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屆一個有趣的榜單,那就是在明星演唱會上,比誰「抓」的逃犯更多。而在這個榜單上,張學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他以55人的絕對優勢,碾壓周杰倫(2人)、五月天(1人)。
可在其他打榜、人氣方面,張學友如今已經遠不如周杰倫,那麼是什麼讓他的演唱會還有如此高的號召力?
其實說白了,張學友是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時代的回憶。
1961年出生的張學友與他的粉絲過著同樣的童年,父親打魚為生而且還嗜賭如命,年幼的張學友只能由母親教育,可那時候能有什麼教育,頂多就是事後一頓棍棒罷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張學友從音樂中給人的感覺就是「感同身受」,這就是很多人喜歡聽他歌的原因。
另外,張學友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已經「封神」,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曾經也是經歷過很多坎坷的。高中畢業的他就外出打工,做過文員,賣過票,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幾年之後,喜歡唱歌的他參加了第一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並且在這個比賽中奪得冠軍!這才讓他知道唱歌是可以當作職業的。
那個年代正是大規模造星、選秀的年代,張學友的逆襲也是很多人的標杆之一。
小有名氣的他隨即被寶麗金看中並籤約,首張專輯就拿到了20萬銷量的成績,他也因此拿到了第八屆十大中文金曲獎最有前途的新人獎。
可誰有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風頭正盛的張學友在當時就犯了一條「行規」。那時的港臺娛樂圈是禁止藝人談戀愛的,可張學友卻與羅美微公開了戀情。之後兩人的事業都因為戀情受到了衝擊,張學友也一度跌入低谷。
那幾年,港臺明星井噴,張學友就算有才可也架不住一波又一波的新人衝擊。在那段時間裡張學友學會了酗酒,甚至因為酗酒還和歌迷發生過衝突。因此聲譽再次下跌。
像他這樣就此沉淪的明星其實不在少數,但能夠走出頹勢的才有機會真正封神。
經過一段時間的頹廢后,張學友痛定思痛,決定從另一個領域回歸,他開始拍戲,剛開始只是在《旺角卡門》中飾演一個小角色,雖然從沒有演過戲,但經歷豐富的他卻靈活駕馭。而憑藉這個小角色他就拿到了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
趁著這波人氣他緊接著出了新專輯《給我親愛的》重返歌壇。
一波操作後,張學友人氣恢復,曾經一度分手的羅美微也重新和好,他們也成了當時娛樂圈公認的明星情侶。
在那次波折之後,張學友無意間成為了兩棲明星,在1992年與郭富城,劉德華,黎明並稱四大天王。這一年張學友被封為「歌神」。而第二年的《吻別》更是讓把他的地位推到了巔峰。
1996年張學友與羅美微領證結婚,他的感情生活也獲得圓滿。一切在經歷洗禮之後,都得到了最好的結果。
專業又優秀的張學友,在那個浮躁的娛樂圈年代是一股清流,代表了不少人的青春回憶。也許這些人正在逐漸老去,張學友的歌迷也不會像年輕粉絲一樣打榜、應援。不過,張學友歌迷的財力也是不容小視的,畢竟到了這個年齡,看個演唱會也不算什麼難事,因此才讓張學友的演唱會還能順便抓逃犯。
每日心選原創內容,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