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努力:韓國地獄級高考原罪,撕裂5000萬人的天空之城

2020-12-28 極致研習社

學校一直說,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但孩子們明白,現實不是這樣。

——韓國教育紀錄片:《學習的背叛》

01 慘案背後

2011年11月24日,家住首爾的小池被警察帶走了。圍觀的左鄰右舍驚訝的發現,這個高三的孩子,雙眼中竟透著死氣。

隨著案情的逐步披露,殘酷的現實震驚了大韓民國。那年三月,小池在70萬人參加的全國模考中排名4000。回到家,他謊稱自己拿到了62名,卻迎來了棒球棍的毒打。

母親勒令他下次考到全國第一。

徹底崩潰的小池跑到廚房拿起了刀……等到常年在外的父親歸家時,他已經與死去的母親共處一室長達8個月了。

人間慘劇,莫過如此。

60年前,韓國第三任總統樸正熙軍變上臺。擺在他面前的,是僅僅30%的初中入讀率和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

樸正熙與女兒樸槿惠

樸正熙知道,工業化是韓國必走的路,但低下的國民素質卻成了最大的攔路虎。於是,他強制取消了小升初考試,升高中則要通過「考試+搖號」的雙重篩選,並將被淘汰的初中生引入職業教育。

一番操作下,70年代韓國的小初入讀率分別達99%和75%,助力了「漢江奇蹟」的騰飛。

1968年的韓國街頭

樸正熙,一直是位毀譽參半的人物。他一面殘酷鎮壓異見者,維持著獨裁統治;一面將韓國一舉帶入了亞洲四小龍。但騰飛所付出的代價,又如草蛇灰線般綿延千裡,影響著如今的韓國社會。

例如那些隻手遮天的財閥,還有這奇葩的教育考試制度埋下的種子。

02 能申遺的補習班

寒窗十年的艱辛,中國人都懂,但黃海對面的韓國則是猶有過之。今年3月初,正是疫情肆虐之時,韓國70%的補習班卻已經正常開課了。很快,首爾、釜山、光州三地就爆出了補習班學生連鎖感染的新聞。

中國孩子的「拼命」,還算是個形容詞。韓國孩子卻是真的拿命拼。

單論補習班的歷史,韓國大概可以去申請非遺。樸正熙時代,政府為了彌補公辦教育力量的不足,大力發展私人教育。然而,逐利的資本立刻盤踞在課外輔導、高等教育等高利潤領域,形成了今日韓國的教育格局。

另一邊,財閥的崛起讓社會貧富差距迅速拉大。富人對教育的投入不遺餘力;平民無法改變自身命運,也將希望寄託於下一代,砸鍋賣鐵也要傾盡全力培養孩子。

70年代韓國貧民區

是不是非常熟悉的景象?

80年代,韓國民眾對教育資源分配的不滿日益高漲,政府隨即出臺了針對性改革——高校擴招。

此時,韓國恰逢高科技產業轉型期,大學擴招滿足了爆發式增長的高端人才需求,助其在90年代中期迅速跨過了世界發達國家的門檻。

與之相對的是,我們也在1999年實行了大學擴招政策。隨後,中國加入WTO,人才需求井噴。教育與產業相互助推的作用展現無疑。

只可惜,韓國沒能延續大好局面。1995年,政府出臺了一項無腦改革,徹底將考場變成了修羅場。

03 素質教育的殘酷

在韓國,有一個高大上的職業——高考協調員,優秀從業者往往受到一眾高端家庭追捧,許多銀行會將他們收入囊中,成為其招攬頂級VIP客戶的利器。

事實上,這個職業只需要做一件事:為客戶的孩子包裝一份完美的「生活記錄簿」。

1995年,隨著高校擴招的持續推進,大學錄取率猛增。韓國政府為了打破平準化的教育現狀,開始擴大名校自主招生權力,並將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生活記錄簿」納入高考成績。

素質教育,是不是又非常熟悉?

