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 | 第八顆星球第 109 期
這一篇文字的靈感來源於前陣子我在北海道的時候,在微博發的一篇內容。
描述一個剛剛發生的很喜歡的畫面,可以一邊想像一邊讀。
下了一夜的雪,早晨出門的時候一腳踩出去,腳脖子冰冰涼涼,低頭一看才發現雪已經厚得沒過了腳踝。
此刻在富良野去往旭川的列車上,窗外青松的樹枝被雪壓得搖搖欲墜,車窗上面滿是霧氣,車裡卻暖和到幾乎昏昏欲睡。
和著列車員那邊傳來的駕駛聲音,閉了好一會兒眼打瞌睡,路過一個只有零星路人的小車站。車門開的時候,他們陸陸續續踉蹌著進來,腳底都帶著厚厚一層霜雪。
來人走過座位過道,是連綿了好一陣兒的風雪氣息,涼涼的薄荷味兒。
把剛剛湧上來的瞌睡都趕跑了。
抬起頭剛好對上陌生人的眼神,點頭微笑著問了個好。跨越語言的話,這大概是最好的人情味兒了。
那股寒氣溫柔又清晰,車廂裡面的沉悶一下子被打破,溫度也沒那麼燥熱了,很舒服。這時候再往窗外看,飛馳而過的小城鎮都散布在白茫茫裡。
好像遇見了失落的童話鎮。
ᴇɴᴅ.
其實旅行裡有很多錯過的細小的,只有當事人才能夠感受到的瞬間。這些瞬間都沒有辦法用相機記錄下來,因為總是發生在細枝末節裡,好在還有文字,能夠讓我記住。
於是就衍生了想要記錄一下北海道的旅行裡,幾個特別動人的回憶。
我們到札幌的時候在下大雨。
四個人拎著行李箱一臉手足無措在雨雪裡面走了半個小時才到民宿,出門的時候又迷路了,花了很久才找到去白色戀人工廠的公交車。
天氣不好特別影響心情。那會兒我滿腦子都是能不能快點到室內,太冷了也太溼了,特別難受。
也不知道是不是沉默起了什麼效用,下車的時候天氣變好,雨停了。
路上去便利店買了透明雨傘,白色戀人工廠製作部已經關門,只有建築外面零零星星亮著很多小燈串。那會兒再過半個月就是聖誕節,聖誕樹的光透過剛剛下完雨的霧氣穿越過來,朦朧又清晰,很矛盾。
我們四個舉著冰淇淋坐在長椅上邊哈氣邊專心吃,出門的那一瞬間我甩了甩雨傘上的水珠,看見聖誕樹的光印著水珠一起五光十色地往外濺。
那個瞬間美好極了,像一個慢鏡頭,在回憶裡刻了很久很久。
後來我們去吃居酒屋,暖和到可以把毛衣都脫掉,點了檸檬清酒和天婦羅,一邊聊著對北海道的初印象一邊迅速光碟。
收尾的時候點了一碗拉麵,味道很特別,是油炸過的拉麵再過一遍湯,明明已經很飽了也依然還是吃了個精光。
出門的時候收銀的小哥哥對我們說阿里嘎都,撲面而來的涼氣一下子鬆散了剛剛上臉暖和的酒氣,心情一下子到頂峰。
我很喜歡那種食物和天氣相撞的瞬間。
就像是身心從內到外的溫暖,因為食物而治癒,又因為天氣而清醒。他們能夠讓我很清晰的感受到,沒錯,我現在就是在北海道。
那個我喜歡了很久的,冬天的北海道。
去能取岬的時候海邊的風大到我根本沒有辦法好好走路。
因為錯過了流冰館的公車,我們花了巨額打車到海邊,卻因為語言不通,沒能好好傳達給司機在原地等我們二十分鐘的意思,被拋棄在了這個似乎都沒有人來的角落。
帶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後,打算先去海邊逛逛燈塔,看看海。
然後就幾乎是被大自然毆打了半個小時。
那個風大到什麼程度呢?同事在背後講話,我的耳朵裡除了風的聲音和隱約傳來的一兩句人聲,什麼也聽不到。
就算是這樣,也依舊堅挺著趴在欄杆上看了好一會兒懸崖與海。
後來一對香港的夫婦救了我們。
他們聽說我們被拋棄又叫不到車之後,非常熱情地把後座全部清理出來,甚至打開了後備箱的加座,然後把我們塞進去,撿回了小鎮中心。
那會兒我整個人都被吹成傻子,默默縮在椅子上吸鼻涕,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回到小鎮中心的時候我們下車向他們道謝,靠在車邊聊了好一會兒道別。那一整段故事裡,最動容的是在海邊被解救的時候衝我們說:「好啊坐我們的車」和道別的時候明亮又溫暖的那句:「拜拜啦」。
