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版五十條惠臺措施推出 深化鹽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2021-01-17 中國江蘇網

本報訊(記者 劉志紅)9月12日,在鹽臺商歡聚一堂開展迎中秋聯誼活動,市臺辦在活動現場發布了《關於促進鹽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全面貫徹「兩岸一家親」理念,細化落實國家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要求,為臺灣同胞在鹽城投資、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進一步深化鹽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加快打造江蘇東部沿海臺資新高地。

《若干措施》包括促進鹽臺經貿合作、增進鹽臺人文交流、營造臺胞便利生活等三方面共50條具體措施。這些措施,既涵蓋了臺資臺企在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等領域的扶持政策,也涉及臺胞在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交通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我市出臺的《若干措施》,在全面貫徹國臺辦『31條措施』基礎上,又推出許多體現鹽城特色的個性化舉措,把『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市臺辦主任尹貴堯介紹說,臺灣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在鹽城註冊的獨立法人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享受與大陸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同等待遇;在鹽就業的臺灣同胞可自願繳存住房公積金,並同等享有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貸款權利;在鹽臺胞可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鹽城與臺灣經貿合作緊密、人文交流頻繁,近年來先後打造出鹽都臺灣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漁業(射陽)合作示範區、大豐東方1號創意產業園、阜寧孔蕩大愛村等投資創業載體、文化交流基地,鎧勝、臺玻、南緯等臺灣著名企業集團紛紛來鹽投資,在鹽居住生活的臺商臺胞越來越多。尹貴堯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臺交流合作,《若干措施》出臺前,市委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要求為臺商臺胞在鹽投資興業生活創造更好環境。文件起草過程中,市臺辦與在鹽臺胞、臺商、臺幹、臺青、臺籍師生多次溝通,充分考慮了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需求。

鹽城版50條惠臺舉措的推出,受到了在鹽臺商臺胞的熱烈歡迎。市臺協會會長林瑞嶽表示,這是鹽城為臺商臺胞量身定製的政策大禮包,讓大家更加安心紮根鹽城,體驗到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總投資6億美元的鎧勝鹽城產業園,從項目籤約到投入試生產僅用4個月,鎧勝集團總經理莊育志對鹽城的營商環境讚不絕口,他表示,鹽城的50條措施從更細微處為臺商臺胞著想,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舉措,鎧勝集團也因此更堅定了在鹽城擴大投資的信心和決心。