只不過,「彪悍」的思密達真的將這種極難量化的指標,塞進了殘酷的高考競爭中。

數理化需要冷光,音樂美術需要黃光,依賴背誦的科目則要中性光。室溫必須保持在20—23度……

這是首爾金牌協調員金珠英設計的生活記錄簿,價值數十億。其中不僅有詳細嚴謹的備考指南,還有如何當選學生會主席的絕世秘籍,號稱能100%將學子送入首爾大學。

韓劇《天空之城》

以上,是去年大熱韓劇《天空之城》中的橋段。千萬不要認為這是藝術化的誇張,事實上,追劇的家長們紛紛表示,劇情遠遠不及現實殘酷之萬一。

04 與怪物競爭

韓國學生的煉獄,從小學開始。四五年級的學生就開始自學初中課程,校外輔導更是如影隨形。在首爾,小學生人均每學年補習費超200萬韓元,這還只是應付學校的考試,並沒有包括各種興趣班費用。

上了初中,孩子們則要為考進私立高中而努力。因為只有那裡會安排豐富的課外實踐課程,讓自己的「生活記錄簿」變得好看起來。

在韓國教育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主人公葉媛出身寒門,依靠每天只睡3小時的搏命,考上了一所私立高中。然而在高一的第一次統考中,全年級一共395人,她排名313。

在葉媛眼中,那些上得起各種名師補習班卻依然拼命學習的同學,都是「怪物」。但要想考上頂級大學,她只能硬著頭皮和這些「怪物」競爭。

因為她知道,高考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韓國中小企業幾乎無一倖免,財閥則進一步鞏固了壟斷地位,社會上升通道變得極為狹窄。在三星、現代、樂天等大公司,普通職員可以拿到5000千萬年薪,而小公司的同等職位,僅僅是這些的三分之一

毫無疑問,頂級名校的畢業證,是通往財閥的敲門磚。

對於葉媛來說,最大的阻礙並不是成績,而是那個可惡的「生活記錄簿」。

頂級富豪之家,有「金珠英」這樣的金牌協調員打造的100%錄取方案。中產們則聘請專業老師指導孩子準備各種競賽,這將是「生活記錄簿」上光彩的一筆。全程費用高達800萬。

而葉媛呢?只能在陰暗逼仄的家裡,一直寫,一直寫……寫到右手疼的拿不住筆,就用橡皮筋把筆綁在手上。

繼續寫。

05 升天與墜落

第一等是SKY,第二等是in首爾,第三等是國立大,第四等是地雜大,第五等是專科大。

這是幾個韓國高中生自創的《血汗歌》。所謂「SKY」,是三所頂級高校——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的首字母組合,也是韓劇《天空之城》的由來。

40年前,樸正熙一手扶持的財閥,讓底層人民見識到了階級的鴻溝。他們接受了教育改變命運的說辭,卻等來了「搖號」才能上高中的奇葩政策。

究竟有多少黑白苦讀的學子倒在「搖號」面前,接受一生貧苦的命運?沒人知道。

70年代的韓國礦工

他們在等,等著國家教育的發展,能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場公平的考試,一個靠努力改變家庭命運的機會。

最終,他們等來了一座「天空之城」。

這是一種怎樣的絕望呢?深夜11點的韓國,街頭全是剛剛結束自習的學生。回到家,他們還要繼續1-2個小時的學習。第二天清晨6點,新的輪迴又將開始。

然而,這樣的搏命真的有用嗎?數據顯示,韓國月收入612萬以上的家庭,升學率為44.6%。而那些月收入194萬以下的家庭,只有區區13.8%。

當孩子看到父母眼睛裡的窘迫、無奈和愧疚,如同看到未來的自己。這種破滅般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2017年,《世界衛生統計》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位居10-19歲青少年自殺率之首,而「成績與升學問題」毫無懸念的成為了壓倒性的頭號死因。

深夜街頭剛剛下課的孩子們

「天空之城」,有人升天,有人墜落。

06 移民or零出生率

2010年,富士康員工宿舍震驚全國的13連跳,讓中國人第一次將目光聚焦到繁華深圳背面的陰影。在那裡,社會底層的青年們,正在對未來的迷惘中苦苦掙扎。

一年後,「SKY」之一、有著韓國清華之稱的高麗大學,竟也發生了連跳事件。這些歷經寒暑終於登天的驕子們,就這樣輕易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讓全世界對韓國積弊之深有了新的認識。

