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巍子、江珊,為什麼要主動告別北京人藝?背後有何隱情

2020-12-25 曹偉說娛樂

作者:曹偉說娛樂

人藝,北京總是關注戲劇,即使是大喇叭在人藝,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戲劇演員,根本不可能是大人物。現在人藝,有許多傑出的演員,如濮存昕,馮遠徵,何冰,宋丹丹,吳剛,梁冠華等。不用說何冰,宋丹丹,等的名字。在影視劇中都有他們的傑作。梁冠華出名並不是因為他出演了電視劇《茶館》中的「王利發」,也不是因為他出演了《神探狄仁傑》中的「狄仁傑」,而是作為一個網絡流行語——「元芳,你怎麼看?」

這句流行語不是《神探狄仁傑》裡的一句臺詞,卻意外的讓梁冠華紅了。梁冠華不禁感到,經過幾十年的表演,它並不像一個詞那麼有名。梁冠華的經歷並非如此。吳剛也經歷過。當吳剛沒有在《人民的名義》中扮演「達康部長」的角色時,他是默默無聞的。如果不是「達康部長」在網上走紅,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吳剛已經演了32年的話劇。

在電視劇或電影中成名比在戲劇中出名要快,但從來不是演員的追求,至少不是那些優秀的戲劇演員。在一個交通明星當道、電影票房輕鬆的時代,人藝月薪只有幾千美元,這大大降低了演員的吸引力。應該是在人藝演了一輩子還是默默無聞,但是應該是是一部很有名的電影。

名氣和興趣對演員很有誘惑力。人們不再迷戀人藝的「鐵飯碗」,大屏幕永遠是好的。有些演員成名後不願意放棄人藝。在他們眼裡,演話劇是一種愛和傳承,但這樣的演員很少。如今,演員們更加敬畏人藝,很少投身其中。逃離人藝從來都不是一個新詞,它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其中也有熟悉的「老戲骨」巍子和江珊。

何冰曾經說過:「北京就像家。是最近的展示真相的地方。」如果說人藝是「家」,那麼戲劇演員就是「孩子」,等孩子長大了,總有一天會離家出走。做「戲骨」就是放棄很多成名的機會,能夠忍受孤獨和誘惑。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也不是每個人意志力都很強。老戲骨巍子和江珊主動向人藝,北京「告別」1989年,中戲,未畢業的巍子,憑藉話劇《桑樹坪紀事》中的「瘋子」獲得「梅花獎」。同年,巍子憑藉喜劇《虎符》獲得「文化大獎」。在表演戲劇的天賦上,巍子是獨一無二的。

正是在《桑樹坪紀事》年,巍子有機會進入北京人藝,當時文化部英若誠,副部長看了巍子的表現,馬上聯繫了人藝, 林兆華,總監,想要人藝發出加入的邀請巍子,知道自己可以進入人藝,巍子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那天晚上,他興奮得睡不著覺。

北京人藝是一個鐵飯碗或藝術殿堂,這是許多演員想去的地方。巍子只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加入人藝無疑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嫉妒。人藝,北京提供的條件非常真誠,不僅幫助巍子解決了北京戶口問題,還為其分配了一套房子,甚至將巍子妻子調到人藝工作1991年,電視劇《情滿珠江》有40集想讓巍子出演,片酬1000元。起初,人藝的領導人不同意巍子去演電視劇,只有在看到巍子乞討後,他們才批准他去拍電影。

拍完之後,巍子的心似乎已經不在人藝了,當時人藝一個月的工資是150元,巍子一部劇賺了4萬元,他的野心開始在他心中紮根。即使巍子是國家一級演員,他也可以留在人藝不愁吃穿,前途無量,但他還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碰碰運氣。巍子真正離開人藝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的薪水,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太卑微了。人藝劇要排好幾個月,講究做工精細,但是巍子覺得很壓抑。

