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餘慶農特產搭上電商「雲快車」

2021-01-07 貴州網
遵義市餘慶農特產搭上電商「雲快車」
發布時間:2021-01-07 11:06:36      來源:遵義日報

  在脫貧攻堅戰中,餘慶將電商扶貧作為一個重要渠道,以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餘慶農特產品搭上電商「雲快車」突破地域局限,走出大山,將餘慶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

  「這些餘慶農特產主要銷往北上廣以及沿海大城市,像餘慶的剔骨鴨、有機大米、茶葉、飛龍湖椪柑都很受歡迎。」餘慶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昊介紹。

  餘慶縣近年來持續抓好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為黔貨出山打通「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餘慶縣已建成1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0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69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

  據了解,餘慶縣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覆蓋69個鄉村,通過電商渠道已實現本地產品銷售1000萬元,有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王永娟)

相關熱詞搜索:餘慶縣 電子商務 渠道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餘慶農特產搭上電商「雲快車」
    據遵義日報消息:在脫貧攻堅戰中,餘慶將電商扶貧作為一個重要渠道,以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餘慶農特產品搭上電商「雲快車」突破地域局限,走出大山,將餘慶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這些餘慶農特產主要銷往北上廣以及沿海大城市,像餘慶的剔骨鴨、有機大米、茶葉、飛龍湖椪柑都很受歡迎。」餘慶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昊介紹。餘慶縣近年來持續抓好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為黔貨出山打通「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餘慶縣已建成1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0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69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
  • 搭上電商快車 小小辣椒醬鋪開致富路
    做電商這幾年,我們讓青海農特產品走向全國。」這樣的銷售業績,青海仙紅辣椒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學林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坐落在黃河岸邊,這裡碧水丹山,風景宜人,有著「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每年到了豐收季節,黃河岸邊的農田裡,一株株辣椒樹,掛滿了一簇簇火紅的線辣椒,下面還點綴著無數青嫩泛紅的小辣椒。
  • 其律開起衝康村首家淘寶店:把家鄉特產「裝上」電商快車
    原標題:其律開起衝康村首家淘寶店:把家鄉特產「裝上」電商快車   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電商行業依託完整系統的物流體系,相對於傳統行業佔據了主導地位,而這種改變也在悄無聲息中走進了林芝市朗縣朗鎮衝康村。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我們的故事】搭上電商「數字快車...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我們的故事】搭上電商「數字快車」致富道路越走越寬 2020-10-30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心助農大使侯大可上央視《開門大吉》為家鄉「代言」
    「這款盤錦大米,是農約牌純蟹田大米,胺基酸豐富,不僅味道好,米磚包裝攜帶很方便……」7月20日晚7點30分,CCTV-3綜藝頻道《開門大吉》節目準時開播,參賽選手之一的侯大可成為焦點,連闖9關燃爆全場,並在與主持人尼格買提(小尼)互動時把咱盤錦特產推介給了全國電視觀眾。
  • 「非凡2020」搭上「雲快車」 線上求突圍
    編者按:2020年已至尾聲,在這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間,是什麼讓中國風雨兼程、勇毅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推出中國經濟年終特別報導《非凡2020》,用聲音刻錄中國經濟這一年。27日推出:《搭上「雲快車」 線上求突圍》。
  • 蘋果銷售搭上電商快車 果農笑逐顏開
    「我們去市場上賣蘋果,這些老闆們都會一個勁的往下壓價,然後他們在以高價格賣給其他的客戶。有些在超市裡賣5塊多錢一斤的蘋果,我們實際賣給這些老闆們也就2塊多錢,我們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還沒有人家這些收蘋果的掙錢多。」老胡說道。
  • 寧夏搭東西部扶貧協作「快車」 15億農特產走向東部餐桌
    中新網銀川9月3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9月3日,記者從寧夏消費扶貧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搭東西部扶貧協作「快車」今年已向福建省銷售灘羊、牛肉、粉絲、枸杞、小雜糧、黃花菜、葡萄酒、瓜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總價超過10.5億元(人民幣,下同)。
  • 環江特產「上網」,搭上電商快車銷往全國各地!
    2019年6月,企業開始涉足電商行業,目前在「拼多多」「京東」等網購平臺都能買到他們的產品。公司副總經理彭壯兵介紹:「我們網上賣得最火的是豬肉乾、牛肉乾、臘腸這三款產品。」目前,電商渠道銷售已經佔到該企業銷售額的70%以上。彭壯兵說,今年的出貨量較往年增長了300%。如今,每天的網上接單量在1000單至2000單左右,每月的銷售額達300萬至400萬元。
