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不太起眼的中國恐龍,卻在英國博物館火了|王琦

2020-12-25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文章來源:格致論道講壇

「我們要走出去,要用外國人聽得懂的方式來講好中國故事。但是我覺得這還不夠,我們還應該以中國的智慧去講好世界的故事。」

王琦

英國諾漢丁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我是一名建築師。

但在大學裡,每一位教員都會有一個研究項目,我的研究集中在博物館這個行業

我想把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和內部的展陳設計兩方面牢牢地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職業,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本事。

第一個本事是要讀懂博物館是如何講故事的,第二個是要用自己的創造力為博物館創造出更加吸引人的故事

我是如何一步步地進入這個領域的呢?一切都要始於2004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出國參觀大英博物館

思想早餐

已完成:10% //////////

不嚴肅的大英博物館

我小的時候不像現在的小朋友這麼幸福,到了夏天有無數的夏令營,可以全世界到處玩。

我第一次出國就是2004年,去英國讀博士。

我早就知道英國有一個大英博物館,那簡直是一個象牙塔、知識的聖殿,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入學兩個月以後,2004年10月,在倫敦大學有一場關於建築語言的研討會。

我早就知道這個學院隔壁就是大英博物館,趁著研討會中間的一個小時午餐時間,我趕緊跑到大英博物館。

進大門之前,我整理整理自己的領帶,抻抻自己的衣服,把自己裝扮得莊莊正正的,非常嚴肅地走進大英博物館

進入大廳之後,眼前的一切立刻震撼了我。

第一是因為我看到了英國最偉大的建築師諾曼·福斯特爵士設計的如此宏大的中庭,把一個漂亮的博物館襯託得非常精緻。

第二是因為中庭裡面有無數的人進行著各種各樣超乎我想像的活動。

一群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席地而坐,鋪著花花綠綠的毯子,拿出自己的便當盒,一邊吃著奶油蛋糕,一邊和老師探討木乃伊和羅薩塔石碑哪個更古老一些。

中庭的中間有一個巨大的賣場,人流熙熙攘攘,購物的情緒高漲。

在中庭的四個角,博物館布置了大量的座椅,給大家提供簡餐,老年人想休息或者年輕人想談一些事情,都可以坐在這裡。

更為奇妙的是,我還看到很多西裝革履的年輕人或者商務人士來博物館進行約會和會談

因為他們覺得倫敦這個城市像一個大家庭,而大英博物館的中庭就像這個大家庭裡一個非常漂亮的會客廳,家裡來客人了,就來博物館。

這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覺得進入博物館之後看到的一定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場景,怎麼會是這樣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慢慢地進入到博物館應該做什麼的研究。

思想早餐

已完成:20% //////////

博物館的功能

在80、90年代,就有很多學者已經發表文章說博物館有三大功能

第一個是儲藏功能,因為博物館裡有很多藏品;第二是科研功能,科學家要在博物館裡進行研究;第三就是博物館是一個展覽空間

最近又有學者提出,除了這三個功能以外,博物館還有第四個功能——教育

聽上去好像是天經地義,來到博物館的每個人自然而然應該學到一些東西。

可是隨著我對於博物館研究逐漸深入,我對「教育」這個詞的理解也在變化

我早期做老師的時候,建築系有一項福利,我總能帶著我的學生去外面參觀很多有趣的建築。

有一年我帶著我的學生去德國,德國有很漂亮的現代建築,在參觀了德國很多城市以後,我們來到了北邊海岸的一個小城。

它的名字叫Stralsund,我們想去看一個重要的現代建築,圖片上的Ozeaneum海洋博物館,為什麼要看它呢?

從建築學角度來講,因為它長得奇奇怪怪,屬於一種解構主義的建築。

但是在欣賞了建築之後,我和我的學生進入博物館,我又被它內部的裝飾和內容再一次震撼了。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左下角的巨大圓形展廳

展廳裡面有很多大鯨魚,整個大廳內部被建築師渲染成深海的場景,同時通過聲光電營造出參觀者沉在海底的感覺。

很多巨大的1:1的大鯨魚在參觀者的頭上懸掛著,雖然它們不會動,但是它們惟妙惟肖。

令我震驚的是,在這個廳裡我找不到一個名牌,這隻鯨魚屬於什麼屬、什麼種,它在哪裡生活,所有關於鯨魚的信息我都找不到

相反的是,館方在大廳地板上布置了很多舒服的躺椅,讓人們感覺自己像是躺在海床上面,仰望著這些大自然最美麗的精靈,它們仿佛在你的頭頂上遊動。

可能是這個博物館的場景太過於安逸,很多人躺在那兒就睡著了。

我的學生們經過一天的小城遊覽,也感覺有點累,來到這個廳之後,當我注意到他們的時候,好幾個學生已經眼疾手快佔到了躺椅,躺在上面睡著了

我自己沒落著躺椅,站在那兒我就想起一個問題。

他們在博物館裡居然能睡覺?

