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尼·瑪拉飾演莉絲·莎蘭德
2011年,魯妮·瑪拉因在電影《龍紋身的女孩》中扮演莉絲貝絲·沙蘭德爆紅。她因此獲得金球獎提名。
個人認為魯妮·瑪拉是同齡人中演技最好的女演員。在《龍紋身的女孩》中的出現真是驚豔。雌雄莫辨,但又不會讓人看錯。試鏡期長達兩個月,同時參加選角的還有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麗·詹森。
電影比原著清朗,原著作為類型小說達到了純文學的高度。作者斯蒂格·拉森(Stieg Larsson)首先是新聞記者,才是作家,致力於反法西斯運動,而受到極右組織的死亡威脅和恐嚇,解釋了作品中的良知和正義。
2004年完成「千禧年」三部曲,在第一部《龍文身的女孩》出版前,心臟病發作過世。
魯妮·瑪拉很好地還原了原著中的沙蘭德,原著中的設定是「臉色蒼白,像得了厭食症的年輕女子,頭髮超短,還在鼻子和眉毛上穿洞。她的脖子上刺了一隻約兩公分長的黃蜂,左臂二頭肌和左腳踝處各有一圈刺青。右肩胛骨上紋著一條巨龍。天生紅髮,卻將頭髮染得烏黑,整個人看起來就像剛和一群搖滾樂手狂歡了一個星期。天生瘦削,骨架小,讓她看起來像個手小腕細、胸部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女孩。她已經24歲,有時卻像只有14歲。」。
24歲,有時卻像只有14歲……不僅是年齡,更是心理,沙蘭德被撕裂了,人破碎了。魯妮·瑪拉的表演恰如其分。她出身豪門,頂級豪門,竟能演繹這樣的角色。
魯妮·瑪拉的曾祖父是美國橄欖球隊紐約巨人隊創始人,外曾祖父是匹茲堡鋼人隊創始人,之後幾代人控制兩大豪門球隊,不曾中斷過。
魯妮·瑪拉之後幾部偏文藝的電影同樣出色,她身上「沙蘭德」似的氣質似乎是天然的。
安妮·海瑟薇飾演芳汀
2012年,海瑟薇出演《悲慘世界》芳汀一角,減重14斤,形象大變。男主角狼叔休·傑克曼,同樣減重,12斤。
《悲慘世界》就不必說什麼了,電影永遠達不到原著的高度,無限接近而已。
的確無限接近。粗暴。不輕浮。有種精神。
一生的力量只是給了救贖,人生或許就是如此。
作為音樂片,沒留什麼空白,150分鐘,幾乎飽和。至今看過的最震撼的音樂片。開場的五分鐘,囚犯們合力拉一艘船,喊著號子,氣勢磅礴,宏大的場面和音樂,在電影中也絕無僅有了,甚至擔心導演野心太大,如何收場,站在高潮,只能往下跳了。然而並不是,因為還有芳汀。
海瑟薇在電影中的表現是奧斯卡級別的。試鏡時,她演唱了《我曾有夢(I dreamed a dream)》,導演兩度落淚,卻還只是試鏡。
電影中,暴瘦的海瑟薇,全身汙穢不堪,只有眼睛閃著光。
有時候想,演員到底是什麼?安妮•海瑟薇的母親凱特·海瑟薇(Kate Hathaway)曾在1987年《悲慘世界》音樂劇中飾演芳汀。
娜奧米·格羅斯曼飾演佩珀
娜奧米在電視劇《美國恐怖故事》中塑造Pepper一角,被評為該劇集最出色的演繹。影片中她剃光了頭髮。《美國恐怖故事》尺度很大,包括佩珀的角色在內,存在謀殺、分屍等場景。娜奧米自己對佩珀的理解是,「反常,有團隊精神,處在高壓之下會做出可怕的事情」——她在2014年接受《人物(People )》雜誌採訪時這樣說。
娜奧米被認為是最被低估的女演員。
查理茲·塞隆飾演艾琳·沃諾斯
2004年在《女魔頭》中飾演艾琳·沃諾斯(Aileen Wuornos ),贏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柏林銀熊獎最佳女主角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僅憑沃諾斯的演繹,查理茲·塞隆就足以奠定在好萊塢的地位,更不用說她的顏值,法國和德國混血,出生在南非,6歲起學習芭蕾舞——和奧黛麗·赫本一樣,但不論從哪方面講,都比赫本戲路寬,16歲獲得選美冠軍。因為家庭變故,母親帶她離開南非,先是歐洲,後去往美國紐約。膝蓋受傷,跳不了舞,去了好萊塢,被星探(一位經紀人)發掘,查理茲·塞隆18歲。據說是在銀行,塞隆和櫃檯服務員發生了口角,還不是演員的塞隆用明星範和服務員吵架,吸引了在場的一位經紀人,經紀人便給了她一張名片,讓她去試鏡——不過我不能證實。
