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到底離我們有多遠?考上央美的路到底有多遠?這個大概是所有美術生都想要知道的答案吧。小編特邀周達的趙子宣同學來為我們講述一下她的央美上岸路。
奇葩少女的反轉人生
「連沒考上大學去幹什麼都想好了!」
那時候就計劃如果沒有考上央美就和朋友弄一個類似於創作工作室的地方,聽著很高大上哈,其實就是我們幾個高中生一起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幾個小夥伴當時聊了很多,大家都有很多想法和創意,就感覺非常有意思,那時就想如果真的能在大學裡把它做出來,然後再弄個展覽,我覺得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看到成績我驚了!連老師都蒙了」
我記得成績出來的那天我正在和朋友打電話,然後沒想到一會我的媽媽就把線切了過來,她跟我說我考了央美第三名!我當時就以為自己聽錯了,感覺前面應該再加十位數才對哈哈哈......然後我媽就跟我說:「老媽還能騙你嗎?是第三名丫頭」。連老師也蒙了。後來知道班上的呂兆宸、池佳樂、趙子萱都考了央美第三。
對於美術思維成長的一點看法。
「來了畫室,我才重新認識了設計「
來設計班之前,我連設計是什麼樣子都不清楚,每天就是畫一些罐子和靜物。
然後來了設計班之後,通過對設計接觸的越來越多,我發現自己的情商、邏輯、細節把控能力、思考能力都變得越來越強。
然後看待事情也越來越理性,自己的心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就感覺知道的越多自己反而越來越無知,好奇心也更加強烈,而設計帶給我的這種思維對我學習其他學科也有影響。
我在學文化課的時候當我用設計的眼光去看待文化課的各個科目,我就覺得自己不再是為了考試去學文化,而是用學科的思維去認識這個世界,用每個學科的框架讓自己的認知更加科學。用設計的思維看世界,你會發現它打破了不同領域的界限。
「于越老師的話我們時時刻刻銘記「
老師其實一直在強調一件事,那就是設計底層邏輯和獨立的思辨能力重要性。這讓我們面對一個畫面、一個課題都能有不同的切入點和想法,讓我們的每一次創作都是自己見解、知識積累包括個性的表達。對了,我們畫室還出版了《設計九套題》這本書,幫助
我們更全面的了解設計這門學科!
想對師弟師妹說的主要有四點,劃重點!!!
1.你要有自己的節奏和計劃。在你的班上,有些同學他可能就是聯考、文化、校考都能搞得很順利,而你可能會有一些薄弱的環節......這時候就需要你對自己的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不是自我否定,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一個能持之以恆的提升計劃,這個很重要。
2.你要提前去了解你要考的那些院校。包括這些院校每年的錄取分數、錄取規則、考察重點、出題習慣、錄取人數等等~
3.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做的事情不一定說非要等到某一個時候才是機會,當下就是最好的開始!想幹就去盡力把它做好,因為無論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你都要從這個點起步,那為什麼不早點出發呢?
4.教給你們一個調節精神狀態的訣竅——運動。我在整個集訓期間都是靠運動來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向上的精神,你們也可以試一下呦!
最最後,希望明年這個時候你們也能收到心儀的錄取通知書,記住越努力,越幸運!
最後畫室于越老師有話相對正在艱苦奮戰的美術生說:
其實每年入學的學生不管是設計的手頭功夫還是設計思維基礎都差不多,我們設計班每年的課程大綱和課件都會基於這一屆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新。每個學生邏輯思維的養成,它都不是一蹴而就靈光乍現的,而是在平時的思考和訓練中積累的。
我們通過平常的訓練,比如思維導圖、小組課題等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品牌意識,最後在集訓後期再進行衝刺拔高。這樣有底層邏輯和思辨能力作為基礎,學生不管遇見什麼樣的考題都能有一套自己的應對方法。
就我看到的那些達成自己理想的同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目標感特別強,這個目標不一定說要多麼遠大,但是你一定要一個明確的目標。
所以我想對子萱他們還有21屆的學生說,做自己的主人,把握人生的主動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我監督、自我策劃的能力,這樣你才不會失去掌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