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到AirPods,蘋果打造音樂文化符號的「套路」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建國 品玩

作者丨建國

郵箱丨tangjianbo@pingwest.com

音樂是不朽的。

時代變化讓音樂載體換了好幾副面孔:黑膠、磁帶、CD、MP3、流媒體......音樂的門檻連年降低,它已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歌手用歌曲唱出緣長情短,電影用配樂代表故事情緒,想必你的歌單裡也有一首單曲循環之王。我們對於音樂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愈演愈烈。因為哪裡有音樂,哪裡就有愛與恨。

或許得感謝手機與移動網際網路,我們可以隨身攜帶無限量的歌曲;亦或許得感謝耳機,我們隨時可以享受私人的音樂。蘋果公司是現在不得不提的一家企業,Steve Jobs 與 Tim Cook,他們都給我們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文化符號。

iPod,第一個音樂符號

iPod,今天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隨著多功能智能設備的興起,iPod 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好在你還可以從那些手握 iPod Classic 的用戶口中,得知當年 iPod 鼎盛時期的模樣,再到 Apple Store 裡瞻仰快被遺忘的 iPod Touch。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經典。

▲ iPod,圖片來自 BBC

曾紅極一時的 iPod 系列音樂播放器,是果粉們競相追捧的明星產品。iPod 初代發布會,賈伯斯給 iPod 貼上了「只有著名的音樂界人士才使用的播放器」的宣傳標語,並請來了麥當娜等超級明星作為 iPod 的宣傳代言人,一度吸引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前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這樣的知名人士成為 iPod 用戶。

不過在誕生之初,iPod 並不被眾人看好,甚至有人嘲諷其為「蹩腳貨」。但是隨著 iPod 團隊漸入佳境,賈伯斯引領著數位音樂版權的正規化,售價高達 399 美元的 iPod 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必備的隨身音樂播放器。

彼時市面上並不乏儲存容量大、音樂播放時間長的可攜式音樂播放器,可 iPod 將它們的優點都集為了一體:儲存 1000 首歌曲,連續播放 10 小時音樂,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 iTunes 在網上下載自己想要的音樂作品。

「用 iPod,你再也不必每天都聽同樣的歌曲了。」賈伯斯這樣宣傳著 iPod。彼時的市場上,用戶們無法隨心所欲地在一個設備上獲取到不同的歌曲。賈伯斯憑藉著他的個人魅力與談判技巧,與環球音樂公司、索尼公司和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等 5 家音樂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並拿下了 Dr.Dre 德瑞博士的音樂版權。就這樣,iTunes 音樂商店成為了全球第一個能從網上下載音樂作品的軟體服務。

iPod 的風靡似乎是一種宿命。在 21 世紀初,每每人們提起 MP3,就必定會聯想到 iPod,它比 Sony 的 Walkman 更年輕,卻又更先進。當街頭上的行人們都戴著白色的耳機,線纜的另一端連接著 iPod,它就基本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音樂符號。

作為 iPod 的設計者,蘋果公司前首席設計官 Jonathan Ive 在倫敦發現,無論是在大街上還是在地鐵裡,「始終會看見有人在擺弄iPod 播放器」。而正因為他參與了 iPod 與 Mac 的設計,Jonathan 在 2004 年被評為「英國文化娛樂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這幫助奠定了他在英國文化娛樂界的地位。

iPod 的銷量在 2008 年迎來巔峰,發布 10 年時間,總銷量超過 3 億臺。

▲ iPod 的銷售情況,圖片來自 statista

現在回望 iPod 的流行,不難發現它恰巧站在了數位音樂的轉折點。可在本質上,iPod 給用戶提供的體驗超越了產品本身。

音樂是情緒的載體之一,容量沒有上限。人類原本是群居動物,深藏著自私的本性。對於享受音樂、放飛情緒,獨處是最好的環境。當你戴上那對有著灰色尾巴的白色耳機,個體便從公共泡沫裡抽離出來,遠離雜音。