相關焦點

  • 【31條在鹽城】關於促進鹽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全文)
    中國臺灣網9月13日鹽城訊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思想,細化落實國家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要求,鹽城市出臺《關於促進鹽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為臺灣同胞在鹽城投資、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進一步深化鹽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 臺名嘴點讚大陸,惠臺措施對悽風苦雨的臺灣很溫暖
    在2月28日的國臺辦發布會上,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公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月28日,大陸公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這31條惠臺措施引發多家臺媒熱議。黃智賢在文章中道出了對大陸惠臺措施的見解。她認為,這31條惠臺措施涵蓋了產業、金融、醫療、出版、學術和影視等方面,讓臺灣民眾都直接享受了國民待遇。她還舉例稱,臺灣企業可以直接參與大陸官方的各種大型計劃、項目、公共建設和補助;臺灣同胞可以參加53種專業考試和81種技能考試等等。黃智賢還感嘆,這31條是多麼的大器!
  • 山東發布實施56條惠臺措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報濟南8月15日訊記者今天從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臺辦、省發改委會同省委組織部等39個部門、單位,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關於促進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 [31條落地]山東發布56條惠臺措施
    》(以下簡稱 " 惠臺 31 條措施 "),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山東發展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山東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山東居民同等待遇,進一步促進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山東省臺辦、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山東省委組織部等 39 個部門、單位,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關於促進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 " 措施 ")。
  •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國臺發〔2019〕1號  2020年4月,安徽省協調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學技術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保障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 廈門-臺中-金門經濟文化交流視頻會舉行 臺胞呼籲「小三通」儘快復航
    央廣網廈門5月15日消息(記者郭婕妤)5月15日上午,廈門-臺中-金門經濟文化交流視頻會在三地異地同步舉行。廈門、臺中、金門三地商協會、業者、民間人士和專家學者通過視頻的方式,圍繞應對疫情採取的防控措施以及疫情後推動三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進行了探討。
  • 鹽城成功舉辦江蘇—韓國企業家合作交流會
    將與韓國深化戰略規劃對接,在促進互利共贏及第三方市場開拓、基礎設施建設、區域貿易投資等方面廣泛開展深層次合作;深化產業和科技創新合作,加強智能製造、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合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合作水平,共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深化人文交流,進一步加強教育、體育、文化等領域特別是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繼續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打造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 劉和平:「26條措施」看門道 大陸對臺一手軟一手硬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直新聞:劉先生,對於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你做何解讀?
  • 惠臺體育措施凸顯務實特點 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聯賽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楊磊) 12月25日,國臺辦舉行專題記者會,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詳細介紹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
  • 大陸惠臺26條,是為了繳蔡英文的槍?
    二、大陸推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26條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臺灣影視業界:把握惠臺機遇 積極推動兩岸合作
    新華社臺北3月14日電(記者 李慧穎李凱)大陸日前發布的31條惠及臺企臺胞新措施中,有多項舉措涉及臺灣影視業,引起業界強烈反響和關注。14日,近百名臺灣影視文化業界人士齊聚「立足臺灣、前進大陸——如何布局兩岸影視市場」座談會,與會人士認為,大陸惠臺舉措是臺灣影視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業界需把握機遇、前進大陸,積極推動兩岸影視合作。
  • 深圳續推惠臺措施彙編3.0版 貼心服務臺胞臺企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9日深圳消息(記者 林梅丹 謝金鑫)深圳市是大陸臺商投資最集中地區之一,為鼓勵和引導在深臺胞臺企及時掌握並用好用足政策,日前深圳市推出《深圳惠臺政策彙編》3.0版。8日下午,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媒體團來到了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深圳市臺辦副主任楊莉向兩岸媒體人詳細作了介紹。
  • 北京市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2019年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為貫徹落實好「26條措施」,繼續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臺資企業提供同等待遇,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
  • 惠臺措施出爐,臺灣藝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來賺錢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釋放了兩岸文化交流更積極的信號。2月28日,國臺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大陸29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送出惠臺「大禮包」。這31條措施涵蓋了產業、財稅、用地、金融、文化等各個領域,而其中的第18、19、20條,則是針對影視行業提出的具體政策,包括:18、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
  • 深度|三十而立,兩岸合作從這裡再出發
    會議指出,崑山試驗區要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於擴大崑山試驗區範圍的批覆精神和要求,做好試驗區政策在全市域推廣工作,確保在昆臺企臺胞同等享受政策紅利,並加強宣傳工作,向臺胞臺企釋放持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積極信號,穩定臺胞臺企紮根崑山、在大陸發展的預期和信心。
  • 國臺辦談韓國瑜大陸行: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 兩岸城市合作前景廣闊
    在建立機制方面,搭建深圳與高雄的城市交流機制化平臺,全面加強兩地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科技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雙方同意適時共同舉辦論壇。搭建廈門與高雄港口城市交流機制化平臺,聚焦港口城市合作、產業深度交流、會展旅遊合作、城市管理創新等熱點議題,商談舉辦城市論壇,推動兩市交流合作,造福兩地民眾。
  • 國臺辦就「31條惠及臺胞措施」最新落實進展等答問
    中新社記者:請介紹一下「31條惠及臺胞措施」最新落實進展,各地區、各部門已陸續推出具體措施,請問這些措施有哪些亮點?請您舉例說明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馬曉光:11月下旬以來,又有內蒙古自治區、湖北省武漢市、廣東省東莞市、江蘇省無錫市、揚州市推出了「31條」的具體落地措施,迄今為止已經有20個省區市的49個地方結合當地實際推出了落實的具體辦法。
  • 「11條措施」出臺滿月:有自信定力 有誠意善意
    5月15日大陸出臺了《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持臺資企業發展和推進臺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11條措施」)。如今,「11條措施」出臺滿月,各地正加緊制定實施細則逐步落深落實。從專家學者的解讀到臺商臺青的熱議,我們也能看到「11條措施」所展現的大陸支持臺商臺企克服疫情衝擊的自信定力,幫助他們實現更好更大發展的誠意善意。
  • ...陸委會攻擊惠臺利民措施,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與廣大臺灣同胞利益...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1月4日表示,就在兩岸企業界和兩岸同胞對大陸方面出臺「26條」惠臺利民措施深受鼓舞、鹹表歡迎之際,臺灣陸委會卻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說三道四,詆毀抹黑,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與廣大臺灣同胞利益為敵的陰暗心理。
  • 臺灣商品進社區 浙江玉環積極落實惠臺「11條措施」
    社區工作人員送貨入戶(浙臺(玉環)經貿合作區供圖)  近年來,「網購」已經成為民眾重要的消費方式。此次臺寶我家推出的「線上社區團購」,還為不會使用網絡的部分老年人提供了「特別服務」。臺寶我家經營者楊苡苓說,他們先在社區建立微信群,社區居民既可直接網絡下單,也可以通過電話統一登記需求,再由工作人員代為下單,企業會根據每日下單內容直接配送到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