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音樂圈全面停滯,無數人因此「失業」。
從下半年開始大部分樂隊扎堆發新歌、巡演、參加綜藝,整個行業處於井噴狀態。
再加上樂隊文化近些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去了解這些純粹而又可愛的人。
就在最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MusicRadio音樂之聲把電臺直播間變身Livehouse。
打造了連續五天的LIVE節目《青春能量現場》,邀請五支當紅的獨立樂隊到電臺直播間進行表演。
丟火車、Joyside、康姆士、Click#15、果味VC分別在9月21日——9月25日,以「青春」為主題,用音樂給剛剛開學的高校學子加油打氣。
通過他們表演的作品及訪談,讓我了解到青春的底色是青澀的、陽光的、充滿希望的;
但同樣也是晦澀的、焦慮的、對未來迷茫的。
多重複雜的情感揉雜在一起,構成了我們一生中的「黃金年代」。
誰在年輕時沒遇到過些「小問題」呢?
首先我想跟大家聊的是解散10年之後,2019年經重組再度爆火的老牌樂隊——Joyside。
他們是2000年左右誕生的一大批樂隊中的佼佼者。
當天開場第一首歌便是經過改編後的《小小少年》。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
眼望四周陽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
但願永遠這樣好。
一年一年時間飛跑,
小小少年在長高。
隨著年歲由小變大,
他的煩惱增加了。
……
原曲童趣十足的歌詞,卻因為Joyside的改編多了一抹浪漫。
他們似乎通過音樂來告訴當代的少年們:
「趁著年輕,有無盡的時間,想做點什麼就去吧。別前怕狼後怕虎的,說不定就成了呢?」
這看似簡單的編曲,卻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功效,直入人心。
19年前,北京地下搖滾黃金時代的Joyside踐行著激烈的朋克精神,重組之後,從這首《太空浪子》可以看出,Joyside的底色忽然變得溫暖明亮了。
事實上,他們從發第一張專輯起,每個時期的作品風格都會有些許不同,
邊遠在訪談環節也說道:
「我們每一個階段都是表現出當下最好的狀態,把這個狀態記錄下之後,我們就會去尋找一些新的東西。」
重組之後,樂隊幾個人都有了新的生活經歷,音樂感悟,這才有了現在全新的Joyside。
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聽他們的音樂,確實很難想像,這哥幾個年輕時到底有多瘋狂!
而就是在他們最瘋狂、最巔峰的時候,樂隊忽然像夢醒了一般,所有的一切都變得幻滅……
當主持人問他們,是否會在青春期的時候有遺憾時,吉他手劉虹位是這麼回答的:
「以前會覺得有些遺憾,但是後來覺得那都是應該經歷的。」
「比如當初樂隊解散總是覺得應該要玩下去的,但是現在想想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是很自然的,所以就釋懷了。」
這一點,我非常贊同。
這個宇宙中,沒有哪個星球表面是光滑的。
玩搖滾的,如果一切都特別順,那多沒勁呀。
阻礙、挫折、困難就像調味劑一樣包含著酸甜苦辣,只有這樣才是美味,才有意思。
相比於Joyside青春時期的瘋狂,同樣身為節目嘉賓的丟火車樂隊,卻稍顯內斂。
丟火車樂隊如今也成立了近16年,也是各大音樂節和LIVEHOUSE的常客。
他們的音樂風格相比於Joyside,更加趨於平靜。
旋律動聽卻不造作,編曲講究卻不浮誇。
當他們唱到代表作《卡爾加裡路》時,那一瞬間全世界都安靜了,所有人都進入到他們所設計的音樂場景。
我穿過 卡爾加裡路
如期而至回憶的風雪
我穿過 卡爾加裡路
擦身而過陌生紅葉
我穿過 卡爾加裡路
光陰渙散歸途已不見
我穿過 卡爾加裡路
穿不過的卡爾加裡路
……
歌詞富有畫面感的描述了,樂隊幾位成員兒時家門口的一條大路。
它幾乎承載了他們所有的青春時光,經過這裡上學、放學、玩耍、排練……
聽完他們的作品,你很難想像情感這麼細膩的作品,居然是幾位東北漢子寫出來的。
鐵漢柔情,在他們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與眾多獨立樂隊不同,他們成立至今從來不會將所謂搖滾樂中帶有的「叛逆」放在歌裡,大部分作品都是如綿綿細雨一般,描繪出一個又一個令人產生共鳴的畫面。
主唱球子也在採訪中表示,自己不願意將「鋒利」的情緒放在音樂裡。
所以才有了《白蘭鴿巡遊記》《卡爾加裡路》《如斯》……這樣懷念往日時光的作品。
當高校學生代表,問丟火車樂隊:「對於青春想到第一個畫面是什麼」時,他們是這麼回答的:
「我們的青春裡只有音樂,倒也沒有具體的畫面。」
隨後主唱球子告訴主持人,在那個16-20歲的少年時代,每天就只是練琴,然後再去小排練室排練。
到了晚上,大家也沒有精力去做別的事情,倒頭就睡。
不過也難怪他們基本功這麼好。
看似痛苦,實則他們是幸運的。
不光是丟火車和Joyside,其他三支樂隊,也道出了他們在年少時的一些經歷以及對當下大學生的建議。
