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可謂人盡皆知,而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都知道,慕容家族歷代都以恢復大燕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那麼,他們要恢復的燕國是哪個燕國呢?
歷史上最有名的燕國有兩個,分別是戰國七雄中的燕國和鮮卑慕容在五胡亂華時建立的燕國。慕容復既然複姓慕容,所以他要恢復的燕國顯然是後者。
那麼鮮卑慕容在五胡亂華時究竟建立了什麼樣的燕國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簡單的梳理一下。
前燕(352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貴族首領慕容儁所建立的政權,國號為「燕」。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歷三世兩主,共十八年。前燕因所在地為戰國時燕國舊地,故國號為「燕」。《十六國春秋》始用「前燕」名稱,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便沿用了這個說法。又因為皇室姓慕容,又稱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這個稱呼,「慕容燕」成為前燕的專稱。337年十一月,遼東公慕容皝自立為燕王。342年,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建都龍城,也就是今天的朝陽。公元352年冬,慕容儁稱帝,建年號元璽,遷都到薊城,也就是現在北京的西北。隨後的幾年前燕平定了北方的局勢。357年,定都在鄴城。燕幽帝建熙十年(369),枋頭戰役中吳王慕容垂大敗桓溫。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燕為前秦所滅,享國十八年。
後燕(384——407)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氏諸燕之一,建立者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定都中山,就是現在的河北定州,後遷往遼寧朝陽,全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滎陽自稱燕王,建立後燕。初期後燕實力強盛,曾打退東晉、擊敗前秦、攻滅西燕,但後燕在395年的參合陂之戰中輸給了北魏,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後燕都城中山。自此後燕被一分為二,一蹶不振。後燕遷都到龍城,此時的後燕內亂不斷,最終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後燕歷七位君主,享國23年。
西燕(384——394),十六國時期慕容泓繼前燕亡國以後建立的政權,史家稱其為西燕,屬於慕容氏諸燕之一。定都長子,就是今山西長子縣。鼎盛時佔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崔鴻撰《十六國春秋》時未對該政權獨立列出,不在十六國之內。394年被後燕所滅,歷7主,共10年。西燕在慕容永在位期間統治疆域最大,計有上黨、太原、武鄉、建興(今山西晉城)、西河(今山西離石)、新興、平陽(今山西臨汾)和河東(今山西運城)共八郡,總領人口七萬六千餘戶。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國時期慕容氏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臺。統治範圍包括今山東及江蘇的一部分,國號為燕。慕容德原是後燕宗室範陽王。397年,當後燕君主慕容寶於參合陂之戰為北魏所敗之後,後燕被截成南北兩部分。398年慕容德於滑臺(今河南滑縣)自稱燕王。次年滑臺為北魏攻佔,慕容德率眾向東,攻取青兗之地,入據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400年,慕容德改稱皇帝。405年,慕容德病逝,侄子慕容超嗣位。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410年二月廣固失陷,南燕亡。歷二帝十二年。
以上便是慕容復的先祖鮮卑慕容所創立的慕容燕國。有趣的是,鮮卑慕容除了燕國以外還建立了另一個國家,就是我們熟悉的吐谷渾。它是由慕容吐谷渾建立的。由此可見,鮮卑慕容的生命力是多麼的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