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2024?傳柯文哲將全臺走透透接觸基層 民眾黨澄清

2020-12-22 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錢櫃大火重創臺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聲量,傳出柯幕僚有意以「2016年走讀計劃」模式,讓柯文哲以Long stay方式全臺走透透與第一線基層接觸。柯心腹、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昨坦言有這樣的規劃,不過,民眾黨發言人蔡峻維今表示,因蔡壁如委員昨日表達上不夠精確,在此澄清目前並無此規劃。

據報導,錢櫃大火當天柯文哲人在屏東參訪,原本不公開的行程,因一場大火曝光,柯文哲遭各界批評,防疫期間竟然仍跑到南部搞政治活動,甚至有「立委」私下透露,柯文哲近期周末常往南部跑,全部都是非公開行程,以市政交流名義,實質進行拔樁意味濃厚。

蔡峻維表示,柯文哲當時於2016年所進行的「走讀計劃」,是在臺北市12行政區與基層互動,並無跨足至外縣市;百工百業座談與Long Stay 計劃,是民眾黨「立法委員」利用「立法院」休會期間,到全臺各地傾聽民意,進行地方服務,讓更多人認識民眾黨。

蔡峻維強調,柯文哲仍會以臺北市政為主,因此目前沒有規劃任何赴外縣市「Long Stay」的下鄉計劃。

相關焦點

  • 柯文哲和他的民眾黨:初試啼聲告捷 再戰心雄志壯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強調,這是一場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在進入政治場域磨練前,希望理念相近的學員們,能謹記「清廉、勤政、愛民」的核心理念,作為自我砥礪的要求與初衷,「讓以民為本的政治文化在全臺開枝散葉」。
  • 高雄市長補選最大輸家:柯文哲和民眾黨
    民眾黨想借高雄市長補選以戰養戰,但開票結果,民眾黨提名的吳益政,在這場三足鼎立的選戰,得票不到4萬,不僅拿不到第2名,得票率更僅4.06%,不到今年一月「立委」選舉政黨票8.51%的一半,堪稱民眾黨嚴重挫敗。
  • 韓國瑜將正式投入2020選戰全臺走透透 首波瞄準19縣市
    韓國瑜將全臺走透透。
  • 民眾黨8月2日黨員大會,成柯文哲2024生死戰
    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8月搭著2020「大選」話題創了臺灣民眾黨,快1歲的民眾黨訂於8月2日舉辦黨員大會;而這場黨員大會能否辦成,也將成為柯文哲能否參與2024的生死戰,柯對此也非常關切。柯上個禮拜才風風光光舉行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發揮兩岸話語權,沒幾天就為了黨員大會頭抱著燒。
  • 2020還沒到,柯文哲就開始布局2024了?
    臺北市政府顧問、臺灣民眾黨發起人蔡壁如今天上午接受電臺專訪時,透露柯文哲如今是在「布局2024」,屆時,鴻海創辦人郭臺銘也會協助,被外界解讀是提前引爆「2024」選舉話題。
  • 柯文哲已經開始布局了?「郭家軍」爆:郭臺銘或支持柯文哲選2024
    柯文哲已經開始布局了?"郭家軍"爆:郭臺銘或支持柯文哲選2024現在柯文哲和郭臺銘關係也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對於他們雙方的關係會如何?其實二人在此前的關係也確實是十分的緊張,也可能是因為這次選舉的原因,但民眾黨民意代表高虹安卻表示說兩人的關係還不錯。可以說柯文哲是臺灣政壇的一位明星。2014年柯文哲以無黨籍人士參選臺北市長就擊敗了連勝文,四年後在臺北市長選舉當中險勝國民黨籍候選人丁守中獲得連任。他以自己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選民的支持。
  • 王世堅批柯文哲只想著2024 根本是稻草人市長
    據臺媒報導 身兼臺灣民眾黨主席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傳出有意在明年1月民眾黨代表大會上正式請辭黨主席,專心回歸市政。民進黨臺北市議員王世堅痛批「這是詐騙集團首腦宣布要退隱」。對此民眾黨發言人楊寶禎回嗆「民進黨才各種雙標、抹黑造謠」。
  • 「空戰」優勢漸失 柯文哲備戰2024強化「陸戰」組織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臺北市長柯文哲與妻子陳佩琪。(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7月12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長、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在電視節目專訪中,對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一事首度明確表態,稱還是照這樣準備,準備參選。民眾黨民意代表蔡壁如表示,2020才剛過一半,談2024時間還太早,不過民眾黨會持續透過地方選舉,深入了解民意。
  •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透露,若身體夠好、沒意外的話,會參選2024。他也強調,臺北市長卸任後才能專心選,會朝著準備方向前進。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愧是「話題王」,近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表態「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 江啟臣全臺灣走透透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近期全臺走透透,拜會各縣市長。今南下雲林嘉義,黨秘書長李幹龍、副秘書長謝龍介、黨團總召林為洲人,先後拜訪嘉義市長黃敏惠、雲林縣長張麗善、雲林縣議長沈宗隆及雲林、嘉義縣市的黨團書記長,針對「防疫措施、市政建設、政策合作、黨務再造」等多項議題進行意見交換,期許中央與地方能一起攜手合作。
