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從前,我一直這麼認為,可當苟且都成為奢望之時,又該如何呢?《養家之人》給了我答案。
曾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的電影,《養家之人》已經定檔2019年1月11日。
這部動畫由著名演員安吉麗娜·朱莉監製,諾拉·託梅執導。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裡斯的全球暢銷小說,講述了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小女孩帕瓦娜用柔弱的肩膀艱難養活家人的故事。
阿富汗的婦女兒童問題,一直受到世界關注。安吉麗娜·朱莉會關注這部電影,並為其不斷奔走,也是因為這部動畫真實展現了阿富汗婦女兒童的生存現狀,讓所有觀看的人為之觸動。目前,這部電影在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得到眾多豆瓣網友的點評和肯定。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帕爾瓦娜(Parvana),在古波斯語裡是「蝴蝶」的意思。故事的開頭,帕爾瓦娜和爸爸在集市擺攤,爸爸曾是老師,代人寫書信,地攤正中是一件帕爾瓦娜從未穿過的一件裙子,生活窘迫只能拿來出賣。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它溝通東西方,連接中亞、西亞和南亞,在歷史上被稱為通向南亞大陸的鑰匙。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到了大月氏人徵服的大夏。張騫「鑿空西域」對東西交通史意義空前,中亞地區是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從中國通向亞歐地區的第一站,而阿富汗則是由中亞進入南亞和西亞的十字路口。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阿富汗,和她的鄰國——還未經歷伊斯蘭革命前的伊朗一樣,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交融,女孩子們可以穿短裙,和男孩兒們一樣接受高等教育也曾一片安寧祥和。
戰爭改變了一切。
塔利班控制了阿富汗政權後,在阿富汗實行了非常嚴酷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統治,婦女淪為這些禁忌最大的受害者。
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帕爾瓦娜一家過著艱難的日子,全家五口人全靠斷了腿的父親在市集上提供代人讀信寫信賺點小錢,維持生計,但對於他們一家來,若是能這樣穩定的苟且生活,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可即便是如此卑微的希望,也被父親原來的學生,心懷怨恨的惡毒學生所構陷,塔利班帶走了父親,極端宗教統治下的阿富汗,全家連苟且的生活資格都沒有了。因為這裡女人不能讀書、不能單獨出門、不能露出皮膚,不能買東西,而父親被塔利班爪牙帶走後,家裡便沒有了主心骨。
抱著一絲希望的母親出門去投送申冤信時遭到了毒打,看清了他們的世界後心灰意冷,姐姐抱著出嫁改變全家命運的決心準備嫁給她連面都沒有見過的男人,弟弟才剛剛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面對全家即將斷水斷糧的困境,帕爾瓦娜剪掉了秀麗的長髮,女扮男裝,擔起了養家的責任。
壓抑的生活裡,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便是父親曾經教給她的故事。她給家人,給朋友講故事,其實也是講給她自己聽,故事裡的英雄蘇爾曼,為了全村人去尋找未來希望的種子,而現實裡的她,得挑起養家的責任,還需要去營救家庭的希望,她的父親。
影片結尾的對話,讓我們在這個充滿困難的家庭故事裡仍然看到了希望,表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願世界再沒有戰爭!!
這部電影由卡通沙龍工作室出品,他們的前幾部作品《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以其唯美細膩的風格徵服了眾多觀眾,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被稱作手繪動畫的巔峰。
通過《養家之人》,很多人會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即使在阿富汗,也並非全部是心甘情願蒙面做附庸的婦女,也有思想保持開放的家人;原來,那個被我們隱隱排斥的宗教社會,有互相監督敵視的內部告密者,也有充滿人情味的陌生人;原來在最黑暗的地方,只要看到過光的人,就會不顧一切去追求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