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疫前線的英雄,我們感恩且前行。@愛閱影人
流感的肆虐,病毒的四起,是大自然對人類不懂節制,毫無底線索取的懲罰。或許是貪圖一口美味,或許是因為一次無知,亦或許是一出玩笑般的鬧劇。孰不知,在人類及時行樂之際,病毒那惡魔般的爪牙已經悄悄伸入人類的健康領域,靜靜潛伏,伺機而動。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豆瓣評分7.7,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講述了一個致命流感病毒在韓國爆發,席捲全城,導致人心渙散,混亂四起的故事。影片向觀眾展現了在極速致命的病痛折磨之下,醫療資源的匱乏,人類面對疫情無可奈何的悲哀,用誇張的戲劇手法敲響世界的警鐘。
《流感》作為一部合格的高分商業電影,影片的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和大場面全部到位,沒有過多的拖泥帶水,以中心發散式的敘事結構,將一個極具穿透力的故事娓娓道來,其工業屬性極強,雖然算不上優秀,但起碼是一部主題值得人類反思的商業作品。
1.無知是人性弱點裡最大的軟肋
病毒肆虐之下,最難以控制的是大眾人民的騷動,而騷動來自於對未知事物的恐慌,當恐慌佔據人心,病毒才算是真正開啟屬於它的殺戮之途。
《流感》中的人們,在不知曉病毒的感染力度之前,所有人都過著平靜悠然,自在融洽的生活,一切事物都有序不紊的進行著,放眼望去一片祥和。可是在病毒大面積傳染之後,有的人開始露出醜惡的嘴臉,60個小時的感染死亡時間,揪住每一個人的內心,無知的思想控制著貪婪的身軀,混亂與暴動在每一個角落沿襲。
影片中有一幕是男主帶著孩子到超市購物,卻被哄搶物資,破壞治安的人流衝散,孩子跟隨著躁動不安的人群丟失了蹤影,男主焦急的尋覓,大聲的呼喚,卻沒有一人出手相助。漸漸的,影片中的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對貨物的搶奪,少數的人妄圖釋放心中的罪惡,破壞成了這些人的「樂趣」,「致命病毒傳播」成為他們發洩自己獸慾的最好藉口,他們帶上「自救」的面具,肆意揮霍著手中的闊斧,摧毀所有的美好。
無知本是可以寬恕的缺失,可是當無知變成理所當然,自以為是的藉口,那麼無知便成了原罪,不可饒恕的原罪。
2.旁觀者眼裡的自私者,局中人裡的無辜人
女主是影片中最大的矛盾體,她是一名醫療工作人員,在女兒患病後,她屢次三番的擾亂排查,掩護女兒已經感染的事實,甚至企圖將女兒帶出隔離區。作為專業的醫護人員,她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以及危害,但是母親的身份,人性裡的光輝面,迫使著她忘記了自己的本職,那本該被讚揚的人性美點,卻成了觀眾詬病的汙點。
可是當女兒交給男主照顧之後,女主又義無反顧的投身與醫療工作中,將個人的生命安危完全拋到九霄雲外,不止是盡著自己白衣天使的職責,更是那懸壺濟世的仁愛之心的體現。
女主是無辜人,女兒是她的牽掛,牽掛擾亂了她的思緒與理智,這個時候,她或許是自私的,但是當她披上白大褂,帶上口罩,眼神堅定的走入醫護人群時,她又是無私的,是光芒萬丈的。對或錯,好或壞,在人這個矛盾體上面,實在難以定奪。
3.衝動是魔鬼,不成熟的人,總是會被它輕易控制
影片裡的馬仔,是人性陰暗面的集合,衝動、暴躁、愚蠢、貪婪、罪惡等等所有的負能量包裹著他,讓他成為了那個罪大惡極的人。
醫生搶救他的弟弟未果,他暴怒跳腳,無腦醫鬧打傷醫生,嚴重擾亂治安,之後,在暴亂徹底發動,醫護人員都在竭力保護身患抗體的零號病人時,他再次衝出來攔下了即將駕駛出災區的救護車,用匕首捅死零號病人,並且順手殺害了前來阻攔的護士,因為在他的認知裡,是零號病人害死自己的弟弟,可他忘卻了弟弟重病時,是他敷衍了事耽誤了最佳就診時間。