如果公共空間裡出現了更多類似的個體,他們便有著相互可辨識的標籤——該標籤往往意味著年輕、時尚,亦或是「獨立思考」,iPod 用戶之間天然有了一層交流的基礎,就像是你在貼吧中分享一個自己的愛好,遇到了同道中人。

每個 iPod 用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打開 iPod,播放歌曲,戴上耳機,耳機的另一頭連著親近的人。在大巴車上、在課堂上、在家裡......兩個不同的個體,聆聽著同樣的音樂,彼此的距離就此拉近。

在一段時間內,人們並不那麼討厭別人擁有與自己一樣的東西。尤其是當這款產品售價遠高於其它同類產品,並且有著社會各界名人背書的時候。擁有 iPod,同時也擁有了一種身份暗示。這個規律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仍在正常運行。

AirPods,非傳統的文化符號

如果沒有 2001 年的 iPod 打頭陣,就沒有後來紅遍大江南北的 iPhone,更沒有剪掉線纜的 AirPods。

iPod 退出歷史舞臺就像它登頂一樣順其自然,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一個單獨的設備專門播放音樂,iPhone 足以滿足絕大多數人聆聽音樂的需求。通過 iPod 見證數位音樂的變革,蘋果公司也從該過程裡打下了音樂產業堅實的基礎。

儘管 iPod 消失在大眾視野裡,但與之相匹配的白色耳機仍然出沒於大街小巷。無論有沒有播放歌曲,總有人願意將耳機戴在耳朵上,曾有用戶表示:「我不聽歌也戴耳機,僅僅是表明我不想與外界發生任何聯繫。」這種現象並非限於蘋果用戶,而是擴展到所有擁有耳機的用戶。

顯然,戴耳機的場景延續至今,「聽音樂」衍生出了更豐富的含義,它同時蘊涵著一些即將浮出水面的用戶需求。

在 iPod 與 iPhone 交棒之際,賈伯斯於 2011 年去世,庫克同時接任了蘋果公司 CEO 的位置,推動著蘋果公司此後的發展。2014 年,蘋果在音樂產業上進行了一筆著名的投資,花 30 億美元將 Dr.Dre 創辦的 Beats 收購。2015 年 6 月,Apple Music 正式誕生,Beats 的內容被蘋果併入了 Apple Music 當中。

到了 2016 年,AirPods 第一代正式問世。與 iPod 誕生之初類似,AirPods 剛與這個世界見面,也並不被眾人看好。「就是 EarPods 剪掉了線纜而已,AirPods 的價格卻貴了 5 倍之多。」

後面的真實情況讓蘋果簇擁者們感到舒適。拋掉線纜、僅重 10g 的 AirPods 成為市場上的爆款,人人都為擁有一對 AirPods 而快樂,沒有了線纜的束縛,聽音樂這件事情似乎變得更加自由——而音樂本應該是自由的。

在 AirPods 誕生的四年裡,一共更新了三代。最新的 AirPods Pro 提供了降噪功能——而它往往在其它形態的藍牙耳機上才有良好的發揮。當人們用上了 AirPods Pro 之後發現,原來真無線耳機的主動降噪功能也能做到如此驚豔。

主動降噪功能其實正對應了用戶們在嘈雜的環境中聽音樂的需求,或者說隔離噪音的需求。戴上 AirPods Pro 後,你可以享受到更加純粹的音樂。即使身處鬧市,周圍也能搖身一變成為你的私人客廳——畢竟我們只會在私人空間裡,打開音響享受音樂。

與 AirPods 站在同一條線的是頭戴式耳機、頸掛式耳機等其他類型的耳機,它們雖然都比 AirPods 誕生更早,但卻沒能像 AirPods 一樣帶動趨勢。在大街上、地鐵上、公園裡,放眼望去,那對白色真無線的 AirPods 比掛在頭上的耳罩式耳機更加顯眼。

