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掀起腥風血雨的大圈幫,曾使得本土社團普遍患上『恐圈症』

2021-02-07 老表L痴娛
所謂「大圈幫」只是默認的一種黑話,泛指那些從內地闖蕩港澳和海外從事不法活動的團體,說直白點就是為了區分本土與外來勢力。當年的港人稱香港為「城」,內地城市被稱為「圈」,而廣州因為是省會城市,比普通城市偏大一圈而被稱為「大圈」,這群人主要來自廣州地區,因此被香港人統稱為「大圈幫」。

影視配圖


上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的內地較落後,某些人為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偷渡到港澳。他們與香港本土文化、語言乃至習俗之上都有著很大的差異,這些也導致了他們很難融入香港的社會當中。


而當年的香港亦處於各大社團的籠罩之下,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早早的成了社團的一份子,並在各個地區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例如『14k』、『新義安』、『和勝和』等主流社團,他們根據拳頭大小來劃分地盤。

影視配圖


正當香港本地社團打的熱火朝天之時,突然出現一群打扮很low,皮膚黝黑和講內地方言的不速之客,他們的出現使得香港本土社團非常擔心。


他們大多是年輕人,穿著老式的衣服,一到香港就在各地製造麻煩,每天就是成群結隊的找場子索要高額的保護費。由於他們普遍是由退役人員和上山下鄉的組成,因此身手強悍,械鬥起來也極為暴虐,功夫都是實打實的「殺人技」,而他們就是日後讓香港各大社團膽寒的大圈幫。

影視配圖


這些人大都經歷過動蕩不安的歲月或刀口舔血的戰場生涯,因為沒有好的出路,所以走上了犯罪道路,大圈幫的成員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自己是爛命一條,錢遠比自己的生命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圈幫的人和香港本土勢力幹架的時候英勇無畏下手狠辣的原因。


早期的香港各大社團在面對大圈仔來犯時,並不把人少勢寡的他們放在眼裡。一眾年輕的香港古惑仔抄起12寸西瓜刀就上前去阻擊大圈仔,沒想到大圈仔們掏出24寸大牛刀,採用在戰場上的刺刀陣隊形,將古惑仔們斬得落荒而逃。

影視配圖


某次,三十多名社團小弟手持鐵棍將九名「大圈仔」圍在麻雀館。「大圈仔」們愣是運用自己的精誠團結,相互背靠背的集中在一起,持著木棍將那批社團馬仔打的是丟盔棄甲。


此後,大圈幫橫掃香港江湖圈,將各大社團的場子踢個遍,在與對方械鬥時經常造成對方傷亡慘重後便逃回內地,使得港警也沒一點辦法。因此,大圈幫自然便「脫穎而出」,贏得了大部分的勝利。最終造成的局面便是大圈幫風頭正盛,而香港本土社團普遍患上了『恐圈症』。

影視配圖


80年代,大圈幫火力全新升級,54式黑星手槍是標配,持AK47火拼更是常有之事。然而,大圈幫並不像香港本土社團有組織性和紀律性,而是十分鬆散。不少大圈仔乾脆持AK47幹著打劫金鋪和銀行的勾當,並且當街跟警方駁火也毫不畏懼。


90年代初,「雀王」呂鑑輝旗下的瑞興麻雀館遭大圈仔持AK47掃劫,兩名黑道大佬被當場打死而轟動全港。


可即便大圈幫所佔地盤越來越大,終究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香港本土勢力眼看自己的利益被不斷侵佔,自然是心有不甘的,便意圖將大圈幫一網打盡,讓他們徹底消失在香港這片土地上。


而香港警方也開始嚴查大圈幫,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意識到自己在不斷觸犯本土勢力,必將引起極大反彈。當眾人意識到香港方面要合作打垮大圈幫之時,便選擇了避其鋒芒。


