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日下午5點,累計票房達5.48億!這種宣傳,可能有水份,但是對《尋龍訣》還是有些許期待。周日晚上,漢字君去看了這部電影。
劇情挺簡單,引起不少網友的吐槽。
《尋龍訣》改編自暢銷網絡文學《鬼吹燈》,但電影中的情節是從小說第八本也就是最後一本講起,相當於創作一個全新的故事。
影片背景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末,胡八一、王凱旋與Shirley楊三人打算在美國金盆洗手,此時卻意外發現20年前死在草原上的丁思甜說過的彼岸花出現了,丁思甜是胡八一與王凱旋共同的初戀,於是王凱旋在大金牙的慫恿下決定再入草原千年古墓,探尋當年的秘密,得知此事的胡八一和Shirley楊火速回國,一場生死之旅,從冒險變成了拯救。
電影中,胡八一、王凱旋頻頻提到「對不起祖師爺!對不起祖師爺!」那麼,盜墓者信封的祖師爺到底是誰呢?
漢字君對盜墓劇不是特別喜歡的,就在網上一發,結果不一會就來了不少網友的留言。祖師爺原來是曹操!
真的假的,漢字君特意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大家意見一致,盜墓者的祖師爺就是曹操。此外,還有項羽和伍子胥!
既然這麼多祖師爺,為啥大家只記住曹操是祖師爺呢?
把曹操奉為盜墓者祖師爺的還是《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
在《鬼吹燈》中,在「盜墓祖師爺」篇章中,「天下霸唱」稱七十二行中能被尊為祖師爺的,並不一定是做這一行的第一人,但各行各業之祖師均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至少在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中佔有一席之地。
祖師爺一:伍子胥
「天下霸唱」說,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前,最有影響力盜墓應該是伍子胥發楚王墓,鞭屍雪恨之事為首了,伍子胥挖墳掘墓是為了報不共戴天之仇,並非為了楚王墓中陪葬的明器,他這是「有所為而非為財」,所以後世同樣「有所求而非求財」的搬山道人,便向來尊伍子胥為祖師。
祖師爺二:項羽
秦末楚漢爭霸,項羽發秦陵燒阿房,掠取其中寶貨不計其數,項羽劉邦皆為秦末義軍,故後世卸嶺之徒取其「義」字,作為聚義分贓的招牌,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爺,而且霸王力拔山兮,也是以外力掘墓的卸嶺力士所圖之彩頭。
祖師爺三:曹操
漢代的盜墓活動已經非常頻繁了,摸金校尉這一字號正式出現於後漢三國,實際上早在西漢便已成形,但尚未成勢,後來三國時期,曹操以需要軍餉掃平亂世,從而還百姓清平世道為藉口,吸納了不少倒鬥高手,並設立正規的倒鬥部隊軍事編制,至此才有了摸金校尉之說,千百年來沿用至今,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順」,各行有了祖師字號才可自成一體傳承後世,但摸金校尉的行規和種種手藝,及其易理五行之框架,都是到了唐代才徹底發展完備,後來更是吸取了江西形勢宗風水理論的精髓,有了「尋龍訣」和「分金定穴」這些摸金校尉獨有的風水秘術。
三國時期群雄割據,倒鬥部隊也並非曹魏所獨創,孫吳就曾為了補充軍事開支,在嶺南掘了南越王嬰奇之墓,不過孫權麾下的這支倒鬥部隊,在發掘越王墓時遇到了非常大的意外事故,全軍盡墨,事後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此事在倒鬥的手藝人中口耳相傳,但史書上無半字記載,野史上卻與傳說完全相反,只說功成身退,未知是真是假。
這些野史奇談中還提及曹操墓也是摸金校尉設計的,所以後世難以被人發現,夫葬者,藏也,欲為人之不得見也,有些古墓確實佔盡形勢,得天獨厚,如果不知道其中真相,不以極特殊的辦法來尋找,幾乎沒有任何被發現的可能性。
這麼多祖師爺,為啥大家只記住了曹操呢?
按照「鬼吹燈」所言,盜墓者的祖師爺有多位,有名氣的就有三位了,伍子胥、項羽、曹操。
但是,當這部電影上映後,問道盜墓者的祖師爺,為啥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是曹操呢?
漢字君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分析。
這三位祖師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都有一個很相近的共同點,曹操既是詩人也是軍人,伍子胥伐楚時做過將軍,項羽更是統帥三軍的楚霸王,可以說他們全是能徵慣戰的兵家出身,有著很深的軍事背景,所以才敢去盜墓。
在歷史上,三人的名氣,應該是曹操最大的。最壞,最奸詐……曹操身上有多個名籤,特別是三國演義在民間流傳甚廣,曹操已經成為了奸詐的代名詞。而在大眾的觀念中,伍子胥的忠,項羽的勇,還是受到很多人稱讚的。
在三者之中,世人當然願意把這種不光彩的祖師爺放在曹操身上。呵呵。
鬼吹燈作者所言,在三國後期,盜墓者在盜墓前,都要拜拜曹操像。
究竟誰是祖師爺,其實就是一個談資而已,也沒有必要較真,用嚴禁的態度去考驗他。
上圖就是鬼吹燈的作者,年紀輕輕,開創中國網絡作品一個門派。
如果您想看「尋龍訣」,漢字君建議您先看看這幾張圖片,熟悉下這些道具,會更明白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