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洞悉本質,要麼被假象俘獲

2021-02-23 格上財富


作者:愈嘉

源:千字文華(ID:qzwh15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這句臺詞中的「看透本質」,對應的底層能力,主要是洞察力。

印象中,洞察力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是上帝悄悄送給某些人的禮物。其實不然,洞察力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後天習得的能力。要獲取洞察力,往往需要三步:

這麼說,或許過於抽象。讓我們將這三步,置於觀察1840年以來的中國這一具體場景。而主要參考的文本,就是中國政法大學王人博教授的同名新作《1840年以來的中國》。

系統的威力,遠遠大於單一因素的力量

在許多人的內心深處,都預裝了一個思維方式,那就是迷信單一因素的無窮力量。

當公司遇到危機時,我們期待力挽狂瀾的領導;當國家遇到災難時,我們渴望無所不能的政府援助;許多歷史學家在分析問題時,總是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制度決定盛衰、思想觀念改變未來,等等。

這樣的思維方式確實能解決許多問題,但局限性也很大,它讓我們總是痴迷於單一變量,似乎只要某樣東西對了,那就什麼都對了。

如查理·芒格所說:「對於拿著錘子的人來講,全世界都是釘子。」

透過芒格的話,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工具的誕生,讓人類更方便的同時,也會限制人類的想像力。同樣,一個思維框架,在給我們提供一個認識世界維度的同時,還會遮蔽我們的認知。

可見,要想獲得洞察力,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單一決定論,要意識到系統的威力遠遠大於單一因素的力量。

而所謂「系統」,就是「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只有組成整體的各個要素形成一種互為因果、互相維繫的組織時,才能構成一個整體性的,自我運轉的系統。

正如系統動力學家德內拉·梅多斯說:「真正深刻且不同尋常的洞察力,來自觀察『系統』如何決定自己的行為。」

如果我們用系統論的分析工具,剖析1840年以來中國的現代化轉型,就會收穫不一樣的歷史洞見。

一般來說,1840年以來的中國現代化轉型大致歷經了三大階段——從最早只學習技術的洋務運動,到模仿西方制度的戊戌變法、清末立憲、中華民國立憲,再到改造中國文化的五四運動。

不難發現,三大階段背後對應的思維方式,分別是經濟決定論、制度決定論和文化決定論——認為改變了單一因素,中國的現代化轉型就完成了。然而,100多年過去了,依舊走不出痛苦與迷惘。

如果用系統思維來思考,現代化社會,是一個完整的複雜系統,它由現代自由市場經濟(經濟結構)、現代民主政治(政治結構)、和現代價值觀(意識形態結構)三大要素組成,任何一方都不能離開其它兩方而獨存。

沒有現代自由市場經濟,就不會有發達的城市生活、龐大的中產階級和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民主政治也就失去了根基,現代價值觀也就成了空談。

反之,假如沒有現代民主政治和現代價值觀,現代自由市場經濟就不可能發展起來,它繁榮的根基——私有產權、統一市場、法律、貨幣等要素,都要倚靠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結構調節才能發揮作用。

這種互為因果的關係,清晰地表達出現代社會結構各個要素之間深刻的相互依賴性。

法國作家紀德說:「關鍵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見。」

無論知識精英,還是國家管理者,如果只著力於改造社會的單一要素,如建立現代工廠、設立議會法院、學習文化思潮等,其目光始終無法企及整個現代社會系統的全貌。這樣的思維局限,導致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始終步履蹣跚。

《1840年以來的中國》一書,所擯棄的,正是傳統的單一決定論,作者王人博老師用系統論思維,直接抓住現代化的真問題——憲制國家,從而讓1840年以來的中國歷史,展開了全新的面相。

最重要的洞察力,是洞悉、改變要素之間的「連接關係」

每當遇到難題時,我們通常會想起這樣一句話:「不要治標,而要治本」。

一個複雜系統,通常由「一組互相連接的要素」構成,所謂治標,是指試圖改變單一要素,而所謂「治本」,指的是改變「各個要素之間的連接關係」。可見,要素再重要,也沒有系統重要。

獲取「洞察力」的第二步,就是要能剖析各個要素,並找出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從而洞察它,改變它。

「現實」世界中的複雜系統,如社會系統、組織系統、商業系統、生態系統,它們變化萬千、錯綜複雜,要洞察系統、透視本質、改變系統絕非易事。

我們仍以1840年以來中國的現代化轉型為例。

1840年以來,中國在內憂外患之下,為了實現現代化轉型,中國開始了瘋狂的折騰——洋務、改革、立憲、軍閥混戰、統一、抵抗外侮、革命.