塞隆還拍攝了迪奧真我香水廣告,影片暗示是「全裸」。
2005年,星光大道有了她的一顆星。
在《女魔頭》之前,塞隆一直被當作「花瓶」,她就是。塞隆先是自己讀了劇本,然後找到導演派蒂·傑金斯。導演大概不很情願。當時傑金斯剛從電影藝術學院畢業,沒拍過電影。同為女性,傑金斯直接問塞隆:「你覺得你的顏值能飾演女殺人犯嗎?」
塞隆增重14斤。在電影中粗糙和深色的臉部皮膚不全是化妝效果,塞隆在電影開機前,整天帶著妝。想必是過敏了。
個人認為沃諾斯的角色需要一位臉頰「稜角分明」的演員。
記得大學第一堂法律課,教授第一句話是:「犯罪的根源在社會。」這句話於是定義了整個課程和這位教授的法律(其他教授恐怕同樣)。
《女魔頭》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轟動美國的妓女連環殺人案件。艾琳·沃諾斯,也曾是孩子,曾美麗過,曾有過夢想,破碎了,當年被美國媒體稱作「美國第一位連環女殺手」。作案時間在1989年和1990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在佛羅裡達州高速公路提供短時性服務,謀殺男性司機,受害者7人,包括一名警察,也正是因為死了警察,沃諾斯很快被捕。
記得電影中的沃諾斯好像是祖父和女兒亂倫生下(大概記錯了),真實的沃諾斯並不是,母親在17歲生下她,她的父親患有戀童癖。在由祖父撫養之前,沃諾斯就和哥哥亂倫,之後受到祖父強暴。接下來的事,電影基本做了還原,沒有出入。
沃諾斯長期受到祖父一位友人的強姦(她未成年,無論是否出於自願,都是強姦),15歲生下了孩子。孩子被人收養,沃諾斯的父親自殺,哥哥過世,祖母過世,祖父逐她出門,她便去當了沿街妓女。
第一起案件出於自衛——一年後她在法庭上為全部罪行這樣辯護,稱自己「因為受到性暴力才不得不殺人」,但同時她又一心求死,在法庭上,她甚至衝法官大喊:「願你老婆孩子都被人強姦!」,絕望——之後的案件便都是謀財了。
「這是個人殺人的世界,人類為了政治,為了宗教,每天都在殺人,而他們還被奉為英雄。」
就是本世紀初的一項調查(姑且信之,因為調查不可避免受到諸如環境,經濟或時代的影響,而且總覺得這樣的調查每天都有,又彼此矛盾),凡是男性性變態殺手都滿足兩個特徵:一,單親家庭,只有母親,二,母親強勢。無一例外。不是說滿足這兩個特徵的會成為性變態殺手,而是性變態殺手都具備這兩個特徵。
女性變態殺手似乎剛好相反。沃諾斯像是男權社會的犧牲者。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美國爆發了反抗男權的遊行。案件審判了十年,不長不短,沃諾斯最終被判處死刑,並於2002年執行,不是很遙遠的事情。截止目前為止,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唯一保留死刑的。
沃諾斯結過一次婚,受到虐待,離婚,之後轉了性取向。可以說,除了謀財,渴望被愛是她犯罪的另一個動機。她殺了警察,將錢財給女友,送她去車站。之後,她被捕。
查理茲·塞隆在《女魔頭》中展現了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演繹之一。不極端,不過火,只是病態,更接近躁鬱症,而不是精神病。有時她像個正常人,可下一秒鐘就全錯亂了,對我來說,最驚悚的是她自言自語,也不知道在說什麼,但也是最讓人憐憫的,她到底在說什麼呢?
1990年,查理茲·塞隆15歲,母親出於自衛,槍殺了丈夫。塞隆之後接受採訪時說,父親酗酒,和他一起生活看不到一點未來。之後就是歐洲和美國,紐約和好萊塢,生活和電影啊,命運和人生啊……
當年還在看盜版,《女魔頭》大陸好像沒上映,就犯罪了。法律教授說什麼來著?
