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姜子牙》宣布定檔10月1日,這是首部春節檔撤檔恢復上映的影片。
原定於春節檔的《奪冠》也將擁抱國慶。早前《八佰》首戰告捷,給電影市場帶來了曙光,《八佰》點映第7天,票房破3億,創下中國電影有史以來的最高點映票房紀錄。
目前定檔於國慶的除了《姜子牙》,還有《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奪冠》《木蘭:橫空出世》《海底小縱隊:火焰之杯》和《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
今年的十一影片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有春節氣質的國慶檔。
很多人都是從《封神榜》中認識了姜子牙,其與紂王徵戰,用兵神勇。
電影《姜子牙》海報
歷史中的姜子牙出身顯赫,但到商朝末年時家道早已沒落,為謀生計,姜子牙曾做過屠夫、小商販,曾屠牛朝歌,賣食棘津。在渭水北岸,周文王遇到釣魚的姜子牙,此後在姜子牙的輔佐謀劃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
在元明時期,姜子牙逐漸被神化,明代萬曆年間,道士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從此,姜子牙由人變成神。
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在民間廣為流傳。
東方神話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為國產動畫電影提供了優質的素材。
2015年《大聖歸來》對孫悟空的重塑獲得了極高的口碑,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極具反叛精神的哪吒,讓觀眾看到了有別於傳統哪吒形象、更符合時代精神的新哪吒形象。
用傳統神話IP重構敘事是當代電影中普遍的現象,西方電影中古希臘英雄神話經常被改寫成新的英雄敘事,比如《驚天戰神》《諸神之戰》,還有日本影片對民族神話中英雄創造性的解構和重塑,賦予其新的價值。
公司招人籤"賣身契",人離職,房卻得留下。
8月19日,「霸道椰汁」——海南椰樹集團在招聘啟事中要求應聘者"抵押房產終身服務;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
求職上班,賭上房產,終身服務,放棄家庭,一心只為公司?
滑天下之大稽之餘不免讓人疑惑,為什麼會有如此企業總是劍走偏鋒?前有露骨廣告,後有招聘啟事的笑話,急功近利,直叫人啼笑皆非。
然而,這樣的公司並不在少數,有公司追求狼性文化,竟要求員工互扇耳光;而前不久還有一家公司因員工業績不達標,讓員工吃死神辣條,結果員工嘔吐不止,直接吃進醫院。如此「狼性文化」,幾乎可用變態來形容。
這些年很多公司提倡狼性文化,用道聽途說來的華為「狼性文化」開始大刀闊斧的企業改革,但大都沒有大公司的命,卻得了大公司的病。結果卻是竹籃打水,鬧得一場空笑話。
最近,「央視批評有的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話題衝上了熱搜。
央視截圖
之前B站的某位UP主,不小心上傳了未剪輯的吃播視頻。
在未剪輯版本中,男主播邊吃邊吐,滿桌子的食物,有80%最後被吐掉了。
鏡頭前暴飲暴食,鏡頭後嘔吐不止,這不僅是對身體的摧殘,更是對食物的極大浪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吃播成為受歡迎的視頻形式,在B站、抖音「百花齊放」。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吃播感興趣?小財認為,審醜。
審醜心理,是指圍觀者為了達到一種精神刺激和心理滿足。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人們很容易對平淡的日常事物變得遲鈍、甚至麻木。「醜文化」走紅只是一種低俗化的娛樂現象,迎合了審醜思潮和全民娛樂的心理。
因為正常的飯量沒法吸引眼球,所以大胃王吃播才能讓人停留的時間更長。
大胃王比賽最早在日韓歷史中有記錄。日本江戶時代,在江戶柳橋,一家叫做萬八樓的餐廳可能舉辦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商業性大胃王比賽。茶泡飯組的第一名在5把辣椒的加持下吃了68碗,蕎麥麵組第一名吃了63碗。那個時代的江戶,也就是現在的東京,商品經濟發達,鼓勵消費是發展經濟的手段。
和現在的大胃王吃播完全不同。
大胃王吃播作為一種庸俗文化,而俗是人天性中的一面,畢竟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庸俗也沒有被批判的理由。
但是因為歷史中絕大多數時間,食物都是匱乏的,所以在大多數國家的文化裡,節約是一種美德。
小財從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糧食,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都不能浪費。正是這種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導致我看不得剩飯剩菜,就算吃飽了,也要全部吃光。
大概每個胖子都懂這種苦惱~
最近拼多多和特斯拉撕得熱火朝天,拼多多作為中間商,補貼給用戶一部分差價,擾亂了特斯拉的價格體系,損壞了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衝突遂起。
拼多多作為電商的後起之秀,靠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逐步起家,一直被冠以「low」的標籤,為了擺脫這個標籤,拼多多先後蹭過蘋果、戴森、海藍之謎、凱迪拉克等大牌,但均被啪啪打臉。
人口紅利消失,網際網路進入所謂的下半場,更多的是存量爭奪。
淘寶、京東都在做各種下沉,挖掘潛在客戶,收割最後紅利。
作為下沉領域課代表的拼多多被貓系和犬系前後夾擊,如今只有向上發力,拔高其品牌調性。
拼多多和特斯拉各執一詞,至於最後的裁定結局如何?只要電商大戰的硝煙沒有停歇,拼多多就不會停止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