1993年,巍子電影《天國逆子》即將開演,人藝劇《阮玲玉》也開始正式排演。巍子心裡清楚地知道,如果他此刻請假去拍電影,人藝的領導層絕不會批准。當他頭腦發熱時,巍子直接辭職了,他的單位沒有去。巍子辭職的時候,很多人也勸:「你走了以後有沒有想過一系列的問題,但是我們是機構,國家養你?」巍子覺得他還年輕,不會有身體上的問題,只要他能掙錢,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

看到巍子沒有回頭的意思,人藝副總裁不想再呆下去了,直接批准了巍子的辭職申請。與人藝,告別後,巍子成為中國最早的個體演員之一。即使他不再是主角,「單飛」的巍子,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畢竟,黃金無處不在。除了巍子自願從人藝,辭職之外,江珊被認為是他的「前任」。1987年,江珊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錄取。他的同學是徐帆,胡軍和何冰第87屆中戲學生有自己的特殊性。這是中央戲劇學院和人藝,北京,的「聯合班」,在人藝被視為「見習班」,畢業後首選人藝。

當人藝,北京排練戲劇《北京人》時,江珊是「第二個女主角」,大學畢業後進入人藝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當江珊上大學時,新加坡的一家唱片公司想和她籤約,這讓江珊猶豫不決,因為人藝規定新分配的大學畢業生五年內不能出國。你不能一邊吃蛋糕一邊吃。最後,江珊決定放棄同學人藝陳小藝,不敢相信,說:「你在想什麼?去人藝,多好啊!"在大家的勸阻下,江珊離開了。

離開人藝後,江珊未能與唱片公司籤訂合同,因為對方想讓她改名為「江麗娜」。江珊不想改變他的名字,所以他直接拒絕了,並開始四處尋找拍攝的日子。直到1993年,江珊和王志文共同主演了《過把癮》,他們才徹底出名。後來,江珊回憶說:「《過把癮》給我帶來了驕傲的成就,讓這麼多人認識我,喜歡我,直到現在。」

江珊巍子和人藝的命運並沒有就此結束。許多年後,他們又想起了人藝。江珊仍然記得他在人藝,拍攝的那些日子,巍子說:「人藝對我的影響是永遠的,我想它可以用一輩子。"今天,人藝仍然是那個不堅持傳統,而是冷漠的人藝,離開人藝的演員都成了影視業的「老前輩」,都是名人,但還是忘不了人藝的栽培。