▲ AirPods

庫克在產品線規劃上學習了賈伯斯「成套式」的方法。與 AirPods 同時發布的 iPhone 7 直接砍掉了 3.5mm 耳機孔,而這一做法恰好與 AirPods 砍掉線纜相呼應。從那之後,所有的 iPhone 都不再提供 3.5mm 耳機孔,如果你想聽音樂,要麼選擇轉接線,要麼選擇藍牙耳機。AirPods 就是蘋果給你準備的系列裝備。

蘋果慣用「生態」的理念來兜售它們的商品。iPhone、AirPods、Apple Watch、iPad、MacBook 等等產品,它們之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相互構成了一個系列,一種生態。這種鏈條狀的產品系列,能給消費者們一種極強的心理暗示:成套的東西會比獨立的產品更加高級,在這裡,1+1 是大於 2 的。這一理念同時也為更多的消費電子企業所用,「生態」的概念成為了主流。

在近四年間,真無線耳機市場在 AirPods 的帶動下迎來高速發展。AirPods 在 2019 年整年掠走全球 50% 的市場份額和 71% 的營收,僅 AirPods 的收入就比多家頂級科技公司還要高。從蘋果公布的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到,以 AirPods 為代表的蘋果可穿戴業務,也成為了繼 iPhone 之後新的增長引擎,此番業務調整,庫克功不可沒。

事實上,iPod 之後,傳統意義上「音樂符號」的衣缽應該由 iPhone 來繼承,但是 iPhone 不那麼純粹,它更能展現的是一種基於蘋果銷售策略的消費景象。而 AirPods 更能勝任「音樂文化符號」的角色,它從 iPod 時代就伴於用戶左右,承擔著傳遞音樂、醞釀情緒的職責。

迭代

強如蘋果,每每推出新產品,總會引來一番爭論。當然,蘋果推出的產品並非都是成功的,無可否認的是,蘋果成功的產品都具備一定的統治力。

在 iPod 和 AirPods 面世之後,除了各大廠商陸續跟進相應的產品,市場上還會湧現出大量的白牌產品。好的一方面,用戶們能夠以更加低廉的價格購買到與蘋果產品接近的 MP3 和耳機,不好的一方面,市面上的產品同質化極其嚴重,以至於消費者們也會因為「太像蘋果」而發出批評。但這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行業的繁榮。

如今越來越多的真無線耳機長得與 AirPods 類似,無形中助長了 AirPods 成為「音樂文化符號」的趨勢。

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應出市場對於蘋果產品的認可。要知道,AirPods 的前身 EarPods,整個研發周期長達 3 年,最終在 2012 年正式發布,取代了此前蘋果灰色尾巴的白色耳機。

▲ 蘋果前兩代耳機

蘋果前首席設計官 Jonathan Ive 曾表示設計 EarPods 就像設計適合每個人的腳一樣困難,因為每個人的耳朵其實都長得不一樣。他們最終的工作成功表明,EarPods、AirPods 在不同人的佩戴下,的確不那麼容易掉落。AirPods 幾乎是市場上真無線耳機外形的最優解,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真無線耳機們都與 AirPods 長得相像。

事實上,在研發 EarPods 的同時,2011 年 3 月蘋果提交了一項可分離無線收聽設備的專利,該專利需要藍牙的支持。某種程度上被外界認為是 AirPods 的設計來源之一。但直到 2016 年,經過 5 年的反覆推敲,蘋果才正式推出了 AirPods 產品,並且隨著 Apple Music 的不斷壯大,AirPods 接替了 iPod,成為社會中的一種音樂文化符號。

