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消防員
遊戲時間到了,孩子們都興致衝衝的來到家庭區,取下自己喜歡的各類職業服裝進行「換裝遊戲」。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消防員的服裝。然而,我觀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們沒有如計劃那般專注於消防員遊戲,他們會頻繁的串區,往往是穿好消防員服裝大喊兩聲「滅火啦!」,圍著教室跑兩圈後便徑直走到玩具區玩玩具或著藝術區畫畫,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在回顧時,我了解到孩子們雖然對消防員這一職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只知道消防員的工作是滅火,大多數幼兒對消防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和消防器材都不太清楚。他們只是對材料(消防員服裝)感興趣,他們的遊戲是無意識的低水平遊戲。如何發現幼兒的主動學習過程,挖掘幼兒的核心經驗,支持和助推幼兒向的遊戲發展呢?
好奇心和探索心是幼兒的天性,消防員遊戲的萌芽是我下一步支持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線索,由於生活經驗是幼兒遊戲的源泉,我認為應為幼兒提供熟悉的真實的材料,為幼兒營造接觸真實社會場景的契機,讓幼兒在合作中去體驗和認識社會,為幼兒的社會性的發展和認知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實地觀摩,材料跟進,激發幼兒的遊戲意圖
基於孩子們對消防員的濃厚興趣,我們開展了走進消防中隊、開展消防演習的活動,消防員為孩子們展示了消防器材,並進行了講解。孩子們在這裡直觀的接觸了消防員的工作內容。
我班之前的家庭區只有消防員的服裝,沒有配備相應的器材,導致孩子們的遊戲不能深入進行,回到幼兒園後,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需要什麼材料。
我:「孩子們,你們認為咱們班可以增添哪些可以幫助你們更好進行消防遊戲的材料呢?」
辰辰:「我們需要滅火器,著火了,我們就可以這樣吱(手裡比劃著按的動作),火就沒了。」
妞妞:「我們還可以用長長的管子,裡面有水,可以滅火。"
我:「嗯,我們還可以用水管。」(肯定孩子的回答,幫助幼兒樹立水管這一概念。)
小傑:「我舅舅就是消防員,他還有對講機。」(並不是每個孩子都了解對講機,可見,孩子的生活經驗和他家庭環境息息相關。)
……
經過討論後,我們班增添了消防裝備(包括對講機、滅火器、水管),孩子們開始嘗試使用消防裝備。
二、走近幼兒,走進幼兒
案例一:3月10日,區域遊戲時間,家庭區,辰辰穿上消防員服裝,嘴裡大喊:「我是消防員。」
他拿著滅火器問蕊兒和小豪:「你們這裡著火了嗎?」
蕊兒和小豪搖搖頭。
辰辰又詢問正在「逛街」的妞妞:「你們這裡著火了嗎?」
妞妞說:「辰辰,我這裡著火了。」
辰辰和妞妞一起用滅火器將床邊的「火」撲滅。
接著,辰辰又去詢問其他幼兒。整個遊戲時間,他都在當消防員。
這是他第四天玩這個遊戲了。
。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通過走進消防中隊,孩子們逐漸把他對消防員的觀察和了解融入他的遊戲當中,另一方面,我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材料,材料以低結構和真實材料為主,同時提供各個職業的服裝,以幫助孩子們實現遊戲意圖,新增的消防裝備為幼兒的消防員遊戲提供了材料支持。
等待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班的幼兒對消防員的興趣仍然不減,但多數孩子
是個人遊戲,即使有合作行為,也只是無意識、無計劃的行為,我開始思考:小班孩子的遊戲只能這樣簡單重複嗎?他們的遊戲中可以有探究和合作嗎?如何讓幼兒產生合作行為呢?是應該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嗎?還是讓孩子們就像這樣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教師怎麼指導呢?孩子們的遊戲水平會提升嗎?經過了幾番糾結,我認為此刻的我應該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學習者,不要急於提升幼兒的遊戲水平,應該先走近幼兒,了解他的意圖,認同他的行為,給予幼兒他想要的支持。
三、做一位學會等待與陪伴幼兒的教師
3月21日,辰辰仍然在玩「消防員」的遊戲,他對我說:「老師,你能幫幫我嗎?」我問:「好的,你需要我怎麼幫你?」
辰辰說:「我找不到小夥伴和我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
我說:「哦,你找不到小夥伴和你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那怎麼辦呢?」
辰辰說:「你和我一起去找找吧!」我回答道:「好的,我和你一起去找找。」辰辰走到玩具區問小語:「小語,你願意和我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嗎?」
小語說:「我不想當消防員,我想搭房子。」
辰辰接著問然然:「然然,你願意和我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嗎?」
然然說:「我是公主,才不當消防員。」
辰辰有些沮喪,站在教室中間不走了。