高麗大學

「天空之城」裡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城外」則更加水深火熱。失去了財閥敲門磚,普通大學的學生將公務員視為最後的出路。2017年,韓國總畢業人數65萬,其中26萬人選擇參加「公考」。比例之高,令我這個山東人汗顏。

另一邊,韓國15-29歲年齡段失業率高達9.2%,而在那些有幸找到工作的年輕人中,只有5%能夠成為正式員工。即便如此,他們的平均月薪也只有88萬韓元,折合人民幣6000左右。

這在一個人均收入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中,幾乎無法維持溫飽。

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年輕人普遍放棄了戀愛、結婚、生子,韓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零出生率的國家。

與此同時,卻有近800萬韓國人奔赴海外,分布在175個國家,移民比例高達16%

富人用腳投票,中產在焦慮,窮人在掙扎。

07 東亞範式

前幾天,我與身在上海的姐姐閒聊,得知她剛剛為6歲的小侄女報了一個日語班。我好奇的詢問原因,姐姐說:「看她實在不是上學的料,提前安排一下後路。」

我繼續問為什麼「學日語」能成為後路?姐姐說,上海這邊學習不好的孩子,很多會被送到日本念大學。因為除了「東大」等頂級名校之外,日本大學多是「寬進嚴出」。

「好歹先混進去。」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上海社科院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上海孩子從出生到初中畢業,家長的總投入為80萬。

姐姐說:「80萬?經濟型育兒吧?

事實上,這種對於下一代教育的焦慮,廣泛存在於中日韓、新加坡等國家。近些年,有學者將其總結為「東亞模式」,試圖回答為什麼東亞人民普遍生活的那麼辛苦,西方卻有大量優哉遊哉的高福利國家?

事實上,這既與國家話語權、經濟結構相關,也有後發國家迎頭趕上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所以在這種大背景下,討論壓力與競爭已經多少有些矯情。但無論上升通道多麼狹窄,基本的公平卻是社會的底線。

我們甚至樂見一部分人去提高或降低日本的升學率,可一旦面向普羅大眾的高考出現了「生活記錄簿」這種明目張胆的「綠色通道」,無疑是一顆教育的惡性腫瘤,並且必然會擴散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痛苦、絕望、致命。

08 梨花,弘益在天空之城

每年的11月中旬,是韓國的高考日,也是整個國家的大日子。

那一天,所有公司、單位的上班時間都要順延一小時,就連股市開盤也不例外。飛機飛行高度不能低於3000米,即便總統出行都要避讓。

韓國家長們則不會像中國家長一樣無助的等在考場外。他們奔赴教堂、寺廟,甚至是神婆神漢的小屋,整整一天,都在虔誠的祈禱。

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也不會閒著,韓國特有的「前輩文化」讓他們必須沿路為走向考場的學長們加油,甚至下跪以表虔誠。

高考,在韓國已經演變為一場邪教般的瘋狂儀式。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個個賭上命運的年輕人,和漸漸不堪重負的國家。

跪地祝福學長的高一高二學生

1895年,韓國國父金九被迫離開淪陷的祖國,偷偷渡過鴨綠江,繼續自己的復國大業。站在黃海之濱,看著對面戰火紛飛的朝鮮大地,金九突然明白,倭寇入侵只是結果,民眾覺醒才是朝鮮崛起的根基。

1941年,金九領導的臨時政府在重慶確立了國家教育宣言:「弘益人間,梨花世界」,取自當時朝鮮最知名的兩所高校:秉承儒家最高思想建立的弘益大學,以及西方基督教會建立的梨花女校。

金九

只是,在如今的韓國高校排行榜上,梨花女校勉強擠進前十,弘益大學則淪為四流。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金錢與權利築起的「天空之城」,如帝王般俯瞰著人間。