原標題:《從iPod 到AirPods ,蘋果打造音樂文化符號的「套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iPod 到AirPods ,蘋果打造音樂文化符號的「套路」
    蘋果公司是現在不得不提的一家企業,Steve Jobs 與 Tim Cook,他們都給我們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文化符號。iPod,今天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隨著多功能智能設備的興起,iPod 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 內蒙古蘋果藍牙耳機三代airpods_鑫灝源
    古尚古旗艦店,airpods保護套airpods2保護殼蘋果液態矽膠藍牙無線耳機套ipod透明pro充電倉適用airpods3代可愛超薄軟通用潮。minai陌優專賣店,可愛招財貓蘋果AirPods保護套airpod2藍牙無線耳機盒子殼通用1代ipods殼套矽膠軟殼創意可愛貼紙充電盒iPhone。
  • 八佰財富密碼:蘋果打造音樂文化符號
    或許得感激手機與挪動網際網路,我們能夠隨身攜帶無限量的歌曲;亦或許得感激耳機,我們隨時能夠享用私人的音樂。蘋果公司是如今不得不提的一家企業,Steve Jobs 與 Tim Cook,他們都給我們留下了屬於本人的音樂文化符號。iPod,第一個音樂符號iPod,今天曾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隨著多功用智能設備的興起,iPod 簡直消逝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 AirPods充電盒新增支持雕持刻表情和生肖符號,鼠年一定不能錯過
    蘋果官網在線商店新增了對airpods免費雕刻的內容,主要是12生肖和一些表情符號,用戶可以雕刻第二代AirPods充電盒(有線和無線)以及AirPods Pro無線充電盒,當然第一代也支持免費。可以看到,蘋果又新增了個性化服務,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如果要買新airpods當成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選12生肖的鼠吧。還是比較有愛的。用戶可以在單個表情符號或文本之間進行選擇,以個性化其AirPod充電盒。表情符號和文字無法同時支持,這個有點遺憾。
  • 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1與2及AirPods pro對比
    雙十一快到了,這是購買耳機的好時機。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1與AirPods2及AirPods pro全面對比評測。重點圍繞「音色、藍牙、續航、降噪、舒適性和性價比」這幾個角度進行對比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了解一下吧。
  • airpods丟了怎麼定位 蘋果airpods耳機定位找回教程
    1、打開蘋果手機進入後,點擊進入「查找」的應用。  2、進入後,點擊下方「設備」選項。  3、在設備界面,選擇需要查找的airpods設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airpods查找耳機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 airpods實際體驗怎麼樣?
    希望對童鞋們有所幫助,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去詳細闡述:1、耳機外觀與性能2、充電倉的特點3、實測中的音質表現4、佩戴的舒適度「真香」體驗5、airpods使用技巧(實用可藏)6、入手建議及總結1、耳機外觀與性能簡單來說airpods的外觀是非常流暢、優美的,延續了蘋果公司一直以來的工業美學設計
  • 我的跑步最佳伴侶:ipod shuffle
    開始有買mp3的想法源於自己那段時間喜歡上了跑步,但每天跑一個小時挺無聊的,就想邊跑步邊聽歌。一開始用手機聽歌,可是手機畢竟比較大,放在口袋裡也比較沉,拿著手機一邊跑步一邊聽歌著實不方便,就有了想購買mp3的衝動,找了一圈發現還是蘋果這個比較有逼格,並且自帶一個小鑷子,可以夾子衣服上。
  • 蘋果AirPods耳機怎麼樣,有必要購買嗎
    手上有一代的airpods ,正好做個對比。包裝盒和一代一樣,正面為AirPods本體的渲染圖,正面信息與一代基本一致。airpods2耳機的編號為A2031、A2032,充電盒子的編號都是一樣的A1602。包裝盒為天地蓋設計,祖傳阻尼感。
  • 蘋果藍牙耳機二代airpods