他們在這裡會做什麼樣的夢?

在這裡會不會夢到自己也變成一條鯨魚,或者自己變成了一名海洋生物學家?

當他們醒來的時候,這一次經歷,在這個博物館裡做的夢會不會對他們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他們會更加關心我們的海洋,更加關心我們海洋裡面這些美妙的生物嗎?

要在博物館裡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應該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大量的問卷調查,每個人也不一定會給出誠實的答案。

但是在我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前幾天我去參觀了中國一個非常著名的國家級博物館,裡面珍寶無數,可是博物館太大了,我在裡面走來走去,好累。

找地方想坐一下找不著,我就找到了一個小小的角落,想發揮一下「亞洲蹲」的優勢,蹲在那兒歇一會兒。

結果我剛蹲了不到兩秒鐘,就有一位工作人員非常禮貌地跟我說:「先生,請您站起來,您現在的行為有礙觀瞻。」

我們的博物館館長什麼時候可以允許觀眾在博物館裡睡覺呢?

思想早餐

已完成:40% //////////

保持冷靜,繼續生活

我對自然博物館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決定在自然博物館領域多做一些研究。

我的第一個研究集中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也為此出版了一本《從水晶宮到達爾文中心——倫敦自然博物館建築進化史》。

通過這本書我又進一步跟中科院、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動物館建立了穩固的合作。

作為一個建築師,光做一些紙面上的理論研究總是覺得不過癮,我總想著能不能做一個實踐項目。

這個實踐項目在2013年初步開始慢慢孕育了。

就是把我們中國古動物館發現的、中國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的那些非常精美的帶羽毛的恐龍搬到英國去,讓英國人民也看到我們中國的這些恐龍。

在英國辦事不像在中國這麼快,這件事情從2013年開始策劃,一直到2017年才得以實現

而在這五年之間,我們的三位策展師力圖把每一件來自中國的恐龍的故事都要講得至精至彩

很多故事是好講的,比如說馬門溪龍、小盜龍等等。

但其中有一條龍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卻不好講,就是許氏祿豐龍

它是一條早侏羅紀的恐龍,個子不算太大,牙不算太尖,還是植食性的,跟侏羅紀公園裡面長張牙舞爪的大恐龍比起來,對小朋友的吸引力就比較低一點。

但是為什麼說它對我們中國人很重要呢?

因為它是由中國古脊椎動物奠基人楊鍾健在1938到1941年親自整理髮掘和研究的。

它發現於1938年,發掘於1939、1940年。

楊鍾健老先生在發掘它的時候,寫下了一首非常漂亮的小詩贈給中國發現的第一隻恐龍

他在詩裡寫道:千萬年前一世雄,賜名許氏祿豐龍。種繁寧限兩洲地,運短竟與三疊終。再造猶見崢嶸態,像形應有渾古風。三百骨骼書卷記,付與知音究異同。

在楊忠建先生的書卷中也記載了,雖然祿豐龍並不是很大的恐龍,但是這條恐龍裝架起來之後,不但對科學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對大眾來講也是一個提高自然科學知識極好的機會,人們會非常感興趣。

在他的帶領下,卞美年先生和王存義先生將其在重慶裝架,成為中國人自主發現、自主研究、自主發表、自主裝架展示的第一條恐龍,是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龍

許氏祿豐龍對我們非常重要,在1958年的時候這條恐龍被印到郵票上,成為世界上第一枚以恐龍為主題的郵票

這麼重要的東西運到英國去,這麼多的故事還不愁講嗎?

確實愁,因為英國是現代古生物學的發源地,且不說這些璀璨如明星的名字,達爾文、赫胥黎、威廉巴克蘭德。

單說圖上這位大神,在十九世紀早期創建了「恐龍」一詞的著名的自然歷史學家理察·歐文爵士會告訴你:「Sorry 親,我們研究恐龍輕輕鬆鬆比你們早一百年喲。」

那我們怎麼在英國展示中華第一龍?我們只好從別的地方發掘歷史,1938到1941年發生了什麼?

