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快樂丨動漫或者遊戲更多是我們成年人的一種回憶

2021-01-09 嗅生活

三月不努力,四月徒傷悲。五月黃胖子,六月藍胖子。這句經常被詢問「遊泳健身了解一下」時的問候語,此刻修改一下後是如此可愛。當然只是開個玩笑,畢竟五月我們剛送別了皮卡丘的成熟穩重,六月又迎來了機器貓的飛天奔月計劃。

六一檔據悉不在中國上映未免有些可惜,但從來不會影響有童心的我們。畢竟兒童節只是給那些還不想長大的成年人正當理由放鬆一下的日子。

還記得小時候圍坐在電視機前天真渴望的等待動畫開播時的樣子,早已被現在無聊時刷屏動漫倍速快進的頹喪感和誤開前置攝像頭自己都嫌棄的油膩感所包圍。

就如我們曾經有過青春痘的稚嫩現在早已變為成人痘煩惱一樣的經歷蛻變。

動漫早已不是未成年人的專利,更多是成熟的我們偶爾不願長大的證明。就像小時候希望有哆啦A夢這樣的夥伴,有一個藍色萬能的口袋。

現在我們學會了買一個哆啦A夢的玩偶,只為了寄託那個曾經的幼稚夢想,偶爾想起時那會心一笑的愜意。

曾經有個無聊的數據分析文章,關於《哆啦A夢》《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小豬佩奇》這三檔動畫中人物形象按當今資產評估的分析。洋洋灑灑數萬字,從房產到穿著從出行方式到用餐標準方方面面的統計後,均得出一個結論。

他們都不是一般的有錢人。也就是說他們是有錢人中的有錢人。你的內心一定在叫囂著「are U kidding M? 」因為這是成年人的價值觀再看兒時的動漫,而我們當時只有沉浸在人物的種種歡樂中,從沒有嗅到任何金錢的味道。

今日新聞中「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的消息,讓我驚愕。還好我成年的比較早,不然當年在網吧早場或夜場的經歷早就列入患者黑名單了。現在看到當年的遊戲也會胡亂操作一通,雖然沒有了當年聚精會神的精力,偶爾penta kill 也會有精神為之一振的喜悅。