影片中的馬仔早已到了而立之年,卻依舊衝動魯莽,用拳頭和尖刀「招待」竭盡全力救治自己和弟弟的醫生,用以怨報德的態度「回饋」著無私大愛的工作者。或許在他的眼裡,自己的暴力強硬霸氣,可在世人看來他只是一頭失去良心的牲畜,可憐又可悲,沒人願意同情。
電影裡馬仔揮刀插入護士胸口的那一幕,讓人久久無法釋懷,憤懣和怒火包裹著每一位觀眾,而最令人憎惡和哀怨的,是這樣觸目驚心的惡行,真真實實的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這樣愚蠢無知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的存在著,這才是最悲哀的。
1.無人監督的陰暗角落,依舊要做一束照亮黑暗的光
男主是消防隊員,雖然不是朝九晚五,腰纏萬貫的白領董事,但卻是命栓在腰間,救民眾於危難的無名英雄。他就如一束光,無論何時何地,永遠散發著溫暖人心的光芒,照亮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土壤,驅散著黑夜裡的陰霾。
電影裡有一個橋段,還沒有被感染的普通人被困在超市的地下車場,男主很幸運,在車場大門關閉前一秒逃離,他本可以帶著女主和女主的女兒,撒手而去,畢竟沒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消防員,可在自己的安危和心靈的煎熬中,他毅然決然選擇留下,救出還沒有被感染的健康人群。
人是自私的,你可以選擇保全自我,隻身離去,沒人會怪罪,因為在災難面前,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但靈魂是高尚的,在灰暗的地域裡,選擇照亮他人,還是獨善其身,是靈魂深處的抉擇。
2.道德高於天職,生命勝於軍令
影片結尾處的情節,無比催淚。少校接到上司命令,擊斃所有越過黃線的感染者,已經產生抗體的小女孩被人群裹挾著來到不足黃線百米的位置,女主在黃線另一頭呼喊著小女孩的命令,小女孩淚眼婆娑,大步奔向母親。女孩越過了黃線,少校狠下命令,指揮狙擊手射殺,狙擊手咬牙閉上眼睛,一梭子彈全部打偏。
迫不得已開槍是遵循命令,盡到軍人的天職,全部打偏是內心深處的道德底線,對生命的重視。身而為軍者,保家衛國也,生命之中,豈可輕量?
疫情的霍亂之下,醫護是所有人心中的救心丸,他們的存在讓更多的人有信心面對災難。不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裡,我們所看到的醫護天使們,永遠都奮戰在救援第一線。他們用仁愛的心與博愛的信念,救病患於水火,保家國平安。
天災人禍,病痛疾苦,生死輪迴。白衣天使們用自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挑燈夜戰,埋頭苦讀,在數以萬計的疑難雜症裡尋覓摸索拯救生命的妙方。每一次手術臺上的汗流浹背,都是在與死神爭搶時間;每一回的夜不能寐,都是在與患者身上的病魔切磋過招。
可他們終究不是神仙,沒有那起死回生之術,也沒有那看破天機之法,又怎麼可能做到無所不能?他們到底只是被上帝遺落人間的天使,憑藉著一片赤子之心,耗去自己大好青春,費盡半生來救苦救難,圖個他人平安。
不論影片裡,還是影片外,他們永遠都是忙碌的模樣,一邊安撫著家屬,一邊救治著病患,焦頭爛額是常態,食不果腹亦是常態。
《流感》的電影製作算不上特別優秀,結局的諷刺意味太過牽強空洞,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給全人類社會帶來的反思。
我相信著,所有入行學醫的人都有一顆懸壺濟世的心,和一個白衣天使的夢,他們從來都不是逐利者,他們只是錯綜複雜的社會染缸裡的一條條堅守心中淨土的娃娃魚,純真而善良,用行動和信仰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