本次文章到此結束,大家是怎麼看的呢,請在評論區裡留言吧,謝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老戲骨巍子、江珊主動「辭別」北京人藝的日子
    有部分演員成名之後,不願意棄人藝而去,在他們眼裡,演話劇是一種熱愛,也是一種傳承,但這樣的演員總歸寥寥無幾。現在的演員對於人藝更多的是敬畏,很少再投入其中。出走人藝從來都不是新鮮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發生過,其中,還不乏人們熟悉的「老戲骨」巍子和江珊。
  • 江珊、巍子、王姬為什麼放棄北京人藝的鐵飯碗?
    江珊所在的這一屆是中央戲劇學院和人藝合辦的,同學有徐帆、陳小藝、胡軍、何冰、王斑、李洪濤、韓青、龔麗君等人。畢業之後,北京人藝擇優錄用。江珊在中戲的日子並不好過,老師找她談話說:「我們覺得你表演上沒有什麼毛病,只是覺得有不足,只是說不出什麼地方不足。」這句話嚴重打擊了江珊的信心,覺得看不到前景,選錯了專業,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
  • 江珊、巍子、王姬,為什麼都放棄了北京人藝的鐵飯碗?
    1991年,江珊從中戲畢業後順利進入北京人藝。但她在中戲期間,新加坡的一家唱片公司看中了她,希望與她籤約。江珊覺得留在人藝工作和與新加坡唱片公司籤約並不衝突,但北京人藝有規定,新分配的大學生,5年內不能出國。江珊面臨選擇,要麼辭職,要麼放棄出國。江珊一衝動,就離開了人藝,並把關係轉到了街道。
  • 北京人藝:巍子為錢離開,王姬無戲可演出走,何冰堅守了30年
    北京人藝是個神奇的地方,在演藝圈,那是個神聖的殿堂。在那裡的人,不管是從哪去的,似乎只要一進人藝的大門,就有了北京人的氣息。在那裡,似乎沒有老人,50出頭的何冰是小何,往70走的濮存昕是小濮,快到60的馮遠徵是小馮。一般人形容北京人藝有個形容詞,叫做人才濟濟,但其實人藝總共也只培養過8期學員。
  • 北京人藝:巍子為錢選擇離開,王姬無戲可演,何冰恪守了30年
    在那裡的人,無論從哪去的,好像要是一進人藝的大門口,就擁有北京人的氣場。一般人描述北京人藝有一個修飾詞,稱為人才輩出,但實際上人藝一共也只培育過8期學生。北京人藝:巍子為錢離去,王姬無戲可表演走,何冰恪守了30年何冰是1987年考上人藝和中央戲劇學院的聯辦班的,教師便是濮存昕的爸爸,她們班的人如今隨意說一個全是腕。
  • 巍子:下鄉知青走進北京人藝,與史蘭芽相戀,事業上不給兒子幫忙
    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看了演出,問巍子想不想去人藝,北京人藝對巍子來說是頂級藝術殿堂,實在可望而不可即,他沒敢回答。 結果晚上巍子接到了人藝林兆華老師的電話,說英若誠傳達了意見,人藝請他加盟,巍子激動得一夜沒睡。
  • 巍子棄人藝鐵飯碗,淨身出戶兜裡只剩600,兒子出道一次不幫
    他當年還沒入行之前就有過一段年少下鄉的難忘經歷,那時候的巍子為了逃出鄉下勞動的圈子,收起了年少輕狂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爭取到了離開鄉鎮的機會。也是那莫名的緣分讓他誤打誤撞進入了表演行業,後來還成為了北京人藝這個鐵飯碗中的一員。
  • 從知青到明星,幾經波折返城,為了拍戲,巍子愧對人藝
    巍子得知,這是一個能讓他留在北京的很好機會,於是就懷著就此一搏的心情去考了試。沒想到,誤打誤撞地考入了表演明星班。1986年,巍子正式就讀中央戲劇學院。當時,巍子問老師有什麼辦法能讓他一直留在北京,不在回到寧夏當農民。
  • 64歲老戲骨巍子:離婚時淨身出戶,兒子子承父業成實力派演員
    說起老戲骨巍子,可能很多人乍一聽還想不起來是誰,而要說起《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鐵梨花》中的趙元庚、《打狗棍》中的戴天理,想必很多人恍然大悟。「演什麼像什麼」的他,在演技上絲毫不輸陳寶國、王奎榮等人,也正是精湛的表現使得他榮獲國家一級演員。
  • 為什麼拍完《情滿珠江》巍子就從人藝辭職,左翎離婚,她遠走香港
    幾經輾轉,他們相中了還在北京人藝上班的巍子。這對巍子來說卻是天大的機會。最終單位同意了,但是巍子卻沒有履行之前的承諾。在《情滿珠江》爆紅以後,巍子身價暴漲,片約不斷,是再不願回到人藝拿82塊工資,慢悠悠的在單位排話劇了。
  • 68歲的北京人藝「落伍」了?馮遠徵怒斥新人,演員為多賺錢出走
    許多網友跑到藍盈瑩的社交平臺下,詢問藍盈瑩為何要離開人藝,瞬間讓人藝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榜。不說話要死啊。」,大導演林兆華根本難得打聽其他單位如何挖人,直接一個電話打給巍子,說了句:「來人藝,給你解決北京戶口」,便順利將巍子招到麾下。
