水晶加護是能夠讓人類生存下去的動力,那麼為何要斬斷水晶加護?從定義上來看,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我個人推斷,接受水晶加護的人會收到很大程度上的精神或者肉體上的壓力,而男主也正因為這種力量而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因此而痛恨水晶的存在。
故事的核心:召喚獸
在主人公行動的過程中,出現了FF系列最經典的兩隻召喚獸「泰坦」與「希瓦」。對於兩隻基本不會缺席FF系列作品的召喚獸而言,出現在首部預告片中似乎也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看起來本作也少不了一些大魄力的召喚獸對決場景。
而在預告片的後面,則出現了本作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召喚獸「鳳凰」與「伊芙利特」——本作的LOGO也是以這兩個召喚獸進行設計的。縱覽正傳的所有logo中,直接以召喚獸作為主視覺進行設計可以說是系列第一次,這也多少表明了本作將會以這兩個火系的召喚獸作為故事核心而進行延伸展開。
在FF系列的歷史中,鳳凰是從FF5系列中登場的老召喚獸。在神話中,鳳凰有著「涅槃重生」的特性,而遊戲中其使用的經典技能「轉生之炎」,除了能夠給敵人造成火屬性傷害以外,同時會附帶我方成員復活、回復等等正面效果。作為全系列召喚獸而言,是與寶石獸、莫古力等同樣會給玩家提供增益效果的召喚獸。
而同樣作為火屬性的伊芙利特,則通過「地獄的火焰」將敵人一掃而光,是強調攻擊傷害的代表。在神話故事中,伊芙利特也是「火之魔神」的代表幻獸之一,正傳作品中,其形象與性格也非常殘暴,恰好與鳳凰是兩種同屬性卻感覺上完全不同的存在。
能夠使用鳳凰的人,在預告片中,有過這樣一句話:「是大公的兒子(英文為Arcduke’s son,與日文一致),鳳凰!」
如果約書亞為大公之子,那麼他就應該擁有著能夠使用召喚獸的力量。
同時,在預告片中約修亞一邊,則因為親人被殺,而精神崩潰,似乎也同樣激活了召喚獸的能力。而被敵人殺害的親人雖然只有不到一秒的露面時間,但從面部似乎有著單獨的建模以及約修亞的反應來看,被殺的應該是其父親。
約修亞精神崩潰召喚鳳凰,能夠佐證的是約修亞所激活時,藍色火焰的效果與鳳凰的效果是一致的。這樣,約修亞在開頭所使用的治癒能力,也就能夠得以解釋了。
同時,從熊熊火焰中誕生出了另外一個人形。此時被火焰衝擊掀翻的看似指揮官一樣的人說到:「為什麼除了鳳凰以外,竟然還有火屬性的召喚獸……」而人形則化身成巨大的火之召喚獸伊芙利特,點燃了整個城市。而剩下的,就是一場鳳凰與伊芙利特的對決了。
從指揮官的這句話來看,似乎一個屬性只對應一種召喚獸,而伊芙利特的登場則打亂了這種規則。這裡或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設定點——同屬性的召喚獸有兩種,是不是意味著其會對這種屬性元素產生影響,甚至破壞世間能量的平衡呢?
如果以這種觀點來推算,主人公的能力是可以吸收召喚獸的部分能力,而鳳凰的攻擊方式也就是在這時約修亞傳達給主人公的。(感謝我站讀者@Nia 的觀點)
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主人公其實就是伊芙利特本人。看到失控的約修亞後,不得不化身伊芙利特來拯救他。
遊戲開篇的大致劇情走向
至此,通過這短短四分鐘的閃回以及插敘,或許我們應該能梳理出一個本作的大致走向。(以下僅為個人推測)
首先年輕時的黑髮主人公,作為王國裡大公的兒子,被賦予了保護王子安全的任務。而在保護的過程中,即便是有階級上的區別,但主人公還是與王子成為好朋友。
王子本身擁有的水晶之力(亦或者召喚獸之力)被名為「贊布雷克」的王國所覬覦,「贊布雷克」通過合縱連橫的政策,使得其他國家臣服於旗下,並通過派遣「龍騎士」對主人公所在的王國進行侵略。
