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不利健康,無煙的電子菸總可以吧?NO!
最近,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分析了美國主流的75款電子菸後發現,近1/4的樣本含有與大腸桿菌和衣原體相關的細菌毒素,近80%存在真菌毒素,這都可能導致哮喘、肺部衰竭等疾病。該研究於日前在《環境與健康展望》中在線發表。
哈佛大學陳公共衛生學院官網發布調查研究結果
不能再吸!電子菸危害不可小覷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菸草生產國和消費國,然而菸草的危害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2012年原衛生部編著的《中國吸菸危害健康報告》顯示,有充分證據說明吸菸可以導致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惡性腫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有證據提示吸菸還可以導致結直腸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
而且,所有菸草產品都是非常有害的,包括含有超過2000種化學及致癮物質的無煙菸草,以及含有多種有害有毒物質的電子菸產品等。
2019年3月,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發布消息稱,電子菸的二手菸是一種新的空氣汙染源。對比無煙的清新空氣,電子菸中的二手氣溶膠可以造成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因此,世衛組織建議所有禁菸的公共場所,應同時禁止電子菸的使用。
深圳或將電子菸納入「禁菸令」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電子菸並不利於控煙。近日,備受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菸條例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請審議,對「禁菸令」進行了升級,將電子菸納入控煙範圍。
同樣,今年1月最新修訂、實施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也明確規定,禁止吸菸場所不僅禁止點燃菸草製品和吸傳統捲菸,也禁止吸電子菸。違者,罰款50元~2萬元不等。
「全面控煙」已成為國家戰略
2016年,「控煙」已成為國家戰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號召中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禁菸。
一直以來,全國以及全球對「控煙」都非常重視。2003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通過《菸草控制框架公約》,這是衛生領域第一部國際法。其中有一條明確規定:要求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及工作場所100%全面禁菸,免於二手菸的危害,尤其對於兒童來說,二手菸的危害更大。這也正解釋了世界衛生組織將原本定於4月7日的世界無菸日改為國際兒童節前一天5月31日的原因,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免受菸草危害。
2003年11月,中國作為第77個籤約國籤署該公約,並於2006年1月正式生效。
為了實現「無煙中國」,政府也在行動。
2013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菸有關事項的通知》,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菸有關事項的通知》。並且,還採取二度調整菸草稅收、煙盒增加「健康警示」、各地出臺控煙條例等等方式來「全面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