異國他鄉遇見的溫暖依舊建立在熟悉的語言和煙火氣上。
在北浜站的時候我們遇見了一場紫色的夕陽。
找了一個看上去高一些的小土坡準備上去拍幾張照片,突然就發現是被欄杆攔起來的。我一時猶豫該不該翻過去跑到別人家院子裡拍夕陽,同事已經打開門一腳邁了進去,毫不猶豫。
「不會被發現的放心啦。」
然後我們三個站在土堆裡拍延時,直到天空變黑。整個空氣安靜的要命,為了保持不動誰也沒有多說話。
我先拍完,看著雲一朵一朵飄過,看著夕陽從橙橘色的耀眼變成紫色的柔和,再到幾乎暗沉的深藍。整個過程只經歷了不過十幾分鐘,日落太快了,像是轉瞬即逝的耀眼一樣,抓住了就是抓住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可那天的安靜讓我不想要錯過以後人生裡每一次短暫的朝霞與星辰。
畢竟生活實在是沒有辦法那麼絢爛,我們好像也只能靠著抓住那些瞬間來,讓生活變得好上那麼一點點。
後來我用力把圍巾裹上凍得通紅的鼻尖,一把推開門躲進無人車站的小木屋裡。
牆上貼滿了世界各地的人留下的名片和心願便利貼。離列車來的時間還有將近一個小時,我一張一張的沿著牆壁往下讀。
看得懂的看不懂的,一張一張認認真真看了很久,也不知道時間流逝的有多快。
然後從包裡掏出白紙,寫下「走之愉快」,找了一個插空塞進去,這才發現列車快要來了。收拾東西看著月臺一點一點被列車的燈光填滿,飄落的雪花在強烈的射燈照耀下紛紛揚揚像紙片一樣往下揮落。
背後是無盡的大海。
去函館是為了去看那個所謂價值百萬的夜景的。
暸望塔的人多到什麼程度呢,我舉著相機墊著腳都只能拍到人群。於是默默擠了很久才躋身前排,舉起相機的那一刻,函館市正中心一顆巨大無比的聖誕樹一圈一圈亮起,然後煙火被點燃。
我被驚豔到屏住了呼吸。
耳邊只有不絕於耳的快門聲音,於是在心裡幾乎是下意識地飛快默念了一個願望。拍夠了放下相機感受風來的那一刻,煙火剛好停止。
整段時間巧合到好像是專門為我們燃放的煙火一樣。
我們抱著巨大的愉悅下樓,卻發現下樓的電梯被擠了個水洩不通。旁邊100日元放映一部小紀錄片的影廳卻空空蕩蕩。
可能是前陣子每次在景區都享受到了中文紀錄片服務的我們都下意識的覺得自己不是在日本,興衝衝買了票衝進去。
發現沒有字幕。
四個人愣在凳子上傻坐著看了十分鐘什麼也沒看懂的紀錄片。
結果在結束的時候,影廳燈光沒有亮起,屏幕正下方的落地玻璃窗窗簾緩緩拉開,是函館價值百萬的夜景,就這麼出現在了眼前。
一覽無餘。
百轉千回說的就是這樣吧。那在人群裡被擠著看也沒有怎麼看清楚的夜景,最後在一個空曠的影廳裡,回報給了花了100日元的我們。
我喜歡這種可愛的驚喜。
講完啦。
其實還有一些能夠被記住的小片段來著,但我打字打得好累,這會兒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
很高興在前面的一個小時裡,揚著笑容寫完這些文字。
探路很累的其實。永遠在奔波始終在早起,要顧慮著後面的宣傳推文怎麼寫,要思考整個線路的邏輯和可玩性,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
很多東西寫出來都輕飄飄的,所以很多人都會說:「我好羨慕你」。
講實話我挺不喜歡聽到這個詞的,畢竟我們從來都沒比任何人輕鬆過。
只是我更希望自己記住的,都是這篇文字裡所描述的那些時刻罷了。用這一部分來填補所有的累和崩潰,就夠了。
如果想要許一個新的心願的話,我希望以後的旅行裡,這些時刻能夠大於剩下的奔波和顧慮。
旅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