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02601):深蹲起跳,改革深化有望打破增長僵局

2020-12-22 證券之星

(原標題:中國太保(02601):深蹲起跳,改革深化有望打破增長僵局)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欣賞金融」,作者為非銀左欣然團隊。

核心觀點

行業面臨轉型改革壓力:自 2017 年行業開啟保障類產品轉型開始,原有的快速規模擴張帶來的代理人繼續率問題成為困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謎題。2017 年以來,上市險企紛紛進行代理人產能轉型期,但人力增速與新單、NBV 增長几乎同步,行業陷入「規模驅動」而非「產能驅動」的增長困境。太保開啟轉型 2.0,主動的「清虛」疊加前期管理層人員動蕩,人力、產能、 NBV、EV 增速下滑,ROE 承壓。

中國太保(02601)優勢持續存在:

1)續期:個險渠道續期保費增長持續正增長,2020H 續期增速 yoy+6.6%,優於主要同業。

2)價值率:雖然行業整體新業務價值率面臨下行壓力,但太保新業務價值率企穩、當前已優於主要同業。2020H太保超越平安達到 37.0%, 截止2020Q3 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率基本企穩(yoy-2.4pt),而同期國壽、平安、新華分別 yoy-1.8pt、yoy-8pt、yoy-22.9pt。

3) 新單:雖然新單增長承壓,但新單長險件數已有大幅提升。

4) 人力:雖然人力增速下滑,但健康人力佔比提升,預期隨著基本法的改革、人力規模缺口將有所收窄。疊加外部環境的復甦、 市場對保險的需求持續釋放,管理層對轉型 2.0 戰略的持續推進,太保壽險負債端即將迎來業績拐點、並呈現高質量發展格局。

我們看好太保明年的業績發展,及轉型 2.0 持續推進後的高質量發展:

1)公司治理水平優於主要同業:公司股權分散化程度較高、上海國資委背景、管理層股權激勵水平優於國有上市險企。2020年6月成功發行 GDR 引入「外腦」,董事會成員凸顯年輕化、 多元化;長青計劃覆蓋從總公司到基層機構的關鍵崗位,有望提振員工主觀能動性。

2)新任管理團隊成員具備一線經驗及專業背景,將持續推進轉型 2.0 深化發展。太保壽險保費的集中度較高,2020H 國壽、平安、太保壽險的前五大區域保費佔比分別為 44.0%、40.6%、 40.0%。而具備多年主要保費貢獻區一線管理經驗的新任領導班子,更了解分支機構運營狀況,有望破局渠道困境。新任管理層背景與太保轉型 2.0 的三大戰略方向「隊伍結構、服務增值、科技賦能」相契合,體現公司轉型 2.0 的戰略定力與決心,當前的轉型困境有望迎來破局轉機。

3)根據新周期下的目標客群需求,持續推進三支關鍵隊伍的建設,優化渠道發展模式:面向主力客群,做大核心人力,提升核心人力佔比;面向高淨值客群,做強頂尖績優;面向 Z 世代年輕客群,培育新生代。當前穩步推 進中,雖然人力規模下降,但健康人力、績優人力佔比持續提升;MDRT 持續提升、衛生事件壓力下增速相對企穩;預計公司年輕群體比例高於同業。

年輕化代理人群體,將更有利於太保科 技的賦能及實施,對於新興客群的開拓也更為有利。公司轉型 2.0 對三支關鍵隊伍的改革持續推進,面向三大核心客群的隊伍結構將持續優化。新任管理層對業務的精通,2021 年太保新的基本法改革有望落地實施,人力規模下滑的態勢有望企穩扭轉;以優增優的渠道產能有望在未來持續釋放。

4)服務增值及科技賦能持續推進:太保妙健康、太保藍本、生命銀行全面承接轉型目標,太保家園與其他同業的 CCRC 模式不同,通過持續發力城市市區內的護理康復型「剛需」項目形成差異化競爭、撬動與大養老產業的融合。本次轉型 2.0 對科技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從成立董事會下設專業委員會專門審核科技創新戰略、規劃以及總體工作目標,到今年投資7 億落地太保金科、持續高薪引進科技人才,太保作為老牌國企向科技化的轉型有望加速。

5)價值增長高效而穩健:據測算,太保內含價值營運利潤率僅次於平安,體現了公司良好的壽險業務價值創造力。2011-2019 年太保壽險平均 ROEV 為 21.8%,同期平安壽+健的 ROEV 為 24.7%、國壽及新華 ROEV 分別為 16.5%、18.3%。內含價值營運利潤波動性低於平安、新華,顯示價值增長的穩健性。公司分紅率長期維持在 40%左右, 優於同業,因高分紅政策,太保對長線資金吸引力較強,太保長期以來股價表現相對穩定。