相關焦點

  • 韓劇《天空之城》:為了高考到底有多拼
    kk看劇提供:《天空之城》是前幾年的一部熱播韓劇,主要講述在一座叫做天空之城的高檔小區裡,韓國上層社會的精英家長為了讓自己孩子能夠進入名牌大學,利用請家教、上補習班、拼命做習題和測試等一切手段,唯學習好就是一切的理念教育孩子
  • 《天空之城》現實主義韓劇
    劇名之所以叫《天空之城》(Sky Castle),其實是代表了韓國最頂尖的 3 所大學: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被成為韓國的「常春藤名校」,劇名取了三所大學的開頭首字母
  • 新劇天空之城Sky castle,直擊韓國高考之痛點
    故事以女主的孩子們讀高一為背景,如何能順利考上心儀的大學,全職媽媽們各顯神通,也揭露了韓國高考的痛點,全家總動員的付出,不見得會有相應的回報,分分鐘會跑偏。11月份開播的《天空之城》更深刻,更黑暗,更讓人感到心痛,揭露的話題不僅僅是子女的教育,還包括高考求學的秘籍、分數與品德、中年夫妻的相處、全職媽媽的血淚史等。
  • 超凡的橫空出世,韓劇《天空之城》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觀
    我看到了高考推遲到份的消息,數了幾天之後,高三的學生只剩下不到三個月了。對於亞洲地區國家的孩子,特別是中國和韓國,高考是轉折點的改變人生。作為阿澤和過來人,當我想起我在高中的生活時,我不禁感到無助,因為我整天都在努力學習,背誦知識,整理錯誤的問題。
  • 過於真實的《天空之城》
    還有這句:您能承擔一切嗎,哦莫nin?2「天空之城為一座韓國頂端0.1%上流所居住的城堡,齊聚此地的名牌大學太太們奉丈夫為王,並希望將自己的子女培養成天下無雙的王子、公主,並進行各種欲望的鬥爭的故事」。你看,百度百科都寫得這麼中二,什麼公主王子迪士尼,一半的人都會被這個簡介嚇跑。
  • 高能黑色喜劇《天空之城》:上流社會的教育廝殺有多殘酷
    微博話題#天空之城衝上熱搜;知乎問題「如何評價韓劇《天空之城》?」獲得百萬的瀏覽量和幾百條回答。在豆瓣,這部剛完結不久的電視劇已經獲得了近4萬觀眾參與評分,超一半的人給出了滿分的評價,總分則直衝8.8分之高。
  • 又一部超好看韓劇開播,天空之城Sky castle,直擊韓國高考教育之痛點
    ▼ 這部劇的選題、表演、攝影、劇情都很棒,以幾名居住在韓國頂端0.1%的Sky castle富人區的家長,希望子女能子承父業,考入韓國top大學,成為真正有品位的家族。故事以女主的孩子們讀高一為背景,如何能順利考上心儀的大學,全職媽媽們各顯神通,也揭露了韓國高考的痛點,全家總動員的付出,不見得會有相應的回報,分分鐘會跑偏。
  • 李志——《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 《天空之城》大結局了
    《天空之城》大結局了。老張對最後一集有點失望。談不上爛尾,也不用給編劇寄刀片,就是有一點失望。
  • 韓劇《天空之城》,為什麼那麼火?
    JTBC 電視臺去年 11 月起開播的電視劇《天空之城》收視率不斷攀升。與宮崎駿的著名動畫《天空之城》同名,這部韓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精英階層,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被扭曲的故事。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出現了一些性格缺陷,比如只在乎考第一、根本不在乎做人的姜藝瑞。
  • 超現象級橫空出世,韓劇《天空之城》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觀
    最近看到高考延遲到七月的消息,數了數日子,今年的高三學子還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高考對於亞洲地區的國家的孩子,特別是中國和韓國,是改變人生的轉折點。阿澤作為過來人,一想起高中整天埋頭苦幹地刷題,背知識點,整理錯題的生活,不禁感到無奈。
  • 《天空之城》韓劇
    住在專精英權貴提供的豪華別墅小區《天空之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似乎很夢幻,很遙遠,但真的讓人羨慕,感嘆社會不公,但你必須承認,這些家庭都是付出過比旁人更多才有權入住的,永遠 永遠 不要羨慕別人,雖然不信神鬼,但我相信世界上有因果報應。