    蘋果藍牙耳機二代airpods,鑫灝源立足製造業,著眼智能製造,並以全球化的視野、持續的創新和卓越的服務讓公司成為知名的智能互聯終端產品一站式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提供商。蘋果藍牙耳機二代airpods, 在上手之初,索尼WF-1000X精湛的設計再一次打動了我這種顏值黨。
  • airpods怎麼重置配對id airpods蘋果耳機重置方法教程
    airpods怎麼重置配對id airpods蘋果耳機重置方法教程  如果無法連接到 AirPods、無法為他們充電或解決其他問題,可能需要重置 AirPods。下面小編帶來AirPods重置方法介紹   如果無法連接到 AirPods、無法為他們充電或解決其他問題,可能需要重置 AirPods。
  • AirPods Max可以刻字嗎?
    【AirPods Max可以刻字嗎】包括AirPods一代、二代、AirPods Pro在內的蘋果藍牙耳機都提供了刻字服務,那麼作為蘋果史上價格zui高的AirPods Max可以刻字嗎?我們親自來體驗一下。
  • 蘋果將在AirPods外殼上刻上便便表情符號
    AirPodsApple已將AirPods充電盒的雕刻選項擴展到包括表情符號,並且在您詢問之前,確實包括便便表情符號。但是,現在只有31種表情符號可供選擇,當籤出真正的無線芽時可以選擇,從而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其'Pods的機會。雕刻本身是免費的,但在這種情況下,您將需要稍等一會兒才能收到AirPods。
  • AirPods假貨盛行,明明可以起訴,蘋果為什麼不理睬?
    正視因為這些產品,蘋果才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雖然蘋果總裁庫在接受媒體訪問多次說明:蘋果沒有設置過衝銷量的任務,也不想去爭個高低。但蘋果在上升期時還是受到許多粉絲的歡迎,我們也還是要承認,蘋果還是非常棒的,人氣十分之高,在國內也是時不時上熱搜。
  • Airpods 3會帶來什麼?希望蘋果下一代耳機能有所改變
    IT商業新聞網12月21日訊 蘋果公司可能會在2021年推出新的AirPods 3。在疫情時間,為了完成工作,AirPods已成為實際上必不可少的工具。還有許多其他出色的藍牙耳機,但是 airpods 的即時性仍然令人印象深刻,而且還有很好的麥克風。另外,能夠從一隻耳朵換到另一隻耳朵,幫助我延長了電池壽命,方法是讓一隻耳朵通過長時間的會議進行交流。
  • 蘋果官網購買AirPods產品可在充電盒上鐫刻表情符號了
    IT之家1月4日消息 蘋果官網今天更新了AirPods充電盒的可鐫刻選項,消費者在購買AirPods Pro/1/2時可選擇在設備的充電盒上雕刻充滿個性的表情符號。早前蘋果AirPods產品的個性雕刻僅限於文本,沒有添加表情符號字符的選項。
  • airpods使用方法_airpods怎麼調音量
    打開APP airpods使用方法_airpods怎麼調音量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8 15:54:22   AirPods正在成為蘋果最受歡迎的配件,不僅造型獨樹一幟,用戶體驗也是出乎意料的好,連分析師都紛紛表示該系列產品明年出貨量將翻倍;而身邊想換耳機的iPhone用戶,基本已經鎖定AirPods了。
  • 庫克看了直呼內行,魅族無線耳機酷似airpods,網友:不打磨了?
    庫克看了直呼內行,魅族無線耳機酷似airpods,網友:不打磨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到目前為止蘋果仍然是手機界的霸主,除了iphone之外,蘋果還有很多的優秀設計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比如說蘋果輕薄的macbook、蘋果airpods。從智慧型手機誕生以來,耳機就作為一個附贈品放在包裝盒中,好一點的則是手機廠商與索尼、鐵三角、森海塞爾等音樂巨頭合作,而airpods的出現直接打破了這一規律。
  • airpodsmax多少錢 AirPods Max價格了解一下
    airpodsmax多少錢 AirPods Max價格了解一下時間:2020-12-09 12:39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irpodsmax多少錢 AirPods Max價格了解一下 airpodsmax多少錢?
  • AirPodsStudio傳聞我們認為關於蘋果高端耳機的一切
    據說蘋果公司正在開發一對高端的,可消除噪音的耳掛式耳機。謠言從去年開始流傳開來,最近又開始激起更多細節。也許即將發布?儘管Apple將維護其Beats產品,但這些入耳式耳機將是Apple品牌的產品,並帶有AirPods名稱。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聽說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