6)負債端持續優化,長期盈利能力提升。據測算:相比同業,公司對利差的依賴度較低;且利源結構中,死/費差佔比持續提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提升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7)ROE穩健,分紅水平高於同業:太保ROE從2016年的9.1%持續提升至2019年的16.9%;今年受衛生事件影響、疊加上年的一次性彙算清繳帶來的高基數影響,截止2020Q3行業ROE承壓。其中太保年化ROE下降幅度低於同業、相對穩健:太保、國壽、新華、平安年化ROE同比分別下降5.0pt、7.0pt、6.7pt、4.4pt。公司分紅率長期維持在40%左右,優於同業。因高分紅政策,對長線資金吸引力較強,太保長期以來股價表現相對穩定。

產險:雖然行業投資收益高於承保利潤,但產險業務經營的關鍵是承保盈利。2015 年以來,公司業務品質及規模持續改善;公司盈利來源更為均衡(從車險走向車險、非車均實現盈利),太保產險承保利潤從 2015 年底車險、非車分別佔比 833.5%、 -733.5%,走向更為均衡的承保盈利結構:2020H 車險、非車分別佔比 93.7%、6.3%。隨著行業動能從車險走向非車,均衡的盈利結構,助力穩健的承保盈利。

投資:主要配置於固收類資產,投資風格穩健:因股票市場配置比例低,淨、總投資收益率波動性相對較小,可更好滿足負債端對長期穩定收益率的要求。自上市以來,太保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64%,高於內含價值評估利率5%,獲得利差益。

為了拉平與其他公司的可比性,我們從新華上市後測算,2011年-2020H太保的綜合投資收益率高於主要同業:平安、太保、國壽、新華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95%、5.02%、5.03%、5.27%。第三方資產規模持續增長,提升管理費收入。截止2020H太保集團管理資產規模達到2.3萬億,第三方管理資產規模達到7534.39億,佔比32.7%,高於主要同業平安(第三方資管規模3864.39億,佔比11.1%)。第三方管理費同步高增,2013-2020H年化增速42.5%。

