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好友張國榮 高志森攜《喝彩》重登廣州

2021-01-09 搜狐網

高志森說接下來有打算回歸影壇。信息時報記者蕭嘉寧 攝

《喝彩》的舞美也備受讚賞。

                《喝彩》是高志森借用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三位朋友的故事所創的劇。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謝奕娟

  根據張國榮(哥哥)、陳百強、鍾保羅等偶像真實故事改編的音樂劇《喝彩》去年在廣州成功上演,該劇將於哥哥的忌日、4月1日再度登陸廣州,在中山紀念堂開演。回憶這位曾經有過多次合作的哥哥,導演高志森坦言:「張國榮是我見過最投入的演員。這種投入不是拍戲當中才投入,而是在生活裡面已經留著角色的DNA。」  

談《喝彩》:借著劇「復活」偶像

  《喝彩》是高志森在2006年執導的音樂劇,在香港曾8度公演,演出達70多場。談起創作該劇的初衷,高志森說:「張國榮離開以後,我們都很懷念他和他的歌,包括陳百強,是我們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我覺得這些歌曲不應該因為他們離開而被忘掉,希望藉助這部劇,它們可以復活。」於是他以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三劍客」的生活為藍本,用歌曲重新組合了一個故事,描寫了三位青年偶像闖蕩娛樂圈的崢嶸歲月。

  雖然反覆強調「這不是他們的傳記」,但高志森也坦承,劇情有一半以上都來自真實的生活。早在1980年,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就曾演出電影《喝採》,那時高志森才20歲,《喝採》是他參與創作的第一個電影劇本。「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我認識了他們三人,也讓我抓到了他們的氣質。不過電影跟舞臺劇的故事完全不同,只是用了同一首歌名而已。」高志森表示,他和陳百強、張國榮後來還合作過很多次,也是很好的朋友,從中得到了很多創作的靈感。舞臺劇有一半以上是根據生活,但裡面的細節、對白、場面安排,都做了藝術性的提升。比如有一場戲,張國榮曾親口跟他講過,在陳百強昏迷住院以後,有一次他到醫院隔著玻璃望著他,整整看了一個小時。「這個情節是完全真實的,不過放到音樂劇裡面,張國榮還唱了一首歌,『風繼續吹不忍遠離,心裡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場景和歌詞都非常貼切。」 

 談音樂:44首流行金曲一字未改

  《喝彩》中引用的張國榮、陳百強當年流行金曲達40多首,「這些歌放到劇裡沒有一個字是改過的,但用得很貼切」,高志森透露,創作時挑選歌曲費了不少功夫,張國榮和陳百強兩人的歌曲加起來有600多首,再怎麼精選,遺珠還有很多。「不過,這次我們又重新加進來兩首歌,變成44首。這是我多年的一個心願,過去我想不出有什麼方法可以放到這個音樂劇裡面,至於我有什麼方法,我先賣個關子。」加進來的歌曲,一首是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電影主題曲,另一首則是陳百強作曲的《戀愛預告》,這是高志森執導首部電影《開心鬼》的插曲。  

憶哥哥:他是我見過最投入的演員

  《喝彩》選定於4月1日在廣州演出,目的也是藉此紀念9年前離開的哥哥。回憶這位曾經有過多次合作的好友,高志森說:「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是,你必須要對你的工作給出最大的投入。張國榮是可以用他心裏面熱情的那團火,燃燒著他要演繹的角色的。在同一個時期他幾乎只拍一部電影,那段時期,他戲裡戲外都是同一個角色。」高志森印象最深的是,在演《家有囍事》 時,張國榮是黃百鳴的二弟,典型的娘娘腔,那幾個月裡面,他整個人生活的形態,都是娘娘腔的形態。當中有一幕,為了突出娘娘腔的性格,高志森設計了讓張國榮去開門前,看到一塊毛巾晾得不整齊都要扶正的細節。而張國榮在扶正之後竟然還拍了一下手,表示心滿意足的樣子,出來的完美效果讓在場的人都為他稱嘆。

