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荔榭 少年》
主唱:張敬軒
作曲:徐繼宗丨作詞:徐繼宗
滑動以下區域查看完整歌詞
《緋荔榭 少年》
喜歡你不會說謊
喜歡你只愛靜靜沉默 觀看
看大世界變化輪替千趟
你像說到哪個沒有相干
喜歡你不愛流浪
安守於家裡當一個避風港
就算流淚眼已滴滿 十行
未步近飯桌已為我 拭乾
散聚有時
緣分到一天恍如韓劇大結局
情非得已
想放下你求其次 冷靜如此
卻有千擔重難扔掉像廢紙
遊過花園那少年最近你好嗎
倚窗伴一個發呆傻笑看落霞
都記住那位停下那款跑車
牽過那匹馬
留在我記憶深處結果開花
你偶然也脾氣很差
用每一口氣與力要你幸福
不必跌下
就算人 來人往 不忘記 曾陪你
寒冬秋分好幾個仲夏
放下鑰匙
流淚會衝毀屋簷門檻亦脫落
無比不智
只記著你曾陪我 瑰麗如詩
你有多愛我何妨別讓我知
遊過花園那少年最近你好嗎
倚窗伴一個發呆傻笑看落霞
都記住那位停下那款跑車
牽過那匹馬
年月划過的傷疤 留低多少變化
無需怕
用每一口氣與力要你幸福
不必跌下
就算人來人往 不忘記 曾陪你
寒冬秋分好幾個仲夏
寒冬秋分好幾個仲夏
曾被撫摸的一磚一瓦
離別,同樣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見的困惑,縱然大家都懼怕離別,卻又無可避免——「散聚有時/緣分到一天恍如韓劇大結局/情非得已/想放下你求其次/冷靜如此/卻有千擔重難扔掉像廢紙」。離別所帶來的傷感和孤單,並非一時半刻就可以拋諸腦後,而是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來接受和消化的。但是填詞人在這首《緋荔榭·少年》當中,則運用了擬人手法將一座具有九十多年歷史的古宅「寫活了」。通過古宅獨特的敘述視角,借它向曾經居住過在這裡的少年「問候」這種方式,表達了在離別當前也無需恐慌,我們可以留住美好的記憶,令自己變得釋懷、灑脫這樣一種樂觀的心態——「只記著你曾陪我/瑰麗如詩/你有多愛我何妨別讓我知」。
「遊過花園那少年最近你好嗎」這句當中,一句最平凡簡單的「你好嗎」,雖樸實無華卻蘊藏了真摯的情感。它令我們覺得這座別墅好像不只是一座由冷冰冰的磚瓦砌成的建築物而已,它更像是一位知心舊友,在對我們噓寒問暖,仿佛一下子就溫暖了起來,好像有某種「生命力」蘊藏在這座大宅中。無論少年「倚窗伴一個發呆傻笑看落霞」還是「你偶然也脾氣很差」都好,它都像是個記錄者,見證少年一點一滴的成長曆程。在填詞人的筆下,這座大宅的「靈性」被勾勒得活靈活現。
我認為,其實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有靈性,不管是一座宏偉的古宅也好,抑或是路邊一株不起眼的野花也罷,都不是無情之物。因此,我們的情感絕不會永遠都處在無所寄託的空虛與孤單狀態之下——這是我從這首《緋荔榭·少年》中所獲得最深刻的感悟。「年月划過的傷疤/留低多少變化/無需怕/用每一口氣與力要你幸福/不必跌下/就算人來人往/不忘記/曾陪你/寒冬秋分好幾個仲夏」。我突然回想起初中三年走過的樓梯,還有高中那條寬闊的校道,我所停留過的每一處,事實上都烙下了我出現過的痕跡,還有我存在過的印記。
也許我們都害怕孤單,害怕被人遺忘,害怕走到人生終點之前一步,回過頭卻看不見一段輝煌的過去。但換個角度來看,或者很多事情不知不覺間,早已經被默默地記載下來。所以,無論周遭的世界多麼飛快在變化,我們對於孤單、離別、消逝等,其實都大可不必過分傷感。我們不是要對生活的一切壓迫都逆來順受,但當面對某些人為無法控制或反抗的事情之時,順其自然可能會是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