  • 《天空之城》:是什麼逼得韓國版絕望主婦為名校鋌而走險?
    他們能把童話故事編織得多夢幻,就能把韓國教育現狀的殘酷與壓抑呈現得多魔幻。開年之初甫一投放便廣受好評的韓劇《天空之城》試圖充分展示韓國高考競爭之殘酷。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立意深刻的電視劇,開播之初即以壓抑的教育現實、跌宕緊湊的勾心鬥角、懸念迭出的故事情節吸引目光無數。
  • 《天空之城》,不擇手段也要到達的金字塔頂端
    《天空之城 Sky Castle》是韓國JTBC電視臺2018年底推出的金土劇。一經播出,收視率節節攀升,甚至超過了《請回答1988》在有線臺播放的最高收視率,豆瓣評分也高達8.8。當然,韓國的高考安排在每年冬天,電視劇的高收視率也得益於與時事的結合。
  • 韓國防疫措施升級,學校推遲開學到3月23號,高考壓力更殘酷
    2019年初,反映韓國家庭教育的電視劇《天空之城》大火,巧合的是,韓國電視臺製作主題類似於《學習的背叛》的紀錄片,比《天空之城》更為真實,也反映了韓國教育競爭的殘酷性,文後仔細講述韓國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希望大家了解一下。
  • 天空之城
    今天要聊的《天空之城》,不是那部著名的由宮崎駿導演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而是韓國電視劇《天空之城》。隨著最近被廣大網民稱為「低配版天空之城」的韓劇《頂樓》熱播,曾於18年底19年初引發網民熱議的韓劇《天空之城》又重新殺回了公眾視野。2018年11月23日在韓國JTBC電視臺首播的電視劇《天空之城》由趙賢卓執導,俞賢美編劇,廉晶雅、李泰蘭、尹世雅、吳娜拉、金瑞亨主演。
  • 《天空之城》:上流社會的教育廝殺有多殘酷,看看這部劇就知道了
    沒有鮮肉流量,沒有豪華外景,製作費少得可憐,還撞期宋慧喬婚後復出之作,《天空之城》實在不被看好,開局只拿到了寒酸的1.7%收視。寒酸了沒兩周,打臉就來了,收視不停上漲,播到第16集的時候收視率飆升至19.2%,打破當年《請回答1988》創下的韓國有線電視臺18.8%的收視記錄。
  • 天空之城Sky castle,We all lie,一部比完美陌生人還殘酷的韓劇
    天空之城Sky castle,絕對能排得上2018年韓劇前三名,2018年末韓劇最佳,沒有之一。▼ 這部劇,從開播我就安利給大家,已經寫了兩篇劇評,這是第三篇。前四集的劇評請點擊連結:又一部超好看韓劇開播,天空之城Sky castle,直擊韓國高考教育之痛點 前十集的劇評請點擊:天空之城SKY CASTLE,脆弱的孩子,可憐的全職媽媽,拼爹的時代開播收視率1.8%,前四集評分從8.0分到8.2分,是一部前期未作宣傳的好劇,主演也不是目前大熱的演員。
  • 中國音樂學院-尤克裡裡考級-3級-天空之城-曲譜示範(必考曲目)
    從2013年開始,我開始陸續在線下和線上教學,下至4歲幼兒,上至70歲高齡,截止到現在,教授學生上萬人,在2017年的時候,有個學生想開始考級,其實最開始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總覺得考級過於功利,丟失了學習音樂的本質,但多年的教學我深有感觸,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一個階段的反饋,不管是舞臺表演也好,考級也好,當他得到反饋的時候才能從中獲得自信,如果只是漫無目的的給孩子上課
  • 韓國高考比中國殘酷十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家境優越的同學
    在韓國學校,一直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四當五落」,它的意思是:如果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那麼你有希望考得上大學,如果你每天睡五個小時,那麼你就考不上大學了。韓國EBS曾經有一部關於韓國高考的紀錄片,叫做《學習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