  「當接另一部電影,他(張國榮)生活的形態也開始改變。等於他不僅在片場裡把這個角色演出來,也把這樣一個角色帶回家。這樣的演員,在我一生中只遇到一個張國榮。這是我很想向他學習的一點,這種投入不是拍戲當中才投入,而是在生活裡面已經留著角色的DNA,100%把他的生命都奉獻到藝術上。」高志森感嘆,因此,在得知哥哥離開世界的那一刻,他立刻想到的就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異度空間》。「我感覺還沒有離開那個角色,那個影響。他心裡是不是真的那麼想,我不知道。」 

 聊電影:很快要重回攝影機旁

  自轉行從事舞臺劇,高志森及他的「春天舞臺製作」已經推出了數十部作品,演出逾千場。近兩年也陸續將他的作品推廣到內地。對於內地舞臺劇市場,高志森感覺,「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沒有把商業跟藝術平衡得好。我講的商業跟藝術不是對立的,而是互動的。商業是你怎麼去運作一個作品,推廣、宣傳;藝術是講內容,故事、主題,內地有很多作品還沒搞清楚兩者如何去配合。有些戲很有噱頭,但沒有把藝術性搞好,有些戲很高雅,但曲高和寡。怎麼做好藝術品,同時也能吸引開拓觀眾,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而談到個人的創作計劃,已經離開影壇十多年的他表示,自己有可能會重回老本行。「今年找我合作的特別多,有兩三個劇本都找過我,其中有些已經過了審批的。但我還在考慮,首先我舞臺劇的事情很多,還在發展,其次現在電影很難拍,老闆把大部分的投資給了明星,留下來拍電影的很少,我覺得非常不健康。不過我想,我很快要重新回到攝影機旁。」