那個時候中國正在抗戰,1941年祿豐龍在北碚的自然地質學調查所裡公開展出的時候,日寇對重慶進行了殘酷的大轟炸,數萬人死傷。

但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每天都有四五百人參觀恐龍,就是有「我管你炸彈撂不撂,我就是要去看恐龍」的熱情。

1941年的英國發生了什麼呢?

倫敦上空的戰鷹正在拼命抵抗德國侵略者。德國空軍對英國的大中型城市進行轟炸,倫敦也被炸得一塌糊塗。

右邊這張照片展示的是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被一顆燃燒彈擊中之後一片狼藉的場景。

左邊兩張照片則體現出在大轟炸之下英國人民所展示出來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他們稱之為「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繼續生活)。

左上圖中的圖書館被炸了,但是英國紳士們依然衣冠楚楚,站在書架旁邊查閱史籍

而下面這個圖片展示的是一所房子的前院被一顆炸彈被炸了,但女主人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容

我們把這種精神嫁接到重慶的經歷上,是不是能夠看到一些共同點呢?

恰恰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刻,我們的那條許氏祿豐龍幫助中國老百姓「保持冷靜,繼續生活」

於是我們就找到了這樣一個契合點。

把「Kepp Calm and Carry On」這一點以及祿豐龍在抗戰時期進行公共展示的這一小段歷史如實地表達出來,並濃墨重彩地做了強調。

效果是非常好的。

雖然祿豐龍沒有辦法跟它旁邊的馬門溪龍抗衡,從數據上看,和馬門溪龍合照的人還是最多的。

但據我們調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帶著英國小孩子看恐龍的時候都會在祿豐龍旁邊駐足

通過這段小歷史,通過這條小的恐龍,英國人民和中國人民實現了心靈的交流

通過這些小的例子我就在想,在一個博物館裡面,我們不但要讓人們動眼看,還要讓人們去動手觸摸,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家在展覽中間能夠動心。

這個動心是通過故事實現的。

我們要把很多具體的知識點用一個故事線串在一起,用一個美妙的故事把它表達出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必須要在博物館裡面學習很多具體的知識。

這時候回想起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我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個地方的教育和學習是不等同的

這種教育是更深層次地觸摸你心靈深處的,使你的心和展覽的內容實現互動,在你參觀展覽的過程中實現靈魂的滌蕩,是一種動心的過程

思想早餐

已完成:80% //////////

中國博物館的發展願景

最後我想再提一點我們中國博物館下一步發展的願景,介紹之前給大家展示一個影片。

這是四年之前迪斯尼的一個動畫片,它的名字叫作《海洋奇緣》。

影片中迪斯尼的新公主莫阿娜一直在非常努力地勸說自己的族人衝破珊瑚礁的阻礙,勇敢地駛入大洋,擺脫自然資源即將耗盡的家鄉,到新的島嶼上去

迪斯尼公司把這段故事用非常唯美的動畫串起來了,這也恰恰是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個史詩般的人口遷徙的故事

他們是南島人,從中國的福建出發。

然後通過跳島,一步步地到了臺灣、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

到了社會群島、密克羅尼西亞、波裡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最後到達紐西蘭、到達夏威夷,甚至還有更遠的到達了復活節島。

這一切發生在5000年的時光中間,他們駕駛著原始的雙體獨木舟,在大洋中間一步步前行。

他們學會了通過海浪的形狀、星星的位置來辨別方向,他們的淡水補給只能來自於天上的降雨,在靠近島嶼的時候,他們會根據鳥兒飛翔的軌跡找到海島的位置

這個美麗的動畫片中雖然有很多神話、傳奇,但它背後有著非常深厚、嚴肅的人文學研究背景。

迪斯尼作為一家美國公司,用它自己的美國智慧把不同種族最偉大、最美妙的地方展示出來了,用一個故事展示出來了

看完這個動畫片,我就想,這不是我們博物館應該做的事情嗎?而且是我們下一步中國的博物館應該做的事情

在中國的博物館圈子裡,很多人都會說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我們要走出去,要用外國人聽得懂的方式來講好中國故事。

但是我覺得這還不夠,我們還應該以中國的智慧去講好世界的故事

也許說到這兒的時候大家就會問了:「這件事情不是已經有人在做了嗎?剛才第一張幻燈片說的大英博物館就是這樣做的,還有大都會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裡面有無數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文明,他們不是在那兒展示得挺好的嗎?」