王健林說什麼來著:「我看盜版怎麼了?我在我的私人飛機上看的。」
我看盜版怎麼了?我在我個人電腦上看的。
《美國恐怖故事第五季:旅店》也翻拍了艾琳·沃諾斯連環殺人案件。 Lady Gaga在劇中飾演了一位伯爵夫人(The Countess)。激情,血腥。她由此得了金球獎。
Lady Gaga飾演斯卡哈(Scathach)
在主演了《美恐》第五季之後,Lady Gaga繼續出演第六季《洛亞諾克 》,配角。這次飾演15世紀的女巫斯卡哈。能認出來是Lady Gaga的是真愛。
這部劇在哪兒都上映不了,真的太血腥,色情了。不看了。
比起黴黴和布蘭妮,Lady Gaga出道晚。
Lady Gaga的成長經歷,我相信和大部分美國人沒什麼不同,只是現在說她十幾歲開始寫歌,又組建過樂隊,她大二退學,在酒吧駐唱。她的經歷真的需要每個人好好學習。她住地下室,端過盤子,不過這些還不能解釋Lady Gaga。她自認為顏值不高,「鼻子太大,身材不高,卻很胖」。現在也是。中學時受人嘲笑。總覺得這段受歧視的時期決定了她大二退學。19歲被性侵。在一次酒吧駐唱時,臺下沒人理她。於是她一件件褪去身上的衣服,只剩下內衣,而引人注目。這就又說到了她憑什麼獲得金球獎。沒得獎的沒演技嗎?想到《埃及豔后》——最新的版本正在拍攝中,神奇女俠蓋爾·加朵主演——伊莉莎白·泰勒的版本,當時也不被人看好,評論界和記者都是:泰勒能演末代女王嗎?沒人相信。之後劇組允許記者去片場採訪,算是公開拍攝,那天的戲泰勒沒有臺詞,她只是坐著,帶著妝,看著眾臣,臺詞是別人的。記者們到場,看見泰勒,都相信了。
Lady Gaga成績好,退學,唱得好,只剩下內衣,出道後打扮太怪誕。
如果說她是學者型歌手,會不會很怪誕?
德爾菲娜·尚內亞克飾演卓倫(Dren)
《人獸雜交》裡的人獸雜交獸,卓倫。
電影基本上打破了倫理道德底線,看就完事了,當真就很可怕。當時年齡也小,覺得電影拍得挺好。
拋開倫理和色情,卓倫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孤獨的,她渴望被愛,找到可以去愛的,但沒有,話又說回來,倫理和色情又是什麼?
卓倫是幼獸,一點點長大,有了性,愛和恨,最後還長出了翅膀——她可以飛了,自由了。以當時的技術來講,《人獸雜交》應該算是頂級團隊打造的了。德爾菲娜每天需要化妝五個小時。
文學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人造人,悲劇。電影《人獸雜交》雖然沒有可比性,但卻是西方人提出了一個啟示(警告)。導演很肯定地說過,有續集。但沒看到,可能是錯過了。
亞美莉卡·費雷拉飾演貝蒂
貝蒂,雄心勃勃,頭髮凌亂,戴眼鏡,背帶裙。倒還行,怪,只是怪。
亞美莉卡·費雷拉9歲遭到性侵。
「我第一次有被性侵的記憶是在9歲那年。我沒告訴任何人,我一直帶著羞恥和內疚在思考:我,一個9歲的小孩,需要為一個成年男人的行為負責。
「多年來我每天都必須要面對這個人,他會向我微笑、揮手,我則只能快速地掠過他。我流動的血液變得冷酷,我的內心承受著只有我和他才知道的重擔——他希望我閉嘴並且對他回報以微笑。
「女士們,讓我們打破沉默,讓下一代女孩兒們不需要再經歷這種狗屁事件吧。」
2007年獲得艾美獎劇集類最佳女主角。2013年獲得國際關係學學位。
氣質是不是接近龍媽?