投資建議

根據歸因分析法測算,2020-2022 年太保NBV增速:-22.4%、15%、10%;EV 增速:10.3%、10.1%、14.3%,對應的EVPS 為 45.4、50.0、57.1 元,當前股價對應的 PEV 分別為0.82、0.75、0.66,仍處估值低位。維持A股「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長端利率持續下滑、投資收益大幅下滑、保費增長與改革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野村:上調中國太保(02601)2020-22年盈利預測 目標價調高21.1%至36...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野村發布研究報告,將中國太保(02601)目標價由30.13港元上調21.1%至36.49港元,維持「買入」評級,並上調集團2020至2022年盈利預測0.8%、0.5%及4.7%,預計盈利跌6%、增長15%
  • 深蹲起跳:中國平安(02318)的壽險改革
    沒有不難的改革,平安的壽險改革也是如此。8月27日晚,中國平安(02318)公布了2020年中期報告,總體符合各方預期。具體看,銀行及金融科技板塊保持較好增長態勢,保險板塊承壓,特別是壽險業務受多方因素影響較大。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的核心以及利潤主要來源,但2020年以來,平安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放緩,前7個月保費收入累計同比為-5.07%。
  • 中國平安遭遇減持,壽險業務負重起跳考驗陸敏
    「由於壽險公司個險的老一套無法再適應目前的市場情況,包括平安在內的一些以個險為主的壽險公司在去年不得不開啟轉型,平安近兩年的業績增長出現疲態也說明了這點。目前階段平安正處於『深蹲』的狀態,至於能起跳多高要看其壽險改革成效。」一名壽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
  • 中國奏響多軌並進的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曲
    備受矚目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12日下午閉幕。為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應該看到,過去35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切實感受到改革紅利。
  • 2020經濟之「V」:從被迫深蹲到迅速起跳
    各地夜經濟的持續復甦,周末各大商場裡的人頭攢動,直播鏡頭前李佳琦們聲嘶力竭的叫賣,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火爆,讓人感到中國社會的煙火氣是越來越濃。打工人的報復性消費,反射到商家,便是銷售額的快速增長。便利蜂提供給中新網的數據顯示,門店總體銷售情況恢復良好,已超過疫前水平,咖啡單店平均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0%。
  • ...分享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紅利。_7x24小時_市商網_otcbeta.com
    【遲福林:推進以內需為導向的高水平開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撰文稱,擴大內需在引領高水平開放中的基本導向作用全面凸顯。初步測算,百萬億元級別的新增內需規模將為未來5年至15年中國實現4%至5%的經濟增長打下重要基礎。預計未來5年至1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至30%。
  • 老闆電器:廚電龍頭是「一跌入塵埃」,還是能夠完成「深蹲起跳」
    只是說,有的企業一跌如塵埃,而有的企業一跌後卻可以如深蹲一樣再度起跳。斑馬君認為,老闆電器可能就屬於第二種,深蹲後能夠跳的更高的企業。能夠有效自我迭代的老闆電器能夠把一個市場容量還可以的家電細分品類做到行業領先的企業,往往是品質非常好的企業,特別是在A股市場尤其如此。
  • 世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世界銀行1月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報告認為,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萎縮4.3%後有望在2021年恢復增長。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建成教育強國打下堅實基礎,需要破解教育評價改革這個難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 陳旭: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編者按2020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理論版刊發了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的文章《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陳旭在本文中提出,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以破除「五唯」為導向,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陳旭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鐵路深化改革讓各項「化學反應」造福於民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介紹了鐵路過去一年多在推動改革方面取得新成效及下一步的深化改革方向。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鐵路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至今,鐵路作為混改的「高檔版本」和「高難版本」,各類改革舉措不斷深化。
  • 疫苗接種在即,期待山東藥玻深蹲後的起跳|品質公司
    最新的消息顯示,新冠疫苗的研發已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多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第一批新冠疫苗(輝瑞疫苗、moderna疫苗)有望在今年12月底正式獲得美國及歐洲的緊急授權。疫苗上市指日可待,但即便解決了研發量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李克強:勇於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 持續推出更多改革舉措】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政府負責人視頻座談會,李克強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上億市場主體是穩增長、保就業的基礎,人民群眾勤勞智慧,要多出改革的實招破難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甘肅出臺深化水利改革方案 推進水權水價水利管理改革
    近日,甘肅省水利廳印發了《甘肅省深化水利改革方案》,明確了改革的思路方向、目標任務、總體要求和保障措施。
  • 中期財報後本間高爾夫股價勁升24%,有望實力演繹「深蹲起跳」
    但毛利率卻上升至51.2%,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期間的EBITDA約為4.42億日元,同比增長約142%。按照地區劃分的收入來看,上半年公司各主要市場銷售情況和當地疫情管控情況密切相關。中國及韓國疫情平穩,在銷售收入增長方面領先。
  • 西安曲藝團榮登中國曲協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單位榜單
    中國曲協日前召開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單位工作視頻座談會。會上宣讀了中國曲協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單位名單,其中,西安曲藝團榮佔寶貴一席。從西安曲藝團獲悉,在中國曲協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單位工作視頻座談會上,根據所處區域、工作實效、發展重點和地方意願,確定了14家曲協組織或曲藝團體作為中國曲協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單位,西安曲藝團作為專業院團參加了此次視頻座談會議。
  • 自貢沿灘:全面推進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
    12月16日,自貢市沿灘區召開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傳達貫徹中央和四川省委、自貢市委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相關精神,安排部署該區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各項工作。沿灘區委書記黃雪智出席會議並講話。
  •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報導之七】中國化學改革案例入選《國企改革...
    調整布局結構 創新體制機制 系統推進企業改革和轉型升級——中國化學重機公司優秀案例(選登)中國化學重機公司是中國化學的全資子公司,位於北京市大興區,主要從事化學工程、基礎設施為解決這些問題,重機公司以「雙百行動」為契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策部署及「1+N」系列文件精神,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和積極推動下,2018年,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市場化轉型為主線,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抓手,全面深入推進企業改革。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
  • 製造業發展將進入加速期 現代物流等行業有望迎爆發式增長
    業內稱,政策紅利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將進入加速期,智能工廠、健康醫藥、現代物流等行業也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製造服務業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製造業新業態,是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的新形式。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2.9%,增速明顯高於其他服務業。
  • 廣西深化「放管服」改革 開展跨省通辦證照分離
    廣西深化「放管服」改革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自貿試驗區推行的「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試點改革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改革牽頭職能作用,強化組織協調,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流程再造,提高審批效率,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落實到位,全區企業數量穩步增長,創業創新活力持續保持,改革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