主人公的王國不敵敵國的進攻,敵人殺進內城,並在王子面前殺害了國王,王子因為巨大的精神衝擊而導致強行召喚鳳凰並不可控制。敵人派出不明人士,召喚伊芙利特對付鳳凰。
結局則是鳳凰不敵伊芙利特,王國覆滅,主人公只能委身於秘密組織,尋找復國機會;亦或是伊芙利特被擊敗,卻不幸導致王子死亡,主人公變為罪人,在執行任務的同時尋找報復「贊布雷克」王國的機會;更也有可能之後王子與主人公反目成仇,展開一場類似「兄弟情」的大戰……
但無論如何,從最後片尾男主成長、眼神愈發兇狠、以及最後一句「我一定要殺了那傢伙」的臺詞來看,本作的核心基調「復仇」可以說已是板上釘釘了——與FF15的復仇不同,FF16所展現出的,更偏向一種基於私人的、更加歇斯底裡的感覺。
同時,預告片所展現的過場動畫中,一些鏡頭出現了大量的血跡,這在FF系列中可以算得上是比較過激的表現。可以猜測,本作的故事可能會比想像中的還要黑暗一些。
或許是高速爽快的戰鬥系統
整個預告片中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場景頗為豐富,但實際上大部分的戰鬥只體現了與敵人「一對一」的基礎上。所展現的怪物基本上是FF系列非常「眼熟能詳」的老朋友了——包括但不限於:魔界花、長鬚豹等。
其中還有名為「龍騎士」的敵人,從盔甲的設計來看,與以往印象中的龍騎士設定並不貼近。龍騎士的頭盔設計略接近FF12中審判長們的頭盔造型。
從整體的表現上來看,FF16的戰鬥方式跟FF15有點類似。主人公擁有浮空、迴避、翻滾等多姿多彩的戰鬥方式。其中有一招能夠快速接近敵人的技能,從特效和行動方式來看非常像諾克提斯的「位移破擊」。
除了一些拉進鏡頭的特寫以外,敵人的攻擊方式以及頻率也似乎暗示了本作的戰鬥節奏也會偏快。
在戰鬥過程中,黑髮主人公除了使用劍與魔法進行攻擊以外,同時還能夠借用一部分召喚獸的力量進行特殊攻擊。
類似鳳凰翅膀的火屬性挑空技,能夠讓角色在空中進行長時間的浮空連段。
類似迦樓羅手臂的風屬性攻擊,能夠打出快速且高次數的傷害。
類似泰坦拳頭的土屬性攻擊,能夠在每一次出拳的同時給敵人造成大量的傷害。
目前尚未知否這些技能是否可以在戰鬥中進行自由切換,但從整體表現來看,遊戲也確實有了點兒隔壁《鬼泣》的影子——當然這也不能怪SE,畢竟負責本次戰鬥系統的是在卡普空呆了20年,參與過《鬼泣 4》、《鬼泣DMC》和《鬼泣 5》的鈴木良太。
如果他的加入能夠有效地改善FF系列祖傳的塑料打擊感,或許整個遊戲的體驗也會更上一層樓吧。
另外,根據SE給日本媒體提供的商業通告來看,本作的類型首次使用了「動作RPG」這樣一個分類。這是FF正傳歷史上首次採用「ARPG」形式的作品(就算是FF15這種滿天飛的也只是寫成了RPG)。
擔心會過勞死的吉田直樹和第三開發部
在預告片發售之後,FF16的製作人吉田直樹與總監高井浩都為玩家發來了寄語:
我們的下一回重大情報揭露定於2021年,於此期間,歡迎各位盡情揣測,我們可是有豐富的資訊等著要發表——不只是針對《Final Fantasy XVI》,還有《Final Fantasy XIV》!當然,對於兩者,我會同樣不遺餘力投入工作!
—《Final Fantasy XVI》製作人吉田直樹
《Final Fantasy I》首次發售時,我還只是其中一名玩家、一個懷有遠大夢想的年輕學子。到了《Final Fantasy V》推出時,我終於勉強晉身開發人員之列。從那裡,我轉戰「線上」開發,貢獻一己之力於《Final Fantasy XI》與《 Final Fantasy XIV》。
而現在進入到了……《Final Fantasy XVI》。
從建構全新的開發環境,到認識PlayStation 5的全盤運作特性,我們團隊在這一路過程中接受了無數挑戰,才為玩家們帶來了這著名《Final Fantasy》系列的第16篇章。雖然我們正馬不停蹄地投入無限心血在這專案當中,但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將完成作品送到各位手中。不過我保證絕對值得等待!