貝特·米德勒飾演威尼弗雷德(Winifred)
1993年的電影。有趣,溫暖,家庭片,兒童片。
貝特·米德勒百老匯出身,艾美獎和託尼獎得主。
電影挺簡單,捧著爆米花看,笑啊。
記得是在電視上看的,那時我幾歲?電影上映更是很多年前了。
單純的年紀,更單純的年代。
萊娜·海蒂飾演瑟曦·蘭尼斯特
《權力的遊戲》終極反派。終季中,萊娜戲份最少,還有酒喝,片酬最高,和龍媽一樣,每集100萬美元。
她熱衷於文身。
妮可·基德曼飾演維吉尼亞·伍爾夫
因為原型去看的電影,當然也有妮可·基德曼的原因。
《時時刻刻》作者麥可•坎寧安,同時獲得普立茲獎和筆會福克納獎。當年爭議很大,認為這部作品不應該得普立茲獎。個人也這麼認為。作品結構加分,同時展開三個時空,伍爾夫加分,正在創作《達洛維夫人》,最終自殺,克拉麗莎,詩人託馬斯的女性友人,目睹詩人跳樓自殺,布朗太太,全職母親,正在讀《達洛維夫人》,生活枯燥,壓抑窒息,想自殺,最終沒有。她回家陪小孩了。
電影結束了,我也沒認出妮可·基德曼。
憑藉《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確是高級別的演繹。恍惚,沉浸在精神世界裡,短暫地被外界(現實世界)叫醒,想著死。為什麼不?
妮可·基德曼的表演非常出色。她的眼神——西方人深陷的眼睛——很抓人:我在這兒,同時,我在別處。
最終,伍爾夫衣服口袋裡裝滿石頭,走進了河裡。
瑪德琳·布魯爾飾演珍妮(Janine)
《使女的故事》中被毀容。
德魯·巴裡摩爾飾演喬西·蓋拉
偉大的巴裡摩爾家族!人人顏值逆天,代代會演戲。
德魯的天才,延展到了方方面面,12歲吸毒酗酒,最終竟然還坐了牢。未成年的小孩。可是德魯全都駕馭了。在精神病院待了一陣子,管服了。出獄之後還是美,還是天才。
1999年。《一吻定江山》。德魯飾演一名編輯,報社安排她假扮高中生去高中做臥底。校園片,愛情片,喜劇片,女高中生大概會喜歡。
格溫多蘭·克裡斯蒂飾演美人布蕾妮(Brienne of Tarth)
身高191釐米,飾演身高200釐米的美人布蕾妮。角色設定是強悍,勇士。格溫多蘭,體操運動員,因傷退役,學習戲劇表演,功底應該很紮實。這麼高,站在舞臺上,視覺衝擊力會很強。
黛米·摩爾飾演中尉喬丹·歐尼爾
《魔鬼女大兵》。黛米·摩爾飾演的歐尼爾是美國首位參加海豹突擊隊的女性軍官,在電影中是政治博弈的犧牲品。為了出演這個角色,黛米剃光了頭髮。
1997年的電影,很難不被認為是一部女性和女權電影,但是反派也是女性。這部電影放在今天,會不會受到追捧?美國人的政治正確多少使人困惑和疲憊,硬幣的兩面,不是正面就是反面,立不起來。
蒂爾達·斯文頓飾演黛安娜
蒂爾達·斯文頓獨一無二,而且前衛。誰能想到她是1960年出生的。父親是爵士。蒂爾達便接受英國頂級教育,生在三壘的人,邁一步就行了,而且她的腿那麼長,真正的上層階級。冷豔,似乎喜歡實驗性強的作品,遊走歐洲各地展覽,博覽會和畫展。最著名的一次是,她躺在一隻類似「玻璃展櫃」的東西裡,讓人觀看。
主演《奧蘭多》,雌雄莫辨。如果不是179釐米的身高,再年輕一些,能不能出演《龍文身的女孩》?
古一法師應該不會有人認錯,但是在《生活殘骸》中她的膚色曬成了古銅色。
麥茜·威廉士飾演二丫
喜歡二丫,是不?和三傻不同,她還是個孩子,沒什麼心眼。麥茜也是。二丫的成長讓人心痛,最終還是逃不出命運。三傻報仇情理之中,所有人都在等著,結果二丫殺了人。她是不是成了另一個人,離她自己最遠的那個?或許不是,她天生是要出走的,從來最弱小的成了最強大的,心最硬的。
二丫的冰原狼比同類大,她就更像是小孩兒了。它最後去哪兒了?
《冰與火之歌》原著也達到了純文學的高度,它就是純文學。
麥茜·威廉士,1997年生,那一年我在幹什麼?不過想到現在也沒幹什麼也就平靜了……
麥茜還獲得了黃金時段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後主演《墮落》,半裸出鏡。最新的電影應該是《X戰警:新變種人》,她飾演狼毒。
此外,麥茜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並拍攝了短片。
那麼,演員到底是什麼?在《權力的遊戲》第一次試鏡那天,麥茜的班級組織活動——參觀城郊的一間養豬場。她想去養豬場,不想去試鏡,當然最後還是去了,成了二丫。她現在可以去養豬場了,或者養一隻寵物豬。