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本購買中,5000元級(即6000元以內)佔了很大比例。那麼,什麼平臺好呢?不少人會說「當然買R5的遊戲本啊,六核呢」。為什麼不買英特爾平臺呢?「因為這個價格只能買到四核i5呀」——不不不!如果你有這個想法就錯了,因為此時此刻,5000元價位段也能買到六核i7 10750H遊戲本了!而且還有不少搭載GTX 1650Ti的配置!基本做到了和競爭對手同價競爭!而既然是「同價同核競爭」,玩家應該如何選擇呢?※
※知識點:同價同核時哪個平臺更香?
買遊戲本的用戶,主要應用是玩遊戲。而在「玩遊戲」這個點上,英特爾處理器平臺明顯更具優勢,主要原因是其單核性能更好。以聯想Y7000和R7000為例,i7 10750H/R5 4600H+GTX 1650Ti的對位款,在玩遊戲時,i7 10750H不僅頻率更高,而且單核性能也更好,所以更能提升實際遊戲幀速(這也是為什麼遊戲發燒友都選英特爾平臺的原因)。
另外,現在絕大部分年輕用戶都要做一些簡單的視頻編輯,會涉及到Adobe的Pr和Me兩款軟體。Pr的耗時其實主要是在「操作」上,因為是創意性工作,用戶的思考和操作會佔據絕大部分時間,真正「汲取大量素材片段並最終合成一個片子」的出片過程,相對較短,而在效率上,英特爾和競爭對手平臺沒有明顯的效率差異。但是,Me視頻轉碼環節的差異就很大了!在UHD核顯默認參與硬體編解碼的優勢下,英特爾平臺效率高得多,比如說:i7 10750H可輕鬆掀翻對手的八核銳龍H(最新版Me,競爭對手的Vega/Radeon集顯也能參與硬體編解碼,但並不能提升太多效率)。換句話說,就常見的視頻應用來說,同價同核情況下,毫無疑問要選擇英特爾平臺。
對了,還有一點要補充:絕大部分Office辦公應用也是拼單核性能的,所以,在價格相近,處理器核心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對於絕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英特爾平臺顯然是更好選擇。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如今5×××元,都有些什麼精彩選擇吧:
機械革命Z3 Air
●i7 10750H/1650Ti/16GB/512GB/15.6英寸120Hz高刷屏
價格:5989元
機械革命是國內比較激進的PC廠商,它的遊戲本散熱出眾,而且性能調校很猛,尤其是高端機型,已經連續兩年被我們用作「處理器換代測試對象」——因為這些高端機型可反映新處理器的性能上限。而另一方面,它家遊戲本的性價比也是很高的,所以如今消費者點名率越來越高。
金屬機身質感一流的Z3Air是機械革命旗下的主流出貨機型,1.96kg,只要5900多元,就能拿下六核i7 10750H+GTX 1650Ti的組合,而且還是16GB內存+120Hz屏的「無短板配置組合」,相當有吸引力!該機在單負載時,i7處理器至少可以跑60W,可充分發揮性能,且在持續雙高負載下,C面也很涼爽,使用體驗很棒。另外,該機的接口也非常豐富,且是三面布局,完全不影響正常使用。
總體來說,在5×××元價格段上,Z3 Air的GTX 1650Ti配置非常有競爭力!而且,你還有兩個配置可選:
●i7 10750H/1650/16GB/512GB/15.6英寸高色域屏
價格:5789元
●i7 10750H/1650/8GB/512GB/15.6英寸120Hz高刷屏
價格:5489元
注意,上面兩款GTX1650配置的差異是屏幕和內存,高刷屏版默認8GB內存(如果你的應用負載重,建議再添加一根8GB內存,很便宜),而高色域60Hz屏版默認就是16GB內存。
神舟戰神Z7T-CU7NS
●i7 10750H/1650Ti/16GB/512GB/15.6英寸144Hz高刷屏
價格:5899元~5999元
連續多年來,神舟的戰神Z7都是其主流出貨機型的型號,只是配置在不斷更新。到了第十代酷睿這一波,主要是酷睿H i5/i7配合GTX 1650/1650Ti的配置。其中,Z7M搭配GTX 1650,Z7T搭配GTX 1650Ti。需要注意的是,型號的後綴決定了具體配置,比如CU7NA是8GB內存款,而CU7NS則是16GB內存款,價格只差100元,自然是CU7NS更值得推薦。
由於電池的布局形式比較陳舊,Z7T-CU7NS採用的是三面出風設計,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神舟的遊戲本你不用擔心散熱不好——它規矩的性能釋放決定了散熱通常不會有問題,往往都是很規矩的存在。另外,它支持一鍵強冷,非常對「遇熱煩躁黨」的胃口!在接口方面,該機也是三面布局,類型很豐富,還有SD讀卡器。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有一個USB2.0大口(另外有兩個USB3.0大口),但布局在機身左側,正好插接滑鼠(然後繞線到機身右側),所以不存在「接口規格低」的困擾。