相關焦點

  • 音樂劇《喝彩》廣州4月1日重演緬懷張國榮
    信息時報訊(記者 謝奕娟) 今年4月1日是張國榮逝世九周年紀念日,由高志森執導,以張國榮、陳百強和鍾保羅為創作靈感的音樂劇《喝彩》將於3月30日晚在廣州星海音樂廳重演。   《喝彩》講述了由香港演員黃嘉威、李俊傑、鄭嘉俊演繹的三位年輕人Leslie、Danny和Paul各自為理想努力最後生命凋零的故事。
  • 歌聲中緬懷張國榮《喝彩》全粵語對白將上演
    《喝彩》劇照  4月1日晚上,由香港著名導演高志森執導、以已故的張國榮、陳百強和鍾保羅為創作靈感的音樂劇《喝彩》,將首次登陸廣州中山紀念堂。為求原汁原味,首度進軍內地的《喝彩》仍將以粵語對白進行演出,但全程會打上中文字幕以幫助非粵語系觀眾理解劇情。  內地首演鎖定廣州  今年恰逢張國榮主演的重要電影作品《阿飛正傳》上映20周年。香港歌迷將會舉辦《阿飛正傳》20周年電影珍藏展,當中包括展覽、電影放映及分享會等紀念活動。
  • 音樂劇《喝彩》即將在廣州上演 再掀張國榮陳百強致敬風潮
    (南方網訊 記者李凌)又到4月1日,樂壇即將掀起一股致敬華人樂壇巨星張國榮的風潮。3月30日,由香港著名導演高志森執導、以已故的張國榮、陳百強和鍾保羅為創作靈感的粵語音樂劇《喝彩》將再度來穗表演。南方網更獨家專訪該音樂劇的導演高志森,談談這個已巡演了65場的音樂劇,這次在廣州的演出有什麼新的元素。該劇由香港演員黃嘉威、李俊傑、鄭嘉俊擔綱主演,分別演繹三位年輕音樂人Leslie、Danny和Paul各自為理想努力的故事。Danny具有音樂天賦,剛出道就成為受歡迎的創作歌手;Leslie最早備受冷眼,但最終成為萬千歌迷愛戴的明星;Paul則誤打誤撞成為DJ。
  • 音樂劇《喝彩》內地首演 張國榮陳百強重現舞臺
    《Monica》、《眼淚為你流》、《念親恩》……在哥哥張國榮離開八年的特別日子裡,一首首張國榮和陳百強的經典老歌在中山紀念堂再度響起,音樂劇《喝彩》內地巡演首場在廣州拉開序幕,與歌迷們一起懷念一代巨星
  • 高志森:我與張國榮、陳百強的往事
    和張國榮合作過9部電影    高志森與陳百強、「哥哥」張國榮因戲結緣。當年兩人主演的《失業生》,就是高志森當編劇的第一部電影,之後高志森分別和他們合作了好多部電影。    《喝彩》是1980年同名電影《喝彩》的主題曲,由陳百強作曲演唱。而這部電影由被稱為「中環三劍客」的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出演。電影中三個年輕人奮鬥的故事,相當熱血。
  • 《喝彩》重溫張國榮經典
    ,作為紀念張國榮逝世九周年的作品,來自香港的音樂劇《喝彩》將於4月1日晚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當《風再起時》的音樂響起,記憶將再次浮現眼前。據悉,該劇除了將重溫張國榮的經典作品以外,還加入陳百強、保羅的作品,使得劇情和音樂更有那個時代的感覺。    該劇講述了由香港演員黃嘉威、李俊傑、鄭嘉俊扮演的三位年輕人Leslie、Danny和Paul各自為理想努力最後生命凋零的故事。Danny具有音樂天賦,剛出道就成為甚受歡迎的創作歌手;Leslie最早備受冷眼、但最終成為萬千歌迷愛戴的明星;Paul則誤打誤撞成為DJ。
  • 音樂劇為張國榮喝彩 經典作品4月1日晚重現
    4月1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哥哥張國榮離開8周年。今年的4月1日晚,香港導演高志森為紀念張國榮及同時代歌手陳百強制作的音樂劇《喝彩》,將於中山紀念堂上演。該音樂劇已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8度公演,共演出約70場。
  • 音樂劇《喝彩》紀念再演
    《喝彩》演出圖重溫張國榮陳百強40首金曲本報訊 (記者 蘇蕾)「風再起時,默默地這心不再計較與奔馳,我縱要依依帶淚歸去也願意,珍貴歲月裡尋覓我心中的詩……」4月1日是張國榮的忌日,在這位一代巨星逝世9周年之際,這首令人唏噓落淚的《風再起時》將會再度響起——由高志森執導,以張國榮、陳百強和鍾保羅為創作靈感的音樂劇《喝彩》將於3月30日晚登陸星海音樂廳。
  • 音樂劇《喝彩》重溫張國榮陳百強40首經典金曲舞臺
    由高志森執導,以張國榮、陳百強和鍾保羅為創作靈感的音樂劇《喝彩》將於3月30日晚在星海音樂廳上演,邀您重溫張國榮、陳百強的40首經典金曲舞臺。該劇講述了由香港演員黃嘉威、李俊傑、鄭嘉俊演繹的三位年輕人Leslie、Danny和Paul各自為理想努力最後生命凋零的故事。
  • 音樂劇《喝彩》憶舊事 緬懷張國榮陳百強
    「風再起時,默默地這心不再計較與奔馳,我縱要依依帶淚歸去也願意,珍貴歲月裡尋覓我心中的詩……」4月1日是哥哥張國榮的忌日,在哥哥逝世九周年之際,這首令人唏噓落淚的《風再起時》將再度響起。由高志森執導的音樂劇《喝彩》將於3月30日在星海音樂廳上演,該劇以張國榮、陳百強(Danny)、鍾保羅的故事為創作靈感,並重溫了他們的經典金曲。
  • 音樂劇《喝彩》緬懷「哥哥」