這段痛苦的歷史極為複雜,期間的成敗得失被後人反覆訴說,思考這段歷史的角度、範式也層出不窮。

與傳統範式不同,王人博老師以一個憲法學家的嚴謹和敏銳,以及非凡的系統洞察力,在《1840年以來的中國》一書中,用「立憲」或這一關鍵要素,重新串聯繫統中的各個要素。

憲制,即以立憲構建現代化,這兩個字,濃縮了每個階段,治國精英和知識分子群體對中國現代化轉型的基本構想。

換句話說,這一紙文件,直接闡明了現代化各個要素之間「連接關係」——每一次立憲,都是對國家性質與結構、中華民族的基本定義、政府權力的來源與歸屬,人與人之間如何締結關係等根本性問題的闡述。

讀懂了1840年以來的每一份憲法,就讀懂了近代以來國家民運浮沉的根本原因,以及由這些歷史共同塑造的當下與未來走向。

在《1840年以來的中國》一書中,王人博老師以法學家的嚴謹,深刻剖析了戊戌變法以來的每一份憲法文本——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4年《中華民國約法》等。

不僅如此,王人博老師還在書中,用了三章的篇幅,分別剖析了195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幾次憲法實踐,「五四憲法」「七五憲法」「八二憲法,等等」。

在書的最後,王人博老師敏感而又冷峻的寫道:「與階級相連的革命敘事,並沒有成為過去,它還存在於當下,在參與中國現代型塑造的同時,也塑造著自己。這是現代性走向東方這個大國時無法避免的中國特性。」

用「演化思維」取代「靜止思維」

獲取洞察力的第三步,是要破除一個更加頑固的認知障礙——「靜止思維」,並建立「演化思維」。

典型的「靜止思維」,就是用不變的眼光,看待變化的事物。然而,系統是會演化的,一個階段的蜜糖,可能是另一階段的砒霜。他們喜歡說:「這是跨越時間的永恆真理!」

比如在商業領域,有人認為,創業公司能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堅持僱傭最優秀的人才」。這樣的說法,看上去完美無缺——沒有優秀的人才,就不會有偉大的公司。

然而,當我們把「靜止思維」丟在一邊,換上「演化思維」,結論可能截然不同。

不難發現,但凡成功的創業公司,尤其是創業初期、規模很小、商業模式還不成熟的時候,是僱傭不到「最優秀的人才」的。是後來的成功,吸引了「優秀的人才」,而不是所謂「優秀的人才」,造就了後來的成功。

可見,所謂「演化思維」就是給系統,加上一根時間軸,看過去,看現在,看未來,觀察整個系統在時間軸上的演化歷程。

再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

1840年以來,我們在現代文明大潮中屢屢遲到。秉持「靜止思維」認為:先進的科學技術、繁榮的市場經濟、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及其背後的思想文化,是西方強大的根源。因此,抄第一名的作業,難道不是跨越時間的永恆真理?

這些判斷當然沒有錯,但是,其價值最多停留在區分智和愚,一旦從歷史照進現實,「靜止思維」就會熄火,甚至會帶來大麻煩。

相反,如果用「演化思維」來看,現代化在西方的誕生,有三條基本線索:

第一條是民族國家的崛起。

第二條是公民社會的崛起。

第三條是自由市場的崛起。

這三條線索並非齊頭並進,它們或撕裂、或合流、或纏繞、相互塑造。由這三條線索組合而成的現代化成長模式可以有多種。

但是,要麼因為人為的妖魔化,要麼因為「靜止思維」作祟,很多人將「現代化」與「西化」畫上了等號。但實際上,西方本身的現代化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

可見,如果不能洞悉本質,我們就會被人為製造的假象所俘獲。

那麼現代化和西化是什麼關係?那就是演化,西方從自己的傳統中演化出了現代,現代化是順勢成長的,也就是說,西方傳統中的現代基因最多,所以西方最早實現了現代化,受益也最大。

在《1840年以來的中國》一書中,王人博老師說:「怎麼實現現代化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不去現代化的路。」這句箴言應該是對演化思維的形象訴說,而這個「不去現代化的路」,正是過去一百多年來,我們反反覆覆走過的路,與之對應的心智模式,正是「靜止思維」。

