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派記者 吳大海、黃宙輝通訊員 曹磊
9月5日,臨近2019年全國教師節,羊城晚報老作者、五代教育世家傳人、著名教育工作者曹思彬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在廣州舉行。曹老從教五十餘載,著作等身,最愛的仍是羊晚,還曾獲羊晚優秀作者一等獎。他在去世前一年就為自己擬好了登在羊晚的訃告,身後得償所願,可謂一生情系羊晚。
五代教師世家,桃李滿園
曹思彬是1919年生人,出身文化教育強鎮南海大瀝,曾祖父是晚清著名詩人、教育家曹雨村。家族三代人中,有二十多人從事教育事業,堪稱教育世家。解放前,曹思彬就曾在廣東國民大學任教,還曾任《建國日報》記者;解放後相繼在廣州教育學院、廣州市二中、廣州教育科學研究所擔任教職。一生從事教育事業超過五十年的他於2007年逝世,享年88歲。
曹思彬在全國第二屆教師節上手書了「一聲吃草擠牛奶,四處叮花釀蜜糖」,掛於家中自勉。曹老的兒子曹磊回憶,父親那一輩共有5個兄弟姐妹,個個都執教鞭;自己也是有5個兄弟姐妹,也都先後上過講臺。「不得不說,這種教師情願真的非常難得。」
9月5日,教育界、書畫界的名人、書畫家及師生、家屬等上百人齊聚於紀念會現場,同懷前輩風採,共緬長者師德。曹老的多位同事、師生都表達了自己對曹老的敬仰和懷念。原廣州市教委主任何世雄深情回憶起自己與曹思彬在二中共事的美好時光,當年一人教語文,一人教數學,快樂無邊。「曹先生是我的好前輩,用兩個詞來形容就是愛國、敬業。」
一生筆耕不輟,情系羊晚
曹思彬與羊晚淵源頗深。曹磊回憶,父親曹思彬不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還愛好文學,發表文章近2000篇,編寫出版近30本圖書,是《廣州近百年教育史料》《廣東省志·教育志》的主要作者,還獲得了中宣部1994年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金牌。「老實講,出過那麼多書,上過那麼多報刊雜誌,但我父親最喜歡的還是羊城晚報。」
曹思彬是羊晚的忠實訂戶,在羊晚發表的文章也最多。1989年元旦,羊晚在頭版刊登了曹老一家三代人為迎新年而拍的全家福,並刊文祝賀:「三代教育世家……和睦幸福、其樂融融,不正是今日羊城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縮影麼?」1997年,羊晚在中國大酒店舉行優秀通訊員和作者的表彰大會,曹思彬獲一等獎,還捧了個25吋的大彩電回家。
曹思彬一生節儉,八十大壽那年,家人想要設宴祝賀,卻被他阻止。家人們見不少文友與書畫家以詩書畫贈他,家中又有不少他與文人墨客的來往書信,索性將這一切集結成一本紀念冊。書信往來多是談論教育與文學工作。原羊城晚報社社長、作家曹淳亮就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去信表達對曹老稿件的激賞:「六叔,您在晚報上發表的《毀樹容易種樹難》一文,我早已拜讀,十分欽佩……是發人深省的至理……我們編輯部的同事看了也很高興。」
曹思彬平生愛好文學,筆興所至還不忘調侃自己,甚至在去世前一年就提前為自己撰寫了訃告:「中共黨員、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老作家某某不幸病逝於某月某日……」笑談生死的他還不忘叮囑後輩:「我擬好訃告,刊登在《羊城晚報》上。」曹磊說,父親過世後,自己真的在羊晚上為他登了訃告,也算圓了老人家的心願。(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責編 | 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