我蹲下身來問辰辰:「我看的出你有點不高興,是因為你沒能找到小夥伴和你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對嗎?」
辰辰點點頭。
我接著問:「那你還想找小夥伴和你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嗎?」辰辰肯定地告訴我:「要!」
辰辰問俊熙:「俊熙,你願意和我一起玩消防員的遊戲嗎?」
俊熙點點頭,兩人一起去玩消防員的遊戲了。
當辰辰向我尋求幫助時,我知道最佳的介入時機到了。通過重述幼兒的語言,我將問題重新拋給幼兒,讓幼兒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地解決問題。
三、教師退位,把話語權交給幼兒
通過和辰辰的進一步溝通,我了解到辰辰渴望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但由於沒有前期經驗的累積,對於如何和其他幼兒合作,他們之間能進行怎樣的合作,辰辰並不清楚。
基於此,我大膽嘗試,圍繞「消防員的工作」開展了談話活動。
我說:「這幾天我看到好多寶貝們穿著消防員的衣服,拿著滅火器到處滅火,是嗎?」
辰辰立馬說道:「我是消防員,發生了火災,我要去滅火。」
陽陽說:「我家昨天著火了,辰辰幫我滅火了。」
辰辰說:「對。」
我說:「辰辰是怎麼知道陽陽家著火了呢?」
劉劉立馬說道:「陽陽沒有給辰辰打電話求救。」
陽陽說:「我說了『著火了!』。」
劉劉說:「爸爸媽媽跟我說過,發生火災,要打119。」
我說:「哦,發生火災後,我們可以撥打電話119尋求消防員的幫助,我知道了,那後面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辰辰說:「我開了消防車。」
我說:「我還看見你帶了滅火器是嗎?」辰辰說:「是的。昨天的火好大,我滅了好久。」
我說:「如果火勢太大,我們該怎麼辦呢?」
葉子說:「可以找其他消防員一起滅火。」
雯雯說:「還可以找醫生幫忙,火太大會有人受傷。」
我說:「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可以撥打119聯繫消防員,消防員會開著消防車,帶著滅火器和水管來滅火,如果火太大可以請其他消防員幫忙,如果有人受傷了可以聯繫醫生和護士,對嗎?」
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及角色認知水平決定了遊戲水平,為了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對消防員角色的認知,我從客觀描述幼兒遊戲的情景開始了與幼兒的對話,「這幾天我看到辰辰穿著消防員的衣服,拿著滅火器和對講機,到處滅火,是嗎?」在得到幼兒的相應之後,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消防員的工作,通過重構、重述幼兒的語言,認可孩子的話,將談話的主動權在幼兒手中,通過將幼兒零散的經驗進行提煉總結,幼兒主動地了解消防員與醫生、住戶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在遊戲中,「消防員」可以與「醫生」、「住戶」進行合作。
四、相信孩子的力量,靜待花開
4月7日,辰辰的計劃是當消防員,想邀請文文老師、耀耀和涵涵加入他的遊戲。他告訴我:文文老師是媽媽,耀耀是寶寶,涵涵是醫生,文文老師的家著火了,他去救火,耀耀會受傷,涵涵要帶著藥箱來救援。聽到這個計劃,我和文文老師馬上認可了他的計劃,文文老師扮演辰辰需要的角色——媽媽。
文文老師大聲呼喊:「快點快點,我家著火了!」
耀耀對文文老師說:「媽媽,打電話找消防員。」
接到電話,辰辰問:「你家著火了嗎?我來救你!」
辰辰拿著滅火器和水管馬上趕到文文老師家,開心地把火撲滅。
這時,耀耀求救辰辰:「怎麼辦,我手受傷了。」
辰辰安慰耀耀,說道:「我馬上打電話找醫生」。
醫生涵涵接到電話後,拿著藥箱趕到失火地點進行救援。
從計劃到遊戲,辰辰作為「導演」,給文文老師及其他幼兒分配角色,並告訴他們「劇情的發展」,讓我十分驚喜。這讓我明白: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主動學習者,教師需要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和鼓勵,讓幼兒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節奏獲得發展。
孩子們對扮演消防員的遊戲興趣異常高漲,他們提出想要製作一輛消防車、還需要消防斧,還提出要組建一支消防隊,孩子們對消防員的角色意識正逐漸增強,遊戲內容也趨向多樣化。如何解決孩子的需求,我是為他們提供現成的消防車、消防斧等高結構材料,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尋找材料呢?若整個遊戲時間都在製作新材料,是否又會脫離他們原有的角色扮演計劃呢?
對於小班即將升入中班的孩子,我下一步將選擇讓他們自我導向,激發他們自主構建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需要的並不是站在他們面前無微不至、一萬個不放心、一萬個不相信的老師。當老師退到孩子身後,孩子們的主動學習才會逐漸顯現出來。我們需要做的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相信和發現他們的力量,停下腳步精心觀察、了解他們的需要,並及時提供幫助,支持幼兒的「真遊戲」,更有力、更專業地助推孩子們的成長。
【來源:市實驗幼兒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