第一次參加電臺Live的康姆士樂團,專門為《青春能量現場》全新編排了unplugged版本的六首歌曲。
被歌迷們稱為「人生導師」的樂團主唱永駐說,「青春就是好像一直會犯錯,好像有無盡的時間可以浪費,但沒關係,這就是青春,就要一直勇敢往前走」;
他還告訴大學生們一句話:
「在恐懼的地方,會有意想不到的寶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或許可以有不一樣的發現和收穫。
「不要害怕自己搞定不了事情。」
就像Click#15樂隊主唱Ricky一樣,在前兩年樂隊初期時,因為自己的音樂還不完善就導致有很多人質疑。
「很多人都說我們的音樂抄襲Prince、James Brown……,但是我也有個問題,我們還能像誰呢?」
這話在理,本身放克就那麼幾個音,只不過再把這些音跟著自己所設計的重新排列組合。
在過去很多年裡,放克在中國本身就鮮為人知,更何況一支專門玩放克的樂隊。
他們只有在初期模仿別人的,然後通過時間的沉澱、自己的感悟,最後才有質變。
「原諒我們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出一個完全顛覆的新音樂風格。」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那些說廢話的人,誰在乎呢……
而說起樂觀,真的也就非果味VC莫屬了。
他們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朗朗上口的旋律、真摯的情感、輕鬆的律動著稱。
其創作核心都是陽光的、積極的、熱血的。
你很少可以在他們的作品中,聽到一些不開心的情緒。
也許,他們所描繪的,都是屬於青春中最美好的時刻吧。
總體來講,我認為這檔節目是極其有意義且有必要的。
首先是此類電臺LIVEHOUSE的形式,將電臺直播和視頻直播的場景破圈兒融合,充分展現了現場音樂的魅力。
其次,音樂之聲擁有總臺廣播頻率中最專業的LIVE表演區設置和直播硬體設備,滿足了融媒體的傳播需求,為樂隊現場精彩的表演打下基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節目是音樂之聲廣播頻率、總臺央視頻平臺,同時進行音視頻同步播出,所以就使得受眾面更加寬闊。
因此,青春能量能被更多人感受、樂隊文化也可以被更多人知曉,尤其是各大高校的學生。
在直播結束後,這五支樂隊都表達了自己對本次節目的感受。
丟火車樂隊主唱 球子:「《青春能量現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演出體驗,久違的小型不插電演出讓樂隊都很盡興,疫情期間這種直播的新型演出模式也做得越來越專業了。」
康姆士主唱永駐:「樂團是第一次參加電臺的Live節目,專門為《青春能量現場》編排了全新的Unplugged版本的六首歌曲,這也是樂隊的第一次不插電錶演,感覺非常的新鮮有趣。音樂之聲的調音設備很專業,所以演出的過程是放鬆又舒服,享受這樣的Live體驗。」
Joyside樂隊吉他手劉虹位:「這次《青春能量現場》演出感覺特別的有活力,有朝氣,讓我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的音樂能對初入大學的同學送上祝福,感到特別的開心。音樂之聲直播間整體的感覺很陽光,製作團隊也很熱情,這讓樂隊整體的演出更為輕鬆。在進入直播間的時候,我注意到很多細節,音響團隊非常專業,讓樂隊的演出過程很舒心。感謝音樂之聲提供這麼好的平臺,讓樂隊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
Click#15 主唱Ricky:「國內需要這樣的電臺節目,讓全年齡段的人都能聽見我們的Live音樂。」
果味VC樂隊主唱劉子滔:「《青春能量現場》讓我們找回了那種在校園彈唱的感覺。每個人都有青春,每個人也都會失去青春。但保留住內心那份熱血,『不負熱愛』,是我們一直想用音樂表達的。通過MusicRadio唱歌給年輕人鼓勵他們勇往直前,通過電波唱歌給成年人喚回他們因為忙碌而忽略的溫暖。做音樂的最大幸福,就是能表演給想聽歌的人。這個舞臺既有意義又很特別,感謝MusicRadio。」
MusicRadio音樂之聲再一次向大家證明:
音樂就是最能鼓舞人心的語言。
2020年註定是艱難的一年,各行各業在上半年受到的前所未有的衝擊。
當然也包括學生們,因為疫情高考延期,隨後又遇到洪澇。在校大學生無法回到學校正常上課,師生們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只能通過網絡維持著彼此之間的聯繫。但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至少還有音樂陪伴著我們。
MusicRadio音樂之聲的《青春能量現場》是溫暖且有意義的,用Live音樂作為樂隊和學生之間的橋梁,進行溝通,為大家打氣加油。
永遠記住一句話:
你還年輕,你有的是時間,想做什麼,衝就完事了!
就算遍體鱗傷,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