是的,他們是在做。

但是由於他們的展品來歷不是很正,他們有一點點黑歷史。

全世界的人跑去看他們的展覽的時候,心裏面總會有點嘀咕:「嗯,你們展得還行,現在趕緊幫我保管得好好的,早晚有一天我還會拿回去的。」

他們有這麼一點點原罪在裡面。

可是我們中國不一樣,我們現在要科技實力有科技實力,要技術支持有技術支持,要財力支持有財力支持,還有「一帶一路」這麼大一個盤子作為政策支持。

因此我覺得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博物館最大的任務就是借用「一帶一路」去講好這麼多國家、這麼多璀璨的文明。

這件事情好不好做呢?我覺得一點都不好做,可能需要至少一代人去努力

我想我今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儘可能地幫大家搭好一個架子。

希望今天在座的願意當故事大王的小朋友們,將來在這方面進行努力,也許未來中國博物館界的故事大王今天就坐在這個會場裡。

相關焦點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四站——恐龍的故鄉,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以恐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形象往往一直陪伴著孩子們的童年時代,不斷激發著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咱們中國才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恐龍研究的絕對大國!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源來如此」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中國恐龍的新家」活動已經安排上了 讓我們每周帶你前往一個博物館 看望住在那裡的中國恐龍明星們!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八站 「源」來如此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廣東河源,可是名副其實的恐龍家鄉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我決心去看看這世界的廣袤,帶上名為豬頭的狗,帶上尋找的心。我們在路上,我們的故事在這裡。以下是我在四川省的自貢市的所見所聞和有感而發!自貢市,地處四川盆地,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城市。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
  • 全球三大恐龍博物館,中國有一個在哪裡?
    中國第一座恐龍博物館在哪裡?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離市中心11公裡,四川境內的高度公路網很發達,從樂山前往非常方便,就在高速公路的出口不遠。這裡就是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它是國內第一座專業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全球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
  • 王琦美術博物館剛剛揭幕這場國畫作品展有大愛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場集中展示、呈現了八十餘幅作品的國畫展,但實際上它卻有著不一般的深刻內涵——11月28日,《彭柯、石文君、彭石、胡焱四人國畫 (花鳥畫)作品義賣展》在渝中區中山四路王琦美術博物館開幕。相比普通展覽,這場國畫展的特別之處在於,首先四位參展藝術家是同一家的兩代人,其次現場展出的35幅作品稍後將和其他40餘幅作品一起舉行義賣,所有收入將全部捐獻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助力脫貧。
  • 重慶竟有恐龍遺蹟?還是全球最全的恐龍足跡,綦江博物館就能看到
    「恐龍」這一名稱來源於西方,最開始並非是專有名詞,而是「恐怖的蜥蜴」。最早提出這一名稱的是英國科學家理察·歐文,他在1841年研究的時候發現了樣子像蜥蜴骨頭的史前化石,便因此命名。目前我國一共發現了174種已經命名的恐龍,川渝一帶發現了28種位居全國第二,不過有一個地方卻以恐龍足跡聞名,更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有全部恐龍足跡類型的地方,這便是位於重慶市綦江區綦江國家地質公園。
  • 琥珀裡真的恐龍,今天,就在上海自然博物館!
    對,就是,琥珀裡,有恐龍!>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釐米、長滿毛的尾巴。根據同類恐龍的體型,研究人員推斷,這一恐龍身長18.5釐米。就在今天,就是這件琥珀,就是這條尾巴,就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它的發現者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等四位科學家將介紹他們發現的這枚琥珀中的恐龍標本,並詳細解釋它的發現及研究成果!
  • 看不一樣的濰坊,文旅之諸城恐龍博物館
    諸城恐龍博物館諸城恐龍博物館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成立於2001年5月9日,是中國第一個縣(市)級恐龍博物館,展出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鴨嘴龍化石骨架和100多件恐龍化石。諸城恐龍現有六館兩公園,分別是:諸城恐龍博物館、諸城恐龍文化館、諸城中國暴龍館、諸城中國角龍館、諸城龍立方館、諸城中國甲龍館、諸城恐龍公園、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巨龍館(諸城恐龍博物館)。
  • 恐龍巧克力/恐龍水晶皂/恐龍博物館/恐龍房,恐龍的世界專治孩子的恐龍癮!