  • 64歲老戲骨巍子,離婚時將家產留給妻子,兒子是大家熟悉的他
    因為歷史原因而曾經在農村改造的他,因為飯不夠吃的常常要挨餓,所以年輕且衝動的他在農村勞動期間也是直接簡單粗暴的搶了"老鄉的糧食"。但是,也是因為巍子所做過的這些"壞事",當別的知青陸續返城的時候,他卻因為口碑問題而回城無望。這個時候,別人建議他說,想回城就去靠話劇團吧。
  • 老戲骨巍子:曾與史蘭芽相戀,離婚時淨身出戶,如今兒子成實力派
    巍子貪玩,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就跑到河邊遊泳,經常很晚才回家,讓父母每天擔心四處找他。在當時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要面臨著「上山下鄉」,巍子也「躲不過」。父親十分心疼自己的兒子,給巍子做個一張木床,好讓他休息。17歲的巍子被安排到楊家寨勞動,一幹就是三年。日子很苦,讓他總是餓著肚子。
  • 他兩次離婚,兩次選擇淨身出戶,巍子的人生怎一慘字了得?
    他是備受尊敬的老戲骨,離婚後選擇淨身出戶,一度只得暫住朋友家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看過《打狗棍》呢?劇中把情義二字看得比天重的戴天理想必給每位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戴天理的扮演者巍子從此也在大家心中樹立了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
  • 老戲骨巍子:十多年婚姻,離婚時淨身出戶,拒絕親兒子求援
    多年舞臺積聚聚積,守紀守己走到現在的地步,巍子的力氣自然不俗。很後,他被中間戲劇學院錄取,要去北京上學。而妻子因為經濟原因,只能在劇團陸續工作。一壁照顧兒子,一壁還能給巍子賺生計費。在剛畢業之際,人藝就向其拋來橄欖枝,邀請他加盟。可巍子想回寧夏劇團,和妻子孩子待在一起。一單方面在北京賺錢,恐怕他底子養活不了一家三口。為了留住人才,人藝只能邀請巍子妻子夏立言也來這裡。3年歲後,他們夫婦終於在北京團聚。
  • 巍子:為4萬塊錢炒人藝,離婚後差點露宿街頭,事業上還不幫兒子
    從非科班出身到成為當時北京人藝屈指可數的一級演員,他這一路走的似乎比較的之後,他因為成績優異,在1989年的時候順利的調入了北京人藝。在北京人藝,他開始逐步的展現出他作為演員的天賦。《黃河謠》中飾演一個從小到老的陝北農民。
  • 為什麼拍完《情滿珠江》巍子「忘恩負義」,左翎離婚,她遠走香港
    幾經輾轉,他們相中了還在北京人藝上班的巍子。這對巍子來說卻是天大的機會。最終單位同意了,但是巍子卻沒有履行之前的承諾。在《情滿珠江》爆紅以後,巍子身價暴漲,片約不斷,是再不願回到人藝拿82塊工資,慢悠悠的在單位排話劇了。
  • 這部由話劇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演員幾乎全部來自北京人藝。
    北京人藝,以鮮明的演劇風格聞名中外,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專業話劇院。北京人藝全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自1952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先生宣布劇院成立以來,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劇風格,創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可稱的上是中國話劇的最高殿堂。
  • 男演員,巍子
    1989年,還未大學畢業的巍子憑藉話劇《桑樹坪紀事》中「瘋子」一角獲得了第六屆「梅花獎」,成為首位中戲在校生的「梅花獎」獲得者;2001年,與許晴主演電視劇《背叛》,3月,在李亞鵬、許晴主演的電視劇《笑傲江湖》中飾演「偽君子」嶽不群 。
  • 巍子首談私生活:婚變後淨身出戶差點露宿街頭
    日前,巍子做客東方風行傳媒出品的《超級訪問》,面對好友李靜、戴軍,巍子不僅大方分享年少輕狂時期的驚人之舉,更首度透露自己和前妻的婚姻始末。本期節目於BTV財經頻道11月20日周六晚21:21分播出。  雖然已人到中年,巍子卻被好友李靜評價為「極度崇尚自由的荒誕老男孩」!在《超級訪問》節目現場,巍子生動講述起自己人生路上遭遇的種種荒誕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