  • 民眾黨擴張版圖,要在雲林設據點,柯文哲親自踏訪拜會藍綠
    外傳民眾黨將在雲林擴展版圖,設立黨部服務處,臺北市長也是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天抵雲林時被問一概微笑未答,隨行的「立委」蔡璧如則表示,民眾黨近期將在雲林鬥六設據點試水溫,期能與年輕人多親近,向下紮根。柯文哲今天中午到雲林縣北港鎮專程參加北港鎮前鎮長張勝智兒子的婚宴,下午轉往四湖參天宮及麥寮範宮參拜,並私下拜會虎尾等各地的藍綠地方人士,行程滿檔。婚宴上,柯文哲對新人說,未來共組新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營造愛的地方,如要講理會像「立法院」一樣有理說不清,所以,家庭要有愛,不是在講理的地方。他並鼓勵新人「增產報國」,早生貴子。
  • 「臺灣民眾黨」舉行創黨大會!柯文哲任黨主席……
    臺北市長柯文哲1日宣布籌組政黨,6日中午12點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創黨大會。稍早前舉辦創黨大會的會前會,由黨員票選黨主席,其中柯文哲以63票確定擔任臺灣民眾黨首屆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8日成立政黨「臺灣民眾黨」,許多支持者到場登記加入政黨,表示支持會上宣布,臺灣民眾黨簡稱民眾黨,英文縮寫為「TPP」,事務所將設為在臺北市,年滿16歲的臺灣民眾都可以申請,允許雙重黨籍,不收黨費,黨主席確定由柯文哲擔任,創黨黨員幾乎是臺北市府團隊成員。柯文哲會上也發表講話。柯文哲說,臺灣現在政治陷入困局,缺少長遠施政規劃。
  • 臺名嘴:守不住這兩個「大絕」柯文哲2024也不用選了
    據臺灣中時報導,臺北市建管處電梯安檢傳弊案,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徹底查清楚後再跟大家報告,「我相當有自信中高階不會有問題」,還有一些小問題是比較低階的,但他強調,臺北市還是全臺灣最清廉的地方。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認為,柯若守不住「本土」跟「清廉」這兩個形象,2024其實也不用選了。柯文哲標榜的清廉,因為第二任以來已有3處局處被搜索,使外界質疑清廉破功。對此,柯昨表示,8萬人的團體沒辦法保證每一個人都沒事,還有一些小問題是比較低階的,他是相當有自信中高階不會有問題。
  • 民眾黨成臺灣第三大黨,無奈民進黨立法機構過半,柯文哲難施手腳
    2020臺灣「大選」民進黨蔡英文以817萬票大勝,成立5個月的臺灣民眾黨也獲得不錯成果,政黨票獲得158.8萬票、得票率11.22%,成功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核心幕僚民眾黨發起人蔡壁如等5人送進臺立法機構,勢頭不錯。
  • 柯文哲大概率不選2024 民眾黨開代表大會但代表卻不夠
    柯文哲可能不選2024臺北市長柯文哲於9日播出的專訪中表示,對於2024宗桶「照這樣準備」,但自評勝算很低,且到那時會有新的政治人物出現、也沒有連任問題,戰局會不同。柯文哲妻子陳佩琪10日無奈感慨,「在臺灣要選得上, 要有網軍、東廠、媒體、名嘴、側翼、網紅」。民眾黨黨員大會可能流會民眾黨預定8月2日舉辦黨員大會,但近日傳出恐人數不足流會。
  • 民眾黨真要廢了?柯文哲急:全力動員黨員參加大會
    成立不到1年時間的臺灣民眾黨,現在出現「廢黨危機」。臺灣民眾黨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非常著急,29日表示,要在最後幾天全力動員黨員參加黨員大會,否則真的很危險。臺灣民眾黨黨員大會將在8月2日舉行,大會能否順利召開攸關著黨的存廢問題。
  • 高雄市長補選中民眾黨吳益政被沒收保證金,柯文哲:損失慘重
    8月15日,臺灣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其邁獲得671804張選票,國民黨籍候選人李眉蓁贏得248478張選票,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則贏得38960張選票。臺媒「中時新聞網」報導稱,民眾黨基本盤遠不如藍綠,外界認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光環不在,恐怕成功角逐2024的機會渺茫。
  • 柯文哲展現野望,主打「潑糞式選戰」,民進黨準備如何「接屎」?
    2019年間倉促成軍的民眾黨,不到半年就拿下158萬張政黨票與本屆5席立委,一夕躍升為臺「立法院」第3大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毫不諱言地展現自己的野望,近日成為首個表態要參選2024的政治大咖。7月9日,柯文哲談起角逐2024大位的態度時表示,「還是照這樣準備,準備選2024,就這樣去選。
  • 赴嘉義參加活動被指超前部署2022 柯文哲:想太多了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眾黨近期從高雄市長到裡長補選無役不與,大小選舉連4場敗選,擔任黨主席的臺北市長柯文哲23日到嘉義展開一連串行程,與嘉義市議會議長莊豐安、副議長蘇澤峰等地方人士餐敘,被解讀是到嘉義探路、紮根,要為2022地方選舉「超前部署」。
  • 「監委」約詢柯文哲影片外流 民眾黨要陳菊道歉
    來源:華夏經緯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監察院」今年二月公布臺北市長柯文哲「器捐案」調查報告,要求臺大醫院、衛福部門檢討改進,據了解,該案原應在卻年7月公布,後竟遭臺聯黨取得柯文哲接受「監院」約詢的相關影片,要求「監察院」公布調查報告,許多巧合令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