比歷史本身更重要的,是思考歷史的思維模型和心智模式

經濟學家張五常說:「要獲得有效的思考,天賦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不斷學習和訓練,我們能與卓越人物面對面學習的機會並不多,因此,需要更多的閱讀,了解他們凝結於書中的思維方式。」

王人博老師,就是一位擁有深刻洞察力的智者。他的《1840年以來的中國》,從字裡行間看,是一部講中國近代史的書,但比歷史本身更重要的,是思考歷史的思維模型和心智模式。本書出版人範新說:《1840年以來的中國》以關鍵人物「時刻」「概念」為交錯,縱論近代中國的演進與嬗變,融史學家的洞察、法學家的嚴謹、哲學家的智慧於一書。

簡單說,這是一種用跨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型,用系統性思考的研究框架,在萬千複雜的要素中,一針見血地抓住「牛鼻子」問題,從而透視1840年以來的中國歷史。因此,讀《1840年以來的中國》,不僅能拓寬歷史視野,汲取歷史智識,還是一次訓練多元思維模型,提升洞察力的認知探險。

格上財富: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處女座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要麼破碎,要麼完美,不要中間
    可完美的人生本身就一種假象,若沒有高低起伏,回憶都顯得索然無味。如果你是處女座,請善待命運帶給你的一切不快,那會使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盈和光亮。如果你是處女座的家人、朋友,請溫柔對待極愛你們的處女座,鼓勵和溫情會讓他們走得更遠。處女座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要麼破碎,要麼完美,不要中間。等太久得來的東西,往往已不是他們想要的樣子。
  • 要麼給我愛, 要麼給我錢, 要麼給我滾!
    我們都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要麼給我愛 ,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仔細想想,話糙理不糙。那句話怎麼說:一萬句電話裡的我愛你,比不上一句,我在樓下等你。一萬句當面的我愛你,也抵不上一句,嫁給我,讓我照顧你。愛,就是心疼,就是付出。你可以喜歡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個。有多少信誓旦旦的戀人,最終沒有扛的過時間,更跑不過時差,還有的,始終沒有等來那個該有的身份。
  • 侯小強:要麼爆款,要麼死!
    傳媒內參導讀:在超級IP的時代,侯小強深信「要麼爆款,要麼死」!
  • 要麼強,要麼佛
    誠然,要麼強,強上不止一點,讓別人怎麼追也追不上你;要麼就佛,萬事萬物看淡看開,不在意任何言論看法。你選擇哪一個?03要麼強,要麼佛。
  • 年輕人,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作者:李尚龍 | 來源:李尚龍(ID:lslmoviegoers)作者簡介:青年導演、編劇、作者李尚龍,本文選自公眾號:龍影部落,微博@尚龍老師,新書《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現已預售。360doc個人圖書館經授權轉載大學時期我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在進入賽場後,評委走來說:今年的賽制變了。
  • 《連接力》:未來,要麼獨當一面,要麼連接一切
    書中說,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其實就是一個社交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生存法則,要麼就是專業主義,要麼就去連接一切。可是倘若我們在專業上不夠精,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連接一切。02 真正的個人發展秘籍,就是學會連接所以我們想要實現個人的發展,就要學會連接,連接各種資源,我們要明白,網絡社會的本質是資源和價值的交換。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的時代,其實是一張網,誰也無法獨立生存,我們與他人之間始終處於一種連接與被連接的狀態。
  • 要麼放下;要麼回家
    要麼放下;要麼回家[過客]朗誦    卓瑪我心中的菩薩你看見了嗎
  • 塵緣,要麼修行,要麼看淡
    而人,註定會在阡陌交錯的世事中,要麼唯美一場遇見,要麼看淡一場波瀾。塵緣猶如一場花事,賞心的是花期,荼靡的是一生的追求。娉婷一兩朵,魅惑三四枝,蕩盡生命優雅,舞盡紅塵情瀾。塵緣是念,要麼修行,要麼看淡。作者:張淑萍,寧夏隆德縣人,一個喜歡用文字溫暖生活的女人。
  • 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這個世界其實真的很殘酷,人就是這樣,要麼出眾,要麼出局,沒有中間選項。而在中國總是多一些中庸的片段,讓人能舒服一些,可是這些中庸的片段增加了我們生活的溫和,同時也增加了複雜性,但揭開這些中庸背後的邏輯,背後從來都是殘忍。我的一個朋友來北京找工作時投了幾家簡歷,他最喜歡的是一家做風投的公司,那次面試結束後,他聽到對方說:你回家等消息吧。