於是,在香港轟動一時的大圈幫忽然之間銷聲匿跡了,而離開香港的大圈幫究竟奔赴何處?下期將會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香港社團『和勝和』可以推舉『坐館』的五大元老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香港有很多的傳聞,其中除了娛樂圈十分鼎盛,還有無數的江湖傳說,因為社會的動蕩和不安穩讓無數人進入社團開始討生活,在當年香港「新義安」、「14K」以及「和勝和」的三家爭霸,使香港進入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和勝和』旗下的五位「元老」因為可以推舉『坐館』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而到底他們分別都是誰呢?今天痴娛就給大夥介紹介紹。
  • 香港社團『14k』早期的五位超級大佬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香港有很多的傳聞,其中除了娛樂圈十分鼎盛,還有無數的江湖傳說,因為社會的動蕩和不安穩讓無數人進入社團開始討生活,在當年香港
  • 『和勝和』同門內訌,廝殺一觸即發
    現在活躍於香港的社團,主要以『新義安』、『和勝和』、『14K』、『水房』以及『硬殼』為主,在警方長年累月的狙擊之下,各社團不少元老或重量級人物跑路的跑路
  • 香港社團『新義安』與『和勝和』尖沙咀恩怨,導致李泰龍命喪黃泉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香港有很多的傳聞,其中除了娛樂圈十分鼎盛,還有無數的江湖傳說,因為社會的動蕩和不安穩讓無數人進入社團開始討生活,在當年香港
  • 香港社團『14K』猛人「細肥」一戰響徹江湖,皈依佛門成為掃地僧
    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香港有很多的傳聞,除了娛樂圈十分鼎盛,還有無數的江湖傳說,社會的動蕩與不安穩讓很多年輕人進入社團討生活。
  • 香港社團『新義安』中「五虎十傑」中的「五虎」,一個比一個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時期,每天上演著各種鬥爭,黑白勾結,民不聊生,其中有著無數個江湖傳說,其中最為強大的有三大社團,分別有『新義安』、『14K』、『和勝和』,每個社團都有其傳奇人物,今天就來講講『新義安』裡的骨幹精英「五虎十傑」中的「五虎」,一個比一個狠,他們都是誰,今天給大家一一講解。
  • 淺談『新義安』兩大佬,社團「大總管」與古惑仔「太子」原型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新義安』社團的勢力達到頂峰,正式與非正式社團成員達八萬餘人。社團裡的新老「五虎十傑」曾分別坐鎮尖東、油麻地、灣仔、旺角、屯門、大環山、尖沙咀等地。今天痴娛就給大夥簡單介紹兩位社團大佬。
  • 香港「水房」同門內訌,衝突在所難免
    現在活躍於香港的社團,以『新義安』、『和勝和』、『14K』、『水房』以及『硬殼』為主,在警方長年累月的狙擊之下,各社團不少元老或重量級人物跑路的跑路
  • 香港社團「新義安」裡的猛將「五虎十傑」之「十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回歸以前是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時期,每天上演著各種鬥爭,民不聊生,其中有著無數個江湖傳說,其中最為強勢的有『新義安』、『14K』、『和勝和』三大社團,鼎足而立,每個社團都有其傳奇人物,共同演繹著香港最為經典的黑幫風雲,『新義安』之所以強大,與其精英骨幹
  • 『新義安』大佬紀寶,巔峰期退隱江湖而從商,社團幕後大金主之一
    一、初入社團紀寶出生於香港一個中產階層,從小就頭腦靈活,在良好家庭教育下,紀寶從小學習十分刻苦。但紀寶痴迷功夫,一有空閒時間就會跑到武館練習。只要紀寶站上擂臺,身上展現的就是一股殺氣。紀寶因為在武館小有名氣,被彼時正在全力招兵買馬的『新義安』大佬林景注意到了,於是林景親自來到武館考察紀寶。讓林景沒想到的是,紀寶一個文弱書生的模樣,打起來竟然異常兇狠,林景意識到自己找對人了。
  • 『和勝和』的『上海仔』與楊受成恩怨內幕
    有知內幕人士透露,此次事件背後牽涉『和勝和』與『新義安』兩大社團鬥爭,而幕後黑手就是『和勝和』大佬『上海仔』。江湖盛傳,『上海仔』早年替澳門一名賭廳老闆辦事。不但幫手打理澳門賭廳,更做起老闆的貼身保鏢。三月份,適逢賭業大蕭條,『上海仔』因爛賭欠下賭廳數千萬債務無力償還,他與一眾門生被老闆趕走,『上海仔』頓時失去一條『大水蛇』。回到香港後,『上海仔』又搭上一名內地富商。
  • 香港『新義安』之「灣仔雙虎」甘仔、遮仔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新義安」的勢力發展達到頂峰,正式和非正式幫會成員8萬餘人,「五虎十傑」曾分別坐鎮尖東、油麻地、灣仔、旺角、屯門、大環山等地,
  • 香港江湖之——南亞裔人兵團
    現在活躍於香港的社團,以『新義安』、『和勝和』、『14K』、『水房』以及『硬殼』為主,在警方長年累月的狙擊之下,各社團不少元老或重量級人物跑路的跑路、
  • 「大圈幫」領頭人葉成堅,曾將目標瞄準澳門風雲人物「崩牙駒」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澳門,法制建設十分薄弱,導致社團林立,警匪勾結,百姓民不聊生,白天警察說了算,晚上社團說了算,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許多年,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這裡,犯罪沒有死刑,於是偷竊拐騙時常發生。
  • 15歲女孩父母離異 隨母親生活患上「恐男症」
    15歲女孩父母離異 隨母親生活患上「恐男症」   因父母離異,3歲起便隨母親生活,少與男性接觸,日照15歲女孩小靜(化名)患上了「恐男症」。
  • 男人夢寐以求「四個老婆、八個女友」的『14k』大佬「洪漢義」
    他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加入香港黑社會,後遭人陷害販毒而入獄十三年,出獄後改邪歸正的『14K』前大佬洪漢義。                                                                                                              洪漢義,人稱Teddy哥,『14k』大佬級人物,也曾是香港的大毒梟。
  • 香港社團「14K」鬍鬚勇,人稱「黑幫教父」,曾經掌摑劉嘉玲
    ,其中到香港的有一位名為葛肇煌的人物,他曾為黃埔六期出身的中將,組建了社團「14K」,名字的由來有兩個說法。,為了養家餬口,到了一家工廠打工,夜以繼日的工作讓鬍鬚勇感覺疲倦,沒前途,同時還被工廠的前輩們壓制,使得他很絕望。
  • 70年代在香港到處踢館的「大圈仔」什麼來歷?消失之後又去了哪裡
    消失之後又去了哪裡上個世紀未回歸前的香港,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治安十分混亂。那時候,一眾來自各地的黑幫勢力不斷滲入香港,跟誕生於本地的黑社會幫派一起,聯手在香港演繹出了一幅傳奇的黑幫江湖史話。在香港上世紀後半葉長達數十年的江湖發展歷程中,有一股強勁的黑幫勢力曾短暫的橫行於香港各地,又很快消失,給香港的江湖圈寫下過濃墨重色彩的一筆。
  • 香港「本土膝王」陳志明,因囂張跋扈的行事風格而走入末路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新義安』社團的勢力達到頂峰,正式與非正式社團成員達八萬餘人。社團裡的新老「五虎十傑」曾分別坐鎮尖東、油麻地、灣仔、旺角、屯門、大環山、尖沙咀等地。在接觸到泰拳以後,陳志明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分析各個拳館,最後毅然決然的加入到當時『新義安』蘇龍的拳館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