—《Final Fantasy XVI》總監高井浩
從兩人的信息來看,FF16隻有等到明年才會有新的消息公布,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本作的開發度目前還無法拿來做更多的演示。
去年4月Square-Enix日本在其官方網站就稱目前正在開發最新的高清遊戲項目,並開始招募新項目的工作人員。領導此次新項目的領導人為SE第三開發事業本部部長,《最終幻想14》的製作人吉田直樹。然而實際上項目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有所動靜:2017年SE開始招募面向「某超大作系列」的美術人員,同時,目前擔任FF16總監的高井浩也從FF14團隊中離開。推測FF16的立項應該在2016年左右時就已獲得批准。
對于吉田直樹,喜愛FF系列的粉絲們一定不會陌生。通過數年的努力將FF14從一個「差評如潮」的網路遊戲逆轉成FF系列歷史上又一個全新的頂點,吉田直樹對於SE而言可以說是功不可沒。自然「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這樣一個無法迴避的箴言也就在吉田身上映射了出來。
目前吉田身兼董事、FF14製作人兼導演和第三開發事業本部部長三個職位,許多玩家目前都打趣地害怕吉田會「過勞死」。不過吉田在寄語中著重強調了其「製作人」的身份,很有可能在FF16中只是發揮項目管理以及把控大方向的作用。
而另外一位,也就是FF16的總監高井浩,實際上是與吉田同時期進入FF14開發組的成員。他在SE中算是資歷很老的監督了:曾負責過FF4的Debug工作以及FF5的開發工作;隨後進入《浪漫沙加》製作組,擔任系列1/2/3作的戰鬥特效,隨後在《最後的神跡》中首次擔任導演。
所以很多人從預告片的表現上來看稱其為《FF14-2》,也大抵是因為開發成員基本都是原FF14的開發主力成員構成而盡於此。
目前,除此以外其他的開發組成員還未公開,但根據預告片中所展現出來的較為「硬核」的世界觀來看,我個人倒是很希望松野泰己能夠負責本作的劇本設計——喜歡以種族、宗教等故事衝突為始的松野泰己,筆下有一種獨特的厚重感,而對於FF16這種中世紀題材的作品,由他來執筆也能為整個故事更增添幾份真實性。
松野跟吉田在FF14的小版本「重返伊瓦利斯」中就已經玩的不亦樂乎,如果能夠順利加入FF16的開發團隊,也算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
松野泰己曾經表示目前正在合作開發一個項目,雖然他否認了是FF相關的作品,但吉田也曾經否認過自己在做FF16到頭來還是被打了臉,所以姑且也可以認為是「製作人的嘴,騙人的鬼」吧。
結語:質樸的初心
在最後,我想跟大家多聊一點本作的世界觀——因為這次的預告片,從觀感上來看確實少了那麼一點兒「幻想」的味道。更不如說,把遊戲中出現的召喚獸、陸行鳥都拿去,說是個全新的中世紀風格IP也不足為過。
接受了了FF15的近未來幻想公路片的風格,又剛習慣FF7re這種架空科幻題材的表現手段,猛地一來這種中世紀的硬碰硬故事,對於一些剛接觸FF系列的玩家而言確實可以算得上是個門檻。然而這個改變並非是突如其來的。早在19年初FF14巴黎粉絲節上對本作製作人吉田直樹的採訪中,就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
——作為導演,對於網絡FF系列的未來而言,如果要為玩家們製作FF16、FF17,您會考慮傳達什麼樣的遊戲要素呢?
吉田:哎?嗯……大家大家的問題都很難啊(笑)。這粉絲節可真奇怪,明明應該很快樂的,卻提了個這麼難的問題(笑)。首先如果FF系列要繼續出MMO類型的話,因為FF14目前運營狀態一直都很良好,想要推出的可能性就很低了。接下來的就是我個人的想法了:機械啊科技什麼的基本不會登場,想給玩家一個特別直接的「幻想」系列的FF。我自己也被加雷馬帝國過於強大而感到困擾。啊,這些都是我胡說的(笑)。
相比較野村原案的FF系列,這次16的感覺絲毫沒有炫酷的感覺,甚至連SE最拿手的CG都沒有登場。給人感覺有點像是還沒來得及化妝的大姑娘,露出質樸卻又並非令人驚豔的面龐。
然而從吉田的發言來看,FF16所展現出的純粹的「劍與魔法」的世界,卻又給了我一種別樣的懷念感——王子救公主的橋段有《勇者鬥惡龍》守著,而《最終幻想》就像是一個勇闖天涯、就算是磕的頭破血流也勇往直前的孩子。然而遊蕩在外,誰還不想回家看一看呢?
對於習慣了各種流光溢彩的高科技幻想故事,這次FF16所端出來的,就像是在一道又一道的山珍海味之後,猛地呈上來的一碟做法不複雜卻又有著熟悉味道的魚香肉絲——看上去默默無聞,但吃進嘴裡或許也會有一些意料不到的動人之處。
希望吉田直樹帶領的第三開發部能夠好好地沉澱下來,就像帶領FF14那樣,讓這一經久不衰的作品,走上一條紮實且能夠傳承下去的「重生之路」。
最後的最後,從單機正統續作的推出時間來看:
FF10的發售日為2001年7月,
FF12為2006年3月,
FF13為2009年12月,期間相隔4-5年;
FF15為2016年11月,
FF7re為2020年3月,期間相隔為3年多;
由此可以簡單估算,基本開發周期為3-5年左右。如果按照15的開發進度來推算,FF16的發售日應該在2022年的後半期左右。
順帶一提,2012年E3上SE發表了一個「Agni's Philosoph」的演示預告,現在看起來跟FF16也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了……
精彩內容
(請點擊圖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