    解除父母的尷尬,PNSO《恐龍博物館》為孩子們創造了不需要出門就能參觀的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館裡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恐龍博物館》用超級震撼的視覺展現60種恐龍的復原全貌,首次實現紙上的IMAX體驗,除了電影院,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恐龍出現在眼前,這個實現了紙上也能看到「巨幕電影」,是一座逼真的紙上恐龍博物館!足夠大,比Macbook Air還要大,看著過癮!
  • 中國的恐龍與恐龍時代
    它被洪水覆蓋,經歷了巖石、地質變遷與氣候變化,直到8600萬年後——那是人類的公元1993年,春天,科學家在中國河南西峽盆地發現了一枚竊蛋龍類恐龍胚胎的骨骼化石。化石保存得非常清晰,可以看到它保持著向右側臥的姿勢,靜靜地蜷縮著小小的身子,科學家為這枚化石命名為:路易貝貝。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近日,以郝寶鞘副研究館員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他們是怎樣通過化石發現恐龍本尊曾經骨折過的?一起來看看。
  • 王琦:三角刻刀下的忠貞和睿智
    父親生前,當得知以自己命名的博物館坐落於重慶的中心——中山四路,並與周公館、戴笠公館相鄰之時,非常感動。「他覺得太奇妙了,那條古老的文化街,他年輕的時候經常在這條馬路上穿行,沒想到在自己近百年的時候又回到那裡。這也是他始終所認為的,要回到重慶這個地方。」近幾年一直陪伴父親左右的王煒,感受得到父親的內心。
  • 延吉恐龍博物館「雙節」期間不對外開放
    記者從延吉市古生物化石研究保護中心下發的通知了解到,「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期間延吉恐龍博物館不對外開放,正式開館時間將會另行通知。具體通知如下:根據目前疫情防控形式與我館施工建設情況,延吉恐龍博物館目前尚不具備對外開放的條件,「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期間博物館不對外開放。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不要被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的這個「縣」字所迷惑,「縣」在日本的行政區劃上相當於我們的「省」,所以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相當於省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級別,但是博物館的產品、展示、研究各方面都是世界級的。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與中國的自貢恐龍博物館和加拿大的皇家泰勒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所以想看恐龍去這裡就對啦!
  • 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前期《美景山東》推介了山東平邑境內的著名景觀——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曾經的登臨處——巍巍東山(龜蒙山),今天推出的是平邑縣的另一處聞名遐邇的景觀——天宇自然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
  • CNN眼中,全球10個最棒的恐龍博物館,有一個在中國哦!
    在美國,喜歡恐龍是一個非常全民化的現象,甚至有一個專業的詞,叫做「小男孩的恐龍階段」。每一個小男孩都會有這樣的情節,在一定的年齡裡非常喜歡恐龍。雖說,這些曾經統治地球的生物在現實生活裡已經不存在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在博物館裡,近距離感受他們的龐大與震撼……這裡的重要藏品多是出土於20世紀的坦尚尼亞,物種種類繁多。
  • 爹給兒子買了頭恐龍玩具 結果玩具火了全球趣聞
    於是又買來了棘龍Spiny,還給Dino找了條棕色腕龍Brachy當女朋友。到目前為止這三條恐龍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和厄瓜多等地。本文由遊譜旅遊授權轉載今天講個爹給兒子買了個恐龍玩具,結果玩具火了的溫情故事……每張照片都愛意濃濃。
  • 國內最神奇博物館,不僅有「恐龍」,還有棺材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每到一處地方,總會去當地的博物館逛逛。以前覺得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是當地的風景名勝,後來才發現博物館才是。所以,衢州之旅,自然少不了衢州博物館。衢州博物館距離孔氏南宗家廟很近,只有一牆之隔,位置很好,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逛完南孔家廟後去博物館一逛。衢州博物館莊重而又整齊,大方深沉,「衢州博物館」五個暗金大字更加彰顯了博物館的深厚底蘊。衢州是一座擁有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可以講述的事情和保留的古蹟有很多。
  • 延吉恐龍博物館免費開放一個月
    為配合第七屆延吉國際冰雪旅遊節活動,延吉恐龍博物館於近日免費開放,預計開放至2月10日左右。期間,博物館將開展「恐龍星球主題館展示」「建築投影秀」等活動,為遊客帶來集科普科教、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技術為一體的全新體驗。
  • 贈票 | 家庭音樂劇《恐龍復活了》,全家人的博物館奇妙夜
    純粹是因為我自己被海報和宣傳片給吸引,所以激動地想要把它介紹給和我家兩兄弟一樣愛恐龍的小夥伴們。(我在編輯這篇推文時,兄弟倆就已經要求把這段宣傳片反覆看了好幾遍😂)最近,這部劇的主辦方找到我,給我看了更多劇目相關的介紹,看到很多業內大咖在去探班之後都稱讚這是國內質量最高的家庭音樂劇,這讓我更有信心把這部劇推薦給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