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央視一套、央視三套和央視四套並機播出中秋晚會。這臺晚會可謂是知名歌手雲集,舞臺美術效果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尤其是晚會當中濃鬱的中國傳統美學色彩,為觀眾們增添了巨大的節日氣氛。在中秋佳節之時,這樣高質量的晚會,顯然穩穩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CSM全國網、CSM35城、CSM52城和酷雲實時的收視率數據均顯示,央視中秋晚會以絕對的優勢,獲得當晚同時段收視率的冠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酷雲實時的數據來看,央視中秋晚會已經近乎收割收視率,市場佔有率更是一度實現了50%前後。
根據酷雲實時的數據來看,央視中秋晚會自開播一刻起,收視率便開始急速躥升當中。在當晚九點前後,央視一套的收視率已經實現了7.6189%,央視三套和央視四套的收視率也已經超過1%。三者相加的綜合收視率,已經接近10%。這樣的收視成績,甚至於有追趕央視春晚的味道。
收視率數據上呈現的收割態勢,已經說明,觀眾對於央視中秋晚會質量的認可。從這臺晚會的整體水平來看,這次的古都洛陽,確實為這臺晚會增色太多。尤其是晚會當中那些濃鬱的中國風的內容,為觀眾們帶來了獨屬於中國特色的美學享受。顯然,這臺晚會已經不僅僅是娛樂性質,而是對中國傳統美學文化的一次晚會式盛宴。
縱覽央視中秋晚會的中國風特點,則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則是舞臺美術效果方面,兼具中國紅的大氣磅礴,和中國傳統美學的詩意盎然。最近幾年來,觀眾們越發享受晚會節目帶給大家的舞臺享受。而隨著舞臺聲光電的升級,不少晚會的美學效果也逐漸呈現。但是,能夠把中國紅和中國傳統美學效果運用的這麼淋漓盡致的,也只能說是央視早前播出的七夕晚會,和剛剛播出的央視中秋晚會了。
央視中秋晚會是古都洛陽的真實舞臺和聲光電的全力配合聯合作用產生的舞臺效果。尤其是開闊視野下的舞臺效果,實在是把舞臺美術做到了美輪美奐的狀態。這種視覺效果,甚至於是其它晚會節目很難效仿的。而央視中秋晚會之所以收視率爆棚,很大原因就是觀眾對這樣的舞美折服。
第二個方面,具體的節目內容當中,中國傳統美學的內容,也是俯仰皆是。央視中秋晚會當中,不僅僅是部分節目對於詩詞的呈現,而是從臺詞走向了整個的節目內容。比如,在這臺晚會當中,真實再現了大唐風韻。尤其是一些唐人裝扮的表演者們,演奏中國傳統樂器的時候,已經近乎真實的唐代畫卷。播出的畫面當中,觀眾已經認為,是唐代畫卷當中的人物在彈奏,誰知,鏡頭一轉,竟然是真人演奏。這種以假亂真,確實非常高級。
而晚會接近高潮的時候,尚雯婕的《木蘭詩》、解曉東江疏影的《一眼千年》、韓雪吉克雋逸的《清平調》等等,都已經把這種濃鬱的中國美學風格送到了極致當中。誠如央視中秋晚會當中節目主持人所說,這臺晚會,甚至於讓觀眾以為,就是從大唐盛世穿越而來。
第三個方面,大量和月亮有關的歌舞作品,讓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帶上了文化品位的色彩。王凱的《月光》、薩頂頂周深的《左手指月》、張信哲的《白月光》、韓磊的《靜夜思》、呂薇王祖藍的《海上明月》等等,讓這臺晚會的內容,和過人的中秋佳節調性完全吻合。節目本身的中國風已經撲面而來。
在節目的壓軸部分,張也老師帶來的《我的祖國》,更是讓很多中老年觀眾耳熟能詳。經典旋律的響起,加上經典唱腔方式,能夠讓大量的中老年觀眾回憶過往。這種歲月和文化的觀感,可想而知。正是這些方面的綜合作用,讓央視中秋晚會堪稱經典。濃鬱的中國美學風格,更是值得傳承和發揚的。(來源:騰訊網 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