遺憾點還是有的,該機雖然是144Hz高刷屏,但並非高色域屏;另外預裝SSD應該是SATA總線款,讀/寫速度比較慢,只有460MB/s和360MB/s。但考慮到價格,考慮到16GB內存/144Hz屏,好像也不能太計較啦。
另外,你也可以選擇Z7M-CU7NS,即GTX 1650的高配款,搭配16GB內存,但注意屏幕是普通IPS屏:
●i7 10750H/1650/16GB/512GB/15.6英寸屏
價格:5699元
機械師逐空T58-V競速版
●i7 10750H/1650Ti/8GB/512GB/15.6英寸屏
價格:5799元
逐空T58-V在機械師品牌中主攻GTX 1650Ti和GTX 1650兩款顯卡。其中競速版為GTX 1650Ti,分兩個配置,普通IPS屏和144Hz IPS屏款,後者貴300元,6099元。由於競速版都是8GB內存,所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對於更多數玩家而言,更建議先把內存自行補齊到2×8GB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整套系統包含i7 10750H的性能※,下一步再是考慮是否選擇144Hz屏的問題(當然,如果你是《守望先鋒》玩家,建議選144Hz屏款)。
※知識點:8GB內存能應付大部分大型3D遊戲,但無法發揮i7 10750H和GTX 1650Ti的最大性能
很多讀者問我們:一年前大部分遊戲本都是8GB內存,那個時候也沒有說「不夠用」啊,怎麼現在都建議升級到16GB內存了呢?
答案是這樣的:如果就玩遊戲而言,8GB內存,幾乎所有遊戲包含大型3D遊戲都可以玩了。不過,8GB內存並沒有發揮出整套系統的最大應用性能。比如說:在年輕人的日常應用——視頻編輯/轉碼上,16GB內存可幫助i7 10750H和i710875H這類多核處理器提升15%~40%的效率(視頻轉碼提升的效率最高);而在遊戲應用上,即便是定位主流的GTX 1650Ti顯卡,16GB(2×8GB)內存也能帶來10%~15%的遊戲幀速提升——這雖然不會起到決定性因素,但幀速高終歸是更好的。所以,在預算支持的情況下,建議大家選擇16GB內存(2×8GB內存)款或者自行升級內存。
該機的顏值比較高,金屬拉絲工藝A殼帶浮雕LOGO,B面則是三面微邊框設計,甚是漂亮。在性能釋放方面總體規矩,支持標準性能釋放,C面和內部溫度都不高。接口三面布局,帶有SD讀卡器和USB Type-C,非常豐富。
該機另可選榮耀版,配置為GTX1650+16GB內存,價格相同:
●i7 10750H/1650/16GB/512GB/15.6英寸屏
價格:5799元
雷神911ST黑武士3
●i7 10750H/1650Ti/8GB/512GB/15.6英寸屏
價格:5699元
採用鋁合金外殼的911ST黑武士3是雷神旗下的主力出貨機型之一,處理器都是i7 10750H,顯卡有GTX 1650和GTX 1650Ti可選,內存則有8GB和16GB可選,屏幕也分兩種:普通IPS屏和144Hz高刷屏。
在5×××元價格上,性能最猛的配置是其「青春版」,搭載GTX 1650Ti顯卡,普通IPS屏,標配8GB內存,促銷價格只要5699元。鑑於如今內存便宜,升級到2×8GB,總價也就5900元出頭。
雷神遊戲本絕大部分機型都是走的「標準性能釋放」路線,尤其是,45W,散熱基本都不是問題。而雙M.2插槽也為該機的後續升級提供了可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機的接口部分,其USBType-C接口為10Gbps的USB 3.1總線款(也稱USB3.2 Gen2),傳輸速度比5Gbps的USB3.0快一倍,這樣可很方便地接駁Type-C接口的SSD移動硬碟(雷電3總線的SSD移動硬碟太貴,USB3.1款才是主流,既能保證高速,又有相對可接受的價格)。
另外,6000元內,911ST黑武士3也可選擇16GB內存的GTX 1650,但價格反而貴100元:
●i7 10750H/1650/16GB/512GB/15.6英寸屏
價格:5799元
參考機型:微星GF63
●i7 10750H/1650MQ/8GB/512GB/15.6英寸高色域屏
價格:5899元
微星的GF63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遊戲本:從圖上看,它應該是個板磚機型,但實際上它很輕,只有1.9kg。另一方面,它的顯卡是GTX1650MQ——什麼?50W的GTX 1650還有低功耗的Max-Q版本?看來是的!所以在這裡,我們僅僅把它當作參考機型。如果購買,記得一定升級到2×8GB內存發揮平臺最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