    《喝彩》舞臺照。邵權達/圖本報訊(記者 曾俊)由高志森執導,以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三人為創作靈感的音樂劇《喝彩》4月1日晚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雖然演員名不見經傳,但由於當晚恰逢「哥哥」張國榮逝世八周年紀念日,演出仍吸引了近3000名觀眾入席。該劇講述了三位年輕人各自為理想而努力、而凋零的故事。其中,「Leslie」經歷與「哥哥」相似,在圈中拼搏多年患上抑鬱症,最終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房間跳下,引起歌迷無限唏噓。
  • 張國榮陳百強失和「塗脂抹粉」結梁子
    香港名導演高志森大爆張國榮與陳百強當年失和內幕,居然因為「塗脂抹粉」!為了紀念張國榮逝世十五周年,高志森將於4月7日在本地嘉龍劇院推出音樂劇《喝彩》。據證實,這一部《喝彩》音樂劇歌曲多達42首,分別向張國榮與陳百強兩大已故香港樂壇偶像致敬。
  • 音樂劇《喝彩》重溫張國榮、陳百強40首經典曲目
    東方網3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風再起時,默默地這心不再計較與奔馳,我縱要依依帶淚歸去也願意,珍貴歲月裡尋覓我心中的詩……」4月1日是已故歌星張國榮的忌日,在一代巨星張國榮逝世九周年之際,東方藝術中心將會再次迴響這首令人唏噓落淚的
  • 「一入奸門深似海,哥哥偏從海上來」:張國榮《喝彩》20周年紀念
    2003年的今天,非典,哥哥張國榮跳樓,上萬人上街送別。1980年的今天,2月10日,張國榮出演的《喝彩》首映。作為上世紀香港80年代青春校園片的開山之作,《喝彩》促成了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三劍客的緣分,帶來兩首陳百強穿越時空的《喝彩》和《眼淚為你流》,也為今天的後榮迷了解曾經香港電影的發展留下一張清新的紀念冊。
  • 高志森導演回首往事,再憶黃家駒
    高志森導演擅於製作喜劇,尤其注重主題意識。拍攝手法素來以平、靚、快著稱,所拍攝的作品富有啟發性。1995年從電影轉向戲劇舞臺,在舞臺劇領域也有出色表現,近年來,致力於為大灣區舞臺劇的商業運作開拓新局面。 第一次做導演被曾志偉取笑 1984年,高志森執導奇幻喜劇片《開心鬼》,這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 從京劇大師 只為演好風華絕代的程蝶衣 音樂劇《喝彩》再憶張國榮
    從2003年開始,每年的愚人節也成為了眾多影迷的紀念節,紀念的是深受我們喜愛的哥哥張國榮,他離開之後不僅沒有被人們遺忘,反而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每年的4月1日,紀念張國榮成為了一種慣例,也成為了一種文化。
  • 張國榮,少年到中年,看他的成長之路
    在這裡,小晴小妹為你解答娛樂中的修養!文/小晴小妹【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東邪西毒》張國榮的黃藥師由頭到尾,逐個單挑輪番上陣的青霞、家輝、朝偉、嘉玲、採妮、學友。那是王家衛一次野心浩大的習作,也是張國榮的一次巔峰演出。
  • 張國榮賭氣和陳百強說的一句話,成為哥哥心裡永遠的遺憾
    1979年,陳百強正式出道,一曲《眼淚為你流》一炮而紅。,成為樂壇上的觸目新星。外形英俊、風度翩翩,加上在鋼琴前情深款款地自彈自唱,迅速讓陳百強成為萬千少女的夢中情人。在「第二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作為新人的他憑著《眼淚為你流》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得獎,進一步為事業打下了強心針。
  • 導演高志森曝張國榮《家有囍事》片酬曾不及周星馳一半
    北京時間2月2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導,導演高志森執導《家有囍事》已事隔24年,拍攝情景仍歷歷在目,他透露當年用300萬利誘張國榮(哥哥)「復出」,張國榮更大方表示只收295萬,事後他「一步一驚心」,擔心被他知道周星馳片酬是800萬,最終殺青那天因周星馳只顧著吃鮑魚,哥哥竟爆出一句:「那個800萬沒過來準備拍呀﹗」張國榮片酬不及周星馳一半
  • 第一部電影《喝彩》,對於哥哥張國榮到底有什麼人生意義?
    《喝彩》是他第一次在時裝電影中出演重要角色,儘管這個角色本身是極不討好的主角對手,他依然十分盡力地演出。出道三年,二十四歲的張國榮已經不是少年,但他卻仍舊保持著最初少年般的模樣,因此,他演起中學生來毫無壓力。只是這個角角色本身是有壓力的一在氣質清俊、笑容溫暖的貴公子陳百強身邊演一個滿臉陰鬱、爭執不斷的對手,實在太容易遭人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