  • 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七言 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
    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毒舌奶奶
  • 新評電影之《肖申克的救贖》: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細細想來,現在的人們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節奏快,可以說大家都活得太累了,太忙了。對於人生經歷而言,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電影的安迪,被判終身監禁,經歷巨大的苦難,卻沒有喪失生活的勇氣和活下去的希望!
  • 要麼狠,要麼忍,要麼滾!
    引用我最近沉迷的大陸作家咪蒙所說的:要麼忍,要麼滾!做人,就帥氣點。 就像交了一個不滿意的男/女友,一天到晚和別人抱怨他/她,卻又不離開他/她。這是誰的問題,是你?還是他/她? 我想,肯定都有問題吧!其實,殘酷的真相是:現階段,你就只配得上他/她。
  • 《痕跡》要麼講故事,要麼聊情感。
    好的片子要麼好好講故事,要麼好好講感情,牛逼的片子,故事穿插情感,問題現在就在於很多國產片故事裡穿插莫名的不必要的感情,著實的尷尬。不得不快進,最後故事沒講好,感情很尷尬。
  • 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滾
    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滾,人生苦短,好聚好散。那麼就算了吧,跟你的陰陽師,跟你的王者榮耀,跟你的最新款去談戀愛吧,去睡覺吧。滾遠一點,別讓我看見你,免得我想起這一段被浪費的時間。分手吧,再也不見。
  • 民政部:要麼去起訴,要麼一塊生活...
    民政部:要麼去起訴,要麼一塊生活民政部指出,根據現行《婚姻登記工作規範》規定,離婚登記按照「初審—受理—審查—登記(發證)」的程序進行。根據《民法典》30日離婚冷靜期制度,《通知》將離婚登記程序相應調整為「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實際由過去的四個步驟增加了一個步驟,就是離婚冷靜期。30天如何來算呢?
  • 晚風說E86| 鄭軼(深藍):要麼死,要麼瘋,要麼突圍
    自從我們有覺知的那一刻起,其實就知道人生只有三種選擇:要麼死,要麼瘋,要麼突圍。我選擇了突圍,只是因為我不想死,也不想瘋「。何為突圍?如何突圍?這人人獨一無二,再高級的智慧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的問題,也許就是支撐我們來人間一趟,認真打通關的奧秘所在。希望每個人都終將拿到那把聖山上的劍,救了自己的 ego,再下山救眾生。
  • 什麼是魁罡日 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魁罡就是天上的文魁武魁星宿,級別很高,神鬼不怕,所以這樣的人要麼成功,要麼是一敗塗地。今天我們就來帶領大家一起看一看什麼是魁罡日吧。魁罡魁罡,作為四柱神煞之一,是古代漢族命理學家指為一種有吉有兇的星煞。壬辰庚戌與庚辰,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見財官刑煞並,身行旺地貴無倫。戌為河魁,乃陰陽絕滅之地,辰是水庫屬天罡,戌是火庫屬地魁。神煞包括吉神和兇煞。
  • 要麼沉默,要麼說真話
    過去我不太認為我有什麼夢是達不到的,但老了,有些事你就得妥協。02 回顧過去的話,你希望時間停留在哪個瞬間或階段?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我剛30歲,世界上突然多了好幾個我可以去的國家。我當時跟著朋友從羅馬尼亞、捷克,一路旅遊到俄羅斯。我很希望歷史停留在那一刻,那時候我感覺到全人類都渴望改變,街頭都是歡欣鼓舞的人。
  • 民政部:要麼起訴,要麼一塊生活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4日在民政部通氣會上表示,這期間任何一方只要說不同意離婚,等於雙方沒有達成共識,要麼通過到法院去起訴,訴訟離婚,要麼兩個人在一塊生活,說明你們還要再冷靜反思。就是從提出申請,民政部門婚姻登記機關受理,受理以後從申請開始算30天,30天如果趕上節假日,從節假日結束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算起,在之後的30天之內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再到婚姻登記機關去申請辦理登記手續,視同你撤回離婚申請,而且這期間任何一方只要說不同意離婚,等於雙方沒有達成共識,要麼通過到法院去訴訟離婚,要麼兩個人在一塊生活,說明你們還要再冷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