動漫或者遊戲更多是我們成年人的一種回憶,你說幼稚也好,無趣也罷。畢竟我們是經歷不一樣的成年人,有時回憶適度就好。

相關焦點

  • 動漫壁紙:六一兒童節快樂,暨戀柱甘露寺蜜璃生日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要不要說兒童節快樂,就要看你今年多少歲?不過,現在的人或者說各種營銷活動都不在乎我們是不是兒童,或者說多少歲,都能歡度兒童節,美名曰「重返童年」之類的話題,讓那些早就不是兒童的人都能參與進來,從而達成營銷活動目的。
  • 六一兒童節祝福語,送給成年人的兒童節祝福簡訊
    六一兒童節祝福語,送給成年人的兒童節祝福簡訊時間:2020-05-30 22: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六一兒童節祝福語,送給成年人的兒童節祝福簡訊 1六一到,拋煩惱,歡天喜地兒童跳,兒童節,心兒笑,回憶過往也瘋鬧,六一兒童節,祝你像兒童一樣天真,像兒童一樣無慮
  • 成年人的#六一# | 千璽弟弟讓我想過六一了
    (老姐姐的內心會受不住滴)當然,僅僅表情包還不能全然表達內心老母親般的快樂,網友們還紛紛表示:01 與千璽弟弟同時上熱搜的,還有一道「致命題」:「成年人的六一怎麼過?」—憑我玩遊戲的技術,難道不該過六一?—你好好說話,誰過了年齡?明明大家都是小孩,裝什麼大人?想難倒沙雕網友們??—— 嘖嘖,不可能。
  • 六一給孩子更多美好回憶----小叮噹銅鑼燒
    多啦A夢的動畫片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這隻來自未來世界的叮噹貓用自己神奇的百寶袋和各種寶物幫助它的小主人解決各種困難動畫片中的這個神奇的小叮噹讓人難忘小叮噹愛吃的銅鑼燒也同樣讓人好奇到底是什麼好吃的,美味到可以讓它無條件的答應小主人的各種請求今天我們就來試試看
  • Takstar得勝|大朋友 小朋友 六一快樂~
    X君:再也不能過六一了。
  • 活動風採丨親子繪本微劇場、快樂時光親子早教——六一特別版活動...
    活動風採丨親子繪本微劇場、快樂時光親子早教——六一特別版活動圓滿閉幕 2020-06-03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一 我不要證件照 我只要......
    又或者一起拼過的遊戲棒回憶應接不暇六一我們來了成年人想過兒童節,心理學上講,這是一種緩解生活工作壓力,排遣孤單寂寞的方式,潛意識裡其實是想要有人關懷,甚至是一起製造兒童。你們不要嘲笑,要把握好這個機會。你的肉體過不了兒童節,可你的智商可以呀。你的體重過不了兒童節,可你的身高可以啊。
  • 六一,屬於我們8090的回憶動漫
    打開音樂,我們開始我們的童年之旅90後童年的動畫回憶                             ——以此懷念小時候的日子那時候的我們不叫動漫,叫動畫片,那時候屬日本動畫才是我們真正的回憶話說大古,你小子有點混蛋啊,現在把了兩個妹子了啊~音音和一開始的那個青梅啊,現在又把持著音音弟弟不放手,你啥意思那時候我們叫數碼暴龍,友誼熱血,教我們珍視身邊的人,感動的我們90後的回憶
  • 2019國際馬戲小丑嘉年華丨六一兒童節去哪?去奔馳文化中心看國際大馬戲!孩子的最愛!
    在這裡,你能看到世界最強的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馬術隊奉上最精彩的馬術。這些天生得馬者身跨8匹名貴的溫血寶馬,獻上最震撼的馬術表演。本次演出的場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是全國最先進的演出場地,主辦方投入巨資製作,邀請中國馬戲專家與國內頂尖的80後舞臺演出編導共同負責演出編排!將在體育館正中央設立圓形舞臺。
  • 六一快樂:有一種回不去的時光,叫童年
    六一兒童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快樂的節日,當我們長大了,我們對它的回憶就會越來越深!課間或者放學後,我們經常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然後各人拿著自帶的鐵環擺開架勢,自定規則比賽滾鐵環。扔沙包這一遊戲,陪著我度過了整個童年,讓我擁有一個想起來就能露出笑臉的回憶。
  • 六一兒童節海報合集:給自己一天,重溫初心
    我們都還是寶寶呢!)今天,各大品牌也紛紛借著兒童節,打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活動。趁著今天這個快樂的日子,下班後,去追趕兒童節的尾巴吧小夥伴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一兒童節海報文案合集,願我們都能重拾回憶,重溫初心。01 傑士邦童心未泯,一切皆甜。02 杜蕾斯最後一個兒童節。
  • 【徐聞人的童年】致我們回不去的童年,六一快樂!
    六一兒童節了,各位早已脫離兒童範疇的徐聞人,你們有想起什麼童年回憶嗎?蝌蚪,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在農田水渠或者小溪中能捉到,一抓一大把,滑溜溜的,小蝌蚪與長大後的青蛙樣子千差萬別,所以我們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小蝌蚪找媽媽》。現在,很少見到了!
  • 出門玩耍不安全,如何在家花式過六一?
    有人說,動畫片是孩子們的專利,但其實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也開始通過動漫來回憶自己的童年,就像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開始過六一兒童節。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動漫,希望大家過一個不一樣的六一兒童節~《頭腦特工隊》是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3D動畫電影。
  • 六一特輯丨願你童心未泯,初心不變!
    六一特輯丨願你童心未泯,初心不變!那時,我們盼望著快快長大,早點變成大人模樣,總覺得時光太慢;如今,我們終於如願以償,卻又希望時光倒轉,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段。
  • 姆咪一家教會我們的愛與成長丨六一親子活動報名、兒童書展推薦
    另有更多姆咪相關書籍在2F誠品兒童館姆咪主題牆展售。親愛的孩子:每年六一你都會收到禮物。但你這長長的一生,我想送你最好的禮物只有兩樣:根和翅膀。根是我們給你不離不棄的安全感,翅膀是我們給你精神上的獨立與自由。你知道,閱讀和成長都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希望你享受到閱讀與知識的樂趣,並有機會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種人。祝所有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
  • 動漫女生頭像丨你都如何回憶我 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這裡是鹹魚雜序,歡迎來到鹹魚的聚集地,分享一群鹹魚的理想生活,定期推送壁紙、頭像、動漫、和身邊的事,帶飯食用更佳哦~動漫女生頭像丨你都如何回憶我 帶著笑或是很沉默人總有這種時候你都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很沉默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好像總是很狼狽的。你在一朵花開放的時候,枯萎,蜷縮在漁港角落。
  • 那些年,我們的六一兒童節!
    小語說:今天是六一兒童節,80後90後們都已長大,貌似這個節日已不再是我們的特權?但回憶起童年時代,娃娃頭,酸梅粉,阿童木,花仙子,打彈珠,跳皮筋,遊樂場,還有那個同桌的TA……那些雞零狗碎、單純天真的童年,何其的美好!這個六一,讓我們一起回憶,那些年我們的六一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 安寧區圖書館開展「六一國際兒童節」數字動漫閱讀活動
    「閱讀認識世界,書香伴我成長」,在今年的「六一節」來臨之際,安寧區圖書館聯合廣州玉屋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六一國際兒童節」數字動漫閱讀活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有的生活和學習節奏,但疫情阻擋不住小朋友熱愛閱讀,在閱讀中學習知識,在書香中快樂成長。
  • 六一快樂!願你不管年紀到了幾一,都永遠擁有一顆六一童心
    首先祝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健健康康成長六一最快樂的自然是小朋友而感慨最多的就應該是大朋友了《沙家浜》就是他們的周杰倫《智取威虎山》就是他們的林肯公園樂隊他們背著軍綠書包好比今日的LV騎著28加重的自行車或者徒步滾著鐵環呼嘯而去若在鄉鎮間還可以看到兒童笑嘻嘻地追趕拖拉機跳上車鬥或者就吊在車尾蹭搭便車
  • 「六一」憶童年往事
    我們爭先恐後的跑回家,大人們會笑著用毛巾抹去我們臉上的汙泥和汗漬,再輕輕的責備幾句,慈祥的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把飯吃完。然後筷子一放,又跑得沒影了。 大人們吃完飯坐在院子裡曬太陽,春天的陽光很是明媚和溫暖,讓人感覺到一種慵懶的倦意。 外公叼著長長的菸斗,默默的編他的撮箕掃把,一臉的認真和專注。 這副美麗的畫面,總是出現在記憶裡,不曾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