  • 南康「燙皮大王」王忠平:跨界做農業 惠農網助我搭上電商快車
    自打決心在現代農業發展上闖出新名堂,在江西開設了88家連鎖店的「燙皮大王」王忠平把重心轉移到了老家圳玄村,創辦了江西中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並斥巨資打造了「客家燙皮小鎮」。他希望用辦加盟店積累下的人脈渠道資源,為家鄉農業發展搭把手,添份力。
  • 土家漢子化身電商「新農人」 帶領鄉親致富
    擁抱新電商,助農扶貧,石柱是成功案例之一。要讓田間地頭的好貨行銷全國,大聲吆喝和平臺扶持必不可少。在眾多與重慶合作的頭部電商企業中,拼多多側重市場消費需求領域,通過分布式AI的技術沉澱,與重慶在政企合作直播助農、新品牌計劃、雲農業、新製造等方面,緊密合作取得較好的示範作用。
  • 覃鬥芒果產業搭上現代農業快車
    廣東畫景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州覃鬥芒果協會會長劉定介紹,今年芒果節期間,在雷州、覃鬥兩級黨委政府指導下,雷州覃鬥芒果協會全力拓寬芒果銷售渠道,主動聯繫各地電商、客商和大型水果公司,並通過舉辦芒果節引客入鎮,積極做好疫情防控下的物流鏈暢通,確保覃鬥芒果賣得快賣得好,「今年覃鬥芒果產量較往年減少三成以上,但是線上銷售火爆,有七成以上是通過網絡銷售,可以說是本地優質芒果搭上網絡快車走向了高端市場。」
  • 【致敬最美巾幗奮鬥者】趙靜雯:「觸網」帶貨的新農人
    「這是咱們山裡的酸桃核製作的頸椎枕,如果您的頸椎不舒服、脖子酸痛,這個枕頭枕著能緩解疼痛……」在華池縣五蛟鎮馬河電商物流中心,趙靜雯拿著手機嫻熟地介紹著身後貨架上的產品。2016年,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電子商務幫助眾多貧困地區打破了「城裡人買不到,山裡人賣不出」的瓶頸,電商像一座橋梁,一端搭在廣闊的鄉村,一端連著廣闊的市場,在廣大農村,越來越多的村民變身新農人,趙靜雯就是受益者之一。
  • 線上線下同發力 「帶貨」方式再升級
    本報訊 今年以來,靈寶市農業農村局創新分享經濟新模式,線上、線下同時發力,拓寬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形成農民增收入、企業降成本、消費者得實惠的良好局面。    領導推介,引導本地電商企業開展直播帶貨。
  • 餘慶「雙手採茶」比賽在松煙舉行,快來看看誰是第一名?
    為提升採茶工的採茶技能,4月17日,由遵義市農業農村局、餘慶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餘慶縣2020年「雙手採茶」比賽在松煙鎮舉行。餘慶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飛,遵義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唐林,餘慶縣政府黨組成員、政府辦主任餘忠,餘慶縣政協副主席張寧以及相關單位有關負責人參加此次活動。開幕式上,隨著王飛宣布活動正式開幕,來自餘慶9個鄉鎮的45名參賽選手整裝待發,即將在茶園內大展身手,一決高下。
  • 黔西南州州長攜8位縣(市)長,「拼多多」推介農特產
    黔西南州州長攜8縣(市/區)領導推介農特產。黔西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永英推介普安紅。據介紹,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全面展開之際,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聯合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展「多多助農」黔西南州8縣(市)及義龍新區聯動農特產品直播活動。
  • 餘慶縣城將再啟用一批智慧停車系統
    據遵義市人民政府網消息:餘慶縣城區第一批投入使用的智慧停車位在方便車主停車的同時,讓停車管理更簡單。然而,卻有大量車主不按規定停車,跨車位停車、壓線停車、驅車衝撞智能停車設備等情況屢有發生。據餘慶領泊悅行停車管理有限公司介紹,這種不按規定停車行為會導致智能設備的損耗,減少了設備使用壽命,也增加了智能停車系統巡檢員的工作量。針對這種情況,公司增派了巡檢員引導車主正規停放,並對違停車輛拍照取證,對車主進行勸導。
  • 這裡的電商,讓農特產品「e路」暢銷~
    近年來,乘著「網際網路+」的春風,特克斯縣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全縣9個鄉鎮40多個村(社區)建立電商服務點,貧困村實現電商全覆蓋,2015年被國家商務部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將電子商務做實做細,帶動群眾開展「觸」網脫貧,實行就近就業、發展特色種養殖,推動縣域農特產品走出去,助力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 文化產業搭上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快車」
    近期,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擴大優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促進消費升級,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科技為文化插上了起飛的翅膀,文化賦予了科技根本的內涵。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將更多高科技前沿技術與具有深刻內涵的文化表達相結合,讓文化產業搭上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快車」。推動科技、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打造雲遊景區、雲展覽、雲音樂會等數字文化產業新型業態,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推動構建國內大循環、建設文化強國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撐。
  • 戰疫不忘扶貧:「龍川有好物 新安來帶貨」扶貧助農平臺雲啟動
    為了幫天嶺村、共和村增強當地「造血功能」、鞏固脫貧成果,深圳寶安區新安街道推出的首個街道「異地帶貨」扶貧助農項目,藉助「農特產品+直播+電商+助農」模式,開通網絡銷售渠道,用電商打通貧困村農產品銷售渠道,從而緩解了農戶就業壓力,紓解農產品經營困難,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為答好戰「疫」戰「貧」答卷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