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仔慧正在輔導學生。受訪者提供
3D印表機和模型。實習生 胡珊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鑑蕾 通訊員夏雯娟 實習生胡珊)近年來,3D列印技術在市場中大放異彩。12月29日,記者從湖北理工學院了解到,在該校逸夫創業大樓有一個團隊專注於3D列印教育,並致力於讓3D知識走進課堂。
圍繞3D列印創業
什麼是3D列印教育?在黃石市紫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蔡仔慧看來,3D列印教育,就是一種利用3D列印技術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的教育手段。「一臺小小的3D印表機就可以讓孩子變成小發明家、小藝術家,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嗎?」蔡仔慧說。
其實,除了創客身份,蔡仔慧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湖北理工學院師範學院一名大四學生。升入大三後,在學校濃鬱的創新創業氛圍薰陶下,她開始琢磨著幹一番自己的「事業」。
如何將自身專業優勢和行業優勢結合起來,這是初創者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很早就知道3D列印技術,但是真正接觸3D列印是在大二的時候。仔細研究了國家相關政策和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後,我判斷3D教育在未來將會有較大市場。」蔡仔慧分析。
2019年,在學校創業導師的耐心指導和家人的鼓勵下,結合自身特點,蔡仔慧註冊成立了黃石市紫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攻3D列印和智能編程教育培訓,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造力為主,輔以桌面3D印表機和模型銷售。
讓3D知識走進課堂
既然是3D列印教育,自然少不了與課堂打交道。
「我的第一堂課,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很多內容課上都講了,但是學生們並沒有掌握,真正動起手來,狀況百出。」蔡仔慧笑道。
「我們不能用常規思維來壓制學生愛玩的天性。」她進一步反思,自己雖然突破了以往的教育培訓方式和內容,但還是沒有做到讓知識真正走進學生心裡。
如何讓學生覺得既有趣又想學呢?面對這樣的困境,蔡仔慧和團隊簡化了3D列印過程,分解各個步驟給學生講授,讓他們更容易理解製作模型到3D列印的過程。同時,用獎勵機制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用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的能力。「現在,學生已經可以自主搭建模型了,我們也會將他們自己設計的模型列印出來送給他們。」蔡仔慧說。
談及一年多來的創業經歷,蔡仔慧感激道:「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多場創業知識的培訓,也有專業的財務團隊幫助我們解決困難。通過這些日子的實戰學習,我的各方面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
目前,蔡仔慧團隊已與3所學校達成合作,報名參與培訓的學生也有近180名。蔡仔慧表示,接下來,她和團隊將在完善課程體系、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加大課程的推廣力度,力爭與黃石更多學校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