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立得」一詞即來自於寶麗來(Polaroid)的音譯,也寓意拍立得「拍下立即得到」的最大特點。常規意義上的「拍立得相機」,應該被稱之為「一次成像照相機」,它們出現於數位相機之前,第一臺Polaroid 95出現於1948年,而在上個世紀70年代,拍立得相機就已經十分流行。
拍立得簡史
今時今日,市面上流行的拍立得主要是富士(Fujifilm)、寶麗來(Polaroid)和徠卡(Leica)三個品牌。但早在1937年的時候,美國寶麗來公司就已經創辦了,並在1944年研發出了即時攝影技術。
在70年代推出世界上第一臺便攜的袖珍的即時成像相機SX-70後,寶麗來的「拍立得」相機風靡世界。在1982年時,寶麗來已經成為了一家資產數十億美元的企業。但由於戰略、經營上的屢屢失誤,最終於2001年宣告破產。
可是,雖然寶麗來破產了,拍立得相機的流行並未因被寶麗來的破產而被耽誤。同年,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當時風靡於日本的一次成像相機 Checky 系列帶入了中國,也成為了我國如今最暢銷的拍立得相機系列。在十幾年內,富士逐步擴大市場,拍立得一直成為一種小眾卻又不算太小眾的拍照方式。
2016年,徠卡也發布了它的拍立得相機SOFORT,引發了一波潮流。至此,市面上主要的幾款拍立得就都登場了。
我長期使用過的拍立得只有上手時的富士Mini8和目前在用的Mini90,到手試用過富士 Mini7s、徠卡 Sofort 和富士 SP2 無線印表機。
在選購拍立得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包括:
在選購和推薦上,百度和知乎上有不少詳細的測評和比較,這裡就簡單的做一些我個人的推薦。
序號型號圖片參考價評價1富士Mini90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機子,
比如富士Instax Mini LiPlay,支持一邊拍照一邊錄音,照片上會有個二維碼掃碼回放聲音;
比如富士SP2/SP3系列,玩法是將手機裡的數碼照片用拍立得形式列印出來,容錯率非常高,適合列印出來留作紀念;
比如富士SQ20,可以拍攝視頻,有變焦功能,有彩色數碼顯示屏,有存儲卡——玩法是先拍,挑選,最後再列印,還可以把圖保存起來;
比如寶麗來SNAP TOUCH,基本上就是一臺能夠列印拍立得相片的數位相機;
比如富士Instax mini Link,拿了2020年紅點獎的拍立得印表機,算是SP2的更新款。
1. 相紙的取放
拍立得相紙裝在一個黑色塑料盒中,裝配時,將相紙盒上的黃點,與相機中的黃點位置對應,塞入相機,合上蓋子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裝入後,相紙盒用於擋光的一面會自動推出(有些機型則是需要拍一次,才會推出)。在這之後,一旦拍立得相機相紙倉被打開,裡面的相紙就都直接曝光,成為廢片了。因此在用完所有的相紙前,千萬不要打開相機相紙倉哦!
2. 旁軸成像!
拍立得的鏡頭與其取景器之間是有一定距離的,這會造成拍攝出來的圖片會和取景器中看到的有一定區別(視差)。但是,如果選擇Mini90,官方說明中提到「從取景器正面看,在切換成微距模式時,取景器裡會自動增加一片矯正片。再從取景器裡面看,切換微距模式時,的確有明顯的位移和縮小取景範圍。所以,在拍攝時不需要再手動偏移相機了。」
圖片來源:Bilibili視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4411x7Sw
3. 甩相紙可以更快成像嗎?
不可以哦!不僅不會更快成像,還可能造成相紙成像不均勻或者是漏液現象。
如果想要加快成像,可以用手心捂一捂。
拍立得的拍照模式以Mini90為例(也是市面上較常見、模式最齊全的拍立得型號),先簡單介紹拍立得的一些拍攝模式。拍攝中的問題留到後面再講。
開機直拍:不需要按下任何按鈕,機器會自動測光判斷閃光。
近景(微距)模式:適用於30-60釐米拍攝
曝光補償:當檔位為L時,畫面會比原來亮;當檔位為D時,畫面會比原來暗
定時拍攝:延時10s左右拍攝1張,或延時10s拍攝1張後延時7s再拍攝1張
閃光燈:可以選擇設置強制閃光、防紅眼閃光和強制無閃光
派對模式:背景為暗處拍攝時,拍攝背景會更加清晰可見
兒童模式:高快門,在捕捉快速移動物體,或光線不足時但不希望長快門時,可以開啟
遠景模式:適合拍攝3m以外的內容
雙重曝光:在1張相紙上按下2次快門使圖像重疊
B門模式:長按快門,鬆開時結束曝光,可用於拍攝延時或夜景照片
拍攝第一步:確定模式與曝光在拍攝前,首先要確定拍攝的場景和拍攝的主體,以確認拍攝的模式。
要檢查的內容主要是「光」、「距離」。
新手可以選擇將控制權交給相機的測光,讓相機決定是否閃光。但是 Mini90 中的 D,L,L+ 等曝光補償仍需要手動控制。
一般情況下,我都會對拍攝環境進行預估,並拍出1張照片以測試效果,再進行調整。以下介紹一些常見的情況:
室外大晴天,且順光拍攝,一般不需要開閃光燈。如果過於刺眼,可以選用 D 檔拍攝防止過度曝光。
室外陰天光線不足,一般使用閃光燈以突出磨皮效果,再配合曝光補償進行調整。
室內與室外類似,較暗時可以考慮開啟派對模式。因為光源有限,一般考慮開啟閃光燈。
室外夜晚,閃光燈注意拉近以避免曝光不足。
當人物較多或希望拍攝場景背景時,閃光燈源距離人物會比一般情況下偏遠,此時需要注意考慮開啟派對模式或 L,L+ 等檔位,以彌補光不足造成的灰暗。
拍攝第二步:構圖取景新手最容易拍壞的一點就是,很難拍出完全水平的照片。「橫平豎直,突出主體」是我理解拍好拍立得的基礎,當然啦,也和我個人的偏好有關。我們把拍攝對象分為「人/物」與「景」兩大類:
拍「景」首先要注意焦段——當拍攝遠距離風景時,記得打開遠景模式。
其次是構圖的對比和「橫平豎直」。「橫平豎直」要求拍攝對象是水平或豎直的,不能出現歪斜的情況;構圖對比,一般會將主體放置在畫面的3等分點處,形成比較和諧的比例。
個人而言,我還是更多地傾向於用拍立得拍人,因為低清+閃光燈,等於自動為人像加了一層磨皮+陰影加深。同時,紀念日中「人」也是絕對的主角。拍人時,構圖方面需要注意的和拍景差別不大,但更建議大家將人置於畫面的主要部分,一般拍攝以半身照或大頭照為主,人物可以佔據畫面的1/2以上的畫幅。
拍立得的快門也是有講究的。有些同學發現自己經常拍出抖動或者模糊的照片,主要是因為在不打開閃光燈時,拍立得的快門速度會變慢,可能會需要0.2s以上的時間來完成一次快門閉合。那麼,一旦在快門未閉合的時候,攝影師手抖了,那麼照片也會跟著抖動。
因此,在拍攝時,尤其是未開閃光燈,光線又較暗時,按下快門後一定要聽到快門閉合的「咔嚓」聲,最好是等待相紙開始推出時,再移動相機。
希望大家都能拍出自己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